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针精英1班 吴门奇穴•冲和 顺利结课(三)

文摘   教育   2025-01-24 08:57   天津  

吴针精英1班 吴门奇穴•冲和 顺利结课啦,

对于这次课程,

同学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一起来看看吧!

何强












——学习才是硬道理
初识“冲和”解迷踪
很久以前,认为中医“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对中医的本质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然,学习吴门针灸的“水火”课程后才认识到“真的中医”离我们相去甚远,唯有不离不弃,方成心中的自己。
学习之余,掩卷而思:水火是代表性的事物,肾为水火之宅“水中寓火、火中寓水”,治疗上“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中药思路尚有,针灸却是遥不可及也。怎样才能把穴位的水火之功用成中药一样呢?
直到开启《吴门针灸·冲和》之旅,开篇:水火冲和 《道德经》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虚则不盈,盈则虚。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也就是穴位的虚实开闭。《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穴位有 冲、盈、虚, 有的穴位扎下去立刻就感觉,没有就需要行针,如果扎针需要行针就代表穴位虚,虚的原因很多;如有病、穴位关闭没开,没开就需要开穴、有的是穴位瘀堵住了,所以感触很深。
人体穴位分水、火、冲、和,冲就是穴位过经的关卡、门路;气血过经,需要冲关夺门或者斩关夺门。
冲,水生木,木生火,水沿着中脉往上涌叫冲。水从冲脉掉下来,摊到水面上就是和,和有两种情况,一就像水倒在水池里,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叫舒达,有两层意义,一是四周扩散,二是扩散后慢慢趋于平静。
和者,——为舒达和畅,——为静守封藏,波澜不起,谓之和。
舒达者,和气血也(要么和气,要么和血)。气血过经,以和为贵(冲穴,冲关夺门,是能量冲动过程),冲者,水沿中脉而起。盖气血过经,势如潮汐,一浪盖过一浪。和者,水沿中脉而下,一浪弱于一浪,复归于无极,水者,血也,气行则血行,故气乃冲力也(精液和血液是冲的物质,冲的原始物质是气,故冲就是气血过经,也就包括精)。
静守封藏者,保精气以续冲和也。和其实,冲其虚(和气是冲气的根本,晚上激素水平低,蓄积能量,早上激素水平高冲上去,中午慢慢下降,下午又逐步升高,夜间下降,若果持续下降无法上去,人就趋于衰老死亡),长生久视之道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与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冲和之道,是为道冲,故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盈者,满也,满就会溢,冲而不盈,就是冲虚,是因为虚才冲,若果冲其实,就会出现精气耗损,如遗精。冲和道冲,就是通过冲和运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即道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渊兮,似以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又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水静置就会澄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有和气,水面平静积蓄能量,然后才能生潮汐一起,也就是冲气的能量来自于和气,和气之动即是冲气,),保此道者,不欲盈(盈就会冲实)。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不盈,就会冲虚、发生能量物质转化,就会道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封藏何能不盈?(和穴,主封藏,藏得多就会满,满则盈,青壮年盈就溢,)比炼化也,可参本书内家篇。凡夫满则溢,甚者无满时也。(青壮年,满则盈,盈就溢----遗精,有的人,没有满实就过度消耗,早衰早死之象)。
单就冲和概论,就已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此后课程学习“天仙、人精、地鬼”、“虎口三关、中指三关、小指三关”、“四木一、四木二”、“坤三针”、“会宗担刺头三角”、“四惊门”、“二解穴+解溪”、“平冲当本厥阴论、阳明气冲论、太阴气道论”,“卡点、聚点”、“阳明合阳线(合谷、少溪、阳溪)、十二经原穴冲和(和畅、和冲、和聚)、阳明冲阳线(解溪至陷谷段)、少阳淋巴线、少阳寒湿经”;课程中,吴老师针灸结合伤寒所论,这些课程,初次学习,很是费脑,时时不得懈怠。
学完《吴门针灸·冲和》,油然而生吴老师的课程犹如天使之眼。深深体会吴门医述的“五统,内外一统、寒温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针药一统”,三通“贯通——最基础的东西;汇通——跳出中医看中医,从西医角度看中医、从儒释道角度看中医;神通——七窍相通、窍窍光明”,是吾辈学之终极目标。

王志宏


吴门奇穴中的穴位大体分为水穴、火穴与冲穴和和穴。水火为一阴一阳,同样冲和也为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冲则气血过经,冲关夺门,和则舒达和畅或静守封藏,波澜不起。《吴门奇穴.冲和》课程也听的让人时而心潮澎湃,拍手叫绝,时而屏气凝神,沉浸思索。

一、 冲以冲脉为核心,冲穴为冲关夺门之穴
冲的核心是冲脉,除潮冲外,冲脉与太阴、厥阴合阳明的关系最为密切厥阴冲因水生木,木生火,厥阴居中,多冲逆,且厥阴肝经之大穴太冲位冲逆之要;太阴肺即潮百脉又主气,太阴为生气之源,为冲气的基础,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人体气血储存在该经络,所以该经络和气血过经,冲关夺门关系密切。
厥阴诸冲穴中太冲为冲穴大穴,平一切气,调气之开关也。太冲,通经之要穴。老师在讲到太冲,讲了太冲四类配穴法,即局部合穴法、原络配穴法、远端对应取穴法、奇正配穴法。信息量非常大,灵活配伍解决很多类疾病,比如局部五穴前后左右分别是行间、厉兑、隐白、中封,可以担刺;太冲配涌泉,可以固肾,且养且擒,如肾气丸之加牛膝、车前子;天星十二穴太冲配昆仑,治腰痛及肝火头痛等等;手厥阴中指冲穴,包含地鬼部、人精部和天仙部,地鬼部四个冲穴治疗各种血证,人精部五个冲穴按照人面部排列,治疗相应的疾病,天仙部则治疗头及心脑的疾病。
太阴诸冲穴讲到大陵与内关之间,尺侧为少阴神道,为青龙,为文臣,桡侧则为太阴气道,为白虎,为武将。气道为太渊,深不可测;经渠为气之经往之渠道;列缺为人身之雷法所在,形容其如闪电鸣,若天之裂,最后上孔最,入肺。
阳明诸冲穴中最精彩莫过于讲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和内庭诸穴,“阳明气血于丰隆大盛,丰隆位于肌肉隆起之处。丰隆下解溪,解溪开。则气血下行,直冲冲阳,经冲阳上足至高处,下至陷谷,如瀑布落于潭水之中,所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潭水汇于内庭蔚然大观”。
冲穴还有三关七穴之下、中、上关,下关,下指足阳明冲阳,足厥阴太冲;中关指足阳明气冲,足太阴冲门,中间夹急脉穴为三疝穴;上关,则指手少阴少冲、手少阳关冲、手厥阴中冲;五关穴则为合谷、太冲四关加内关;三门穴指京门,期门,梁门三穴均治疗气滞则木来克土,导致的腹胀不舒的症症。另外还有七冲门、一指定三关、二解穴、关门穴等等。
二、 和解则不离乎木,和穴以少阳厥阴为要
四木穴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之行间穴、太冲穴、侠溪穴和足临泣穴。四木二的穴位为手足少阳经之液门穴、中渚穴、侠溪穴和足临泣穴。四木一偏重于内伤疾病,四木二偏重于外感疾病;针对胆囊疾病,包含了二胆穴是手太阳经之腕骨、天宗,二宗穴之天宗、会宗等穴位;少阳三焦为水道,则相应的和穴包含了二渎穴之中渎穴、四渎穴,其中中渎穴疏利三焦,利水除湿,促进胆汁分泌,为胆结石专穴,也可主治寒湿痹症,四渎穴为咽喉干痛及声音嘶哑之专穴,可咽喉截断温病内陷;和气则有二门穴之气门和痞门穴和三满穴之不容、承满、梁门三穴,二门穴通治一切气胀不行三满为则除肝气横逆犯土之胀等;血和包含血海、阴包、膈俞、期门、间使、梁丘、曲池、曲泉、太渊、悬钟,功效各有异同;此外还有四惊门、二骨穴、二陵穴、四通穴、三痹穴等诸多和穴。手少阳淋巴线、少阳寒湿线、阳明经的三满线等内容更是体现了吴门奇穴治疗与其他针灸治疗不同的经线特色。
通过冲和的课程能够更加深理解阴阳的同源及区别,深入了解各冲和穴位名称背后的内涵和其深层的机理,从而从根源掌握各穴位的特性的配伍,再应用于实践,从道和术的层次做好提升。

黄志奎






本人对中医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填鸭式学习,而针灸也只是背书本,背经络穴位及主治,死记硬背,为了增强记忆,再背一些歌诀。对穴位的认识,也只是知道哪个穴位治疗哪些疾病,至于为什么,一概不知。自从进入太湖,我对中医,对针灸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吴老师生动有趣的传授,特别是对中医药,针灸背后的机理做了最深刻的阐述。让我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习不再那么盲目,心中也不再迷茫。
吴门针灸与传统中医针灸最大的不同,就是让我明理,比如传统针灸说足三阴都能治疗妇科疾病,所以临床应用起来就会时效时不效,有效了也不知道为啥有效。吴门奇穴分为四大类:水、火、冲、和。顾名思义,吴门奇穴冲和这门课讲的就是冲穴和和穴,冲穴讲的是潮冲、中冲、冲关、冲门、三论。冲脉位于身体正中间,又叫中脉,上连少阴心,下通少阴肾,中间为厥阴肝。水生木木生火,厥阴为病多冲逆。气血过经,就要冲关夺门,冲,即水沿中脉而起,气血过经,势如潮汐,一浪盖过一浪。气血冲不动,就是气滞,我们就需要取行间,行间治疗人体一切气滞不行。气血冲得太过,则气逆为病,高血压,脑溢血,早泄等等,就要取太冲。气血冲关无力,则为气陷,嗜睡,阳痿等等,我们就需要取冲阳穴。和,就好比水沿中脉而下,一浪弱于一浪,复归于无极。和穴涉及到两条经络,代表了和穴的两层意思,一是少阳经的舒达和畅,一是少阴经的静守封藏。和解不离木,就是和解以肝为主,多治疗气分病,但是气滞日久则入血分。所以和穴是和气血。也就是说和穴有气和,也有血和。四木穴是和穴的典型代表,四木的和气血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肝开窍于目,足临泣就擅长治疗肝胆的外窍病,并舒达情志,治疗少阳外感,比如少阳外感的目赤肿痛;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红斑狼疮的红魔睫状体炎,也可以扎足临泣,房水循环障碍的青光眼也可以扎足临泣。
通过对吴门奇穴冲和的学习,也对“肝气横逆犯胃”这句话有了更深刻认识,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句话,但是,具体的机理是什么?则不得而知。学了“冲和”的“三满穴”,也叫“三满线”足阳明胃经的一段线,从不容到承满到梁门,这段线正好是胃底在体表投射区,而这段线的外侧就是肝经募穴期门和胆经的日月,肝胆主管情志,所以人肝火旺怒气盛的时候,就会横着侵犯胃,嘈杂、吞酸、呕吐、口苦等。通过对吴门奇穴的学习,不但记住了经络穴位的定位,对穴位主治也是豁然开朗,对疾病的诊治思路也就很清晰了,有的放矢,不再那么盲目。

杨丽群


学习了冲和课程后发现几十年的针都是在瞎扎,不明理,不知道,只知按上学时学的传统理论加上道听途说的所谓验穴效穴扎,偶有获效,亦不知获效之理,若无效,则束手无策,很多时候都扎到怀疑人生了。

还好,三生有幸,得遇吴师,理法方药.理法经穴,娓娓道来,如迷津之舟,渡我等愚钝之人。
仅仅一门冲和,既讲透了天地之道,又明晰了疗疾之理。冲穴者,气血过经,冲关夺门,和穴者,舒达和畅,静守封藏,冲和代表了两种功能状态,通过冲和运动,物质发生转化,即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又叫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血。冲气的能量来自和气,和气之动即是冲气
老师讲和解不离肝,舒达是在少阳,封藏是在少阴,故和法以少阴少阳为轴,结合当下,现代人因各种压力导致肝都气滞,又不知节制而少阴失于封藏,所以和法用于临床之于当下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感恩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感谢各位师兄师姐的无私奉献!


方雯‍‍



经过两月余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吴针的魅力和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通过学习少阳淋巴线、少阳寒湿经等,对吴针的经线理论完全理解了。经络是由一段段经线组成的,不同经线发挥不同的功能。一般一根经线上有2至5个穴位,集中刺激经线上的反应点,会加强对患病经络的刺激作用,有利于增强疗效。
第二,通过学习少阳耳聋,肾虚耳聋及同房后耳聋,对穴位的特异性完全理解。若想提高疗效,让特异穴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第三,通过学习四木一,四木二这些针阵,知道配伍不同阵眼可以治疗多种不同疾病。针灸治病选穴如中药组方,君臣佐使各司其职。
第四,通过二宗穴、二骨穴、二胆穴的学习,对吴针镜像理论完全理解。
第五,通过学习平冲当本厥阴论、阳明气冲论、太阴气道论及其临床上在诊断、治疗上的运用,理解针灸治病不是单凭经验取穴,都是在确切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的临床实践。
这门课分为两部分,冲穴和和穴。冲者,气血过经,冲关夺门。和者,舒达和畅,静守封藏,保元气以续冲和。冲和是气血运行的两种功能状态,是生命的本质。卡点原理和汇聚原理完美诠释冲和的意义。正如《华阳经》中所述“道,冲而用之不盈。不盈者,如水化气也。冲则生长,阳生阴长;抟则收藏,阳杀而阴藏。冲和者,刚柔也,动静也,起伏也,阴阳也,死生之本也。” 对我们治病及养生都有指导意义。
第六,中医治病是理法方药。针灸治病是理法经穴。中药和针灸只是手段形式不同,其中治病的理法是一样的。六经辨证是吴针的核心理论,驭繁执简的根本所在。我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伤寒论》的学习,熟悉六经辨证。
最后,感谢吴老师为我们提供这么精彩纷呈的课程。吴老师讲课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西汇通,让晦涩难懂的针灸理论变得简单直接明明白白,越来越有趣,引人入胜。感谢吴老师!

马芳芳



 

吴门奇穴中的穴位分为水穴、火穴、冲穴、和穴。水火是描述穴位的属性,冲和是表达穴位的功能状态,穴位周行全身,需要有冲有和。人体的气血如同海纳百川,气血通过经络,自然如同过高山平湖,有卡点有汇聚。其中,冲者,气血过经,冲关夺门,体现了穴位的卡点原理;和者舒达和畅,静守封藏,保精气以续冲和,体现了穴位的汇聚原理。气血过经离不开聚点与卡点的相辅相成。《华阳经》曰:“道,冲而用之不盈,不盈者,如水化气也。冲则生长,阳生而阴长;抟则收藏,阳杀而阴藏,冲和者,刚柔也,动静也,起伏也,阴阳也,死生之本也。”和者,一为舒达和畅,一为静守封藏,波澜不起。舒达者,和气血也;静守封藏者,保精气以续冲和也。

冲和理论,以一贯道道破气血过经实质,让我明白人体的气机和穴位的特性,明理取象不拘泥于法。非常感谢吴雄志老师精彩的授课,感谢班长及群里各位老师们的精彩分享。通过学习吴门奇穴•冲和课程,自己仿佛一键重启,更加深入了解中医的根本,认识经络穴位的实质。从院校学习的知识,可以串联成体系,以吴门针灸的理法用于临床实践中,疗效显著,实实在在体验到气至病所的神奇效验。分享个人小小的感悟,愿大家都有这种豁然触通,拨开迷雾学针灸,胸有丘壑、从容不迫的喜悦。

吴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学习冲和课程的过程中,一直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反复理解冲和之道,大脑充实的同时,内心也一并丰盈着。

冲和,为穴位的功能,冲气以为和。气血过经冲关夺门,又归于平静。如老师所讲“冲者,水沿中脉而起。盖气血过经,势如潮汐,一浪盖过一浪。和者,水沿中脉而下,一浪弱于一浪,复归于无极”。
冲,太过与不及都不适。在冲穴部分的学习中,结合潮冲、中冲、冲关、冲门、平冲当本厥阴论、阳明气冲论、太阴气道论章节学习了冲穴的功能、原理、配伍。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老师讲的明理、定法、定经、定穴。以太冲的配伍为例,局部合穴法、原络配穴法、远端对应取穴法、奇正配穴法,不同的配穴,所治疗的侧重就发生了改变。非常详尽的诠释了明理、定法、定经、定穴。
和,一为舒达和畅,一为静守封藏。舒达少阳,封藏少阴。在和穴的学习中,围绕气和、血和体会老师所讲吴门和法的独特。和法从四木引入,四木一、四木二的针阵诠释了针对少阳病形、气、神的治疗。再结合不同的阵眼,疗效也各有所长。和法的部分还学习了和解木土、气和血和、天冲地克的原理与选穴,结合冲更好的理解和为贵。
课程学习完毕,感谢老师授课传递的能量,冲和之道,当不断领悟。


王金磊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吴门奇穴冲和课程完美落下了帷幕,其实在学这门课程之间,我根本就不知道穴位还分什么冲穴、和穴。

以前也简单学习过针灸穴,最多知道的就是五输穴,现在才知道除了五输穴之外,还有很多不为我所知的东西。很幸运在吴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穴位世界。
针灸在我临床上本来用的就不多,我主要是坐门诊为主,门诊针灸也不太方便,所以一直也没有深入研究这门课程,现在接触了这门课程才知道针灸在临床上可以解决很多汤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有一病人失眠多日,喝汤药效果时好时坏,就是会好上一段时间,过不了几天又失眠了这种。然后我就给她用针灸调理,用了山天开阵、小天心还有虎边穴,都有效果。但是针灸一停又会睡眠障碍,就像对针灸有了依赖一样,一天不针就睡不好觉。但是人不可能天天都来针灸的啊,所以,我觉得的针灸水平还是非常低下的。
临床上还有一些小孩肠痉挛,导致腹痛,影响上课,到我这里,基本上都是先扎针灸,疼痛缓解后再继续去上课,腹痛梁丘穴用的比较多,效果还是不错的,再配上外劳宫,外劳宫也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目前到我这里的病人,只要身体明显感觉有不适的,我都会先给病人来上几针,无论有没有效果。但一般都会有效果的哈,先缓解病人当前的痛苦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用的最多就是木火通明阵配血海三针治疗一切过敏性皮肤病。还有口腔溃疡、牙痛、胃痛、胃胀、吐泻、头痛等等。
其实到目前我对于针灸还处于似是而非的阶段,有时扎针纯属自我感觉,但是我有信心以后在吴老师的带领下,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师。

李华领




以前学习针灸或中医从来没有听过冲和的概念,这次学习吴门针灸吴老师讲到冲和,对针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能受教科书的影响,脑子里对穴位只有虚实补泻很肤浅的认识。

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道,道生一,一生二,开始分为阴阳两极。阴阳对万物进行了高度概括,这种概括对认识世界、建立哲学思维有很大意义,从底层逻辑简化了对繁杂事务的复杂度。但是这种高度概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临床)中应用。因此阴阳就衍生出很多可以具体化的概念,这些概念也可以是阴阳解释的视角或者其特征的分解,从中医来看,药物的阴阳就可以分化出寒热、升降、轻沉、润燥、走守等。从穴位来看,吴门奇穴分为水火、冲和,这大大从“用”的角度比单纯的虚实补泻更具有临床价值,从更深一步补充了以前穴位虚实、补泻的用法。
吴老师之前讲课提到“把冲脉搞明白了,就能治疗很多疾病”。冲和既是理,也是法。冲就是阳、气、走、动、生长、刚、涨、升、分解代谢,冲需要物质基础,需要能量(动能)。和就是阴、血、守、静、收藏、柔、跌、降、合成代谢,和聚集形成物质基础,积累能量(势能)。
《华阳经》道冲不盈品第三讲述的都是冲和的理,明白了这个理,就能体会到附子配地黄的巧妙,也能够体会到“平冲当本厥阴论”中学到的太冲局部五穴的配伍妙用。
冲和,妙不可言!
感谢吴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人体每个穴位的神妙之门,感谢吴针精英1班后勤老师!

庞亚娟




首先感谢吴老师和太湖的代课班长及后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吴门针灸从针药一统的角度复原传统针灸的原汁原味,又加以现代医学的科学解释,逻辑思维与象思维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医可意会也可言传,让我们看到针灸的真实存在,针药一理,明理悟道.
学习冲和课程以后,对吴门和法有了进一步理解,针灸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定位、诊断,对望诊及处方都有很大的提高,从症状改善真正让你看到效如桴鼓,立竿见影。药物内治让你疗效持久。针灸的核心就是明理,从理法方药到理法经穴,冲和从作用上去阐释穴位,讲了冲关、冲气、和冲和畅、和聚从四木延伸,具体讲了与肝木胆木相关的穴位,学后耳目一新。明白机理就可以脱离象、名,从背后的理、道,去治疗很多疾病。不惑于象,跳出辩证,走向辨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继续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多思考。温故知新,知识需要内化.
通过冲和的学习,让我对针灸的理解更深入了,感谢结缘太湖让我想学而不知道怎么学的人找到了方向,也学到了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医理。

鸣谢

针灸学部主任孙成力老师、副主任孙崇铎老师
吴门奇穴•冲和
班长:王知非老师
计分员:赵爱华老师、张海涛老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吴门医述&众妙之门APP

太湖之家
太湖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