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精英二期 中医痰饮病学 顺利结课(二)

文摘   教育   2024-12-13 17:33   天津  

六合精英二期 中医痰饮病学 顺利结课啦,

对于这次课程,

同学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一起来看看吧!

王涛







水液代谢,中医来看是通过五脏心、肝、脾、肺、肾和三焦运行的。西医则认为与激素水平相关,进而影响各脏器功能。如果各脏器功能异常,水液代谢紊乱,出现痰饮病。
西医来看,水肿首先与激素分泌异常相关,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皮质激素减少水液流失,心房利尿纳肽增加水液流失,两者相互拮抗,维持机体水液平衡,某种激素分泌异常,则会引起缺水或多水。其次肾脏、肺脏、皮肤等脏器功能障碍,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坏死、增生,也能引起水液代谢异常。治疗则需要对症治疗即可。
中医痰饮病分为痰证、饮证、水证、湿证。痰为腺体内水肿,饮为体腔内水肿,水为细胞外水肿,湿为细胞内水肿。诊断上,面诊有水斑、面色青暗、虚浮,湿家色黄,饮家面白,舌诊则舌体胖大,有齿痕、颊痕,多苔腻、唾液线、舌下结节,多津液。脉相多见弦、细、滑、沉。多见背寒、悸、短气、胁满、目眩、渴的症状。因三焦为三焦是谷道、液道、气道,食物、津液、元气运行,都通过三焦,所以治疗上,虽然六经分治,但柴苓汤应用机会较多,是治疗痰饮水湿病症的经典方剂,治疗用利、温两法。用茯苓、猪苓、泽泻,痰饮水液从小便去之;用桂枝、白术则是以温药和之。
五苓散、或者说柴苓汤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首先能增强肌力,治疗痞、尿潴留、膀胱咳、近视。还能改善代谢,其一肌肉代谢,能治疗消瘦、奔豚;其二糖代谢,治疗糖尿病;其三消化吸收不良,治疗水痞、便溏;其四水液代谢异常,治疗感冒、眩晕、小细胞肺癌、化疗呕吐、玻璃体混浊、青光眼、尿崩、脑水肿、脑积液、鞘膜积液、转胞、胃积液。最后能抗过敏,治疗湿疹。
还有阳明的炎症,少阴的心衰,厥阴的肝硬化腹水等都属于痰饮病范畴,治疗相对来说就复杂的多,需要配合清热解毒、强心、软坚散结等药物,配伍治疗。
印象深刻的还有对太阳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期治疗,急性期无汗用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有汗用小青龙汤去麻黄加茯苓。迁延期便秘用姜辛味夏加杏仁大黄;烦躁、失眠、潮热、出汗者,提示神经系统兴奋,用苓桂味甘汤;咳嗽不见好用二陈汤合姜辛味;痰咸、尺脉无力用金水六金煎。缓解期用黄芪建中汤去大枣加茯苓半夏意在补太阴脾,七味都气丸、金匮肾气丸、五子皱肺丸、太乙洗髓膏则是补少阴肾。
学习了中医痰饮病学,让我对人体的水液代谢有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最后感恩吴老师的倾囊相授,感恩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福太湖学堂越来越好!

陶向明


很高兴获得《中医痰饮病学》的课程证书,在太湖学习非常充实,每天都能学有所获。《中医痰饮病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们必须要学好的一门学科,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痰饮病非常多。

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之痰主要是支气管肺泡分泌物,也是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饮主要是体腔积液,如胸腔、脑室、内耳、眼、胃、子宫和膀胱等。水主要指细胞外水肿,如肾病水肿。湿主要是细胞内水肿,有湿热病和寒湿病,如肝炎、肠黏膜水肿。在吴门《中医痰饮病学》中,主要讲述痰和饮,至于水和湿则在其他课程中进行了讲述。
《中医痰饮病学》的学习打开了深入认识痰饮病的一扇大门,其中中西汇通的思想使得对疾病的认识变得朴素。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更是让人豁然开朗,特别是柴苓汤在新冠期间挽救许多患者。课程从六经的角度对痰饮病的梳理,进一步健全了我们的六经系统发育树。当然,吴老师虽然打开了大门,但是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痰饮病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按照根据自己的逻辑进行再次梳理和探索,以更好地进行内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感谢吴老师和后勤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黄勝良


中医对津液代谢的认识,深入探讨了水湿病理及其治疗的各种理论。痰饮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津液的生成、运行、转化及其在脏腑间的相互作用。
痰饮水湿病是指机体水液代谢出现障碍的病理产物。痰证;广义的痰是指机体代谢的病理产物;狭义的痰是呼吸道、支气管的分泌物。饮证;体腔机液,如脑室积液、腹水、眼睛房水。水证;指细胞外水肿,如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湿证;细胞内水肿,如胃炎、肠炎、肝炎。
痰饮水湿病的成因是 (一)激素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抗利尿剂激素、心房利尿钠钛。(二)参与水液代附的脏器功能障碍,如肝胃功能障碍、肺功能障碍。(三)炎症,如渗出性炎症。痰饮病面诊和舌诊的主要内容是(一)面诊;水斑、面色青暗或苍白、虚浮、湿家色黄、饮家面白。(二)舌诊;舌色淡、舌胖大、有齿痕或颊痕、腻苔、唾液腺多津液。三焦是水道运行的通道,《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五苓散治疗膀胱蓄水,小柴胡汤疏利三焦,五苓散和小柴胡汤合为柴苓汤,增强津液代谢的痰饮水湿病。
柴苓汤合方气血水同调的方组有(一)柴苓汤合当归芍药散为柴归苓汤(虚症),治疗肾病综合症、慢性胃炎、痔疮、便秘。(二) 柴苓汤合桂枝茯苓丸为柴桂苓汤(实症),治疗血水互结肾小管疾病、子宫肌瘤、男科前列腺增生。(三)柴苓汤合当归芍药汤合桂枝茯苓丸为柴归桂芩汤(虚实交杂)。(四) 柴苓汤合黄耆赤风汤为柴归耆汤,治疗慢性肾炎、痔疮。柴苓汤治疗小细胞肺癌和燕麦细胞癌的治疗指证: 舌淡苔白、多津、手心汗、乏力、厌食。低钠(小于135)、低渗(小于280)、抗利尿激素异常、NSE偏高。
痰饮病学对津液代谢的理解,揭示了水液运行的复杂性,也提供了独特的治疗视角。通过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病机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水肿、痰饮等病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感谢太湖,感谢吴老师,感谢周莉蕙班长,感谢各位后勤老师,也感谢一起学习的师兄姐们。

贾军虎


痰饮病学以津液代谢开讲,详细阐述了津液的组成和生理病理的变化。讲述了人体的气化过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房利尿钠肽、抗利尿激素的互相平衡制约。充分体现了“吴门医述”秉承理法方药的特色。明理能够知道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去选方用药,截断治疗。使我们的处方更有针对性、有效性,达到快速高效。
临床中痰饮病人很多,水湿病人也很多。学习痰饮病后发现80%的人都有齿痕、颊痕。这一部分群体感冒后咽喉是必疼的,容易反复发作。合并阳虚的很多会表现迁延不愈。平时也会表现一个弦脉,或浮弦、或沉弦,力气不够。虽有弦象但是确没有少阳证的如按琴弦端直以长的感觉,也没有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学了痰饮病明白了这种弦脉就是有些大师“秘不外传”的水弦脉,机理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抗利尿激素异常导致的水钠潴留。
临床舌象多见舌中凹陷、苔白、厚大、齿痕、颊痕患者,健脾除湿见效缓慢。理解了少阳三焦为液道、气道、谷道,再合上五苓散效果就会翻倍。五苓散的核心病机“表里证”合上小柴胡汤的核心病机,也就明白了柴苓汤加减的适应症为什么会那么多。为什么新冠用柴苓汤、肛周湿疹用柴归芪苓汤等效果会那么好。
痰饮病学不仅对太少两感的四个附子汤证治疗风湿病及类风湿病及肾炎的机理和加减进行了详细论述,又对厥阴经的痰饮病进行了讲解。充分体现了三阴递进的机理和处方的灵活调整。如: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就变成了附子汤,理中汤的炙甘草换成生甘草变成了人参汤等等。
学习了“痰饮病学”,明白了痰饮病形成的机理,再读《伤寒论》的饮邪条文,不在感觉晦涩难懂。

杨蒙‍‍



两个月的痰饮病学习结束了,吴老师就痰、饮、水、湿做了明确的分析,以及津液在人体中的完整代谢过程。体液在人体中的平衡涉及到:1,心房利尿钠肽;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3,抗利尿激素;4,醛固酮四种激素。这四种激素互相牵制互相协调。明白了津液代谢的底层机制,就会明白痰湿病人会见到的弦脉,就会理解为什么夜尿多需要用熟地等知识点。

吴门的课程有三个层次:1,以 伤寒金贵为主的基础理论课程;2,各家学说的学术研究;3,针对具体病的诊治。痰饮课属于第三个阶段,所以很多学习内容算是复习,但令我汗颜的是:吴老师把很多看似不相关的病证及方剂打通了,串烧教给我们。其实这本该是我们做学生的份内事情。“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学习吴门知识仅仅限于学习,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思考归纳总结、把知识点并联和串联的过程。而思考却是最重要的,否则学多少知识都惘然。
吴老师不仅在知识上教我们,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指导我们怎么去学习。感恩吴老师,感谢精英团队的老师们和后勤人员。


余佩蘅

痰饮病讲的是津液代谢的问题:心、肝、脾、肺、肾及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都参与了津液的代谢。
痰饮水湿病是指人体的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包括1痰证:2饮证;3水证:4湿证。痰饮水湿病的成因有激素水平的影响;肿瘤影响:严重的器官疾病,如心衰导致的心源性水肿;及炎症等所致。
我们常说的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对应的三个治法和用方分别是指发汗,对应方为麻黄汤;利小便,对应方为五苓散;和去瘀血,对应方为桃核承气汤。
五苓散是治疗痰饮水湿病最典型的代表方剂,可治疗膀胱蓄水,其舌象表现为舌淡、苔白、多津、舌边有齿痕。脉为弦、细、滑、沉、缓。其治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五苓散有三大作用:1增强肌力;2改善代谢:包括肌肉代谢、糖代谢;消化吸收不良:和水液代谢异常。3、抗过敏:可治疗湿疹。
如兼少阳可用柴苓汤,柴苓汤应用十分广泛,可治疗1)夹湿感冒;2)湿疹;3)新冠肺炎;4)支原体感染;5)青光眼;6)小细胸肺癌;7)压力性尿失禁;8)尿潴留;9)便秘。当气血水同病时,柴苓汤还可和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黄芪赤风汤合方,成为柴归苓汤、柴桂苓汤、柴归桂苓汤及柴归桂苓黄芪汤,从而大大拓展了五苓散及柴苓汤的治疗范围。
中医痰饮病是一门非常实用而且可操作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只是自己学艺不精,尚未能掌握老师讲的精髓,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感谢太湖!感谢吴老师!

鸣谢

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李享辉老师、副主任周莉蕙老师

六合精英二期 吴门验方•和法秘传
班长:李享辉老师、周曙光老师、杨蒙老师、高璟老师、程循江老师、王慧永老师、赵烨老师、周莉蕙老师、肖余粮老师、任培华老师
副班长:余磊老师、孟祥宝老师
计分员:陈碧芳老师、应汝炯老师、伍辉远老师、张玉老师
医案收集整理:周莉蕙、郭樱惠、王伟、蔡作英、龚林义、杜小倩、朱春成、耿俊恒、李博学、余磊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吴门医述APP

太湖之家
太湖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