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自考【杂病针灸漫谈】(二)

文摘   2025-01-03 13:18   天津  
杂病针灸漫谈
自考结束了
快来看看学员们有哪些分享
没准就有你想知道的


丁云霄


学习完杂病针灸漫淡,吴门针灸的课程基本全部学习完,这几周每周参加一门针灸课程的考试,充实而紧凑中自然洋溢着喜悦。吴老师讲的每一门课程从古至今,信年拈来,如同千年前的那轮明月,跨越千年有而熠熠生辉。
下面以一则病例来讲讲吴门针灸的神奇:患者45岁,女,更年期闭经状态。第一次来治疗时是今年7月1日,当时已经闭经大半年,治疗完后开了通经汤加味。7月21日患者暑假外出旅游时,月经来临,这是今年的第一次月经。患者外出游玩一个多月,8月份月经如期而至。然后告诉她如9月继续来临,那么才能说是正常了。结果9月、10月没有一点点来的迹象。这中间给患者在通经汤的基础上调过方,无效。后来让她做了一个激素六项的检查,雌二醇小于1,卵泡刺激素64.8,这是卵巢功能极度衰退了啊。11月份调方后以葛根汤加味合温经汤为主方,同时施以吴门针灸,选方七穴开阴、肾窝四穴、四木开井调理内分泌,刺激卵巢功能的复苏,以养为主,同时刺激垂体—边缘系统——性腺轴功能的恢复。前后共针灸治疗半月,12月9日出现排卵体征,12月22日患者月经来临,这是卵巢、肾脏功能恢复的表现,针药结合后能达到这样效果其实医者的快乐更甚于患者。这样就可以让青春的脚步慢一点,让青春再飞一会。
学习是一件最浪漫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吴门医述中的每一门课程带给我们的都是深深的拜服与感恩,这是医者之幸,也是患者之福。继续学习吧,我的朋友们。



王宇



学习了杂病针灸漫谈这门课程,主要系统学习了针灸在皮科方面的应用,由于我所在的科室为风湿免疫科,每天接触的患者大多为自身免疫病,其中过敏性皮肤病不在少数,他们中大多数为多年的风湿免疫病,用了许多免疫抑制剂后出现了过敏性寻麻疹、过敏性湿疹之类的。在学习手八门的时候,了解了大离火阵,但是没有听吴老师讲过他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原理,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了一下,患者第二天寻麻疹就消失了,那个时候大约是半年前,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觉得吴老师讲述的阵法很神奇,随着对于吴门针法学习的深入,渐渐处理这样的问题得心应手了起来,在过敏性寻麻疹初期,患者痒的特别厉害,可以用万能针法--海泉大阵,可以刺激血海、百虫窝、伏兔、曲泉这几个穴位,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海泉大阵即方剂消风散,然过敏性疾病在少阴少阳,少阳火化太过,选择腕骨,相当于柴胡、黄芩、白芍之类,调节免疫,免疫应答不足,可以加针刺小离火阵,急温之,为了刺热手少阴经,可以选择支正开穴,如此治疗,往往一次两刺见效,但是此方法效果虽然快,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持久,尤其我们科室常年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肾精亏空严重,吴老师讲针灸是调动人体一部分正气去抵御病邪,那么针对肾精严重不足的人需要缓补之,如此,患者灸肾窝的同时加上补肾填精的中药,经过治疗后,病情真正的得到改善,免疫也相对稳定下来。而有一些患者得的是湿疹,湿疹跟寻麻疹有相似,也有不同,寻麻疹以风为重,湿疹以湿为重,还需要健脾利湿,在脾弓上有一个太白穴,是治疗湿疹的特效穴,可以针刺脾弓,增强健脾利湿的疗效,同时,要注意温补并用,阳虚型的湿疹除了可以艾灸肾窝,还可以艾灸神阙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得治病求本。


田勇


通过杂病的学习,在疾病处理中应该考虑吴针的综合运用,针药的有机结合。吴门的特点就是针药同理,针药一统。中医是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吴针是手针,足针,服针的有机结合。

现 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做一总结:
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在体表,属于太阳病;其次,它是骨关节的疾病在骨头,属于少阴。所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太少两感病。太少两感的代表方就是麻黄附子甘草汤,又热用细辛,消肿止痛加桂枝、芍药、知母,祛湿加生姜、白术、防风。急性症状缓解可以合上阳和汤,急则温之,缓则补之。
吴针的应用可以分作:
手针:温坎宫、手命门、表寒、里寒、腕骨;温溜温上半身阳气;坎宫提高激素水平,抑制免疫;手命门相当于附子;表寒相当于麻黄;里寒相当于细辛,三个穴位相结合相当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并发挥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腕骨浅刺在太阳,可引太阳阳气出表,水平深刺可以达少阳,相当于黄芩,印制免疫。
足针:复溜、太溪、大钟、水泉、照海、血海、天水。复溜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相当于麻黄;太溪、大钟、水泉、照海为肾窝四穴,内源性补充激素,提高激素水平,补内肾,亦可艾灸,具有温补之功;血海活血,一直免疫应答,风湿日久往往局部痰瘀互结;艾灸天水穴,可以更好的帮助肾窝提高肾上腺激素水平。
临床过程中,针药的知识要综合应用,要用针灸去加深对中医的理解,用中医去加深对针灸的理解。



王知非


杂病针灸漫谈是吴门针灸课程中又一门针灸临床课程,里面涵盖了皮肤科、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内分泌、骨关节运动神经、五官科等相关疾病的针灸治疗及取穴机理。在吴门的医术体系里,针药是不分的,针药同理,有一味中药就有一个穴位,比如小离火阵治疗皮肤病就相当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表寒穴相当于麻黄,里寒穴相当于细辛,手命门相当于附子,其中吴针在用小离火阵治疗皮肤病时会用腕骨穴作为阵眼,因为腕骨穴又叫止痒点,腕骨穴虽在太阳经,又能刺激少阳经,相当于黄芩,能清肝抑制免疫,如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芩的用法。所以要学好吴针,必须要学好中医理论,一个好的针灸师必须是一个好的中医师,而学好吴门医述的知识体系,就能做到针药一统,中西一统。

《杂病针灸漫谈》这门课程非常适合临床针灸医师学习,不但能学到临床中各种杂病的针灸取穴,更重要的是学会吴老师的治病思路以及取穴思路,从而举一反三。比如地神穴能兴奋呼吸中枢,临床常常用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根据地神的特点,我在临床用地神穴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效果也不错。
学习吴门针灸不光能提高针灸临床技能,还能提高中医知识水平,这是临床医生最理想的追求方向。感恩吴老师无私地传道授业!!




赵烨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吴门杂病针灸漫谈的自考,并顺利通过了考试,取得了自考证书。在此,要特别感谢吴老师为我们毫无保留的讲授临床针刺问题,还要感谢视频收集整理阮清水师姐,赵晓丽师姐及各位后勤整理老师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能使我们看到吴老师临床带教视频,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针刺杂病的相关知识,使我们更加直观的观察到临床常见疾病的取穴、组穴和针刺方法等。另外,还要感谢王知非师姐,及针灸部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组织吴门杂病针灸漫谈自考,使我们才有机会参加这次自考。吴门针灸漫谈,有其独特的组穴、取穴方法,针刺方法,和独特的不一样的临床疗效。

杂病针灸漫谈课程包括皮肤针灸法要、呼吸针灸法要、心血管针灸法要、消化针灸法要、泌尿针灸法要、内分泌代谢针灸法要、骨关节运动神经疾病针灸法要和五官科针灸法要。可以说杂病针灸漫谈课程基本涵盖了临床常见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内科疾病是一切专科疾病的基础。吴老师曾经说过,内科疾病是一切专科的基础,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专科医生,你必须是一个好的内科医生,也就是先广后专。开中药是这样,同样的针灸也是如此,正所谓理法方药、理法经穴,一脉贯通,针药互通就是这个道理。从吴老师临床带教视频可以看出,吴老师临床针刺选穴、组穴、取穴和针刺方法和教科书上面往往有不少的不同和创新发挥,吴老师更注重个体差异和疾病的穴位反应点,更注重病症证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更注重专病有专穴,一病有一穴,更注重辨病为主,调神为先。另外还强调经线的作用,而不是单独强调某一个穴位的作用。比如会宗为少阳耳聋的专穴,天枢为肿瘤专穴,少海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专穴等等,除了专穴经线和特殊取穴以外,吴老师还注重六经分治,完美的把针灸和六经结合起来,实现了理法经穴的一脉贯通。




耿俊恒


杂病针灸法要是吴老师对一些疾病的针灸实际操作及讲解的记录,主要涉及了皮肤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关节运动神经疾病以及五官科疾病。

比如说现在冬天感冒流感患者非常多,咳嗽的患者也是很多。治疗咳嗽的常用穴位可以选:少商、鱼际、地神;如果咳嗽辨在肝经,病位在咽部,表现为咽部不适,老欲清嗓,可以选间使穴;患者太阴经很凉,寒气重,针心痛、靠山、鱼际、少商共同打通太阴经;患者咳嗽日久,咽部不适,选温溜开穴兼散寒,大鱼际处存在米字纹,地神、靠山、鱼际、太渊诸穴打通手部手太阴经的多处阻滞,使手太阴肺经通畅无阻。如果患者肺病憋气,针外寒合太阳一,扩张支气管,缓解憋气。针对肺结节患者,针手阳明偏历、温溜。
吴老师对上述科系常见疾病,结合临床做了操作讲解,受益非浅。还有吴老师取穴多是在理法经穴的基础上直取其病的选穴,而且具体的穴位是需要观穴,取患者穴位的最敏感点,所以通常可以马上看到患者病情出现好转。



孟祥歧


一段头晕脑胀的针灸自考终于告一段落。觉得完全晕菜了,十一门课程连续周考,其中有几门是没学过的课程。这门杂病针灸法要,之前就看了皮科的视频,做了几页笔记,回头要考试的时候一看,原来落下好多内容。赶紧听课笔记,也才赶上勉强及格。还是内容太多了,理解了的也记不住,何况还有不理解的,需要慢慢消化。

每门课的总结,看看师兄师姐们的洋洋洒洒,就感觉自己是打酱油的,周末晚上,王师姐催了,才发现答应今天交的。
杂病针灸法要还是吴老师讲的具体针法的范畴,分别讲了皮科,呼吸,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关节,五官科等不同的疾病的具体治疗思路和方法,属于拿来就可以上手的实用性课程。老师讲了手针,脚针,腹针,讲了水火,冲和等理论,具体如何运用到临床上,这几门针灸法要的课就是实操。
吴门的知识系统性很强,每门课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有各有不同侧重。感谢吴老师大爱,也感谢王师姐等太湖社工的辛苦工作。我也将不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太湖的后勤工作。



杨奂仪


六经临床实操看病不是把疾病分六块,而是考虑到六经对这个病的影响,六经病理模型以不变应万变,不动道场;配合单个疾病,用药跟着病变,脉证结合,见招拆招 ,随机应变。

见皮当治皮,见皮休治皮,脏腑功能表现在皮肤有表里证,看到有寒实际上也有热,看到有热实际上也有寒,如荨麻疹一型变态反应,红疹脉沉迟,要看见少阴里虚,不能只见肤色红断定为热证。皮科五法温润托/透补清。托/透:太阳为开,病邪入里反复发作,要用托法把病邪从里面托出来。补:皮肤为卫气所在当补气,皮囊为肾气所充当补肾。清:皮主卫外,多感染炎症或过敏。掌握皮科五法,基本上治简单的皮肤病如荨麻疹就八九不离十了。辨六经,脉浮太阳麻黄荆芥防风,沉迟细少阴附子细辛熟地,脈弦血管张力强疏肝(少阳厥阴)柴胡黄芩芍药乌梅五味子徐常卿郁金,脉大石膏知母葛根,尤其注意芤脈血虚当归生地首乌阿胶。皮科病血虚一定要养血,不养血病好不了。普通药无效再加动物药,如湿疹偏太阴(风湿) 蝉蜕僵蚕,荨麻疹偏少阴(风寒) 蛇蜕蜈蚣。
太阳少阳少阴: 表寒取表寒穴类麻黄,表热取腕骨类连翘黄芩黄芩汤。
免疫病核心在少阴少阳调枢机。腕骨为过敏点从少阳抑制免疫应答,外关类柴胡解表。腕骨穴(单纯清肝)扎不通,就再加外关穴,类似小柴胡汤。腕骨透坎宫免疫抑制, 少阳(抗原提呈)少阴(免疫活化)‚合治调节免疫。
少阴虚寒小离火阵类麻黄附子细辛汤, 温不离补可加阴谷类地黄,太溪对皮科病比较不适合。要加强发表温阳加复溜(类似麻黄)。坎三针可增加肾上腺素从少阴抑制免疫应答,再加强可间使活血开穴。天水穴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肾虚灸神阙穴。
阳明太阴厥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便秘大便拉不出来,肠道抗原停留过久被吸收;脾虚水谷运化能力差,食物不能充分被降解。
急性荨麻疹简单直接有效,海泉大阵,为截断法截药,有血海1及2百虫窝加曲泉(乌梅芍药)。
血热主要血海,其次委中泄血热 (刺出血)。
阳明气分热,急性湿疹偏湿热,取阳明中风线,類似知母葛根石膏,其上反应点色变红斑黑斑或压痛都可下针。
肺脾属太阴,常有表里证,肺气不宣,脾气亏虚,宣肺还要健脾, 太白穴肺脾同治,治慢性湿疹(偏寒湿多)及脾虚皮肤病。足三里促胃肠蠕动消化及刺激皮质激素释放抗过敏。
饮食积滞抗原在消化道没充分降解易导致过敏反应湿重,常见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四缝穴放血类似保和丸。
其他专穴:章门穴,抗过敏专穴, 注意安全应侧卧浅刺。风市穴少阳经有关皮肤炎症的特异穴位。疱疹病毒感染,大骨空(龙眼1)灸或点刺放血。
把中医理论落实到人体上就是针灸,不研究中医,只能记住哪个穴位治哪个病 ,这时灵时不灵。针灸的核心是研究伤寒论,把方换成穴就是针灸,理法方药,理法经穴,理法标本中气开枢合完全相通的。比如伤寒阳脉濇,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去黄芩加芍药汤主之;消化不良健脾无效就要考虑木克土,针灸也是一样消化不良针阵一次要见效,第二次复诊不见效,木易克土要换成抑郁症四木的阵法。聪明鸟思考机理为什么,取哪个更好。

太湖之家
太湖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