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在繁华与喧嚣中,都会被刻上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印痕。生活,总是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着。在生活的厚重帷幕下,谁又不渴望能有一丝轻盈与自由呢?
生活原本沉闷,骑行能带来释放心灵的一种启迪,因为骑起来就会有风。
为什么要夜骑?华灯初上,喧嚣渐息,街道变得宁静而深邃,仿佛是时间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给予人们一个静谧的空间,去感受自我,去聆听内心的声音。苏轼有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夜晚骑行,正是在这份静与空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广阔。
最近,郑州大学生们“夜骑开封”的似乎正在掀起一场关于自由、探索与安全的讨论。这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夜骑活动,也成为了年轻人自由、探索精神的象征。根据报道,这些大学生在凌晨出发,骑上共享单车,经过五小时的骑行,到达五十公里外的开封,既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和勇气,也展示了当代年轻人对自由和探索的追求。
郑州的大学生们的“夜骑开封”活动,恰似古时文人墨客的雅集,只是舞台从山林转移到了城市的灯火阑珊处。
夜,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存在。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是一位夜行客。在他的诗中,我们常能看到诗人本人夜间赶路的身影:“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彭衙行》)……在没有导航,没有路灯,道路崎岖的唐朝,咱们的大诗人愣是在黑夜中“摸黑前行”,还得防着“霜浓木石滑”(《水会渡》),时不时感受下“夜半归来冲虎过”(《夜归》)的惊险刺激。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夜行的艰辛,更透露出杜甫身上一种超脱日常、探索未知的勇气。
诗圣杜甫为什么要夜间行路呢?答案竟然是为了安全!有的时候是为了避贼逃难,不得不选择日夜兼程;而有的时候,想找个可供投宿的地点可没那么容易,如果选择“野外露营”,万一遇到野兽或者强盗更加麻烦了,所以夜间赶路反而是明智之举。
而今,当现代科技驱散了黑暗中的恐惧,从郑州到开封的夜晚骑行仿佛成了连接古今的一条纽带,在让人享受坦途便利的同时,也能体验到那份古老的浪漫与冒险精神。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大众夜间骑行已是一种安全且充满乐趣的活动。如,亮如白昼的路灯、高亮度的智能感应尾灯和自行车头灯,这些技术不仅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还增强了骑行者的感官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夜间骑行的安全性显著提升。
夜骑很美妙,因为它让你看到城市另一副面孔。街道不再是白日里的车水马龙,交通流量减少,街道上车少人稀,变成了一条条流淌着静谧与神秘的河流,骑行者如鱼得水,穿梭其间。夜骑是一场视觉与感官的盛宴。骑行者能够更加轻松地享受骑行的乐趣。同时,夜晚的凉风和宁静的环境让人感到惬意和放松。
月光洒在肩头,微风拂过耳畔,那一刻,时间似乎凝固,仿佛与这座城市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心灵得以真正的释放和飞翔。正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在夜的庇护下,每一次脚踏板的转动,都是与这座城市最亲密的交流,每一阵拂过的夜风,都带着故事的呢喃;人们也可以独自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己对话,这在喧嚣的世界中显得尤为珍贵。
生活原本沉闷,骑行就会生风。夜骑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在忙碌与平淡之间寻找平衡,于运动中找寻自我,同时也要提醒我们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正如杜甫所暗示的那样,夜行虽美,安全不容忽视。尽管马路平坦、灯光璀璨,夜晚外出不用担心“猛虎下山”,也不用怕“盗贼拦路”,但夜间骑行依然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比如,扎堆骑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也有可能引发意外事故。因此,在享受夜骑带来的快乐与益处时,我们更应铭记,安全是这场旅程的前提。毕竟,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夜骑才能真正成为一场身心愉悦的旅程。
长途骑行,是一场简单而厚重的修行。十多年前,笔者也曾是痴迷的骑行客,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来一场七八十公里,甚至两百公里的城市间穿梭,免不了有夜间骑行。夜间结伴骑行时注意排成队列,可以提高可见性,但更重要的是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佩戴反光装备、使用灯光、控制速度等,以确保骑行安全。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夜骑之旅,亦是人生路上的一次修行,让我们在风的陪伴下,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薛小华
2024.11.11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