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厄
Dragor
导语
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习近平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致贺词
德拉厄小镇位于丹麦的阿迈厄岛,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被评为丹麦十大最美小镇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联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共同推出【乡村“镇”兴】专栏,持续关注国内外典型乡镇的发展,旨在为国内乡镇的建设提供案例研究。
小镇概况
Dragor
一、地理位置以及气候
德拉厄(Dragor,12.66°E,55.59°N),位于阿迈厄岛,是一个距哥本哈根12公里的渔村小镇,其毗邻厄勒海峡和丹麦海峡,是厄勒海峡区的一部分。
图 德拉厄镇域
图 丹麦全国
德拉厄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分配较为均匀。德拉厄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西岸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风从暖洋面吹来,降水颇多。冬季常有温带锋面气旋来袭,因而尽管全年有雨,秋冬降雨量通常略多于春夏,冬季仅有少量降雪。雨以小雨和小阵雨居多,几乎没有雷雨。气旋频繁过境,年均降水量约86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约为22℃,最低约为14℃,而冬季的低温约在0℃左右。丹麦地形平缓起伏,全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0米左右,全国海拔最髙点173米。
图 德拉厄湿度
图 德拉厄月最高最低温
二、小镇历史
德拉厄始建于12世纪。在这一时期,由于厄勒海峡出产数量众多的鲱鱼,小镇的渔业发展迅速,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成长为汉萨商人重要的鲱鱼交易市场。但随着鲱鱼捕获量的减小,鲱鱼产业及其贸易逐渐消亡。时至今日,小镇里从事渔业的人也越来越少。
德拉厄小镇的许多居民有荷兰血统,但是小镇保留了传统的丹麦文化。历史上,德拉厄老城一直是丹麦最重要的海上城市之一。港口是德拉厄的命脉,多年来一直是这座城市存在的基础。小镇老城的大多数房屋都是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晚期建造的,有18、19世纪的狭窄街道和低矮房屋,属于丹麦至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小镇有76处国家级保护房屋,还有5处位于港口,并且所有房屋都受到当地保护计划的保护,这很好的保护了小镇的文化。德拉厄小镇是国家级保护房屋集中程度最大的城市。
图 德拉厄小镇
除了捕鱼业,几个世纪以来,德拉厄的人们一直在饲养鹅。小镇也以数量众多的鹅而闻名。小镇居民把鹅圈养在住宅中,鹅会在客厅的长凳下歇息。1960年,在渡轮码头建设的时候,考虑到鹅的安全,这些动物们不得不被转移。市政当局拨出了镇南的一块土地。在这里,两个鹅饲养协会建立了一个鹅屋小镇,并被当地人称为鹅共和国。
图 德拉厄的鹅
三、交通
人们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自驾到德拉厄仅需17分钟,交通方便。德拉厄靠近哥本哈根机场,从哥本哈根市区出发可以坐地铁到机场站,然后转35路直达公交。
图 从哥本哈根到德拉厄的交通方式
初到德拉厄,地形不熟,如果要乘火车或公交出行,可以选择使用Rejseplanen软件,打开定位、输入目的地车站名,即可查询公交地铁具体乘坐方式以及站台信息。如果选择乘坐公交,可以在公交上用现金进行支付,也可以在专门的app上购买。公交票除了可以选择单程票之外,还有单日票,多日票多次票以及公交月卡可供选择。公交卡持有者享有折扣,同时,在工作日11:00-13:00、18:00-6:00以及非工作日时还有额外折扣。得益于发达的铁路网络,乘火车出行也是在丹麦较为受欢迎的一种出行方式。丹麦绝大多数铁路线路由DSB(Danish State Railways)运营。如果能旅客可以提前确定行程,可以选择在指定日期内提前5天购买Orange 特价票。需要注意的是,持Rejsekort刷卡乘车时,要关注所乘车次是否需要预约座位。若需要预约座位,则需要额外购买座位票。
德拉厄地势平坦,人口规模不大。在德拉厄各个旅游景点之间通行方式还可以选择自行车。德拉厄有覆盖面积较高的自行车专用道,骑自行车出行不仅环保而且安全系数较高。
图 丹麦交通
四、人口
根据世界银行公开数据显示,丹麦2021年人口总数为5856733,2021年人口增长(年度百分比)为0.4,2017年净移民为75998。全国人口中主要来自北欧其他国家、东南亚、中东欧、北美、中东、中亚和东北非的外国移民及其后代约占14%,丹麦人约占86%。丹麦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7人(每平方英里354人)。从城乡结构来看,2019年丹麦城镇人口数量为512.00万人,农村人口数量为69.86万人;2019年丹麦城镇化率为87.99%。
据GlobalWorldStatist数据显示,德拉厄小镇的人口数量为11151人,其中男性有5540人,占总人口的0.497%。德拉厄的人口平均年龄为42岁。据GlobalWorldStatist数据预测,德拉厄2032年人口将达到11500,2075年将达到12500,人口增长较为缓慢。德拉厄未来人口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会逐年增加,存在潜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图 德拉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随时间的变化
图 德拉厄人口统计
图 德拉厄人口随时间的变化
特色文化
Dragor
德拉厄居民的主业虽不再是捕鱼,但是他们的生活中仍有着传统渔村生活方式的痕迹。小镇居民也会不时的回味渔民的生活,按时令出海并使用传统的捕捞方式。德拉厄小镇艺术气息浓厚,小镇在一年中的不同时候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一些活跃的艺术家也在小镇上工作、定居。小镇海港画廊的展览还会不断更换。视觉艺术家弗莱明·布莱尔(FlemmingBryle,1934年生)通过多种艺术材料和色彩表达了他在持久记忆中的生活。他的作品是对生活的致敬。从风格上讲,布莱尔艺术作品的范围很广,从自发的抽象作品到具象的具体作品都有所涵盖。他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独特的绘画、青铜雕塑、原始绘画、石版画和陶瓷艺术。
图 艺术家弗莱明·布莱尔
克里斯蒂安·莫尔斯特德(ChristianMølsted)是德拉厄本地的艺术家,专攻海洋绘画,他特别受到了他在德拉克附近繁忙水域航运的启发。他的主要作品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博物馆(FrederiksborgMuseum)收藏。
图 克里斯蒂安·莫尔斯特
图 海港画廊
一年中德拉厄小镇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节日,如忏悔节,引航员日,鲱鱼节等等。
(一)忏悔节
根据基督教的习俗,忏悔节起初是表示基督教徒禁食的开始。现在则演变成为一个有趣的节日。
在忏悔节时,25-30名戴着高帽,穿着白衬衫和刺绣黑色背心的男性骑手在德拉厄当地的一个商店前集合。他们的马具上装饰着白色小贝壳,骑手们手持木棍依次在有装饰的桶下通过,并用棍子击打桶——就像他们的祖先几代人所做的那样。这是一道令人惊叹的风景。
当最后一个桶被击倒时,幸运的人被授予年度桶王的称号。之后,骑手们骑车前往阿玛格博物馆,在那里获胜者会用热朗姆酒和一首歌欢呼。
在19世纪,忏悔节骑马游行和现在的形式一样,有着固定的着装规则,装饰马具的习惯和用装饰精美的警棍击倒木桶这一习俗。最初,一只活猫被放置在悬挂在两个柱子之间的桶内,人们要敲击木桶,直到把猫打死为止。
其他传统习俗可以追溯到16世纪移民到德拉厄的荷兰人。其中一个游戏包括将一只活鹅头朝下悬挂,鹅的脖子上涂上肥皂,使它非常光滑。骑手们需要在马背上把它的头撕扯下来。撕下鹅头的骑手变成了鹅王。
此外,人们还会跳彩蛋舞。在忏悔节当天儿童们则会穿上各种款式古怪,色彩艳丽的服装,比如他们会蒙上佐罗式的眼罩或者戴上礼帽,去敲邻居家的门,讨要礼品。儿童们还会聚集到一起,轮番使用棒球球棒敲打一个悬挂着的大木桶,当木桶被人打破时,里面的小点心、糖果就会掉落出来,而那个打破木桶的幸运孩子就被赋予斋戒期的国王或者王后的称号。
图 忏悔节活动
(二)引航员日
引航员对于德拉厄小镇有特殊的意义。引航员是在一定航区指引船舶安全航行、靠离码头或通过船闸及其他限定水域的人。这一群体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渔船的安全航行,为小镇的渔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纪念他们,在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德拉厄会举行引航员节。在节日当天,丹麦引航员博物馆的志愿者们会聚集到博物馆前的港口区域,讲述引航员过去和现在。下午,儿童和成人可以参加以下活动:起锚,寻宝,在港口模型上导航,系钥匙扣,绘制自己的领航船模型,停泊和升起领航船旗等等。人们还可以讨论航行中的困难。
图 领航节活动
(三)鲱鱼节
鲱鱼在历史上是丹麦人最重要的食物。丹麦人也因此在厄勒海峡地区建立了包括德拉厄在内的许多渔业社区。德拉厄的鲱鱼捕捞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六百年前,当时丹麦还处于天主教徒的统治之下,因此在漫长的禁食期间,吃鲱鱼就成为人们补充蛋白质的重要途径。在德拉厄,咸鲱鱼和熏鲱鱼都是非常重要的食物和商品。德拉厄的鲱鱼节在每年的七月初在旧港口的一个广场上举行,这个在成年人看来,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在港口的一个大帐篷里,人们坐在长凳上,享受不同的鲱鱼菜肴。丹麦的传统是在吃鲱鱼的时候配树汁(sap),但是节日上还有啤酒,葡萄酒等其他饮品可供选择。在节日上,有很多机会在用餐期间或用餐后跳舞,欣赏现场音乐。
图 鲱鱼节宴会
旅游业
(一)德拉厄小镇旅游业概况
作为曾经著名的老港口,德拉厄在经历了1300年海浪的洗礼后,至今仍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港口小镇,码头上经常可以看到载满货物的船只停靠,还有水手、海事俱乐部、博物馆和餐馆并排存在。而现如今,旅游业也成为德拉厄小镇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独特的渔村文化,并且距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仅有约12公里,所以,去德拉厄小镇旅游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与略显喧嚣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相比,德拉厄有很多地方可以提供更安静的空间,更少的人群,是一个完美的、轻松的一日游目的地。受大西洋暖流的眷顾,这里的海水温度适宜,浮游生物丰富,是天然的渔场,如今已成为丹麦钓鱼休闲的首选之地。
图 游客对德拉厄的评价
(二)小镇特色景点
1. 德拉厄博物馆
该博物馆在建于1753年小镇最古老的房屋内。它展现了德拉厄小镇的历史,渔民曾经生活居住的环境以及他们在近百年间从世界各地买回的物品。当代的艺术展品都在展厅内展示,展品范围从装置艺术到摄影媒体艺术。馆内除了一些具有固定的藏品的展厅外,还会有一些临时的展厅,用于举办展览会。在馆内特别开设的艺术实验室中,游客们可以发现、分享及创造新的知识和艺术。届时,会有艺术家们听取或质疑游客的想法。
图 德拉厄博物馆
2. 德拉厄引航员博物馆
自1684年以来,引航员在德拉厄一直在进行引航,当时德拉厄通过皇家决议获得了丹麦的第一个特权引航。德拉厄的旧领航站,展示着引航员的日常生活。丹麦被海峡所包围,需要丰富的当地知识才能安全航行。厄勒海峡与丹麦海峡位于德拉格附近,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之一,也是最考验引航员技术的地方之一:它既窄又浅。丹麦引航员博物馆的展览讲述了过去60年左右引航是如何运作的:引航员的日常工作日是什么样的,从引航员离开家开始,一直到回到了德拉厄。该展览基于一位德拉厄引航员的生活,他于1960年至1983年在德拉厄领航处担任引航员。今天,引航员博物馆已经搬到了港口东部的新址,在新址处可以经常看到橙色的船进出港口。博物馆旁边矗立着德拉厄的地标,15.8米高的,建于1912年的引航员塔。博物馆距离德拉厄博物馆和德拉厄游客中心仅几步之遥。
图 德拉厄领航员博物馆
3.阿玛格国家公园
阿玛格国家公园位于哥本哈根市政厅塔与德拉厄领航塔之间,在德拉格自然公园以南。阿玛格(Amager)拥有受保护的海滩草地。该公园包含了大面积的受保护土地,拥有壮观的自然风光和出色的海岸线。景区内部可以露营,也可以参加篝火晚会。
阿玛米诺是阿玛格公园内部一条24公里长的风景优美的小径。该小径从南部的德拉厄开始,一直延伸到北部的DRByen。小径旁边有绿色象形图作为路标以及指路工具。
阿玛格自然公园的森林以野生动物众多而闻名,野鸡随处可见。除此之外,还有骑马等娱乐项目。
自然公园里的厄勒海峡的被认为是丹麦最珍贵的自然区域之一。各种海上活动,如帆船、钓鱼、潜水和风筝冲浪都在厄勒海峡进行。
图 阿玛格国家公园
对比及启示
Dragor
本文将以浙江省宁波市的石浦渔港古城(又名荔浦)为例,进行比较。石浦,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下辖镇,位于浙江沿海中部、象山半岛南端,北接新桥镇、定塘镇等乡镇;西扼三门湾;南与鹤浦镇、高塘镇隔港相望,是中国最早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四大渔港之一,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镇。
(一)相似点
1.两个小镇都是历史悠久的渔业小镇
石浦古镇历史悠久,古时候是一个繁华的商港,唐代开始即有商船到此。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入选浙江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古城有历史悠久的建筑,其关帝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而德拉厄渔村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建筑保存完整,渔业文化受到较好的保护。
2.旅游业都是小镇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石浦的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和品牌效应。2006年,石浦渔港古城获国家4A级景区认证,近年渔港古城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石浦将旅游业和传统的捕鱼业有机结合,推出如休闲渔船之类的旅游项目,将当地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业,带动当地发展。而德拉厄小镇被评为丹麦最美的十大小镇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
3.两者地理位置优越
德拉厄小镇临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而从浙江省宁波市区到石浦古镇也仅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两个小镇在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的同时,也吸引着渴望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安静美好生活的市区居民。
4.渔村文化都保护较好
德拉厄小镇的文化气息浓厚,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不仅能让游客们了解小镇历史文化,还能让游客们感受小镇独特的艺术创作。小镇各式各样的节日也给了游客们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小镇的博物馆,节日等不是为了促进旅游业增长而服务,而是小镇居民纪念渔民生活,传承小镇文化的一种方式。小镇博物馆装修朴素,内部装修带有海洋气息,极其符合当地的特色。而石浦作为全国唯一的保护海洋渔文化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为石浦沉淀下了宝贵的渔文化、海商文化、海防文化、饮食文化等海洋文化遗产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各类节会风俗。目前,石浦镇有石浦-富岗如意信俗、象山渔民开洋及谢洋节、象山渔民号子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10项;县级非遗25项。
(二)不同点
1.建筑保护程度不同
石浦渔港古城古建筑房屋管护措施不够到位,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甚至出现墙裂、屋顶坍塌,个别传统风貌建筑遭受破坏;区块环境有待提升,建筑物垃圾随意堆放。而德拉厄小镇属于丹麦至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小镇有76处国家级保护房屋,还有5处位于港口,并且所有房屋都受到当地保护计划的保护,这很好的保护了小镇的文化。德拉厄小镇是国家及保护房屋集中程度最大的小城市。
2.知名度不同
德拉厄小镇被评为丹麦十大最美小镇,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往。但是石浦的知名度相对较低,未出现在各大网站发布的中国古镇排行榜前十名。相比石浦,游客更加青睐知名度更高的丽江古镇,大理古城等。
(三)启示
第一,为了加强石浦古建筑的保护,可以考虑模仿德拉厄的治理模式,为古建筑申请政府或者国家保护计划。除此之外,对于古镇的环境和房屋治理改造,规划乡村旅游,完善木屋、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
第二,强化管护措施。石浦渔港古城二期项目投资大、建设时间长,要加强征迁地块的全面管理,设置封闭式围挡,强化日常巡查监管,严防不法偷盗。落实古建筑临时保护措施,对预保留建筑进行全面体检,科学制定修缮方案,抢先修复漏雨屋面,对腐朽主梁等重点构建进行更换加固,落实日常检修、白蚁消杀等常态化保护措施,确保古城风貌原生态。
第三,加强环境整治。开展环境清理行动,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做好开发区块的洁化、美化。同时布设发展规划、建设效果等宣传广告,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
第四,加快推进开发。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古城开发,建立古城建筑长效维护机制。加强与有志于古建筑保护的企业家和乡贤等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开发,让古城真正成为“渔乡味、烟火气、年轻态”城镇气质的集中展示地。
石浦小镇德拉厄小镇都是转型较为成功的小镇。面对呈衰落趋势的捕鱼业,小镇积极转型,借助旅游业促进当地发展,为游客提供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体验。
石浦作为一个船帮古镇,应当不停的开发船帮资源,依靠船帮文化,进一步探求生态旅游之路,让这个有着优越地理环境的古村落从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总结
Dragor
德拉厄小镇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有着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建筑和渔村文化。小镇老城的大多数房屋都是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晚期建造的,有18、19世纪的狭窄街道和低矮房屋,属于丹麦至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德拉厄小镇除了拥有一些著名景点如引航员博物馆、阿玛格国家公园、德拉厄博物馆之外还定期举办特殊的文化活动如鲱鱼节、引航员日、忏悔节等。德拉厄小镇艺术气息浓厚,小镇在一年中的不同时候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一些活跃的艺术家也在小镇上工作、定居,如视觉艺术家弗莱明·布莱尔。
将德拉厄小镇和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石浦渔村做比较得出两个小镇都是历史悠久的渔业小镇,而且两者地理位置优越,渔村文化都保护较好。但是相比较而言,石浦的建筑保护程度较差,知名度较低。石浦渔村在应该更加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改造,在注重速度的同时不要忽略质量和可持续性。石浦也可为其更多的古建筑申请省级或者国家级的保护。同时,石浦古镇可以加强环境整治,减少垃圾堆放,加快推进开发。
供稿|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专业2022级本科生 杜禹诺
校对 沈逸扬 审核|潘雪婷 编辑|玄泽源
如若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推荐
研究院简介
INTRODUCTION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上海财经大学响应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成立的高水平学术机构和高端智库。2019年4月,教育部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文社科创新合作体秘书处与我院同时在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兼任秘书处秘书长与研究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学良兼任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12月,研究院成功获批成为上海一类高校智库。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国家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政策储备与人才培养。上报或完成中央及各地有关部门专报280余篇,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60余篇,相关部门采纳160余篇,决策影响力凸现;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论文发表于nature子刊、《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5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出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研究丛书》等系列著作,编制长三角系列地图与系列指数,并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连续4年共同打造“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协办长三角国际论坛、主办60余次高端论坛、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放大。同时,研究院创新性地将智库思政、智库党建与智库育人相结合,走出一条“智库党建”、“智库育人”新路径。
关注我们
电话:
021-65903058
邮箱:iyrs@mail.shufe.edu.cn
更多相关链接
往期推荐: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教授一行走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调研金泽镇龚都村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教授区域科学团队与叶超教授治理科学团队举办学术交流座谈会
院内新闻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秘书处一行来访我院座谈
江浙沪四个支部党建联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驻沪办、浙江省驻沪办与我院四个支部党建联建活动顺利举办
院内新闻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党委、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师生党支部书记开展联组活动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教授在苏州外贸中小企业促进会2024年度盛典作主题演讲
智库文摘 | 张学良《光明日报》光明时评:长三角一体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智库文摘|《上观新闻》张学良、刘晓畅:提升长三角区域安全发展能力,重在把握“生命线”“压舱石”和“定盘星”
《文汇报》两会特刊 | 服务国家战略,把课题与论文写到中国大地上
《文汇报》两会特刊 | 高水平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千村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