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

2024-07-06 20:25   澳大利亚  




很多家长朋友,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学习动力不足,绞尽脑汁,到底该怎么办呢?


找解决办法之前,要先找到根本原因才行。


其实有很多理论研究,研究的就是人们内心的动力问题,看看下边有没有你家的情况?


01

胜任感、自主性,关系感不足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认为,人们受到成长和改变的动机驱动,而这些动机来自于三种内在和普遍的心理需求:


胜任感、自主性,关系感


如果这三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可能会缺乏学习动机。 


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没有挑战性,就会缺乏胜任感;


如果一个学生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会缺乏自主性;


如果一个学生与同学或老师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会缺乏关系感;


以上三种感觉的缺乏,都会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


如果学校严格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感觉被控制,没有参与感,缺乏自主性,会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02 

学生认为自己不会成功


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认为,学生的动机受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和对成功的重视程度影响。


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或者不重视成功,觉得学业的成功根本不重要,他们的学习动机会减弱。


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考试没有信心,期望值低,认为自己无论多努力都不会考好,就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学习,混混日子得了。


如果一个学生觉得学习某门课程对未来没有帮助,价值很低,以后都用不到,所以会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03

学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天赋)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关注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我运气太差,或者我就是天生愚笨,学也学不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可能会丧失学习动机。 

如果家长或者老师反复的抱怨,你怎么这么笨,这都学不会,学生就会越来越相信,自己天资太差,这是我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也不会学习了。


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老师不公平, 或者老师不喜欢自己,或者老师对自己有意见等等外在不可控因素,就对学习失去兴趣,减少对学习的投入。


04

学生在多次尝试后仍未能取得成功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一种人在遭受创伤事件持续失败后产生的无力感。


如果一个学生在多次尝试后,学了很多年之后,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后,仍未能取得成功,可能他会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比如好多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好多次考试排名不理想,好多次尝试没有被看见,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就会觉得:

算了就这样吧,看来我不是学习这块料


如果一个学生多次尝试参与课堂讨论,但每次都因为紧张表现不佳,或者因为老师失去耐心,会最终认为自己无法在课堂上发言自己不善于表达,从而减少课堂发言。


在这一点上我搭档有体会,她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讲台上领读,在讲台上疑惑了一会儿,老师就失去了耐心,立刻把她换下来,换人领读,以至于她成年了居然还记得这件事,这对她在公共场合发言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现在她的娃上学,上周接到老师的电话,老师说观察到娃在表达观点时比较犹豫,可能思考的比较多,所以学校给娃找一个心理学老师,帮助娃在表达力上做一些提升,请求我的许可。


我听到之后觉得特别欣慰。


学校没有批评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到位而是看到孩子的需求,要给到孩子更多帮助。


05

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一种动机理论,包括一个五层次的人类需求模型,通常被描绘为金字塔内的层级。


如果学生的基本需求, 比如安全感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他们可能会缺乏学习动机。 


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家庭问题,比如家庭不和睦,家庭里有暴力问题,家长不管不顾,而缺乏安全感,会无法专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一步丧失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新转学的学生在新环境中没有朋友觉得被孤立了,缺乏归属感,感到不适应,所以对学习会提不起兴趣。


这一点,我搭档的娃在今年上小学的时候就深有体会。


一个年级的几个班主任老师在前一个月的时候在不同的班级交叉教学,确保学生熟悉他们。

确保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群体找到一两个朋友,如果孩子找不到小群体,老师会商量就会调整孩子的班级,给孩子一些帮助,确保他们在一个月后正式班级是有让自己舒适的小群体,建立归属感


06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


自我效能理论( Self-Efficacy Theory )认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成功的能力的信念可以显著影响他们的表现和动机。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可能会缺乏学习动力。


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力能力没有信心,因此在英语课上表现消极,不愿意参与听力练习。


如果一个学生在多次科学实验失败后,对自己的实验能力失去信心,从而对科学课失去兴趣。


07

学生关注表现,而非掌握

目标导向理论(Goal Orientation Theory)认为,个体的动机基于他们的目标,可以分为:

- 掌握目标,关注是否理解了知识

- 表现目标,关注是否能展示自己的能力


如果一个学生只关注考试分数,而在考试中如果没有考到好成绩,排名落后,就会感到沮丧,太想要显示自己的水平证明自己,展示自己的排名,而没有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感到高兴,所以对学习失去兴趣。


如果一个学生更关注理解和掌握知识即使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仍然对自己学到了更多感到高兴,就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过分关注成绩和排名,庆祝孩子学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


08

学生有固定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模式与成长思维模式理论(Fixed vs. Growth Mindset)认为,具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他们的能力是静态的,是不变的;而具有成长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他们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


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能力是固定的,就会说:


我就是不擅长,我就是不会,做不好,学也学不进去。


所以他在遇到困难时,就不愿意再尝试,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果一个学生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成长思维模式,他会说:


即使今天我没有达到要求,但只要我练习的足够多,总有一天我可以的


所以他即使遇到困难也愿意继续尝试,保持积极性。


09

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 


兴趣理论(Interest Theory)认为,个人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机。


当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他们更有可能投入和积极参与。


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缺缺,他们的学习动力会降低。


如果一个学生对历史课程没有兴趣,当然如果老师没有办法调动兴趣,也会导致孩子对内容失去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就会消极被动,考试成绩也不会好。


如果另一名学生对生物学非常感兴趣,会主动阅读课外资料,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动机。


10

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理论(Self-Regulation Theory)认为,自我管理涉及在追求长期目标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思维。


如果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可能会缺乏学习动机和自律性。 


如果一个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项目时缺乏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如果另一个学生能够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监控进度来实现这些目标,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学习动机。


最后,用芬兰的教育理念结尾:


不要浪费任何一个大脑。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

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的晚;

有的花长在春季,有的花长在秋季;

有的花当年就能开花结果,

有的花要重好多年才有收获。


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不同。


帮助不同的花朵成长,

而不是贬低批评在不同季节开花的花朵。


教学在于懂得和理解,而非教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去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想法,帮助他们更好的发芽开花。


暑期小班课来占座啦:


针对高中毕业生的全能英语班

针对考雅思的雅思必修课


课程形式: 

线上直播,小班授课,全程面对面。

 

课程福利: 

开课前报名赠送四大福利: 

1. 开学后能力提升陪跑课(6周) 

2. 听说读写进阶规划课 

3. 原版书精读系统课 

4. 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


找樊老师私人订制👇

课程人数有限,先到先占位。


往期速递:

99岁查理芒格的22条人生智慧,读懂受益终身

惊艳雅思考官的表达 - 看看斯坦福大学教授是如何表达观点的
精选100个男生英文名, 一不小心就与王子同名了
《哈利波特》里有哪些美到窒息的句子?
我曾经以为英语是我的“绝症”



青帆英语
助力于你的英语学习与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