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非凡

文摘   2024-10-21 21:52   江苏  

一般在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它标志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的脚步正悄然临近,自然界也迎来了一场从繁华到肃穆的深刻转变。

2024年霜降时间是10月23日06点14分32秒。‌这一天是星期三,农历九月二十一。

霜降的气候特征尤为显著。
在这个节气里,“霜”字成为了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的象征,同时也预示着万物由盛转衰,生机内敛,为来年春暖花开做准备。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大地便被一层薄薄的白霜覆盖,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水墨画卷。
这层霜,是夜间地面热量散失、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而成的美丽景象,它既是天气寒冷的直接体现,也是昼夜温差大的间接证据。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之中白昼渐渐缩短、黑夜渐长、天气转冷的显著节点。
霜的出现,不仅装点了秋日的萧瑟,更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霜降分“三候”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不仅对人有着重大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逸周书·时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霜降时,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里,就像是在“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丰收之时,像上天献祭,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二候草木黄落。霜降时节,逐渐寒冷的气候,对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摧残,百草尽枯,秋叶翩飞。草木为保护自己,将多余的叶全部魂归泥土,以便度过严寒。
三候蜇虫咸俯。生命轮回,经历了春夏的热闹与繁华,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告别了外界的喧嚣,进入了休眠状态,以修行的姿态,为来年的新生而作准备。

人间至此秋色尽
霜降不仅是自然界季节更迭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农耕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时刻。
在农业生产上,霜降节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预示着收获季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提醒农民朋友们,应抓紧时间完成秋收工作,及时收获并妥善储存粮食作物,以免遭受早霜的侵害。此外,霜降也被视为大自然进入休息和恢复的季节,需做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如施肥、灌溉、防冻等,确保它们能够安全越冬,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此时,草木开始黄落,菊花盛开。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赏菊花是霜降节令的雅事。

“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很多地方在这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秋霜如诗,雅致非凡。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雁是守时的,白雁至则霜降,北方人谓之“霜信”。唐代诗人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这些都是“白雁有信”的记载。据古文献学家、科技史学家胡道静先生考证,白雁不是一般的大雁,而是另一种叫“雪雁”的品种。

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的《山海经》中记载:“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一词,由此而来。南宋陆游说:“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

对此,中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很是旷达,他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来自巴蜀的峨眉峰的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为我弹奏了名曲, 仿佛演绎了万壑松涛雄风。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天色也暗淡了,慨叹美好的时间过得真快。“馀响入霜钟”则写琴音终止后,余音久久不绝,与秋天寺庙的钟声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

霜降不仅带来了季节的转换,更赋予了大地一种别样的风情与韵味,让人心生向往。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此为契机,抒发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

两汉时期张衡的《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也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唐朝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表现霜降时节,鸿雁带霜翩然而至,大自然铺展出一幅斑斓多彩的秋日画卷。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有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还有唐朝白居易在《谪居》“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描绘了霜降后植物凋零的景象,宋代朱岂《采菊亭》“霜降草花落,林柯亦纷披。耿耿园中菊,煌煌发幽姿”中傲立的菊花,宋代叶梦得的《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描绘了霜降时节的景象和氛围,元末明初徐贲《送张山人还天平》中“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余生”,描绘黄叶在霜降时节飘落,白云在雨后悠然升起,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高远
不过,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最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还是唐朝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将秋末冬初的枫林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自然界在寒冷中绽放的别样风情。
这些诗词歌赋赋予了霜降更深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连接人与自然情感的桥梁。大地笼罩着一层薄霜,树叶变幻出红黄交织的美丽色彩,标志着秋天的盛景即将落幕,万物蓄势待发迎接宁静的冬季。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随着霜降的到来,秋燥也愈发明显。此时,空气湿度降低,皮肤易感干燥,呼吸道疾病频发。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补水保湿,适当增加室内湿度,饮食上则宜多食滋阴润燥之物,如梨、蜂蜜、银耳等,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也是抵御寒冷、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而且应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认为“补秋”比“补冬”更要紧,正如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
因为每当霜降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一方面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另一方面,霜降15天后即是立冬,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五脏中对应肺。中医认为,秋季宜收不宜散,辛味发散泄肺,此时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姜、葱、蒜、辣椒等,尤其是辛辣火锅,烧烤要少吃,以防“上火”。
根据中医养生观点,秋要平补,同时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品,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柿子、秋梨、苹果、橄榄、栗子、甘蔗、香蕉、柑橘、葡萄等,都是此节气适宜的水果。
“欲问谁家怎不摘,等到风霜甜不溜。霜降节气吃柿子是从古至今就有的习俗。柿子初红,是酸涩的。唯有等到严霜打一打、冻一冻,才有甜蜜的汁水,凛凛白霜,减苦增甘。
霜降吃柿子,也有“好柿成霜”的美好寓意。摘下这些柿子,收获秋冬时节的温暖祝福。柿子果味甜,汁多肉细,适口,古人赞其“色胜金衣,甘逾玉液”。但柿子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吃,更忌与酸性食物同吃,以免形成“胃柿结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断,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起居时间也应相应调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也是霜降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曾说“秋时凄风残雨,老人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悦其心神,则忘其忧思”,意思是要因势利导,积极宣泄,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七情之悲忧,霜降之时天气渐冷,阳光减少,风起叶落甚至凄风冷雨,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凄凉之感,尤其老年人易产生孤独凄凉感,从而终日闷闷不乐,情绪忧郁,不利于身心健康。

开启“为了更好的重生而蛰伏”。
霜降既是自然界的一次转换,也是人类生活节奏和方式调整的信号。霜降过后,生命的轮回看似归于萧瑟,实则万物在以蛰伏的姿态,为来年的新生做着准备。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霜降之后,许多植物和动物进入休眠状态,这种蛰伏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也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那样,严寒过后,春天即将来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霜降,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文化意蕴的节气。霜降标志着阴气逐渐增强,阳气减弱,象征着宇宙的平衡。这种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哲学相呼应。
在中国文化中,阴阳哲学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强调了平衡与和谐。阴阳哲学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种力量:阴和阳。这两种力量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本质。阴阳哲学的核心在于追求和谐与平衡,强调阴阳之间的互补与共生

霜降标志着阴气逐渐增强,而阳气减弱。这种阴阳的变化象征着宇宙的平衡,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在生活中寻求平衡。在霜降时,人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时间等方式来适应阴气增强的环境,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正如自然界在霜降时经历生命的蜕变一样,人类生活也有其周期性。霜降提醒人们,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变化,接受生命中的挑战,并不断成长和进化。就像植物在冬天褪去叶子,但在春天再次抽出嫩芽一样,人们也可以在生活中不断焕发生机。

愿大家保持康健,迎接寒冷的冬天,期待下一个春天。

薛小华       

2024,10.21

图片来源网络。

东方慢游生活
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才带有真实的味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