━━━━━━
来源|魔童叔
作者|魔童叔
逐梦
36小时破解病毒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全国,社会一片恐慌。关于非典病毒的研究一直没有突破,汪建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展现他科研实力的机会。他主动向相关单位申请参与SARS病毒的研究,但由于他并非防疫人员,他的申请被无情地拒绝。
狂赚200亿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国陷入紧急状态。武汉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在这个关键时刻,66岁的汪建再次站在抗疫的最前线,凭借自己多年的公共卫生经验,迅速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核酸检测方案。他领导团队建立了“火眼”实验室,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
“火眼”实验室不仅显著提升了病毒检测能力,也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凭借这一创新,汪建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短短几年间狂赚了200亿。如此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让人不禁瞠目结舌,连马云看了恐怕都会目瞪口呆。
然而,汪建的成功并非仅仅靠运气。他的背后,是深厚的科研实力和多年来积累的公共卫生知识。这一切成就,都源自他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应对复杂的公共卫生挑战。
留学期间,汪建的研究重点转向基因科学。1990年,美国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顶级的科研项目只邀请了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参与,中国当时并不在其中。尽管如此,汪建对这一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为这项计划不仅是科学突破的机会,更是能造福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然而,当汪建提出中国应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时,遭到了不少质疑。很多人认为他在“异想天开”,甚至指责他是“骗子”。但汪建一向不轻易放弃,面对反对,他始终坚定。他心里坚信,越是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越值得去尝试。
但参与这样的国际大项目,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动辄几十亿,这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筹集资金成了汪建面前最大的难关。意识到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他决定回国,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希望通过商业成功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尽管如此,资金问题依然是巨大的挑战。汪建多次向国家申请支持,但每次都遭到拒绝。当时中国经济还在发展阶段,国家的资源十分有限,必须集中投向更紧迫的需求,而汪建的项目并不在优先考虑的范围内。
尽管遭遇重重阻力,汪建依然没有退缩。他坚信基因科学的未来价值,继续探索筹资途径,执着于推动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哪怕暂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
面对重重阻力,汪建反而更加坚定。他坚信自己必须完成这个基因项目,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于是,他决定亲自代表中国与美国进行谈判,希望让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虽然这个想法在当时被许多人认为是“狂妄”,但汪建并没有退缩。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决心,带领团队不断进行基因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成果逐渐显现出来,他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外界对他的质疑。
最终在2000年,汪建和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基因测序任务,为中国在这一领域赢得了宝贵的国际声誉。七年后,他们又突破性地完成了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基因研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汪建的远见卓识,也为中国的基因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不止于工作
汪建曾攀登珠穆朗玛峰,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经历了无数挑战。他的人生,无疑是“精彩”二字的最佳体现。
狂傲的人生伴随着狂傲的思想,汪建的天马行空想法总是与常规背道而驰。他宣称:“我要活到120岁,我的员工也要活到100岁。”他的雄心勃勃,直言要掌控生死,打破自然规律。
他的终极目标是“永存永生”。
为了这个梦想,他冷藏了自己的基因,期望在未来重生。汪建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些话语。在他的公司,耸立着一座猛犸象雕塑,上面刻着“永存永生”四个字,时刻提醒他自己的追求。
汪建甚至放言,如果有机会,他要让猛犸象重现于世。他的狂傲和追求使他备受争议,但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回顾他所取得的成就,从破解SARS病毒到研发核酸检测系统,再到引进基因工程,汪建的每一步都彰显了他的能力与坚持。
哪一件不是轰轰烈烈?
这样的成就,放在普通人身上几乎不可想象,但汪建却做到了。
这正是他引发争议的原因。撇开利益不谈,他的每个项目都为社会贡献良多。有人认为,如果他始终专注于科研,会不会更好?
自古以来,科研与金钱总是紧密相连。有些人为了祖国奉献一生,比如钱学森和邓稼先;另一些人像马斯克和乔布斯,他们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彻头彻尾地被视为商人。汪建则是那种既追求利润,又有科研实力的人。
面对网络上纷纷扰扰的舆论,汪建坦然回应:“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他们不知道。他们骂什么,我自然不去听。”
虽然汪建是个金钱至上的商人,但回顾他的一生,全靠不懈努力,如同攀登高山,一步一步朝着顶峰迈进。敢想敢干成就了今天的他。
这种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迷茫或懒惰时,不妨想想那些奋斗不息的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努力并不总能带来回报,但不努力必定一无所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