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魔童叔
作者|魔童叔
一个曾经让无数网友捧腹大笑的天才发明家,突然停更五个月。
这种状况令人好奇,一个充满创意的发明家竟然被谣言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人猜测,他可能因为赚得太多而失去了继续创作的动力,但这是否真的符合手工耿的性格?回顾他的作品,从菜刀手机壳到全自动倒立洗头机,再到雷神锤挎包,每一个发明都充满了荒诞与幽默。这些创作并不以实用为目标,而是带给人们快乐与想象力的冲击。
手工耿曾表示,他的灵感源自生活中的“不合理”,喜欢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这些不合理之处,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然而,现在的生活中的“不合理”却以不同的方式找上了他。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手工耿的经历,了解他如何在创作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以及他未来的可能方向。
极其平凡的开始
耿帅,1988年7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杨村的普通家庭,家族世代从事电焊工作。
父亲耿文军和爷爷都是电焊工,父亲曾在镇上经营小电焊摊,家中还拥有6亩耕地。
耿帅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弟弟耿达,母亲李玉华严厉,对两兄弟的成长影响深远。
1996年,耿帅上二年级时,热爱绘画的他立志成为画家。
村子靠近拒马河,小时候的他常在河里嬉戏。9岁时,养过一只中华田园犬,与狗狗的点滴回忆令他至今难忘。2013年,他曾写道,九岁时的狗狗陪伴了他,母亲给他煮鸡蛋,他总是把蛋清留给自己,蛋黄则给狗狗。假期带着狗狗到河边玩耍,回家时他还担心狗狗累,扛着它走。
那只狗狗因病去世后,他难过了整整一周。
童年的耿帅好奇心重,喜欢拆解父母买的电器和手表,常因此被母亲追打。他在13岁时升入初中,家庭的期望促使他立志赚钱。在农村,父母眼中的成功是坐办公室的工作,因此希望耿帅好好学习,考取大学。
2004年,耿帅未能升入高中,结束了义务教育,直接步入社会,像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开始打工。
母亲认为,能在工地打工并将来成为包工头也算是出人头地。
耿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汽修厂做学徒,日工资仅10元,吃住全包,但因为个子高,他每天要吃两个饼,老板却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母亲得知后心疼儿子,让他换工作,但新工作同样艰苦,刚开始就让他十个手指磨出血泡。
年轻的耿帅曾相信一个广告,想学硬气功,结果被骗。
此后,他开始跟随父亲到处打工,经历了北京和甘肃的各种工作,搬砖、扛水泥、做服务员、管道焊接、安装壁挂炉、修水管等。
他的父辈教诲他“少说话,不惹事,多干活”,成为他面对生活挑战的信条。
2008年10月15日,20岁的耿帅在家乡杨村注册了个体工商户,名为帅达通讯店,注册资金1万元。店名结合了他和弟弟的名字。
尽管目标是销售手机和数码产品,但生意惨淡,最终在2012年被吊销执照。
2010年,耿帅结婚。2012年,他开始在微博上记录生活,注册网名“闲扯里跟儿愣”,表达“闲聊”之意。
早期微博内容反映了他打工的艰辛。
2012年11月,他写道:“上螺丝用力过大,扳手打掉门牙。”真实展现了卖苦力的痛苦。12月,他吐槽:“天欲冻我先动,奶奶个腿子的吊丝命。”寒冷的冬天让他倍感无奈。
2013年,耿帅来到北京,第一份工作薪水仅900元。他曾感慨:“心里好难过,感觉自己很没用。”这样的自我否定透出无力感与挫败感。8月,他反思:“马上而立之年了,还能改变人生吗?”多次反思让他心中充满疑惑与不安。
他回忆帮助评书名家单田芳做工程,感慨字迹深奥。他调侃身边的成功人士,描述自己被视为“师傅”,内心却仍在挣扎。
9月,他晒出一把金属斧,开始萌生制作手工艺品的想法。这些经历让耿帅感受到生活的挑战与希望交织。
“无用”创业
结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