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镇”兴】第138期:多次产业转型的内陆城镇——法国维特雷(Vitré)

文摘   2025-01-23 12:15   上海  



多次产业转型的内陆城镇

——法国维特雷

Vitré



前言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从全国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联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共同推出【乡村“镇”兴】专栏,持续关注国内外典型乡镇的发展,旨在为国内乡镇的建设提供案例研究。

维特雷是法国典型的内陆城镇,位于省会雷恩和首都巴黎一线上,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维特雷形成了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发展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和文化遗产。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传统行业逐渐衰落,但维特雷及时调整城市定位,确立了依托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发展现代工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维特雷市政府在完善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城市治理能力和精准的城市定位。

本期【乡村“镇”兴】将具体介绍这一经历了多次产业转型的法国内陆城镇——维特雷,通过对小镇的地理区位、文化历史及发展现状和优势等方面的介绍,展现小镇如何积极挖掘内生潜力,在完善了现有工业体系后,依托大城市发展现代产业,并开拓了旅游兴旺的新局面。这为国内内陆乡镇和大城市周边行政区划提供了良好借鉴。

一、简介


(一)地理区位

维特雷(Vitré, 48°07′24″N, 1°12′34″W)位于法国西北部阿摩里卡丘陵北部腹地内,是布列塔尼大区伊勒-维莱讷省的一个市镇,毗邻6个市镇,距离省会雷恩约41千米。市镇面积37.19平方千米,中心地势沿河谷两侧上升,海拔介于184到417英尺之间(56—127米)。维特雷市区内主要有两大河流,其一维莱讷河自东向西从北部穿城而过,其二为维莱讷河左岸支流韦尔努泽溪(Vernouzet)。修建于1978年的大型人工水库拉瓦利耶尔湖(Étang de la Valière)位于市区东南部,是镇内主要生活用水的供给来源。靠近市区的拉瓦勒市区南部的气象站1981年-2019年气象数据显示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该气候下形成了温带阔叶混交林区,林地沿河分布,主要的城市绿地位于市区南部,被称为公共花园(Jardin Public)。


图 维特雷在法国的位置

图 1981年-2019年气候数据


(二)文化历史

“维特雷”之名来源于高卢的人名“Victorius”,“Victorius”可能是当地历史上的一名领主,该人名对应现代法语人名“Victor”。维特雷聚落最早形成于高卢-罗马时期了,到中世纪中期逐渐演变成布列塔尼的一座边防城塞,13世纪时成为马尔穆蒂耶修道院的领地,14世纪时布列塔尼公国并入法兰西王国。维特雷作为巴黎至布列塔尼半岛旅途中的中转站,成为重要的商业驿点。

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到:“去看一个全部的、完整的、同质的哥特式城市,因为还剩下一些,巴伐利亚的纽伦堡,西班牙的维多利亚,或者甚至更小的样本,布列塔尼的维特雷,普鲁士的诺德豪森,只要它们保存完好”。维特雷建有大批文艺复兴建筑并被保存至今,成为当地重要的历史见证和旅游景点。著名的维特雷城堡、维特里城墙(Remparts de Vitré)、圣马丁教堂(Église Saint-Martin de Vitré)等均被列为法国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三)经济社会


      1.人口

2018年,维特雷市镇人口总计18267人,位列法国第514位。男性有8769人,女性有9498人,外籍人口为4245人,7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9.5%,人口密度为493人/平方千米。1936-2019年,维特雷人口总体上升,但自1990年起,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2019年人口增长率仅为3.4%,维特雷也面临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人口困境。2013—2019年维特雷人口变化率为95%,而法国仅为36%,但维特雷人口变化主要来自于人口流动而非自然出生率,其平均人口增长率仅为5%,远低于法国(29%)。

图 维特雷1936年-2019年人口变化情况


      2.财政与收入

市议会需要在每年3月31日之前通过初步预算,并通过补充预算调整年度收支。公共预算分为运营和投资两部分,运营资金用于维持市政当局日常和定期管理,投资部门旨在丰富或修缮社区遗产。

2020年,维特雷的财政收入共计约为2330万欧元,财政支出总额达2410.67万欧元,当年的债务总额为1510.8万欧元。2021年,维特雷共获得89.9338万欧元的国家财政补助,较上年减少了2.91%。维特雷实行非惩罚性税收,税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30%。

2019年,维特雷的人均月收入总额为2220欧元,其中高级职员为4076欧元,中级职员为2301欧元,普通职员为1687欧元,均低于法国平均水平(4230欧元、2411欧元和1740欧元)。


      3.社会

尽管人均收入总额不比法国其他地区,但维特雷总体就业和经济环境却充满活力。维特雷的失业率为4.8%,是法国最具活力的就业地区之一。2019年,维特雷就业人口为14698人,带薪工作占92.6%,高于法国的86.7%,并且维特雷15至64岁的青壮年失业率为10.7%,低于法国的13.4%。15至64岁人口的就业率为77%,而法国仅为74.1%。当地50.7%的家庭拥有纳税资格,平均纳税3978欧元,亦高于法国平均水平(3910欧元)。

截至2019年底,维特雷各类机构提供了13263个职位,其中,工业提供了最多的工作,高达36.5%,远高于法国工业提供职位平均水平12.7%;其次,贸易、运输和服务类机构提供了31.9%的工作,明显低于法国同类平均水平47.5%;而公共类机构如教育、医疗等组织提供了27.5%的职位,略低于法国平均水平32.8%;建筑业和农业职业提供占比共计仅4.1%。

图 维特雷与法国各行业工作机会比较

除了广泛的就业机会,维特雷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声名卓著。在法国著名的鲜花城市与村庄竞赛的评选中,维特雷被评为4星级(最高级)鲜花城市,展现了优越的绿色空间与生态宜居环境。在全国城市竞赛(Baratière Qualiparc)中维特雷荣获一等奖;在法国最具权威性的经济类日报回声报(Les Échos)2015年发起的“最适合居住的地方”的评比中,维特雷在304个参选城市中位列16。维特雷曾在多式联运交通枢纽无障碍城市发展中获得大奖,展现了该地出色的城市规划能力与社会关怀。自2016年起,维特雷被评为“儿童友好型城市”;自2017年以来,维特雷被称为“活力四射的城市”。


      4.交通

小镇内公路交错纵横,法国国道N157线经过市区南部,多条伊勒-维莱讷省省道在境内交汇,市区南、西、北三面皆有过境公路(Rocade de Vitré)。从布列塔尼大区下属的城际客运搭乘巴士可前往富热尔。维特雷位于巴黎-布雷斯特铁路上,维特雷站位于市区中部,内有部分高速列车可直达巴黎,并有多趟往返于拉瓦勒和雷恩一线的区域列车。除公路运输外,距离维特雷市中心仅47千米的民用航空站雷恩机场使出行更加便利。为优化向人口提供的服务,减少市中心的汽车交通、保护环境,自2001年5月起城市公共交通(Transports en commun de Vitré Communauté,简称Vit'o Bus)开始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城市出行服务。这项运动成效卓著,在为期一年的试验后成为永久性服务。截至2022年1月,Vit'o Bus有3条市区公交线路和6条郊区公交线路,路网覆盖了市区内的主要街道和居民区。此外,政府官网还列示了交通网络的整体规划、线路名称、停车费用甚至自行车道线路,为客流、物流乃至日常交通出行提供了最大便利,体现了该城市对于交通物联网络建设的重视。除了常见的城市交通,政府也搭建了专门性的其他交通网站,如学校交通、接驳需求、商业园区、家庭出行等,为各类交通场景提供便利。



图 维特雷交通网络


二、发展现状与未来


(一)产业现状

维特雷主要产业为工业,有44%的员工受雇于工业领域,其所属的维特雷城市圈公共社区(Vitré Communauté)市场部门创造的人均财富位列第一,领先于法国其他大城市如图卢兹、格勒诺布尔和蒙贝利亚尔。在传统农产品经济的基础上,维特雷将其工业结构扩展至许多新产业:精细化工、电子、塑料加工、机械等以及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

在职工人数大于500人的七大企业中,有三家主营肉类屠宰加工(Société Vitréenne d’Abattage、Tendriade和Gâtines viandes),这与当地另一负责奶酪和新鲜豆制品的生产的大企业Triballat (Sojasun)一同反映了该地的经济历史:19世纪50年代以来,得益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红利,布列塔尼大区整体的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位于大区乳制品生产核心位置的维特雷把握了发展机遇,其市内的大型乳制品加工厂和大型屠宰场发展为更大体量的企业,成为当地乃至国际上知名的老牌企业。

历史上,除了农产品加工业,维特雷的传统手工业如皮革业和制鞋业也曾受益于畜牧业的繁荣,但在19世纪60年代时,这些产业难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竞争,维特雷与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维特雷的传统手工业仅有部分经营奢侈品鞋业和纺织业的家族企业勉力维生。而今,维特雷大于500人的七大企业中有两大企业属于制造业领域,包括法国库珀标准汽车公司(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France)和欧贝特智能卡公司(Oberthur Smart Cards),他们分别负责汽车密封用橡胶零件和组装电子板的制造,反映了维特雷产业由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这也突出了维特雷依托大城市发展产业的小镇发展定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大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因此众多加工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向周边转移。在此时期,许多代表性的汽车厂如标致汽车厂从巴黎外迁至雷恩,而雷恩周边地区的机械工业和分包加工业也由此兴盛起来,维特雷便是一例。在承接了从巴黎、雷恩机械工业和分包工业的转移外溢后,维特雷形成了包括机械、分包加工、芯片业、印刷厂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关产业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维特雷大于500人的七大企业中,3家是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有深厚的历史积淀;2家从事成熟的工业制造业,有大城市外溢作为依托;而最后一家Webhelp,则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Webhelp是法国知名用户体验及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专门从事数字、社交和传统语音渠道的业务流程管理和用户体验,为互联网使用者提供实时在线服务。用户可启用联络中心业务获得热线查询、电话营销、信件处理和电子邮件等服务。就整体产业结构而言,维特雷各个产业发展较为平衡,尽管没有支柱型的知名产业,但平衡型发展实现了小镇的自给自足与稳定充分的就业环境。

图 维特雷6大主要行业就业情况


(二)未来发展

随着小镇的现代化步伐,以浓厚中世纪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旅游业逐渐兴盛起来。无论是建于公元1000年至今保存极好的城堡,还是中世纪的城墙,抑或是众多建于中世纪的石头古堡、民居,共同营造了小镇浓烈的中世纪庄重古朴的氛围。为突出并方便识别、保护和恢复各类遗产,法国文化部创设了多项保护、标签和名称,旨在增强整个法国遗产的全面多样性。1985年由法国文化部长在咨询了全国艺术和历史城市和国家委员会后,决定授予致力于“提高居民、游客和年轻人对遗产、建筑和生活环境质量的认识”这一目标的市镇以“艺术和历史之城或地区”标签。迄今为止,国内共计190个艺术和历史城市和国家,包括119 个艺术和历史城市和71个艺术和历史地区。1999年,维特雷市获得了“艺术与历史之城”的国家级荣誉。这不仅反映了维特雷的历史底蕴,也表现出维特雷政府积极作为保护与利用当地文化遗产的决心,因为该标签的授予不仅需要审查遗产本身的价值,还需要候选区做出政治承诺,保证为保护、修缮和开发遗产付出特定的财力和人力等资源,并给出具体的政策规划。

维特雷政府确实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荣登各大媒体报道的维特雷火车站便是一例。维特雷市火车站外原有的停车场无法满足车站庞大的日均客流量,政府决定新建一所停车场并向全法国境内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就新停车场设计方案进行公开招标。政府对新方案提出了三点硬性要求:节约占地空间;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至少可以停放600辆汽车,体现了实用、美观和节约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最后,政府采纳了法国容扎克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阶梯状方案:新停车场位于一个小土坡,总体分为三层,底层位于地下,而位于地上的两层表面覆以绿色草皮,不仅美观自然,还能吸收汽车尾气,实现生态功能。此外,新停车场顶部建有人行天桥,连接了新旧停车场、火车站站台以及附近的维多利亚公园,使原本被铁路割裂的自然空间复归到一起。新停车场的绿色设计并没有遗忘建设初衷,其宽130米、高10米,总占地面积仅为17664平方米,立体式的三层架构在节约了土地资源的同时,依然能实现停放至少600辆汽车的的使用目标。新停车场的建筑设计投产使用后,好评如潮。其节约与绿色的建筑设计被争相报道,更成为当地除传统文化旅游景点外的另一重要观赏项目。

图 停车场设计概念图

图 新停车场实景图

图 像飞机一样的人行天桥

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结合政府积极的发展目标和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小镇的旅游业正展露出勃勃生机,是小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旅游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三、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维特雷是布列塔尼、缅因州、安茹和诺曼底的门户,处于西部高速公路的延长线上,通过高速公路可以到达省内各地。尽管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维特雷恰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和省会雷恩连线上,沿A11高速公路从巴黎到维特雷仅需3小时,而从雷恩出发则只需要45分钟;而乘坐火车TGV(train à grande vitesse,法国的高速铁路系统)或LGV从巴黎到维特雷仅1小时30分钟到2小时30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维特雷得以依托大城市发展,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建设互补的工业体系,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助力自身经济的腾飞。

图 维特雷相对位置

(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维特雷所属的布列塔尼大区在历史上历经风雨,战争、革命和产业兴替使其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1920年起,布列塔尼历史与考古学会成立,开始整理研究布列塔尼的历史,整理出版了相关的书籍、文章和回忆录。而维特雷作为布列塔尼的门户,是中世纪重要的要塞城镇。从中世纪到17世纪下半叶,维特雷的半木结构房屋和私人豪宅见证了海上贸易的繁荣——用于包装货物或制作船帆的麻布交易。文艺复兴时期,该地兴建了新哥特式风格的西部火车站、Trémoïlle军营和新罗马式圣马丁教堂,成为重要的文化建筑遗产。艺术和历史之城,自1969年起,维特雷成为继鲁昂之后的第二个提供导游服务的城市。1977年,维特雷设立了一个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对现有的建筑进行开发、改造、修复或建设。而今,当地利用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博物馆、举办会议、展览、音乐会、提供导游服务并发放免费的小册子以及其他的庆祝活动。


图 半木结构房屋

图 维特雷城堡入口


(三)成熟的城市管理体系

维特雷提供各类住宿服务,包括由市社会行动中心(CCAS)负责审核的社会住房服务;由Tremplin协会管理的青年工人之家(FJT,旅馆主要接待年轻人,如学生、实习生或年轻工人,以及过路人或寻找临时住所的人);为退休人员提供临时住宿或长期居住的老年公寓;为无家可归者开通的115热线;提供社会支持的残疾人之家;私人住所;乃至于市政府建设的、距离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位于d'Argentré-du-Plessis路线的Saint-Étienne站点并带有ÉcoJardin标签的3星级市政营地,该营地建在一个树木繁茂、宁静而轻松的射击场上,靠近Bocage游泳池、体育场馆(内有足球场、网球场等),于每年3月1日至12月15日开放。游客可在此搭帐篷、大篷车或停靠房车;当然还有私人住所和酒店旅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住宿体系为居民、游客甚至过路者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服务,也反映出当地成熟的社会体系。

当地十分注重房地产建设管理,设置了众多部门严格规划城市建设,如建筑咨询师部门、就能源控制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向该地区的个人提供免费客观的信息和建议的能源信息空间部门(Pays de Vitré - Porte de Bretagne)、帮助业主翻新房屋的Pact HD 35部门、提交住房计划并实施各类援助的社区住房服务部门、以及住房信息机构部门(Adil 35,帮助建设、购买、翻新、租赁住房的项目提供免费资讯,如制定融资计划、评估借贷能力等,解决法律、税收、住房和城镇规划方面的财务问题等)。最后,维特雷市每年在保护、更新城市功能,促进和谐发展方面投入大量预算,设立了住房干预基金(FIH)支持私人领域的修复工作以美化公共空间。

图 翻新的私人立面


(四)健全的基础服务设施

自2011年起,作为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管中心(文化和传播部指定中心),位于维特雷的世界文化之家通过文献整理、举办展览、遗产数字化等各种手段保护、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成为真正服务于布列塔尼地区的会议中心和具有国际地位的文献资源中心。小镇内建设有雅克杜哈梅尔文化中心,涵盖了足球、游泳、篮球、帆船、骑马、高尔夫等40多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协会和场馆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运动多样性。与当地机构合作并面向老年人提供特定电影的极光电影院则表明小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照顾。


四、结论与启示

纵观维特雷城市发展之路,从初期的农产品加工业,到承接周边大城市发展现代制造业,再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展现了一个工业城镇的转型之路。作为法国典型的内陆城镇,尽管没有港口城市或沿海城市与国际沟通的便利条件,却敏锐地抓住了小镇发展的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公路运输、高速列车还是飞机航空,维特雷不断完善自身的交通运输网络,畅通小镇的人流和物流,加之政府实施非惩罚性的税收政策积极吸引外来产业,最终维特雷在大城市林立(巴黎和雷恩),小城镇众多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依托大城市发展了成熟的工业体系。但其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并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美化环境,提升小镇的吸引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维特雷的发展经历或可给予我国城镇以下四点启示:


(一)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依托大城市发展

小镇的地理位置是先天决定的,而发展程度也不仅取决于地理因素,也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人口素质等各方面息息相关。但是在现有的城镇发展格局下,每个市镇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像维特雷一样的内陆型城镇,可以依托周边的大城市,发展与大城市互补的产业,或是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以产业的兴旺调动经济的活力,逐渐实现资金积累。

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这一规划遵循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国乡镇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国乡镇可以在这一整体规划的指引下具体参考维特雷的发展经验,走出一条依托大城市,发挥各乡镇优势的地方特色发展道路。


(二)重视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

维特雷市政府积极作为,不仅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吸引产业落地,还设立专门机构促进各项事务和政策的落实,如免费的公共交通服务、成熟的住宿服务体系、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和设施、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的特别关注以及对环境的高标准严要求,展现了市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视和强大的治理能力。

我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也反映出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转变职能,增加社会福祉的努力。中共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未来,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将有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挖掘城市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在承接产业转移度过传统产业衰落的危机后,维特雷并未止步于此。相反,它瞄准了工业旅游,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建筑遗产,优化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贴心的导览活动。为容纳更大的游客体量,在车站规划设计了新的停车场,兼顾了美观、实用和环保,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可见,现代城镇在探求发展路径时,不仅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现有的文化遗产,还应以长远的眼光进行现有的和未来的城市规划。若利用妥当,也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四)打造城市标签,扩大宣传影响力

维特雷集众多标签于一身,如“四朵花城市”、“艺术和历史之城”、“儿童友好型城市”、“ÉcoJardin”标签、“法国最美的弯路”、建筑和景观类ArchiDesign奖、其多式联运交通枢纽或无障碍城市发展大奖、2000年时在全国城市中心夜间照明质量竞赛中获冠军,被誉为“城市之光”等等,这些标签赫然陈列在官网,增强了小镇的吸引力,也扩大了小镇的影响力。以“艺术和历史之城”标签为例,这一标签不仅是荣誉,也是一种营销的手段:首先,获得该称号的城市将在文化部下发的通讯文件中被提及,并被授权在所有通信和标志文件上使用这一标签及其标志;文化部还将协助艺术和历史相关遗产的出版这大大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其次,小镇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得文化部提供的培训服务如培训就职和年度培训研讨会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引起世界建筑和遗产组织者的注意。再次,这一标签形成了一个网络,在“艺术和历史之城或地区”的网络下,各城镇交流分享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每年举办的讨论将通过传单、海报和文化部网站进行全国宣传。最后,申请到该标签的城市还能向文化部提交项目援助请求,为地方当局争取财政支持。

反观国内小镇,大多缺乏参与评选的意识,对于相关评选、竞赛的关注度和了解度不够,认识不清而失去了众多宝贵的扩大宣传和争取支持的机会。未来,国内小镇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努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国内和国际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供稿|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

上海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2023级研究生张欢

校对 | 崔悦 审核 | 崔悦 编辑 | 玄泽源


如若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推荐

【乡村“镇”兴】第137期:历史悠久的渔村小镇——丹麦德拉厄(Dragor)
【乡村“镇”兴】第136期:资源利用与支柱产业生态融合的典范——伯利兹奥兰治沃克小镇(Orange walk)
【乡村“镇”兴】第135期:海滨文旅城市——拉罗歇尔(La Rochelle
【乡村“镇”兴】第134期:地狱之门——土库曼斯坦达瓦扎小镇(Darvaza)
【乡村“镇”兴】第133期:火山深处的繁华——卢旺达鲁亨盖里(Ruhengeri)
【乡村“镇”兴】第132期:熊本熊养殖基地——日本熊本县(熊本県)
【乡村“镇”兴】第131期:阿尔卑斯山下的小提琴之乡——德国米滕瓦尔德(Mittenwald)
【乡村“镇”兴】第130期:离自然最近的地方——尼泊尔博卡拉(Pokhara)
【乡村“镇”兴】第129期:怡居的温柔乡——法国亚眠(Amiens)
【乡村“镇”兴】第128期:西非热土的花生小镇——塞内加尔考拉克(Kaolack)
【乡村“镇”兴】第127期:沐浴佛光的千年古都——老挝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
【乡村“镇”兴】第126期:国际知名港口小镇——马尔萨什洛克小镇(Marsaxlokk)
【乡村“镇”兴】第125期:艺术与历史之城——法国博凯尔小镇(Beaucaire)
【乡村“镇”兴】第124期:咖啡之都——老挝巴松镇(Paksong)
【乡村“镇”兴】第123期:中泰葡混血彩色小镇——泰国普吉镇(PhuketTown)
【乡村“镇”兴】第122期:特色海湾旅游小镇——菲律宾爱妮岛(EINido)

研究院简介

INTRODUCTION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上海财经大学响应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成立的高水平学术机构和高端智库。2019年4月,教育部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文社科创新合作体秘书处与我院同时在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兼任秘书处秘书长与研究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学良兼任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12月,研究院成功获批成为上海一类高校智库。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国家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政策储备与人才培养。上报或完成中央及各地有关部门专报280余篇,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60余篇,相关部门采纳160余篇,决策影响力凸现;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论文发表于nature子刊、《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5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出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研究丛书》等系列著作,编制长三角系列地图与系列指数,并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连续4年共同打造“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协办长三角国际论坛、主办60余次高端论坛、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放大。同时,研究院创新性地将智库思政、智库党建与智库育人相结合,走出一条“智库党建”、“智库育人”新路径。



关注我们

电话:

021-65903058

邮箱: iyrs@mail.shufe.edu.cn


More Related Links

更多相关链接

往期推荐: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教授一行走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调研金泽镇龚都村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教授区域科学团队与叶超教授治理科学团队举办学术交流座谈会

院内新闻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秘书处一行来访我院座谈

江浙沪四个支部党建联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驻沪办、浙江省驻沪办与我院四个支部党建联建活动顺利举办

《202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选题启动会(线上)成功召开

2024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第三届世界特色小镇专项课题评审会暨第四届世界特色小镇专项课题宣讲会成功举办
智库育人 | 《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交流与分享”课程开讲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参加沪苏湖高铁开通全媒体直播特别报道
院内新闻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贷办一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我院执行院长受聘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专家顾问
调研动态 | 张学良教授师生一行走进东虹桥,实地探索“跨境电商与企业出海”新路径
智库党建 | 在行走中感知城市律动,聆听发展和声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邀出席“通江达海 向新提质”南通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对接会暨第六届上证最佳分析师评选颁奖仪式
专家观点|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在2024年度上海国内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上发布“2024上海与全国城市区域联动指数研究成果”
专家观点 | 我院张学良教授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采访谈“黄河金三角”
第四届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招募开始啦!
专家观点 | 刘乃全: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持续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能
专家观点 | 张学良: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实现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智库文摘 |《解放日报》张学良: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就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接受央视财经采访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在央视上海金融之夜发布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
会议回顾 | 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顺利举办
院内新闻 |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邀参加202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RSAC’2024)并作主旨报告
专家观点 |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应邀出席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
院内新闻 |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黄河处一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上海市发改委长三角处处长吕军焘一行莅临我院座谈交流
专家观点|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邀出席第二届高端智库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院内新闻 | 陕西省榆林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雄斌一行莅临研究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教授受邀参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专家座谈会
研究院师生一行赴上海横沙岛进行调研交流 
长江口战略协同区域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
智库育人 | 许涛:新时代的大学生暑期调研 怎么做?
调研动态 | 张学良执行院长一行赴浙江省湖州市进行调研交流
第50期讲座回顾 | 周成虎:用大数据认知世界
院内新闻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启动会成功召开
智库育人 | 世界特色小镇专项课题组受邀参加2024年千村调研案例集撰写动员会
院内新闻 | 《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研究》研讨会成功召开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执行院长一行赴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进行调研交流
院内新闻 |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市级联席会议秘书处一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我院院长许涛带领研究院师生党支部成员参加党建共建活动
院内新闻 | 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政策法规部一行来访我院交流指导
院内新闻 | 我院成功举办“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长三角一体化”研讨会
院内新闻 | 陕西省发改委、世界银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研究院黄赜琳、杨嬛教授与张麒博士后获批3项国家级课题
院内新闻 |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聘为嘉兴市人民政府第八届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智库文摘 | 张麒、吴胜男、张学良:减污降碳视角下空间密度的环境效应——突破行政单元的再讨论
院内新闻 | 浙江省衢州市智慧新城管委会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我院联合统计与管理学院与上海市统计局地区统计处开展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党委、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师生党支部书记开展联组活动

专家观点 | 刘乃全、张健: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智库文摘 | 杨羊、吴胜男、张学良:高速公路能否促进乡村振兴?——基于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研究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李培鑫:共谋高质量发展 共建新发展格局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教授在苏州外贸中小企业促进会2024年度盛典作主题演讲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教授为市公安局党委中心组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智库文摘 | 张学良:中国收缩型县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进及收敛特征

智库文摘 | 张学良《光明日报》光明时评:长三角一体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智库文摘|《上观新闻》张学良、刘晓畅:提升长三角区域安全发展能力,重在把握“生命线”“压舱石”和“定盘星”

《文汇报》两会特刊 | 服务国家战略,把课题与论文写到中国大地上

《文汇报》两会特刊 | 高水平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调研动态 | 张学良执行院长一行赴浙江省湖州市进行调研交流
系列著作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周年新书正式发布   
2024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3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2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1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0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19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年度大事件盘点
【招聘啦】研究院校聘、院聘科研人员与行政岗同时招聘
第二届区域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研讨会获主流媒体关注
新书发布|《东方门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版啦!
新书发布| 空间的聚集:中国的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
系列著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系列书籍
智库党建| 以智库党建为引领,探索智库育人新路径


千村调查


2024千村调查 | 我院师生赴浙江安吉、兰溪调研泰隆创业助跑项目
2024千村调查 | 河南鹿邑:探索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 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新路   
2024千村调查|上海市青浦区:以党建网格打造乡村治理红色引擎
2024千村调查|福建三明:谱写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新篇章 
2024千村调查 | 乡村善治引领乡村振兴,"千村调查"3.0接续启航  
2024千村调查 | 陕西安康平利:茶旅融合发展,焕发乡村活力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旨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推送研究院最新工作动态,包括论坛会议、研究成果、工作简报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