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章作为优先出版方式在线发表,可作为有效引用数据。但一经印刷版正式出版,该内容将从优先出版中下架,本刊不保障论文链接的持续有效性。由于优先发表的内容尚未完成规范的编校流程,本刊不保证其数据与印刷版内容的一致性,以最终正式印刷出版为准。
引用本文
陈丽芳,万义鹏,肖利明,李丹, 温志立, 杨玲玲. 易误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Wilson病1例及文献复习[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 网络预发表.
DOI:10.3760/cma.j.cn501113-20240411-00193
摘 要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因铜转运ATP酶β(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以肝脏、神经及精神系统症状最为常见。由于Wilson病可表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界面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肝脏病理特点,且临床指标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常导致难以与AIH相鉴别。现报道南1例易误诊为AIH的Wilson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期为Wilson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正 文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4岁,于2023年11月15日因“全身皮肤瘙痒,伴巩膜黄染、四肢瘀点瘀斑2月余”入院。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巩膜黄染及四肢皮肤少许瘀点瘀斑,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等情况。既往存在闭经、月经失调和皮肤痤疮等病史,身体发育及智力正常,服用中草药及中成药(具体成分不详)约9个月。于当地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考虑“过敏性紫癜”。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6.11×109/L,血红蛋白104 g/L,血小板87×109/L;肝功能检查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3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74 U/L,总胆红素46.9 μmol/L,白蛋白22.4 g/L,碱性磷酸酶99 U/L,γ-谷氨酰转移酶146 U/L;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凝血酶原时间19.4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9;其他果:铜蓝蛋白0.13 g/L(正常0.2~0.6 g/L),抗核抗体(ANA)阳性,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阴性,EB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单纯疱疹病毒阴性。腹部彩超提示肝回声增粗欠均匀、少量腹腔积液。于当地县医院经护肝、退黄、利尿等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缓解,因铜蓝蛋白重度低下且ANA阳性,为排外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遂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查体结果:神志清楚,颜面部见痤疮及色素沉着,皮肤黏膜、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5.57×109/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102×109/L;肝功能检查结果:白蛋白28.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63 U/L,总胆红素44.6 μmol/L,直接胆红素27.3 μmol/L,白蛋白25.4 g/L,碱性磷酸酶123.7 U/L,γ-谷氨酰转移酶131.1 U/L;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凝血酶原时间18.4 s,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43.8%;铜蓝蛋白0.049 g/L(正常0.2~0.6 g/L);免疫球蛋白检查结果:IgA 5.89 g/L,IgG 34.30 g/L,IgM 3.89 g/L,血沉95 mm/L;其他检查结果:ANA 1∶100,抗线粒体抗体(AMA)++,SP100、gp210阴性,抗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腹部CT扫描提示肝内多发再生结节可能,肝硬化改变;肝脏弹性指数:12.7 kPa;胃镜检查:食管静脉稍显露。
入院由于复查CER仍重度低下(0.049 g/L),遂进一步检测血清铜:0.391 mg/L(正常0.72 mg/L~1.20 mg/L),以及24 h尿铜:788 μg(正常15~30 μg)。头颅MRI扫描结果显示:基底核高信号,提示重金属沉积及变性可能( 图1 )。眼底检查结果提示:眼底弥散光和裂隙灯下见角膜后弹力层形成的绿褐色环即K-F环( 图2 ),是Wilson病的典型特征之一。ATP7B基因热点突变检测结果提示:变异位于ATP7B基因第8号外显子,为纯合错义突变( 图3 )。
综合以上资料分析,该病例明确诊断为Wilson病,然而本病例存在以下问题:患者ANA、AMA阳性,IgG、血沉升高,存在长期服用中草药物以及出现过敏性紫癜病史,需排外是否合并AIH或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损伤。为进一步确诊,遂完善肝脏穿刺术,肝组织病理结果如下:(1)HE染色显示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肿胀变性,呈中度界面炎,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穿入至肝细胞内( 图4A ),肝细胞呈“玫瑰花结”样再生( 图4B );(2)Masson染色提示假小叶形成( 图4C ),提示已进展为肝硬化;(3)铜染色(罗丹宁法)显示肝细胞内大量红棕色粗颗粒样色素沉着( 图4D )。
二、讨 论
Wilson病是一种与铜转运ATP酶β(ATP7B)基因突变有关的常染色体隐性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该病是一种罕见病,全球患病率仅为0.25/10 000~4/10 000,其发病机制是ATP7B的遗传缺陷 [ 1 ] 。当ATP7B突变导致铜的转运功能障碍时,铜就会在肝脏、脑、角膜、关节等部位沉积,并引起相关系统病变 [ 2 ] 。Wilson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且临床表现多样,儿童患者通常表现为单纯的肝脏疾病,而成年患者常根据受累的器官和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以肝脏、神经及精神系统异常最为常见,也可累及眼、血液、肾脏、骨骼、心脏、内分泌等系统 [ 3 , 4 ] 。该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漏诊。
本例患者以全身皮肤瘙痒伴四肢皮肤瘀点、瘀斑为首发症状,完善检查发现血清铜蓝蛋白以及血铜明显降低、24 h尿铜明显升高;头颅MRI提示脑基底节区存在重金属沉积及变性;眼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后弹力层形成有K-F环;基因检测显示变异位于ATP7B基因第8号外显子,为纯合错义突变。依据2001年莱比锡国际会议制定的Wilson病诊断评分系统 [ 1 ] ,该患者评分情况见 表1 ,总分为12分,确诊为Wilson病。
除具有以上特点外,本例患者同时存在ANA阳性、抗AMA阳性、免疫球蛋白IgG升高;肝脏病理HE染色显示中度界面炎、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穿入、肝细胞呈“玫瑰花结”样再生、假小叶形成;同时既往有长期中草药物服用史以及可疑过敏性紫癜史。以上无论从临床检验、肝病理以及既往服药史,均符合AIH的临床特点 [ 5 , 6 ] 。根据AIH的简化诊断标准 [ 7 , 8 ] ,评分≥7分可确诊,本例评分为8分,故极易在原有Wilson病基础上再诊断为AIH。Wilson病和AIH,前者为罕见病(全球发病率0.25/10 000~4/10 000),后者为少见病(欧洲发病率10/100 000~25/100 000),二者并存的情况其实很少见 [ 9 ] 。如果考虑疾病病因的一元论,能否用Wilson病解释患者出现的所有自身免疫特点如ANA、AMA阳性,IgG、血沉升高明显,以及中度界面炎、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穿入、玫瑰花结改变等病理特点呢?
进一步通过文献查询,发现早在2000年欧洲Piotr等 [ 10 ] 就进行了个案报道,即2例诊断为AIH的年轻女性经激素治疗后无应答,经查CER后确诊为Wilson病。报道中指出Wilson病可模拟AIH特点如ALT升高、ANA阳性、IgG升高等,建议对这类易误诊为AIH的Wilson病患者进行治疗性观察,若激素治疗无效则提示AIH可能性小,加用青霉胺后肝功能指标好转、免疫指标下降。我国杨旭等 [ 11 ] 于2007年报道9例Wilson病肝病理特点,发现5例存在中重度界面炎。赵新颜团队对21例Wilson病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进行总结发现Wilson病病理特点多样,可表现为脂肪变性、炎症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主要模式,其中9例存在明显界面炎症 [ 12 ] 。随后我国学者马雄团队报道了1例疑似AIH的Wilson病,该病例早期因ALT升高、ANA阳性、IgG升高,病理提示中度界面炎、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及“玫瑰花样”结节等诊断为AIH,而后因行CER、血清铜以及ATP7B基因突变检测确诊为Wilson病,经给予锌剂治疗后肝功能改善。该病例报道指出成人型Wilson病因血清免疫学特点及病理检查与典型AIH相似,导致常难以与AIH鉴别 [ 13 ] 。综合以上文献复习,对于本例患者,可以用Wilson病解释患者免疫学和肝脏病理特点,在诊断不考虑AIH的情况下,给予青霉胺、葡萄糖酸锌、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发现肝功能好转、免疫球蛋白IgG下降以及24 h尿铜先升高后逐渐降低( 图5 ),因此最终诊断为Wilson病,病因是一元论而非二元论。
综上所述,Wilson病罕见,其临床特点可模拟AIH,如转氨酶升高、ANA阳性、IgG升高以及典型的AIH病理学特点如中重度界面炎、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结节等,故极易误诊为AIH。建议对AIH患者需常规筛查铜蓝蛋白、血清铜、24 h尿铜、K-F环、头颅MRI等,尤其是激素治疗无效情况下更需排除Wilson病。疾病的判断并不仅仅依据某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可借助青霉胺、锌剂等进行治疗性诊断,若激素早期有效,但后期无应答,提示AIH可能性小;加用青霉胺、锌剂后肝功能好转、免疫指标下降,提示Wilson病可能性大。该病例采用病理联合基因检测的精准方法,依据肝病、眼科、影像、遗传、免疫等多学科交叉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文献复习、从疾病病因的一元论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诊断为Wilson病,而非Wilson病合并AIH,为临床诊断Wilson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华肝脏病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部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肝脏病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