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情的心境湛然的人生

文摘   2024-09-28 15:45   江苏  

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往往为名为利所困,心随境转,难以自拔。然而,真正的智者,总能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理性的眼光,审视社会人生的全景——不为外物所动,既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对内心的深度修炼,心境如明镜般湛然,这也是对禅境人生境界的追求。

“不动情的心境湛然的人生”这一概念主要源自禅宗思想。禅宗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不动情,即不被外界的喜怒哀乐所动摇,那么他就能达到一种“湛然”的心境,这种心境是内心清净、无欲无求的状态。另外,不动情的心境湛然有“不事张扬”和“缄默的智慧”的特征。它拒绝飞扬浮躁,远离抒情感伤,亦与急功近利无缘。仰慕高人、逸人、至人、超人那般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然而,要真正抛开心智的迷障,看透名利的虚妄,达到“湛然”心境谈何容易。

耳顺,一种内在觉悟


《论语·为政》中孔子有一份自述的简历,并有他对自己人生状态的做的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不可不谓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其中“耳顺”状态是人生的重大里程碑。“耳顺”意味六十岁时的孔子,已经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宽容,能够正确对待外界的各种言论和评价,不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


学者鲍鹏山对孔子“耳顺”有独特的解读,他认为“耳顺”可以超越年龄境界。鲍鹏山在其著作《孔子传》中详细探讨“六十而耳顺”这一阶段。根据鲍鹏山的解读,“耳顺”有三个特点:第一,听到逆耳之言,不再大惊小怪;第二,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第三,听完以后我行我素。此外,鲍鹏山认为,“耳顺”不仅仅是听觉上的顺应,更是心灵上的顺应。他指出,孔子在六十岁时已经能够虚怀若谷,淡然面对他人的批评与斥责,这表明孔子已经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和谐,体现了孔子对天命的理解和接受,即“耳顺”即是顺应天命的意思。
进一步来看,“耳顺”还涉及到孔子对仁学的理解。孔子的仁学强调个体身心合一的内在性体验,而“耳顺”正是这种体验的外在表现。孔子通过不断修行和学习,最终达到了一种超验的境界,即对天命的进一步认识和顺应。这种境界不仅仅是经验层面的听觉或判断是非,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鲍鹏山认为,“耳顺”是孔子一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之一,标志着他从易学到天学的转变。在这个阶段,孔子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欲望和偏见,达到了一种内在觉悟的本心做主人的状态。这种境界不仅体现了孔子个人的精神自由,也反映了他对天命的深刻理解和顺应。
孔子的“耳顺”强调内心的平和、宽容和顺应天命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孔子个人修养的最高成就,也是他对仁学和天学理解的升华。通过“耳顺”,孔子实现了从个人欲望到天命顺应的转折,体现了他一生追求的精神高度和深度。


“贵生”“顺生”之道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提倡“贵生”“顺生”。“贵生”主要源自道家思想,强调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认为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贵生”在《吕氏春秋》中也有体现,提倡“六欲各得其宜”,即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形。“顺生”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生,来于天命,我们抗不了,于是顺;顺之暇,我们迈出几步,反身张目”。儒家的“顺生”强调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积极进取,追求道德完善和社会责任。
这些生命智慧和对人世百态的冷静观照,在没有经历过些什么,是无法完全理解和体味到的。追求不动情的心境湛然,需要我们把深奥的玄思根植在现实的土壤上,让现实人生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或进行自我反观。比如,苏轼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始于他一生坎坷。“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诗集》卷三)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写于苏轼往凤翔赴任途中,起势由设问敞开天人关系。苏轼初入仕途就敏锐地感受到个人际遇的不定感,头两句抒发了人生在世的无常和无寄感。雪泥鸿爪的意象给人一种个体的无奈:个人无论多么超拔卓然,终究过于渺小,注定无法在浩瀚的时空中留痕。但诗人笔锋一转,很快从这种遗憾中抽离:“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虽透着命运的身不由己,但有别于浮萍寄世的随波逐流,生命的“偶然”无论有多无定,飞鸿对于“应”留下些什么笃定不移。纵使痕迹终将随雪化湮灭,翩然离场的惊鸿一瞥表明这已不复重要。

可见,深刻理解生命,将人生的姿态放低,乐天知命,甘于淡泊和淡化自我,生活无华,取予不苟,浸染在儒释道思想之中,那么一切都将会无拘无束、水到渠成、天然成趣,也将拥有一颗自由自在的充盈心灵。

“蚌病成珠”痛并快乐


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更加便捷,谁都可以进行散淡地写作,真的,一旦抛却功利,比如这样“专供”微信公众号的键盘敲打,同时不要忘记应该追求一种内敛性的思维方式与行文的节制,那”敲敲打打“的体验真可谓信笔由缰、任意为之。当我们能够抛开心智的迷障,看透名利的虚妄,就能达到一种自在自由的思维状态,接近去实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质疑、批判、自我忏悔,也要冥想冷观,注重直观、直觉、内省和体悟,彼时,静、命、常、明的也将“动态平衡”起来。但是,追求禅境人生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不断修炼内心,保持淡泊宁静的态度。品味着生活的平平淡淡、不温不火,从容不迫地呵护内里属于个人的独特生命体察,相信真正能穿透时间的,是常情常理的韧性和每一个点点滴滴坚持。
沉香的知道,虽然沉香很名贵,但是没有“受过伤”的沉香木,一点“用场”也没有。只有在狂风暴雨的“磨练”下,树身干枝受伤折断,受伤的地方会慢慢形成“可以制香”的东西,沉香木才能“成材”。
刘勰《文心雕龙》也有“蚌病成珠”说法。这一理论体现在《文心雕龙·才略》一章中,刘勰引用了东汉冯衍的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认为冯衍虽然在盛世中不得志,但他的《显志》和《自序》却如同蚌病成珠,即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蚌病成珠”是说蚌贝之类,误入了泥土沙石,体内局部发生病变,结成“异物”,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异物越发晶莹透亮。此外,在苏轼《答李端叔书》里的一句“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就在蚌之外,又说到了其他的三样:石头的晕纹、犀牛角的“小空腔、小通道”以及树木上的曲折有致的瘿瘤的突起,在木、石、犀本身,都是“病”,而都能焕发新状貌,取悦于人。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启示我们,生活中的不完美和挑战,正是塑造个性和创造价值的源泉。另外,也进一步拓宽了我们对“病”与“美”关系的理解。在这些例子中,所谓的“病”并非完全是负面的,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独特之处,甚至成为令人欣赏的焦点。
不畏挫折,相信时间的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成功的态度。逆境中也是有成长机会的,在挑战中发现自我价值,拥抱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自由、淡泊与智慧


成功欢乐能让人感受喜悦,挫折失败能让人体验悲伤,尝过人生大喜与大悲的人,更能走进生命的深处,更有生命的耐力与韧性。烟火凡尘,世事难料,人生苍劲而又不乏温暖。禅境人生是对自由、淡泊与智慧的综合追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应学会放下纷争与执念,外界再狗血喧嚣,也不会妨碍你追寻一个安静而没有纷争的内心世界,追求一份超然的禅意之境。其间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着理性思维的缓缓流淌。能从容、淡泊、自由地走过的人生,必定是值得度过的。因为社会比经典更复杂,人生比经典更多姿。

薛小华 记之

今日,2024.9.28 周六 ”十一假期“前唯一的休息日



东方慢游生活
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才带有真实的味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