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针精英1班 吴门奇穴•水火 顺利结课(三)

文摘   教育   2024-11-29 16:59   天津  

吴针精英1班 吴门奇穴•水火 顺利结课啦,

对于这次课程,

同学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一起来看看吧!

王志宏










《黄帝内经》中讲“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就是阴阳的代表。从八卦看,水火为坎离,分为两极,合二为一;从五行看,金生水,木生火,金木为水火之化也;从六气看,六气以水火立极,太阳为寒水,少阴少阳为二火,太阴湿土为“小水”,风助火势而燥生火。总之,以“水火”为核心的针灸课程,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
潮生诸穴体现水火阴阳的对立统一。潮生九穴均集中在小指附近,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上,小指属于肾水,潮本身是水,但是是有能量的水,否则就是死水。少阴和太阳都是“从标从本”,“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少阴是阴经,所以寒化、热化;太阳是“寒气治之”,是阳经,所有也是有寒有热。所以潮生诸穴中也有了寒热之分,如潮生二治疗肾虚潮热,潮生八治肾阴虚,潮生九治肾阳虚,潮生七为命门穴。潮生诸穴中的火就是促进水流动的能量。
潮起诸穴体现水火阴阳的相互作用于转化。有四穴,为涌泉、太溪、水泉和复溜。四穴中间分别是然谷、大钟、照海和交信穴四个火穴。照海阳加于阴,经复溜地水上涌,周天布气,往复循环。水经火气化,以新的状态开始运行。
“水火”的课程中内容特别丰富。老师讲“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水火”中讲到很多火穴壮阳,但不可为壮阳而肆意妄为,如大赫、阳池、小雷火式等。”水火”课程提到很多长生久视之法,也都是很好的固本固根之法;课程中很多都是特定的穴位,如天井是治疗瘰疬的特效穴,地神穴兴奋呼吸和心脏中枢;三天池有主体和镜像关系,调节也有侧重,胸天池疏肝、面天池补肾、手天池活血。
感谢吴老师的无私讲授,感谢教研室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师兄师姐们的分享,感谢相遇,感恩太湖。

李扬滔


本荣幸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吴门针灸水火这门课程。我虽然是针灸专业出身,但通过水火总共六周的学习,对我产生了太大的冲击。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吴老师在课程中强调水火二穴为人身穴位核心。吴老师将水火相关的穴位进行细致梳理和分类,把类似穴位进行归纳区分,使我明白穴位间相似又不同的地方。以三海穴(少海,小海,照海)举例,三海穴虽然都能治牙痛,但平时学习时很少注意彼此的区别。少海清心火,小海清胃肠之火,照海使肾水上潮。又如阴陵泉和阳陵泉。阴陵泉治木克阴土,效如茵陈五苓散、逍遥丸。阳陵泉治木克阳土,效如大柴胡汤,茵陈蒿汤。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使学者不再迷惑于穴位间相似的疗效,大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同时,课程里介绍的七窍开阴针阵、小离火阵、手足湿热三角在临床中有较多的使用机会,大部分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我以小离火阵配伍它穴,患者能感觉脚底有寒气向外排出之感。以手湿热三角配液门透中渚等穴治刀片嗓,针后即觉周身不适大大缓解,咽痛已去十之八九。
人体有三轴,分别是太阳少阴的寒热,厥阴少阳的风火,太阴阳明的润燥,三者本质上更多的还是水与火的关系。我学习吴针的时间尚短,吴针还有更多值得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感谢吴老师!

刘华伟




《华阳经》第209条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龙从火里出,火从涌泉生,若风火轮。自阴跷上达天根,如火尖枪。冲尾闾,出阳关,达至阳,上百会,化甘露,下关元。通行诸身,似混天绫,如带缠身。故诸寒清冷,灸关元。诸火上攻,不论虚实,敷涌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龙虎登坛,虎啸龙禁,水火交媾也。然坎中一阳,诸阳之本,肾间动气是也;离中一阴,诸阴之根,天癸是也。水火交媾,抽阴填阳而乾坤复位。故生地伍附子,阳生而阴长,万古不易之理。“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龙与虎分别代表阳刚与阴柔,火与水则分别代表阳热与阴寒。龙从电闪雷鸣中腾飞而出,象征着阳刚之气的升腾与壮大;虎向水边生长,老虎饮水量大,没有水不能存活,则象征着阴柔之气的滋养与孕育。这一描述既体现了水火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暗示了阴阳二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往复与生生不息。涌泉穴作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其名虽为水泉之涌,但实际上其功效的发挥离不开肾中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因此,水虽为阴而涌因火生,水火之间并无绝对之别,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水穴:坎宫穴,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有特殊效果;二水穴,水道主壬水,下通膀胱,归来主癸水,治疗妇人月经后期量少;十四井穴,天地十二井加天井、肩井,阴阳配伍有奇效;三海、三天池、三泽,二陵泉、二渎、四信;这些穴位都有特殊疗效,可养阴,平肝,泻心,冲气自平。
火穴:飞穴走气日月、辄筋,别名神光,神光不圆,阴邪来犯,日月辄筋这段是少阳神光经,可抒发胆气,布相火,火可生光,日月光明;二箕,箕门、地机,源于桂枝汤,治疗阴头寒,围堰筑堤也;男女油尽灯枯可行小雷火式,以中指中冲反复自长强上推至腰阳关,如火烧身,经骶孔热透下腹生殖轮。治疗肾虚、阳痰、性冷、便秘、痔疮然此本油续命术,不可以为壮阳而肆意妄为。活人术沦为杀人法,己所不欲也。《华阳经》曰:藏之则生,漏之则死。

刘长燕


作为中医爱好者,在学习吴门针灸的这段时间里,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医学奇妙的大门。

针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和神奇的疗效,通过对吴门穴位:水、火的深入学习,更加感受到针灸穴位的精准与微妙,每一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而针灸正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这个系统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学习针灸也让我更加敬畏生命。人体的奥秘无穷无尽,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运用针灸帮助更多的人。

崔常庆‍‍



通过五周左右的学习, 终于完成了水火课的学习。但也是吴门针灸.冲和的学习。

本课一开始,就是吴门奇穴.水火课中详细学习了水火的概念,即,穴有水火之分,从穴名上就可以知道。对于水火的理解:水火者,无非阴阳而已。但水中亦有火,火中亦有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尔。凡井,池,溪,海,泉,潮者……水穴尔;凡元,阳,赫者……火穴尔。
其中,水穴联系密切;火穴联系不密切。
通过吴门的学习,对中医的理解也更深刻。方药与针灸只是治疗手段不同,其理法是相同的。比如,对于肾阴虚的人多会选用足少阴之水穴,如照海穴;中药可用地黄滋阴。对于肾阳虚的人可补命门之火,取穴手命门;中药可用附子。水火亦有阵法,这是我在学校学习及教科书中没有见过的地方,比如:小离火阵,补命门火衰,肾阳虚;对于小离火中的太阳二、手命门、里寒穴同取又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学习水火课时吴师又讲述了一部分吴门经线的内容,比如涌泉通肩井。这让我在临床上又多了一层思考时,再次通过临床反复验证思考的结果:肾虚之人多有肩颈疆硬的问题。以前治疗时,这个症状我只取肩颈附近的穴位,治疗结果时好时坏。现在针对临床上此类疾病,我会取少阴经上的穴位,比如:肾窝四穴。
吴门奇穴亦与吴门方药类似,往往一病有一穴药,一病有一专穴。如对于温病引起的咽喉肿痛四渎穴是专穴。为截断温邪逆传心包之穴。
通过吴门奇穴.水火课的学习,让我在临床的治疗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
在此特别感谢恩师吴雄志老师!也让我能在行医的路上越来好。

李自尊




机缘巧合的参加了这个课程,学习后发现选择吴门非常正确。刚开始学习时还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入手。但是慢慢的坚持每天学习,后来也乐在其中,开始越来越喜欢。工作后发现自己针灸的欠缺,正好可以通过吴门来深入学习针灸。

从开始的潮生诸穴、潮起潮冲、肾窝四穴、坎宫穴。记得刚学时就运用到临床,用坎宫坎附治疗小腹部发硬;用山天开阵后患者胸闷减轻;四木加地神加竖着的坎三针治疗抑郁症失眠,患者能当场睡着。遗尿穴治疗夜尿、小儿遗尿;肾四穴治疗肾虚,针温溜后手发热,肩膀发冷肩周炎,肩周炎与肾有密切联系。
课程扩展了我的治疗思路。比如之前只会用水分、三皇穴利水,到现在知道还可以用水道,水道相当于五苓散;以前月经的问题只知道用血海、梁丘、地机,现在还知道用胸天池少泽疏肝通乳通经,相当于麦芽,面天池承浆相当于菟丝子治疗肾虚的月经后期,手天池潮冲治疗月经后期量少伴色黑有块,间使、郄门能活血,阴包以相火驱动,活血通经止痛。以前只认为中药可以清湿热,现在明白阳池加内关就可以起到小柴胡汤的作用,再加上手足湿热三角,祛湿清热的作用针灸也可以。手命门加里寒外寒,相当于麻附辛,再加复溜能增强温阳。单位一同事鼻炎发作,流清水鼻涕,如若是以前我只会用上星、迎香,现在我可以用温溜、偏历,复溜,阳溪,手命门,表寒,当场清涕就能止住。今日治一位患者上热下寒,口苦,下身潮湿,用了阳池加内关、手足湿热三角、肾四窝、三皇及水道穴后患者脚底出现排寒反应,患者自诉有气向下走,手靠近脚底有冷气冒出,这是我第一次靠针做出排寒,所以非常开心,患者拔针后脚暖了。
我和群里的师兄师姐差距还很远,群里的讨论我都会认真看过,并作笔记,虽然有的还不太懂,但我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会懂的越来越多。感谢吴门针灸。期待以后的课程,期待明年结业的自己。


丁云霄




去年刚刚开始听吴师讲针灸时,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讲起,令人脑洞大开,叹为观止。独诗压全唐,原来还可以这样解读,每一句诗都与人体经络穴位息息相关,犹如钱塘大潮、潮起潮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从《吴门奇穴·冲和》、《吴吴门奇穴·手八门》、《吴门奇穴·地机》,吴师对每一门课程讲解都是追本溯源,通俗易懂,而又令人脑洞大开。

内经云:百病始起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其化是为水火二气的变化,在人体,水穴、火穴为人体最重要的两类穴位,水火二极,合二为一,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水穴如池、泉、溪、泽、海、沟、井。火穴如赫、元、阳等。如肾窝诸穴,皆为一阴一阳,一水一火盘旋而上。涌泉为水,然谷为火,太溪为水,大钟为火,水泉为水,照海为火,从复溜开始,地水上涌,周天布地,往复循环。
《吴门奇穴·水火》整个课程中感觉最神奇的是飞穴走气,日月与辄筋都名神光穴,可以通过敲击打通神光经,日月下连章门、京门,京门为肾之募穴,后连肾俞,少阴经余气由些灌注少阳经。京门下连带脉走五枢、维道,由此可知带脉连通少阳少阴。打通此段经络可补肾,属雷火法之一。同时这个位置的阳明经、太阴经被少阳、厥阳经截断,这个位置也是最易堵滞的经线。坚持练习吴师教授的周天布气法易可打通此段阳明太阴经,恢复后天之本。
人体奥妙无穷,阴阳相合,阴阳相会。阴阳会讲的是会阴、会阳两穴。会阴在二阴之间,为诸阴之会,寒气特别重。会阳在骶部尾骨正中两侧旁开0.5寸,尾骨下面为阴为会阴,其上为阳为会阳。会阴灸多了易痔疮发作,灸会阳寒去则虚热永消,灸会阴散寒甚效,治阳虚如神。但会阴灸多了易痔疮便秘,易痔疮发作,灸会阳则不容易发痔疮。吴师对每个穴位的讲解都是独到的,这样作比较后,在临床使用时就可出奇效。
最后感谢辛苦付出的吴燕飞班长、计分员老师及后勤老师,感恩有你们同在,感恩太湖所有的朋友们。

翁彗铃




经过五周短暂而密集的学习,水火课程来到一个段落 , 随着课程的结束,我也静下心来回想这个课给我的启发

穴位的划分是三部两极:天地人三部,水火两极,水火不对立 , 坎中实,离中虚, 水中有火,火里也有水 , 就好像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 。例如涌泉,是一个水穴,但是没有阳气的推动水就没有动力 , 所以阴阳,水火,在经线中流动, 一阴一阳,一水一火的交替潮生。
比较特别的是吴老师说涌泉通肩井 , 这个到目前还未能体会到是如何通的;天井是上肢阳气所出,所以清阳实四肢,寒凝寒湿的手足冰凉可以一试;肩井是头部阳气所出,所以是人体的三盏灯,针之可以镇静安神 ,但是又不可以重刺, 可以用手井巽宫代替,或足井的四木开井代替;天井和手金门两个穴都治甲状腺;涌泉的阳气不断的被至阴消耗,所以灸涌泉不忘灸至阴 ;腹部的经络飞穴走气,相互共经,也就提示了生理病理方面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 例如治疗带下的基本方是完带汤,针灸上取得是带脉穴, 但是由于带脉和少阳经在腹部共经,所以还需取少阳的五枢维道,中药方还需加上黄芩大青叶清少阳的药 。
窍阴有头窍阴足窍阴, 窍阴其实是漏阴的地方, 透过修行可以使七窍圆通,窍窍光明 , 这是老师在课程多处都有暗示的一些由医入道的方法之一。
学习了水火,有望在临床中加以实践体会, 一一证明老师的传授真实不虚。谢谢吴老师和全体后勤的付出。

胡亚琼




针灸教材里讲过:每一条经络依照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五个特定的穴位(井、荥、输、经、合),叫五腧穴。所以教材里与水、火沾边的穴位不算多。而吴门针灸里有一门单独的课程叫水火,着实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继续听吴老师讲课时感到很惊讶,原来人体有这么多的水穴、火穴,每一个都有特别,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吴老师讲的部分穴位与教科书上讲的穴位有重叠,但不完全一样。很多穴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例如太溪穴是水穴,我们都知道它是治疗肾虚证,但是吴老师告诉我们太溪不仅仅可以治疗肾虚,还可以诊断肾虚。还有的穴位是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例如手小指上的潮生诸穴,小拇指虽小穴位却多,各有特色。还有天池穴,吴老师说人身体有三个天池穴:第一个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天池穴,主治心脏、乳腺疾病。相当于中药麦芽;第二个是承浆穴,治肾气不足导致的月经后期、量少。相当于中药菟丝子;第三个是大拇指近端桡侧中点,是潮冲穴也叫天池穴,治疗月经后期量少伴有黑结块。相当于牛膝。吴老师的讲解不仅丰富了穴位的内容,还和中药对应,做到针药一统。

类似的惊喜还有很多,太湖有太多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感恩太湖让我的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感谢吴老师和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后勤老师!

李彩荣




短短六周,水火课顺利过关了。感恩吴老师!感恩群里的班长和社工老师们!

人身上的穴分水穴、火穴,带池、泉、溪、泽、海、沟、井的为水穴,带赫、元、阳的为火穴,比如少泽、小海、太溪、天井是水穴,大赫、关元、腰阳关为火穴,五行的金木为水火所化 金生水,木生火,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龙虎登坛,水潮火涌,取穴当知其妙,若涌泉,泉为水,因火而涌,有火,有能量才能涌,涌泉既能治阴虚口干,也能治阳虚,阳气不能出表。
至阴配水道治疗胃瘫,胃瘫患者自觉至阴穴发冷,水道治疗膀胱蓄水证,“三焦者,水道出焉,下入膀胱”,相当于茯苓甘草汤、五苓散、柴苓汤,若是扎足三里无效,因为胃瘫患者神经麻痹了。吴门一病有一药,一病有一方,一病有一穴,针灸理论和中医理论是相通的。再比如,阳虚外感,太少两感证,取穴:表寒穴(麻黄)、里寒穴(细辛)、手命门(附子),若觉得麻黄发表的力量不够加复溜,肾虚明显加太溪,相当于熟地,温阳可能出现嗓子不舒服加液门透中渚,相当于加黄芩。
吴老师还教给我们养生之法,比如围堰筑堤,把两手搓热,从曲骨穴上推至关元穴。小雷火法,男女油尽灯枯,可行雷火式,用中指中冲反复自长强穴推至腰阳关,如火烧身,经骶孔热透下腹生殖轮,治疗肾虚、阳痿、性冷淡、便秘、痔疮,是补少阳相火不足,添油续命术,而不可为壮阳而肆意妄为。大脚趾对应人的大脑,大脚趾下面是本神穴,大脚趾是足太阴和足厥阴经过,太阴主气,气不够,中气下陷,脑萎缩、脑梗死 ,厥阴经络阴器,性激素维持大脑的功能,所以经常练脚趾抓地,是开大敦穴的办法,有利于维护大脑的功能,防衰老。还有常艾灸肾窝四穴,每次一边半小时,把肾窝四穴彻底灸透,如浴温水,终日不绝,百日为期 ,乃长生之术。
针灸学习了手八门、冲和、地机、水火,临床上应用疗效非常好!感恩吴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感恩社工老师的辛勤付出!一定继续努力,争取拿到太湖国际针灸师证书!

方雯




王涛




我是一名针灸小白,上学期间学习针灸,以后临床再也没有用过,考试也是混过去的。与师兄们交流,才发现针灸精英班已经开班,才抓紧联系客服,进班学习,虽然入班较晚,但仍然收获不少。

水穴、火穴是人体最重要的两类穴位。水穴如池、泉、溪、泽、海、沟、井。池:曲池、天池。泉:涌泉、水泉。溪:阳溪、太溪。泽:曲泽、尺泽。海:气海、照海。沟:支沟、蠡沟。井:肩井。火穴如赫、元、阳。火水火即坎离,坎中实而离中虚,水火分两极,合二则为一。金木为龙虎,金生水、木生火,金木者,水火之化也。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龙虎登坛,水潮火涌,取穴当知其妙。经过吴老师总结性的概论,明白了穴位原来的真正含义。
穴者,藏风聚气,山潮水绕。气有气海,水有水道,山有丘、谷,前有门、庭,后有宫、府、陵。真的是人与自然相通,自然界中的山水风气,生活中的门庭宫府,在人体中一样不少。
学习中印象深刻的穴位阵法有肾窝四穴,小离火阵,山天开阵。肾窝四穴包括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太溪、水泉为水穴,大钟、照海为火穴。一水一火,一阴一阳。灸透四穴,如浴温水,终日不绝为度。热度以过一分即发泡为准。小离火阵包含手命门、外寒穴、里寒穴、遗尿点、便溏点。与方剂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肾气丸相对应。山天开阵有坎三针、小天心、大陵、腕骨、鱼际。主治打开心结,治疗阳虚性抑郁症,安神定惊;温阳;治疗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疾病;减肥。
还有潮生一,即少泽穴,能催乳。但如果吴老师不说,可能我们也不会治疗,临床应用不见效的原因是精血不足。这些很细微的地方,确是临床疗效的保证之处。
水火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但学习的还不够扎实,在不断复习的基础上,我会继续完成以后的课程,并逐渐运用到临床中去。最后感恩吴老师的倾囊相授,感恩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福吴门医述·太湖学堂越来越好!

鸣谢

针灸学部主任孙成力老师、副主任孙崇铎老师
吴门奇穴•水火
班长:吴燕飞老师
计分员:赵秀霞老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吴门医述&众妙之门APP

太湖之家
太湖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