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长三角 | 加强联结互通,促进区域合作

文摘   2024-12-16 18:07   上海  



一周长三角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持续关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构建专业、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政产学研”科研生态链建设。作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汲取力量,踩准节拍共赴新征程。


研究院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本周发展动态整理如下。


2024年12月9日——2024年12月15日





上海




长三角九市一区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

探索与实践联席会议首次会议在闵行召开

近日,由闵行区政协发起的长三角九市一区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与实践联席会议,在闵行区召开首次会议。会上签署了长三角九市一区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与实践协同协作交流机制备忘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沪苏浙皖四省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协力推进区域发展。闵行区作为上海的枢纽门户和开放高地,坚持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聚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广泛集聚要素资源,致力于加快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中共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宇剑说,此次九市一区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与实践联席会议的成立,是共商共议加强协作交流、助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希望九市一区政协以此为契机,聚焦国家战略,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等积极建言献策,助力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深化协同协作,推动区域内更多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更高平台、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深度融合;完善工作机制,注重总结提炼,高效能发挥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作用,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致辞并作主旨发言。祝学军介绍了本次联席会议成立的背景和初衷。他说,九市一区政协将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为目标,以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商民主机制为视角,立足政协职能,发挥政协优势、突出政协作用,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担当新作为,共同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实施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在主旨交流环节,来自连云港、盐城、镇江、嘉兴、衢州、台州、淮南、宣城、安庆等九市的市政协的主席、副主席,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与实践”,从探索网络议政、打造院馆吧房,系统谋划、集成创新,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创新协商“三链融合”,传承和合文化、发挥界别优势等角度,共同探讨,充分交流。


会上举行了轮值会旗移交仪式。根据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长三角九市一区轮流举办,明年将在镇江市举办。会议前一天,长三角九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等还参观了慧音蓝屋、颛溪阁、明镜书院等闵行政协履职阵地以及光华创意文创街区、79意库等。


来源:闵行区人民政府


上海将持续加强与苏浙皖协调 

推进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

 

12月15日召开的长三角疾病预防控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学术交流年会传出消息:上海将持续加强与江苏、浙江、安徽的沟通协调,根据《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发挥区域优势,推进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加强各地疾控工作交流合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上海市副市长陈宇剑出席会议。


  为落实备忘录中明确的工作任务,2024年以来三省一市疾控局齐心协力,在传染病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重大疾病防控、免疫规划及公共卫生监管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包括共同完善了区域疫情信息通报和风险评估机制,通过联合演练,增强了区域应急响应与传染病处置能力;区域内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协同防控中心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示范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跨省互联互认;进一步推动区域卫生监管执法的标准化与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上海将持续加强与江苏、浙江、安徽的沟通协调,根据《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发挥区域优势,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强技术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推动各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业务、科研、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来源:解放日报



江苏




长三角出台全国首个跨省域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为推动降低长三角区域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日前,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印发《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目前,长三角物流成本相比全国相对较低。但对标国际先行地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仍有较大空间。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旨在合力破解共性问题、优先推动共识事项,共提出7大行动37项举措。在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加快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长三角货运网络工程和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打通、织密、建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在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方面,三省一市将共同推动物流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低空飞行、新能源集装箱重卡充换电等设施建设;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方面,将实施“新三样”物流高效便捷流通工程、共同建设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冷链物流节点等,有效降低物流全链条成本。此外,《方案》还针对国际物流网络畅达开展提升行动,提出深化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探索转关多式联运作业模式在长三角区域推广应用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



长江流域最大汽车滚装码头在太仓开港

前11个月太仓港共出口汽车43.73万辆


12月12日11时许,伴随阵阵鸣笛声,一辆辆崭新的汽车缓慢驶上停泊于太仓港的滚装船。这标志着长江流域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正式开港,将为国产品牌汽车开辟高效便捷的出海新通道。

作为综合性公共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设计年汽车吞吐量130万辆,可同时靠泊2艘7万吨级外贸滚装船、1艘3000吨级内贸滚装船,堆场陆域面积86万平方米,可一次停放3.2万辆汽车。此外还建有5座汽车服务中心,可提供仓储、检测、维护、充电等口岸一体化汽车物流服务。

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代晨浩介绍,该码头凭借太仓港江海河交汇区位及“公铁水”联运优势,便利长三角及整个长江流域汽车整车水上运输,推动“产、运、销”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物流成本,助力国产品牌汽车加速跨海出洋。

作为我省汽车出口第一大港,今年1—11月,太仓港共出口汽车43.73万辆,同比增长19.8%,其中新能源汽车14.15万辆;覆盖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6万辆,同比增长54.6%。


数据向好的背后,反映出我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形成了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上汽集团今年1—11月海外批发销量达93.7万辆,在欧洲累计销量超22万辆,全年有望再创新高。”上汽集团副总裁吴冰说,该码头投产后,将激发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活力,为国产汽车出海提供更坚实保障。

省港口集团副总经理顾国华表示,该码头融合相关合作方在汽车制造、港口物流等领域的集成效益,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汽车集疏运体系优化和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日报




浙江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数慧云巷园区开园

   

12月12日,地处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数慧云巷园区开园。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卢刚,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嘉善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江海洋,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朱利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徐世烺等出席。

数慧云巷园区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集科学研究、产业孵化、教育教学、展示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开园当天,智慧城市、未来水务、智能绿建、工业智造、未来影像、未来环境等未来实验室正式入驻,实现与浙大本部资源共享、服务同质。

开园仪式上,智慧绿洲与8家企业共建的研究生企业联合培养基地被授牌,创业家联盟、绿洲青年骨干讲习所、科技工作者联谊会同时揭牌成立。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还与嘉善县姚庄镇签署了合作协议。仪式上,一批联合研究机构签约,将进一步加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来源:长三角示范声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会举行


2024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会12日在杭州举行。记者获悉,今年1月到10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0.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5%。

本次大会以“改革攻坚,创新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动员激励广大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投身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注入澎湃活力。

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引领经济增长,贡献全省超七成的规上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增加值和利税,超八成的出口交货值、新产品产值和利润,超九成的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研发费用。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200强榜单于当日发布。当天还成立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举行专家聘任仪式。

来源:浙江日报




安徽




深入实施“老城焕新”“科技回归”战略!

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

联盟第四届联盟大会举行


12月11日—12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第四届联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大会以“‘汇’老城文韵 ‘聚’科创动能”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文化资源、多元场景优势,深入实施“文化活化、老城焕新”“场景驱动、科技回归”两大战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来自上海市黄浦区、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鄞州区、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蜀山区、无锡市梁溪区、南通市崇川区、常州市新北区等长三角主要城市10个中心城区以及联盟观察员镇江市润州区的政府、企业代表们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共谋未来。区委常委、副区长徐知出席闭门会议。

大会回顾了2024年联盟合作成果和“党建引领对外贸易全链路赋能”合作成果。今年,联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创新发展、产业协同、消费市场等5大领域,实施推动老字号品牌创新、长三角品质商圈共建、创新创业联动平台建设、楼宇经济品牌推广等重点事项,深化跨区域合作,促进全方位协同。同时,联盟积极吸纳新成员,创新设立观察员制度,进一步提升了联盟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党建引领方面,区机关党工委牵头采用党建搭台、项目共推的方式,实施“对外贸易全链路赋能方案”,助力企业更好把握市场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目前,已在黄浦区和庐阳区开展2场路演活动。

区发展改革委代表联盟办公室发布了“c9+”ip。自2021年成立以来,联盟在成员数量、合作领域、合作深度、合作方式四个维度不断取得“+”的突破,“c9+”ip应运而生。此次大会正式确定将联盟简称更新为长三角c9+联盟。未来,联盟将紧密团结、深化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大会首推“文科商旅”全面融合,区文化旅游局参与十区共同发布《全力推进长三角文科商旅融合创新行动倡议书》,未来联盟成员将共同搭建展示载体,整合长三角文科商旅优质资源,打造数字化文化展示平台、智慧商圈和智能旅游景区,力争长三角居民出游“同城化”待遇。

会上,十区领导共同发布了2025年联盟重点行动计划。联盟将围绕科创竞争力、服务价值力、赋能智造力、流量吸引力、营商聚合力等5个领域,重点推进深化大院大所协同创新、联盟品牌文商旅共促、楼宇经济品牌升级、数字经济产业供需对接、首店打卡地图、出海服务联盟、法律服务联盟等项目,共同落实新责任、展开新探索,以中心城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来源:上观新闻


2024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举办


12月10日,2024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在池州举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韩军出席并讲话。

论坛强调,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9个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350余位两院院士。长三角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凝心铸魂,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加强原始创新,锻造科技自立自强“硬实力”;集聚创新要素,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化合作共赢,建设长三角科协组织共同体。希望长三角科技创新“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交汇点越做越实,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新篇章。

论坛以“协同创新 共创共享”为主题,包含开幕式、主旨报告会、院士恳谈交流会等系列活动。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池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来源:安徽日报


研究院简介

INTRODUCTION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上海财经大学响应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成立的高水平学术机构和高端智库。2019年4月,教育部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文社科创新合作体秘书处与我院同时在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兼任秘书处秘书长与研究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学良兼任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12月,研究院成功获批成为上海一类高校智库。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国家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政策储备与人才培养。上报或完成中央及各地有关部门专报280余篇,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60余篇,相关部门采纳160余篇,决策影响力凸现;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论文发表于nature子刊、《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5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出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研究丛书》等系列著作,编制长三角系列地图与系列指数,并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连续4年共同打造“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协办长三角国际论坛、主办60余次高端论坛、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放大。同时,研究院创新性地将智库思政、智库党建与智库育人相结合,走出一条“智库党建”、“智库育人”新路径。



关注我们

电话:

021-65903058

邮箱:iyrs@mail.shufe.edu.cn


More Related Links

更多相关链接

往期推荐: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邀出席“通江达海 向新提质”南通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对接会暨第六届上证最佳分析师评选颁奖仪式

专家观点|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在2024年度上海国内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上发布“2024上海与全国城市区域联动指数研究成果”

专家观点 | 我院张学良教授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采访谈“黄河金三角”

第四届世界特色小镇课题组成员招募开始啦!

专家观点 | 刘乃全: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持续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能

专家观点 | 张学良: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实现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智库文摘 |《解放日报》张学良: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就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接受央视财经采访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在央视上海金融之夜发布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

会议回顾 | 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顺利举办

院内新闻 |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邀参加202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RSAC’2024)并作主旨报告

专家观点 |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应邀出席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
院内新闻 |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黄河处一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上海市发改委长三角处处长吕军焘一行莅临我院座谈交流
专家观点|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邀出席第二届高端智库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院内新闻 | 陕西省榆林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雄斌一行莅临研究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教授受邀参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专家座谈会
研究院师生一行赴上海横沙岛进行调研交流 
长江口战略协同区域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
智库育人 | 许涛:新时代的大学生暑期调研 怎么做?
调研动态 | 张学良执行院长一行赴浙江省湖州市进行调研交流
第50期讲座回顾 | 周成虎:用大数据认知世界
院内新闻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启动会成功召开
智库育人 | 世界特色小镇专项课题组受邀参加2024年千村调研案例集撰写动员会
院内新闻 | 《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研究》研讨会成功召开  
院内新闻 | 张学良执行院长一行赴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进行调研交流
院内新闻 |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市级联席会议秘书处一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我院院长许涛带领研究院师生党支部成员参加党建共建活动

院内新闻 | 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政策法规部一行来访我院交流指导

院内新闻 | 我院成功举办“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长三角一体化”研讨会
院内新闻 | 陕西省发改委、世界银行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研究院黄赜琳、杨嬛教授与张麒博士后获批3项国家级课题
院内新闻 | 我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受聘为嘉兴市人民政府第八届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智库文摘 | 张麒、吴胜男、张学良:减污降碳视角下空间密度的环境效应——突破行政单元的再讨论
院内新闻 | 浙江省衢州市智慧新城管委会来访我院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 我院联合统计与管理学院与上海市统计局地区统计处开展座谈交流

院内新闻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党委、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师生党支部书记开展联组活动

专家观点 | 刘乃全、张健: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智库文摘 | 杨羊、吴胜男、张学良:高速公路能否促进乡村振兴?——基于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研究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李培鑫:共谋高质量发展 共建新发展格局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教授在苏州外贸中小企业促进会2024年度盛典作主题演讲

专家观点 | 张学良教授为市公安局党委中心组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智库文摘 | 张学良:中国收缩型县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进及收敛特征

智库文摘 | 张学良《光明日报》光明时评:长三角一体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智库文摘|《上观新闻》张学良、刘晓畅:提升长三角区域安全发展能力,重在把握“生命线”“压舱石”和“定盘星”

《文汇报》两会特刊 | 服务国家战略,把课题与论文写到中国大地上

《文汇报》两会特刊 | 高水平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调研动态 | 张学良执行院长一行赴浙江省湖州市进行调研交流

系列著作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周年新书正式发布   

2023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2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1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20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大事件盘点

2019年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年度大事件盘点

【招聘啦】研究院校聘、院聘科研人员与行政岗同时招聘

第二届区域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研讨会获主流媒体关注

新书发布|《东方门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版啦!

新书发布| 空间的聚集:中国的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

系列著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系列书籍

智库党建| 以智库党建为引领,探索智库育人新路径


千村调查


2024千村调查 | 我院师生赴浙江安吉、兰溪调研泰隆创业助跑项目
2024千村调查 | 河南鹿邑:探索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 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新路   
2024千村调查|上海市青浦区:以党建网格打造乡村治理红色引擎
2024千村调查|福建三明:谱写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新篇章 
2024千村调查 | 乡村善治引领乡村振兴,"千村调查"3.0接续启航  
2024千村调查 | 陕西安康平利:茶旅融合发展,焕发乡村活力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旨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推送研究院最新工作动态,包括论坛会议、研究成果、工作简报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