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研究
云峰诸山北魏刻石与郑道昭
翁闿运
刊于《书法研究》1985年第 1 期
一、云峰诸山刻石群的发现与郑道昭书迹显世
北魏郑道昭于今山东省掖县云峰山、太基山,平度县天柱山,益都县北(百)峰山的摩崖刻石群,隐迹千余年。在前代,赵明诚《金石录》载有《郑羲上下碑》及《郑道昭登云峰山诗》《东堪石室铭》等数种。今观《郑羲下碑》后有政和三年(1113)秦岘读碑题名,知郑氏刻石,北宋末年已有部分被发现。因当时书法风尚,重晋唐而忽视北朝,故云峰石刻,不再有人访拓,郑道昭书迹,亦久晦于世。
迄至清代中叶,随着考据之学的发展,学风书风,一变前朝。阮元以学术家身份,精研书学,著《南北书派论》,崇北抑南。对后之学者,指出“望颖敏之士,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庶几汉、魏古法,不为俗书所掩”,并亲登云峰山,访碑摩挲,著入《山左金石志》。同时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大力提倡学北碑。一时风靡,书家迭出。艺林学者,一致对云峰山刻石书法,寄以极高评价。碑工帖贾,资以为生,穷山绝壁,遍访施拓。郑氏刻石,陆续发现。至清末吴式芬《攈古录》、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方若《校碑随笔》等书著录,在云峰、太基、天柱、北(百)峰四山北朝刻石,总计已逾四十种,其中北魏郑氏刻石,占绝大多数。
二、证实云峰诸山北魏刻石为郑道昭手书
隋以前刻石,例不署撰书人名。即有署名,亦为数寥寥。宋洪适《隶释》论碑,以为书家名氏,非出于本碑者,概不足信。云峰诸山北魏刻石,惟《论经书诗》《观海童诗》及《天柱山东堪石室铭》等数种,署名“郑道昭作”。但未表明为其手书。《魏书》《北史》仅称“道昭好为诗赋”,不及其工书。为证实云峰刻石之出于道昭手书,仍当于刻石中求之。
或问郑道昭手书,何以不直书其名,而自称郑公?则司马迁作《史记》,自称太史公,非郑氏之创例。但应说明:云峰魏刻中有少数,如《耿伏奴从驾》《太基山铭告》《洛京道士郭静和》《石匠于仙》等,按其笔力书势,不似道昭手迹。
三、后人对郑道昭书之评价·与《魏书》《北史》不载道昭工书之由
在我国书法史上,历来公认“大字无过《瘗鹤铭》”。自云峰石刻发现,《瘗鹤铭》不能独擅其美。首先包世臣把《郑文公碑》《中明坛题名》《云峰山五言诗》与《鹤铭》并称,认为“肖散骏逸,殊途同归”。龚自珍诗则称:“欲与此铭分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康有为《碑品》,把《郑文公四十二种》列入“妙品上”,而以《瘗鹤铭》置于“妙品下”。至叶昌炽《语石》,更把郑道昭书推崇到最高峰,曰:“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举世啖名,称右军为书圣。其实右军书碑无可见,仅执《兰亭》之一波一磔,盱衡赞叹,非真知书者也。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
郑道昭书,既得后人无上评价,何以《魏书》《北史》不载其工书?考之书史,我国在两晋南北朝以前,汉字字体不断在演进。简言之:由篆变隶,由隶变真。在此期间,凡有代表性的大书家,除工书外,必对创造新字体、或传授推广新生字体有功。王羲之的最大功勋,是他在书法艺术获得空前提高的同时,首先写成了成熟流丽的真书与行书。真行两体的完成,我国汉字,从此稳定。不仅通用到现在,并曾为邻国采用。因而羲之独享“书圣”盛名。再由于真书具备八法。(注1)要写好它,比原来的隶书和不成熟的真书,复杂得多。即如与王羲之同时的著名书家庾翼,也赶不上,迫使庾翼发出“家鸡野雉”之愤。(注2)写真书的技法,直至南朝齐梁之际,北朝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鲜卑族汉化以后,才为广大执笔者所掌握。所以在东晋王羲之、献之以后,至齐梁以前,这段时间内,能传授“二王”法,推广新字体使用者,必享书名。如刘宋羊欣,学王献之书能夺真,时人有“买王得羊”之称。其实羊欣书步趋献之,在艺术风格上并无创新。由于当时具备八法、成熟流丽的真书,尚非人人都能写。所以《南史》称:“欣尤长隶书。”所指隶书,即后代所称的真书。(注3)
郑道昭生在羊欣后半个多世纪,当时南北两域,已普遍通用真书。其于推广使用新生字体,已不及做出贡献。故虽工书,未为时人注意。若其生在隋唐之际,对书家要求,仅以书论书,但求书艺风格有所创新,不及字体之改革。则道昭书名,凌驾欧、褚,大有可能。孙过庭论书家分两类:“藉甚不渝,人亡业显;凭附增价,身谢道衰。”郑道昭书,是属于“人亡业显”者。
四、从云峰刻石,论郑道昭书法之善变
1.书法形式结合所书内容之变:
云峰诸山郑道昭刻石,书出一手,其艺术表现形式,随所书内容而有所不同。举其要者,如《郑文公上下碑》,旨在表扬其父郑羲“先德”。孝子贤孙,肃恭祗敬。故书风雍容端穆,下笔惟谨,不涉驰骋奇险。《论经书诗》《云峰之山》《当门石坐》《左右阙》暨《白驹谷》《游槃之山谷》两题名等,字大以雄奇出之。《东堪石室铭》《咏飞仙室诗》,思入仙境,书近飘逸。《观海童诗》《九仙(今存五仙)题名》及游山随意留题,则华丽与茂密兼备,雄奇与巧拙并施,意兴所之,不拘一格。
2.用笔方圆肥瘦之变:
郑道昭云峰诸山刻石,点画用笔,有方笔,有圆笔。根据不同情况,变换使用。如《郑文公下碑》,碑额字大,要求端庄凝重,参用隶法,写成方笔。碑文文长字小,书写较速,一气呼成,故参以草法,写成圆笔。不仅如此,其采用方笔圆笔,又根据所用毛笔之不同,发挥每一毛笔固有性能,因势利导,而变换其或方或圆。小笔作大字最难求工。以笔端蓄墨少,难以施展。“(荥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一刻(图二),字大十六厘米以上。“此天柱之山”(图三)及“岁在壬辰建”两刻,字在廿二厘米左右。小笔作大字,点画细如小指,书势雄健,力可扛鼎。前者用短锋笔,无提按操纵余地,乃以重按逆行、铺毫侧锋之法,写成方笔。后二者所用长锋较笔,有舒展可能,遂以提按顿挫、藏锋用笔之法,写成圆笔。
图二
或以为圆笔出自篆法,方笔出自隶法。其实篆法简单,若施之于真书,则八法尽废。正如孙过庭所指出:“何必易雕宫于穴处,返玉辂于椎轮者乎!”孙氏论书,以为“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试察唐人书,如褚遂良早年《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用方笔,晚年《房玄龄碑》《三藏圣教序》成圆笔。颜真卿早年《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近方,晚年《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等尽圆。由方变圆,是精熟之至,化草法于真书之中之故。所以随时间先后、年龄不同而渐变,非绝然不同之两种笔法。如近代出土之北魏《元飏妻王夫人墓志》,(注4)开始数行用方笔,其后逐渐变为圆笔,是其明证。郑道昭云峰诸山刻石,书出一时,无老壮之别,方圆互用,不拘成规。
至于用笔作风肥瘦之变,如《观海童诗》《九仙题名》等之笔画肥重,与《东堪石室铭》《咏飞仙室》之瘦劲飘逸取决于所用毛笔锋颖之厚薄肥瘦。此又道昭书因笔变之表现。
3.结字布置之变:
北魏书法,在结字布置方面,或以险峻捦纵逞奇,或以疏密夸张求趣。著名的《张猛龙碑》《张黑女志》,各尽其妙。然郑道昭书,不依假借,独在平正中见奇,字势宽博,意态冲和,而浩逸天成。包世臣曰:“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孙过庭论书:“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唯其“复归平正”,使学者难测其边标,当在横平竖直中察其笔势。道昭诸刻,在游山信手题名中,可窥其善变辙迹。如云峰山左右两阙,大字沉雄,同一格调。而前者笔画长短有度,后者纵笔恣肆,结字布置,随之迥异。又如“荥阳郑道昭之山门也于此游止”一刻(图四),就石势而书,结字大小疏密不一,末行字不能容纳,“游止”二字,顿出新奇。如工篆刻者,在方寸石章之中,经营铁画,方扁咸宜,结成一体。
图四
五、《郑文公碑》拓本之鉴别
图六
《郑文公下碑》之最初拓本,“平东将军光州刺史”句之“将”字下“寸”中直笔道完好(图五),后拓此直右边字口泐肥。又“不严之治”句之“不”字下半三笔可见(图六),后拓泐尽。此种最旧拓本,碑面石花满布,有的一片漫漶,全文难读;有的虽可读而不如后拓之字字清楚,但字画肥大,可辨之字,笔画沉雄厚重之气,活跃纸上。叶昌炽《语石》云:“云峰山《郑文公碑》,初架木时,吴退楼(云)观察得一本,至费五十金。后来者因台旧贯,役省功倍,其值递减至二十之一。”曾见吴氏藏本,亦满布石花,与初拓相似。惟“将”“不”二字已损泐,吴氏活动时间,在道光同治之际,则《下碑》最初拓本,至迟应在道光初年以前,至今一百五六十年以上。
一般鉴别《郑文公下碑》拓本之新旧,以“而作颂曰”句“颂”字是否完好为标准。完好者名曰“颂字本”。其实同样颂字本,亦大有先后优劣之别。最佳者如上述吴退楼本之类,比之初拓,除少数字画有损泐外,书法精神,尚相去不远;其最下者,则以石刻椎拓过多,碑面如磨去一层,石花大大减少,笔画细瘦僵弱,郑道昭书雄杰之气尽失。
虽然如此,大凡石刻拓本,同出一石,同时所拓,随拓工之优劣不同,所用纸张之粗细厚薄不同,施墨之浓淡轻重不同等原因,出现绝然不同之效果,曾见“颂”字已损《郑文公下碑》,竟有精神超过未损本者,前人谓“毡蜡精良,能上争百年”,是经验之谈。
六、试谈郑道昭的思想体系
《魏书》《北史》列传,所载郑道昭居官行绩,主要是向朝廷两次上表,请求兴建孔庙、恢复太学、设置员生及修整汉魏石经。表辞恳切,把推广儒家教育作为致治移风的首要任务。其思想体系,全属儒家。他离京出任光州刺史后,在云峰诸山所刻题诗题名,反映的又是仙家道流思想,并交有方外道士朋友,究竟郑道昭的思想体系何属?试作探讨。
自佛教东来,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儒释道三家,相互斗争,时紧时松,在斗争策略上,儒、道均产自中国,可以相容相助,甚至一人思想,可兼两家。至于佛教,则基本上站在对立一面。东晋葛洪,号称仙家道流,所作《抱朴子内外篇》,自叙云:“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北魏宰相崔浩是儒家,坚决反对佛教,佐太武帝平定北方,介绍嵩山道教领袖寇谦之为方外谋士,得到太武信任,葛崔两人,是以儒为体,托迹或假借道家为用的典型人物,《魏书》《北史》称郑道昭:“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凡有识之士,读书都不限一家。学为致用,考其思想体系之归属,应视其致用时所据之理论指导与具体行动。例如后代学者宋朝苏轼、黄庭坚,好佛家言而友僧侣,但其为政致用,一遵孔孟之旨,岂能视之为释家者流?所以郑道昭的思想体系,应属儒家。
注1:即“永字八法”。《艺舟双楫》:“八法者,点为侧,平横为勒,直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也。”
注2:《晋中兴书》:“庾翼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王羲之)书,须吾还,当比之。’”
注3:正书之古称。正书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唐以前仍称为隶书,《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北魏真书《皇甫度石窟碑》:“太原王实隶。”
注4:清宣统初,与《元飏墓志》同时出土于洛阳,后归日本太仓氏,遭地震石毁,有影印本。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