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针精英1班 吴门奇穴•水火 顺利结课啦,
对于这次课程,
针灸水火课程是我学习吴门针灸课程的第四门课,我可能在吴门针灸课程学习顺序上有些出入,学习完课程之后我发现水火课程应该是先学,课程将穴位按照水火两端去分为水穴和火穴两大类去阐述,水火既有区别又不要将其对立起来。水火当属于吴门奇穴的基础课程。人身有阴阳,穴位分水火,水火即坎离,是人身穴位最重要的分类。水穴水在期间流动,水穴与水穴之间是有联系的,火穴又在经络中经气流动起到动能的作用,也可以有独立的功能。学习水火,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穴位的名字和穴位的作用。课程有很多从前从未听过的内容,潮生有十穴,主全身上下一身之水:潮生九穴:(十穴,还包括浑水):水部穴,天部多,天河水天上来,地部也有。分布在太阳和少阴表里两条经。潮生一:(少泽穴)催乳,乳汁少或者乳汁多,乳腺炎,泌乳不畅。精血不足时,点刺则无效,需填精或者补气血。潮生二:小指末节关节横纹末端略后,治肾虚潮热,如更年期。主水少潮生三:小指外侧第二横纹末端略后,又称龙眼穴,治咽干、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客水多潮生四:小指外侧指掌关节横纹末端,即前谷穴,治疗肾虚耳鸣如潮,。潮冲:治月经后期,按潮冲可以使月经提前来。影响月经的还有交信,治疗月经周期不规律;归来穴,让月经到时间就来 还讲了肾四窝是怎样一个水穴一个火穴功同完成炼精化气的过程的,精气从涌泉涌出,涌泉本身是一个水穴,但是涌的能量又依赖于阳气,然后到然谷,燃谷也,是火穴,将泉水加温后输送到太溪汇聚,太溪为水穴,再经大钟(火穴)下行至水泉(水穴),再上行至照海(火穴),形成一个巨大的扰场—肾窝,四个穴位功同作用起到很强的补肾作用。由照海穴蒸腾气化将气血蒸腾到复溜,再从复溜输布全身。从前只知道井穴升阳,学习了吴门针灸课程将每个井穴的功效具象化,例如大墩,又称太敦穴,主阳虚睾丸疼痛(睾丸炎、睾丸结节、睾丸癌),女子经水不利下(肝藏血:温经汤),偏虚。治疗厥心痛、疝气、缩阴、阴痛、子宫下垂、睾丸炎、腹股沟嵌顿疝、精索神经痛、癫痫、嗜睡。学习吴门针灸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理法经穴的角度将穴位经线总结归纳,结合六经辨证,让针灸学不再是一堆散乱的碎片化的知识点,而是将穴位连珠成串,再分经论治。最后欢迎还没有开始学习吴门针灸的朋友快点加入到太湖学堂大家庭里来,一起奔跑在学业进步,解惑开悟的光明之路上吧。
在上学时,我曾见识到附院特需门诊的李老师用烧山火手法治疗荨麻疹,汗出痒止,听闻李老师年轻时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让中风偏瘫的病人直接起来走路,妥妥的武侠小说情节照进现实啊,所以心中一直有个念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何其有幸走进吴针精英1班,跟随吴老师和各位老师们一起领略针灸奥秘。
水火作为第一门课,包含概论和答疑,主要分了三十五个小节。概论提纲挈领,把穴位分为天仙部、地鬼部、人精部三部及水火两极。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坎中满,离中虚,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火分两极,合二则为一。水火即阴阳,水火即金木,水火即五行。在病因方面,三因为病,分离聚合,难执一端,凡夫当于人精部求之,不执着,做到“凡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各论先讲了潮生诸穴、潮起潮冲、肾窝四穴、坎宫、水道、二水穴、三天池、十四井、三海穴、三泽穴、二陵泉、二渎、四信、大巨。像潮生诸穴分布在手小指附近,吴老师引用张若虚先生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解释得生动形象。潮起四穴:涌泉-太溪-水泉-复溜,从复溜开始,地水上涌,周天布地。往复循环,故名复溜。潮冲即水沿着冲脉往上冲,分布在手太阴肺经附近。肾窝四穴是一巨大扰场,灸透四穴,如浴温水,终日不绝为度。热度以过一分即发泡为准,此旧时不传之秘,道家长生久视之术。坎宫与肾窝镜像,经常扎坎宫穴治疗效果不好时,可灸肾窝、扎复溜。之后讲了飞穴走气、围堰筑堤、小雷火法、小离火法、七穴开阴针阵效果往往意料之外。无知者无畏,听完坎宫课后,将山天开阵用于一位多年抑郁症的患者,第二天患者女儿反馈针刺完回去后即与人交流,听到群里吴老师讲的“凡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以后不能随便用之。后面阴阳会、二相火、阴包、二地火、冲动穴、二溜穴、四命门、太阳二穴、至阴、独阴、窍阴、二阴穴、阴包穴、合阳化气、地神之地火精、手足湿热三焦及二墟穴的学习,对水火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像转胎用至阴,下胎用独阴,以前不解,吴老师一句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合即点透此中道理。总之通过水火的学习,对人体穴位及经络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感悟,期待跟随着吴老师及各位老师一起继续探秘吴门针灸。
对于吴老师,我仰慕已久,今年7月底无意中看到了吴门针灸精英班的招生后,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通过第一阶段课程“吴门奇穴 水火”的学习和实践后,我如获至宝,不禁惊叹,吴门针灸真神奇!下面谈谈我在水火课程学习中的一些体会:一是吴针讲理法经穴,中医讲理法方药,二者一脉相承,经穴就是方药,方药就是经穴。和中医看病一样,在施针前,要根据中医的理法辨证,确定病在那条经脉,再根据疾病和经穴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穴位。在水火课程中,我们首先也要学理法,比如说病因,三因为病者,一者外感六淫;二者三劳七情,内伤脏腑;三者不内不外,非常理可知,非常人可治,凡人当于人精部求之。还论述了水火的五行关系,水火二极在五行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开穴的一些方法。水火基本理论之后就分别介绍水火二穴的一些具体穴位及功效等。比如水穴的潮生九穴,潮起潮冲诸穴。在介绍到肾窝诸穴时,吴老师讲到京骨配大钟,主治膀胱经头项强痛,小便淋漓,如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相当于吴门的柴妙饮,体现了吴门一方有一药,一药有一穴,即经穴就是方药,方药就是经穴。这种在后续的水火课程中也比比皆是如:坎宫穴主外肾及女性生殖系统,相当于五子衍宗丸;手命名主内肾相当于肾气丸;地神穴温肾阳是外肾相当于右归丸;水道穴相当于中医的五苓散;阳陵泉治木克阳土相当于茵陈蒿汤或大柴胡汤,阴陵泉治木克阴土相当于茵陈五苓散或逍遥散;胸天池相当于通经汤中的麦芽;面天池相当于菟丝子;手天池相当于牛膝;还有手命门、外寒、里寒穴共同治疗太少两感相当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等。二是经线理论,是吴针的一大特点。吴针认为一段经线上有相邻的一些穴位,在同一扰场,大致功效相同,但也各有特点,两段经线之间也可以有重叠,有共同的疗效,所以有时候可以一起担刺,增强疗效。比如水火课程中的:肾窝四穴,大溪、大钟、水泉、照海(漏阴)四穴处于同一扰场,担刺可以极大的增强补肾的疗效;还有诸如七穴开阴,中极、大赫、归来、葵水同刺可极大的增强治疗女性卵巢、生殖系统疾病;至阴、通谷、束骨、昆仑线同刺可增强太阳经治疗外感病的疗效;厥阴休门线坎宫、小天心、大陵线在休门,主休息,可治疗少阴肾虚失眠,疲乏,同刺可增强疗效等等。三是针阵理论,是吴针的又一大特点。在吴针经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特定疾病发展成了独特的吴针针阵。在学习水火的课程和交流实践中我学到了以下几个阵法:一是四木开井阵(侠溪、足临泣、行间、太冲),是吴门的基础阵法,主要作用是疏解少阳厥阴肝胆,解郁安神,治疗少阳厥阴两经引起的抑郁、焦虑、失眠等神志病,实践中四木加地神穴可增强疗效;二是山天开阵(鱼际、坎三针、小天心、大陵,腕骨)有安神定惊,温阳、治疗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调节激素起到减肥的作用;还有一字通天阵,小离火阵等等,后续还会学到很多阵法,这些阵法处于同一扰场,大大增强了治疗疾病的效果。以上是我当前学习吴针水火课程过程中的些许体会,当然,吴针的神奇之处远不只如此,相信在后续八门课程的学习中,会有更多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我,我满怀期待,将全力以赴。感谢吴老师的辛勤精彩授课、无私付出,也感谢水火精英班微信群班长的周到服务和各位师兄师姐们的无私医案分享,使我受益匪浅。
我是一名针灸小白,一直向往针灸的神秘,却怯于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毕竟已经把全部的空余时间全部付之于吴门的其他课程中,当然也是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能够打通吴门的知识体系。所以,最快的计划也是在一年以后才开始学习针灸。然而,看到吴针精英班的招生广告时,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冲动,报名参与学习。或许,现在是最佳的机缘;或许,现在是付诸于行动的开始。虽然,我知道整个过程会很难,毕竟我没有丝毫的针灸基础。不管怎样,当下行动就好,哪怕短期的不求甚解,也要通过持续的量变以形成最终的突变。《水火》是我的第一门针灸课程,学习过程充满着欣喜与惶恐,欣喜的是终于打开了针灸的神秘大门,惶恐的是毕竟从零开始的挑战。吴老师在《手八门》课程中曾说:“针灸正确的学习顺序是理法经穴,但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学习,所以从具体的应用开始。”我想,首先学习《水火》就像是先开始学习“理法方药”中的“药”。由药入门对我有着很大的挑战性,还记得当时学习大学教材的《中药学》时,看着一味味中药的名字、性味、归经和功效、大脑都胀大了,毕竟成年人的记忆更喜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关联。但是《水火》的学习没有想象中那样穴位之间彼此的孤立,相反还有着诸多有意思的联系,虽然也需要不少机械的记忆。 开门见山,望山是山,望山不是山,望山还是山。学习的过程总是会经历这么三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雾里看花不是越看越“花”,而是要越看越“华”。对于针灸小白来说,一开始的不求甚解很重要,但是需要持续形成量的积累,最后到求甚解的转变。相信通过吴针体系的多门课程学习的,最终一定会有巨大收获。 不忘五个一统:寒温一统、古今一统、内外一统、中西一统、针药一统。吴门所有的可成学习,最终都需要打通相互之间的联系。因此,除了吴针课程外,其他课程体系的课程还是不能落下的,以此才能打通吴门的第五个一统,即:针药一统!
吴针体系分经、络、脉、腧穴,腧穴按属性分了水火和冲和两部分。冲和是气血过关,冲关夺门。水火是穴位以水火立极,虽名为两极,实则一而二,二而一,水火既济也。
吴门奇穴只有水火两端,因金木为水火之化,土为生人之地,故五行只有水火两极。然水火虽分两极却不对立,所谓坎中满离中虚是也。如涌泉双向调节既治阴虚又治阳虚,只因水能流动需真气推动,水潮火涌,此为吴门取奇之要。水穴分潮生、潮起、潮冲、天池等,多以池、泽、溪、泉、海、沟、井命名。潮生九穴,分布在小指太阳少阴两经,因小指属肾属水。潮起四穴为涌泉、太溪、水泉、复溜。潮冲诸穴在拇指,正中为潮冲,两侧天池地水,上为大骨空、明目、凤眼。坎宫五穴,为休门主封藏,主内肾及女子生殖系统,虚实皆可。其余水穴还有二水、三天池、十四井等。火穴多以赫、元、阳命名。道教养生之法多与火穴相关。如飞穴走气、围堰筑堤、小雷火法(日照雪山)等。其余如七穴开阴、阴阳会等。吴针对穴位特异性的认知使得在临床中常见奇效,列举一二。如水道上接三焦下连膀胱故治疗寒湿腰痛,治疗新冠腰痛如折一针即可;治疗湿热病是吴门的一大特色,中药有柴苓汤、甘露消毒丹二十四加减法,吴针有手足均有湿热三角,治疗湿热疾病效果佳并能大大缩短病程;又有少海、小海对精神分裂及接肠易激综合征比较特性,少海为慢性牙周炎特效穴,还治疗癔病证,少海能够治疗心动过速导致的心悸,又是肾虚耳鸣耳聋的专穴;中渎疏利三焦、利水除湿,主治寒湿痹症,能够促进胆汁分泌,是胆结石专穴;四渎为咽喉干痛、声音嘶哑专穴,与会宗为暴聋专穴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精英班的学习紧张而充实,受益良多。在此要特别感谢各位班长及记分员老师,还有默默奉献的各位太湖后勤工作人员,更要感谢吴老师无私的辛勤教诲,谢谢!
大家好,我是吴针精英1班肖冲。本次的水火课程,越学越兴奋。前前后后34节小课。每一次打开APP都是心动,都是感恩。听完课程之后真的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明白了大道至简,道者为一。复杂到分阴阳,分水火。但是二者之间又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潮生十穴让我们明白了气和血如何上冲,明白了阴虚阳虚。潮生一也就是少泽穴和乳腺疾病密切相关,潮生二和更年期密切相关,潮生三治疗带状疱疹的专穴,潮生四也就是前谷穴和耳朵疾病密切相关(前谷就是谷,和回声和声音相关联。)潮生五后溪穴和颈椎密切相关。简单的小离火阵,5个穴位对应不同的药物。真的是针药一统,大道至简。坎宫穴、肾窝四穴、阴谷、合阳,虽然都对应生殖系统,但各有差异,阴阳有异,男女有别。尤其是最后的湿热三角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小柴胡汤,什么是甘露消毒丹。前一段时间吴老师曾经现身说法如何治疗水痘?重点取穴支沟、会宗,外丘、阳交。近期我也曾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和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神经麻痹效果都立竿见影。真正的体会到针药一统的效果!支沟、会宗、四渎加四木开井,窍阴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和眩晕手到擒来。如果有以前没见过的病,我们就按吴老师的思路去寻找疾病的根结,病因、病机、发展过程,找到相对应的何经、何脏、何腑?通过近两年的学习,真正的感知到六经模型的魅力,也感知到针药一统的快捷。更加知道老师说的最上等的一统是天地一统。如果想看通透,还要跳出三界之外。如果要想学好要有道心,要有道体,要持之以恒。就像昨天吴老师说的先发愿,先有道心,再修道体!我们争取能闻道、悟道、载道、传道。感恩遇见吴老师和各位老师。我们会持之以恒,以后更加努力学习。近期听吴老师讲《黄帝内经玄解》,更加打开一个层次面,原来可以从医学了解历史。人身上的每一个穴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历史。每一个穴位都有特殊的含义。每一个穴位都对应着星宿等等,让我大开眼界。吴针的体系太庞大了,也太震撼了!我们在惊奇当中快乐的学习!越感恩越空杯越通透!
作为一名接触中医行业不久的小白,刚开始学针灸的时候,看到很多针法蛮流行,传统穴位好像略显没落。但有幸接触吴门针灸之后,非常欣喜地看到传统针灸在吴老师的挖掘和梳理下重放异彩,有种3000年的国之重宝重见天日的幸运和激动。尤其《水火课程》继续带给我满满的震撼:
1、水火两极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水离不开火,火离不开水。涌泉有动力才能用上来,涌泉是水穴,往上就是然谷(通燃谷,火穴)。然谷上去是太溪(水穴)。太溪下是大钟(火穴),大钟来回震荡,大钟上去是水泉(水穴),水泉上面是照海(火穴),照海如日照海,照海上去是复溜(水穴),,复溜上去是交信(火穴),从复溜开始,水汽蒸腾,地水蒸天。这样通过水穴与火穴的组合,往复循环,水火既济。2、吴老师的讲课,让针灸本身蕴藏的传统文化之美也被展现出来,深具东方意象学之美。经过学习,才明白“春江花月夜”与肾经的关系,春为肾精,江为肾阴,月为肾阳,也是潮生的动力,花为肾气,夜为阴。少阴经的肾水由极泉汇于少海,过神道,至火穴少府,奔向潮生诸穴。潮生穴来自于海。故潮生无水不生,无月不潮,无非阴阳二气变化。比如照海+列缺为什么能治咽喉肿痛?肾为水之根,肺为水之上源,列缺为雷穴,为闪电劈开,雷电交加之后下雨,故治喉痹。再比如四渎为什么是咽喉痛、声音嘶哑的专穴?四渎为星官,属井宿,共4星,对应江河淮济,为三焦布一身水气之地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火气太过,必水汽不布。四渎自咽喉截断温病内陷也。还有,井穴对应南方朱雀井宿,银河从井宿流过,井宿在南方,属火,十四井穴的属性就这样被清晰分类:井为金,对应少商、商阳、厉兑、隐白;井出阳气,对应少冲、关冲、中冲;井为阴,对应至阴、窍阴,井为水,对应涌泉、少泽;过去打井需要木,开井需要打木桩,所以对应大敦。吴老师讲的针灸,不仅仅是针灸,更让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中更深远更有美感的一面。
先感谢吴老师和太湖的代课班长及后勤人员的辛勤付出,接触太湖已经满7年,作为内科医生在新冠治疗时学习了太湖的温病三书救治了不少患者,然而对待新冠后的一些后遗症治疗往往又治疗乏效,太湖吴门针灸应运而生,在药物治疗时辅以针灸治疗,真是如虎添翼,从线下手八门到地机腹针一路学习下来,收获蛮多。
吴门针灸从针药一统的角度复原传统针灸的原汁原味,又加以现代医学的科学解释,逻辑思维与象思维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医可意会也可言传,让我们看到针灸的真实存在,针药一理,明理悟道,由医入道。反过来再回头看以前的吴门书籍豁然开朗。吴门针灸三才五行八门六合,时空往返,四维治疗。针灸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定位、诊断,对望诊及处方都有很大的提高,从症状改善真正让你看到效如桴鼓,立竿见影。药物内治让你疗效持久。针阵的核心就是明理,你就可以脱离象、名,从背后的理、道,去治疗很多疾病。不惑于象,跳出辩证,走向辨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继续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多思考。温故知新,知识需要内化。
通过短短六周的学习,终于完成了水火课程的学习。感谢吴老师的传道,感谢群里的班长和社工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也感谢群里各位师友的积极分享让我有所收获。
虽为太湖的老学员,但水火课程是自己第一门通过小班的学习,交作业,分享医案,考试而获得证书的课程,那种满足感和充实感是自学所没有的。我大学本身是学针灸专业的,对于教科书上的穴位,经络歌诀曾经也是背的滚瓜烂熟,这为吴门针灸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吴老师讲,人身上的穴分水穴、火穴,凡池、泉、溪、泽、海、沟、井者的为水穴,赫、元、阳的为火穴,穴位的命名是有讲究的,这就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有的穴位的性质。吴老师通过自己的内证,丰富了教科书中所没有的部分经络走向以及其中的联系,比如涌泉通肩井,这就为丰富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更丰富的思路,不光要局部取穴,还要重视补肾。吴老师讲要针药一统,听课过程中也的确领会到了,就像至阴配水道治疗胃瘫,相当于茯苓甘草汤、五苓散、柴苓汤;阳虚外感,太少两感证,表寒穴(麻黄)、里寒穴(细辛)、手命门(附子)。 通过吴门奇穴.水火课的学习,让我对针灸对中医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更多的人服务。
接触太湖学堂的时间不长,只跟着老师学习过线上腹针课,老师上课所讲颠覆了我目前所掌握和应用的针灸理论,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名了吴针精英班,跟着大家一起学习。第一门课程《水火》深深的吸引了我,吴老师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针灸学的框架,理法经穴,一脉贯通,对于每个穴位的作用主治不再是模模糊糊。吴针把穴位分为五行,五行里分出水火两极,水与火从来不是对立存在,而是水中有火,火中有水,因此人体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生机。
镜像学说是吴门针灸的一大特色,未接触吴针之前我只把镜像狭隘的理解为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学习吴针之后才知晓镜像是指身体的某一部位在人体的投影所对应的穴位,比如坎宫、手命门都是人体的生殖系统的投影,比如阳池、大敦两个穴位都是睾丸的投影,可以治疗睾丸疾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投影所对应的穴位功能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性,比如坎宫、手命门都补肾,但坎宫治外肾相当于五子衍宗丸,手命门治内肾,相当于金匮肾气丸;阳池在手少阳之原,为相火储备之地,主男子精液清冷无子,大敦在足厥阴肝经,为井木,主阳虚睾丸冷痛。吴门针灸与其他学说不同的是经络是一段一段的经线构成的,一段经线上的穴位功能相似,比如腹部大巨和水道是一段经线,都管水液代谢,但他们的功能又有自己的特异性,大巨治疗肠梗阻、便秘比较有效,水道治疗上吐下泻更有效。我们可以在一段经线上选择功能相似的穴位进行担刺,增强穴位的治疗效果,也要清楚每个穴位功能的不同之处。吴门针阵与吴门奇穴是吴老师给我们打开的方便门,虽然实践时间不长,但屡次震惊于吴门针灸的效果,对于以前完全不擅长的遗尿、失眠、抑郁、生殖系统疾病等都有了自己的治疗思路,并且效果很好。吴门奇穴也是吴针的特色,吴老师把奇穴都归在十二正经,奇穴的意思是说有奇效,用起来也确实如此,只要辩证正确,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比如潮冲穴调理月经,手支沟治疗痔疮等。最后感恩吴老师授业解惑,感谢班长和后勤老师的默默的付出!
《吴门奇穴-水火》为针灸精英班的第一门课程,时间不长,但内容很多,如果不是前期对吴门针灸有一定的了解,很难深刻体会到吴门针灸的精髓和在临床中取得很好的疗效。本门课程主要从三因致病、穴位定位及功效开始,吴老师详细讲解了潮生诸穴、肾窝诸穴、水道穴、二水穴、天池穴、十四井穴、三海穴、三泽穴、二陵泉穴、二渎穴、四信穴、大巨穴、飞穴走气、围堰筑堤、小雷火法、小离火阵、七穴开阴、阴阳会、二相火、阴包穴、二地火等概念和治疗方法。
三因致病包括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潮生诸穴与潮冲诸穴相候,涉及肾精、肾阴、肾阳等概念。肾窝诸穴强调补肾固根,坎三针用于补肾壮阳。水道穴治疗尿潴留,二水穴涉及壬水和癸水。天池穴有三个位置,分别对应心脏、乳腺疾病和月经问题。十四井穴包括天地手足十二井穴加天井穴、肩井穴。三海穴涉及少海、小海、照海,治疗牙龈肿痛。三泽穴包括少泽、曲泽、尺泽,曲泽治疗中暑、霍乱吐泻。二陵泉穴包括阳陵泉、阴陵泉,治疗小便不利。二渎穴涉及中渎穴和四渎穴,分别治疗风湿痹痛和咽喉干痛。四信穴包括潮冲、归来、交信,治疗月经问题。大巨穴位于脐下两寸,治疗肠梗阻、便秘。飞穴走气强调京门穴的补肾作用。围堰筑堤涉及二箕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小雷火法涉及长强穴,治疗肾虚、阳痿等。小离火阵包含五穴,治疗遗尿、便溏等。七穴开阴强调任脉、足少阴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配合,治疗肾虚疾病。阴阳会涉及会阴穴、足窍阴穴、会阳穴,治疗偏头痛、耳鸣等。二相火位于腕背横纹,治疗阳痿、遗精等。阴包穴位于大腿内侧,治疗阳痿和痛经。二地火用于治疗阳痿、抑郁症等。至阴穴治疗肾阳虚、手脚冰凉等。阴包穴治疗生殖系统疾病。二地火治疗心肺功能问题。手足湿热三角涉及支沟、会宗、外关等穴位,治疗少阳湿热外感病。答疑部分解答了相火缺失、心下悸等问题的穴位治疗。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对“围堰筑堤”这一治疗方法印象深刻。通过二箕穴的运用,我了解到如何在临床中有效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此外,小雷火法和小离火阵的介绍,让我对如何运用长强穴和相关穴位组合治疗肾虚、阳痿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在穴位定位方面,吴老师强调了准确取穴的重要性。例如,天池穴的三个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疾病,这要求我们在临床操作中必须精确掌握穴位的位置。通过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如何准确找到这些穴位,并在模拟练习中体会到了针灸治疗的神奇效果。此外,吴老师还详细讲解了“飞穴走气”和“围堰筑堤”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京门穴在补肾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及二箕穴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这些知识的积累,让我对吴门针灸的治疗体系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总之,《吴门奇穴-水火》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课程,我对吴门针灸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将对我的临床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未来,接下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吴门针灸精英班的其他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
水火就是坎离。将针灸腧穴分为水火两极,这是在吴门针灸中特有的。五行即为水火,金生水,木生火,金木是水火的变化,金木即水火。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潮火涌,水火又可为一体,相生相克,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故五行金木水火土可分两极,就是水火。
与水穴相关的穴位包括池、泉、溪、泽、海、沟、井。如阳池曲池、涌泉 阳溪太溪、尺泽曲泽、小海少海 水沟 天井肩井等。老师补充的潮生九穴、潮起四穴(涌泉、太溪、水泉、复溜);潮冲诸穴在拇指,正中为潮冲,两侧天池地水,上为大骨空、明目、凤眼;坎宫五穴。此外还有二水穴(为水道、归来)、天池三穴,十四井为十二经之井穴加肩井、天井共十四井,十二井为地井,肩井、天井在手足少阳为天井,有治疗头颈疾病及安神之功。肩井天井互为镜像。三泽穴位曲泽、尺泽、少泽。二陵穴(阴陵泉、阳陵泉)、二渎穴(四渎、中渎)、四信穴(手信潮冲,身信归来,足信交信,期门为月信有期。)大巨穴为水穴,为腹液门,主治便秘、肠梗阻。大巨-水道-归来,都主水液代谢,位置越低则偏于生殖股神经,故下面的归来是肾水。火穴多以赫、元、阳命名。如大赫、关元。道教养生之法多与火穴相关。如飞穴走气、小雷火法又名日照雪山、小离火阵、七穴开阴以及阴阳会、会阴、会阳、上仙皆温阳,属小雷火。以及二相火等等。吴门针灸非常实用,如通过太溪穴上可以观察肾虚的表现:太溪脉摸不到时是厥症;太溪色黑、有纹、下陷、脉弱是肾虚的表现;太溪上有斑是漏阴;肾窝处按压有下陷,独肿是肾虚。肾窝四穴的灸法要点是要灸透四穴,灸透之后如浴温水,终日不绝,热度以过一分即发泡为准。常灸可保健可治病,于人于己均方便实用。还有关于温阳的方法:多从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一般不从少阳。如温太阳:取至阴和昆仑,不效取其间的诸穴点刺或针刺,可用于诸如手足寒等。温阳明:阳明也有中寒证,取温溜配内关,可用于虚寒胃痛、阳虚的冠心病等。温太阴:取偏历,针之后针感传到少商。温少阴:取温溜、内关;还可取复溜、太溪;如伴气虚,用复溜加合谷。温厥阴,取手内阳池到郄门处寻穴刺之,使针感传到中指头。刺内关:感传可分别传至无名指-少阴经;中指-厥阴经;拇指-太阴经。故而分别调理诸经不通的问题。吴门针灸方便实用,看似简单又极不简单的方法非常好用,试之即可应验。感谢吴师的教诲。感谢太湖!感谢吴门医述!
鸣谢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吴门医述&众妙之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