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周报——行业政策提振预期,价格企稳技术革新带来新机会!

文摘   2024-12-02 17:11   山西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1、与11月20日价格相比,本周硅料价格保持稳定。本周硅料市场呈现一定回暖趋势。随着月底及年底临近,上下游企业开始集中协商签单,但由于各企业签单策略不一,市场成交价格较为混乱,部分企业仍处于观望或挺价状态。目前,绝大多数订单仍在洽谈中,仅少量订单以让价方式成交。预计下周或将出现集中成交,但在下游需求维持低位的情况下,市场整体仍面临一定的价格下行压力。

本周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及预测表


      本周处于检修或降负荷状态的企业数量减少至14家。本月,头部厂商各生产基地陆续进入集中减产阶段,目前西南地区已进入枯水期,部分区域电价攀升至年度高位,叠加成本和库存压力持续增加,企业生产负担显著加重。根据排产计划,预计12月硅料产量将降至10万吨以下,环比再度大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行业自律会议频繁召开,硅料供需格局有望提升,行业出清进一步加速。

     硅片方面,本周价格保持稳定。经过前期调整后,硅片企业持续减产,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部分规格型号甚至出现短缺。索比咨询数据显示,11月硅片排产预计约为40GW。同时,受前期订单消化和减产影响,硅片库存本周进一步下降。近期,硅片企业排产小幅回升,需求支撑下,短期内硅片价格预计将继续维持稳定。

     电池方面,本周价格小幅上涨。随着年底交货量增加,下游采购需求显著提升,电池市场供应持续趋紧。11月电池企业排产上升,环比增长约7%。目前,电池环节库存水平相对健康,从订单需求来看,12月市场预期仍较为乐观,短期内价格或将继续小幅上行。

     相对于与其他环节,多晶硅目前商定节奏稍显缓慢,目前暂定为去年出货量*系数A+当年产量*系数B。同时按照目前系数其出货量占比系数也相对较少。

     12月国内多晶硅最新排产预计9.46万吨,环比11月下降15.2%。头部企业贡献主要减产量。

     受硅片排产偏低以及需求进入淡季的影响,硅料价格近期出现一定回调。但Q4枯水期叠加行业限产逐步落地,预计明年2月后硅料月度产出将明显收缩,春节后行业需求将开始恢复,Q2需求环比进一步提升,预计硅料库存拐点可能在春节后至Q2出现,此时硅料价格也将迎来修复。

     硅片对于2025年生产配额整体步骤相对其他环节“较好”,也是采用去年出货量与当年产能乘不同系数模式,相较与此前会议,硅片本周对A、B系数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出货量占比),同时对于硅片而言产能部分系数可能会受炉型影响,相比起来1200等落后炉型可能在系数中占劣势。

     统计12月国内硅片产量40.3GW,环比11月小幅增加4.77%。一二线企业存在3-4家小幅提产举动。

头部电池企业相继签署相关协议,协议约定2025年全年光伏电池限产**GW,相关电池企业依据各自2024年全年出货量及最新电池产能确定各自配额,即:((权重*某企业电池出货量/市场总体电池出货量)+(权重*某企业电池产能/市场总体电池产能))*全年限额。

     当前光伏电池环节供需矛盾较大,中国光伏电池产能合计达1000GW以上,2024年全年电池需求610GW以上,国内电池开工率仅60%左右。

12月预计全球电池排产50GW左右,相较上一月大稳小动。

     硅片电池环节,近期182*183.75TOPCon电池价格出现上涨,主要原因是部分电池产线转产至G12,导致M10供给有所减少,叠加年底订单交付以及电池库存较为健康(一周以内)。硅片方面,目前亏损幅度在主材环节中最大,前几个月硅片持续处于去库状态,且11月加速去库、11月排产相比电池少10GW。当前硅片净利润亏损4-5分,现金亏损2-3分。随着去库进行,硅片盈利后续或将有所修复。

     组件环节计划将以不超过“企业出货量x系数”的公式进行“自律”。

     今年下半年,组件开工率已经在控制下调,10-11月采购小高峰期,组件产量小幅上升。

     年末集中交付期即将结束,部分企业开工率计划下调,仅按需生产。12月组件排产有环比下降7-8%的预期。

     11月底,国内光伏玻璃成交高价下降,主流成交重心以低价成交为主,市场需求表现不佳。

     11月国内玻璃价格弱稳为主,组件企业虽有个别提高排产保证出货外,大部分组件厂排产量均有下降,对辅材采购意愿降低,当刚需量仍维持在45GW以上,故整体玻璃成交仍有支撑。

     此外11月天然气的价格上涨也为玻璃成本带来一定支撑,综合支撑下,虽然需求稍显颓靡,但价格区间暂稳,成交重心小幅下移。

     库存。11月国内玻璃行业库存预计先减后增:月初库存由于新单采购的原因导致下降,但随着11月中下旬,组件需求再度回落,库存小幅增加中。

     供应。11月内组件排产计划整体维持下降,但同时国内供应端减量仍较多。

     了解11月内,国内光伏玻璃日熔量由于堵口、冷修的原因导致在产日熔再度减少近5000吨/天,其中冷修产能为3320吨/天,其中龙头企业再度带头冷修,冷修产能达到2000吨/天,且后续仍有2200吨/天产能计划冷修,行业整体处于降产潮中。

     综上所述,对于11月后续价格预测,SMM认为随着抢装机的结束,组件排产将出现大规模下降;

     同时后续亦有春节放假的影响,导致后续需求低迷,玻璃价格预计将跌破一线企业成本线,价格继续下跌为主。

     11月EVA产量预计小幅降低,需求维持。11月光伏EVA产量预计环比下降6.5%,具体情况如下:

     11月光伏EVA产量增加的企业有3家,增加的原因有:光伏价格回暖,软料和发泡库存较高,订单一般,价格不及光伏,组件排产维持,胶膜厂库存较低。原料价格上升,原料采购意愿增强。

     11月光伏EVA产量减少的企业有3家,减少的原因有:企业进入检修,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价格高于光伏EVA,10500-12000元/吨,企业转产LDPE。由于软料发泡的需求较为平淡,加上光伏价格不断上涨,石化厂计划减少软料的生产,并增加光伏EVA的产量。

     然而,一方面,由于上半年多数LDPE生产企业进行了检修,加上需求强劲,使得今年LDPE价格持续走高,导致一些EVA企业转向生产LDPE,从而使光伏EVA在国内的供给收紧。

     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光伏EVA价格有所回升,但同比仍下降21.7%。中国已经成为光伏EVA价格的低洼地,国外进口量也同比减少了48%。

     上述因素综合导致市场现货供给减少,出现缺货情况。

     展望12月。EVA光伏产量增加是可以预期的,同时需求预计环比下降10%。

     但由于目前光伏EVA上游库存极低,尽管12月可能会有库存的增加,但整体库存压力预计不大,因此市场价格有望保持稳定。12月中下旬或因市场需求订单下降,价格走弱。

     胶膜龙头12月计划涨价,涨幅依然在谈。我们认为胶膜涨价或与近期粒子价格上涨有关。10月光伏级EVA粒子价格低至9500-9600元/吨,比发泡料价格更低,近期EVA粒子价格开始上涨,目前光伏级EVA价格修复至10200-10300元/吨,累计涨幅达到7%。部分企业反馈实际价格更高且短期可能继续上涨。粒子涨价的原因,主要是部分装置检修,以及部分装置转产LDPE,使粒子供需有所修复。如果胶膜涨价成功,参考历史经验,胶膜盈利将得到改善。

     胶膜的竞争格局系光伏产业链中最佳,在行业供需改善、贝塔复苏的将来,胶膜景气修复的确定性更强。预计Q4是胶膜盈利底部,明年春节后随着组件需求恢复,胶膜内有望进入量利齐升的新阶段。福斯特作为份额超50%,阿尔法显著的胶膜龙头,出货量跟随行业持续增长,盈利水平的弹性更加值得期待。海优等其他二线企业亦有望跟随行业共同修复。

投资机会:

(1)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已明确处于底部,供给端落后产能的出清进程从23Q4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三线企业掉队、跨界企业批量退出、头部产能开启整合等多个具有标志性事件的阶段,目前已进入这一轮供给侧洗牌的中后期,Q4终端需求旺季有望驱动产业链量价修复,头部企业优势有望持续凸显。

(2)光伏玻璃企业股价与库存往往呈现清晰的反向趋势,即库存上涨则股价跌,库存下降则股价涨,库存高点即股价低点,反之亦然。

(3)随着价格下行,电池处在技术迭代阶段,后续龙头成本优势+渠道溢价有望逐步强化,带动格局出清。海外业务占比适中的企业电池组件一体化以及下游运营商存在量利齐升的机会。

(4)重点关注新技术变革中的结构性成长机会,把握在新技术中抢占先机的优质龙头公司。  

     对已量产的新技术——更看好耗材(辅材等)投资机会,其次是设备投资机会。

     对未量产的新技术——更看好设备投资机会。

    截止24Q2公募基金光伏板块重仓比例环降0.69个百分点至2.0%,除去逆变器板块后主链和其余辅材均有所减仓,整体减仓幅度环比Q1增加0.65个百分点。

2、江苏项目开工进度正常,主要是因为施工证手续而有所延后,预计下周拿到施工许可证后可进行正常开工,目前大丰的两个项目首桩已经装船,随时可发货。海上风电行业拐点明显,不应过分博弈短期时间节点。

    海风项目近期密集启动,2025年上半年海风有望迎来业绩兑现:

1)江苏项目有望年底开工,等待12月桩基开启交付。

2)青洲七EPC招标,要求2025年3月20日开始发货,2025年5月30日前完成供货。

3)帆石一主缆预期2025年2季度交付。

4)帆石二主机预期2025年6月底完成交付。

5)川岛一、三山岛五、红海湾三主机要求2025年6月底完成交付。

     当前海风招标已超9.5gw,叠加此前招标未开工项目,2025年海风有望高增,当前已经核准未招标海风项目达22gw,有望2025年开启招标,看好2026年海风持续高增。

     海风后续有望迎来业绩兑现、招标高增、密集开工的多重共振,海风确定性在逐步增强,信心有望增强,估值有望提高。

     目前大部分零部件涨价5%左右,结合25年陆风100GW+海风15GW的装机预期,明年风电整体迎来EPS与PE共振的反转行情。

     12月份起各风机企业陆续启动供应链零部件谈价,市场对此传闻和说法较多。 

     风机:部分风机厂商反馈谈价从12月中旬启动,亦有厂商已最早启动商务洽谈,整体结果预计12月底至25年2月落地,并非市场传闻已经落地。

     铸件:从紧缺程度来看,8-10MW陆风机型大铸件为最紧缺环节。从厂商反馈来说,铸件企业A表示25年平均价格上涨5-8%;企业B表示锻铸件均有涨价基础,锻件小于铸件,铸件涨价10%。目前也基本处于前期洽谈过程中,但涨价概率较高。

     叶片:8-10MW陆风大叶片紧缺,明年或小幅涨价3-5%,叠加自身工艺/材料优化,单位成本将有一定幅度下降,盈利能力修复。

     25年行业陆海风装机景气度共振,风机企业受益于价格企稳、技术和供应链降本从而实现盈利能力的反转,部分零部件环节紧缺(铸件、叶片、齿轮箱等)具备涨价基础从而实现量利齐升,继续重点关注供应链谈价结果。

     风机内卷拐点。近期国电投2024年第二批风机集采(含塔筒)开标,总规模8.4GW,从报价结果来看:1)5.0MW机型:最低报价2027元/kW,平均报价在2300~2600元/kW;2)6.25、6.7MW机型:最低报价1734元/kW,平均报价2000~2400元/kW;3)8~10MW机型:最低报价1530元/kW,平均报价1600~1900元/kW;

4)10~12MW机型:最低报价1386元/kW,平均报价1550元/kW。

1)开标价格回归正常。以10MW陆风机组为例,此前裸机价格在1100~1200元/kW,个别风光大基地项目报价甚至低于1000元/kW。此次集采开标结果来看,扣除塔筒价格300元/kW,裸机最低报价1100元/kW,平均报价1300元/kW,最低价相较之前报价有10%+上涨。10月北京风能展期间,12家整机企业签署自律公约防内卷,更加注重风机的安全可靠,到此次国电投开标价回升,判断基本代表着风机价格内卷进入尾声,市场竞争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2)风电招投标价格提升的原因或与光伏相似:作为产值规模较大的行业,其低价竞争不可持续。区别于光伏更为密集的反馈,风电也早有相关提倡,只是近期才落实于招投标价格:

a.10月16日北京国际风能展12家整机公司签署行业自律倡议书;

b.11月15日第六届风电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参会40家风电公司深刻体会到低价竞争阻碍产业健康发展,并建议#依法依规制定低价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办法;

c.11月22日国电投8.4GW开标,其中5MW投标均价约2400元/w,6.25MW约2100元/w,8-10MW约1600元/w;

3)评分标准变化是核心。国电投在本次招标采购中,对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不再以最低价为评标基准价,而是以有效投标人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数再下浮5%作为评标基准价。当企业报价低于或等于评标基准价时,即可得满分;报价向上则相应扣分。按照此类规则,最低中标价中标概率下降,而技术方案、商务资质、合理的投标报价才有望获得更高分数。

     有效杜绝恶意低价抢单行为,过往风机招标存在部分超低价抢单行为,对应事后交付控本可能形成质量问题,侧面印证行业近年行业价格下行对应事故频发。头部运营商调整评标机制,行业恶性价格战或为历史。

4)整体看,风电国内招投标价格拐点已经出现,低价竞争不可持续且有法可依,预计相关公司盈利有望修复。此外,在招标放量的背景下,2025年部分零部件具备提价条件。

5)关注后续其他业主评分标准比变化及25Q1招投标情况。风机价格企稳是否具备持续性,继续关注其余业主招标的评分标准变化(2-3家等有动向跟进),以及25Q1起招投标价格情况(风机企业拿单积极性更高,观察价格是否内卷)。

6)弹性测算:以25年为例,假设各家风机交付价格提升1%,若全部转换为风机制造利润,金风、运达、明阳、三一业绩可提升4.0、2.2、3.2、2.0亿元,利润弹性10%、28%、12%、8%。

     量价利维度下,总量维度——需求侧,海陆齐发、内外共振市场预期已经较一致;供给侧,本轮资本开支和技术路线调整基本结束、供需平衡等角度看扩产相对有序,因此明年起需求预计可观的情况下,全行业有望迎来双击。

     零部件——重资产属性强,盈利修复最强确定性来自经营杠杆作用下的利润倍增;如再考虑价格上涨,预计进一步强化盈利修复弹性。

     海风&出海—— 长久期需求确定性强,供给格局相对较优,深远海和海外海风需求有望接力国内。

     主机—— 价格端,考虑在手订单、技术路线切换、业主评标方式优化等因素后价格压力趋于缓解;成本端,机型交付稳定、产业链配套成熟后可变&固定成本有望降低;叠加海风&海外增长,整个环节下限已探、上限可观。

5、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阶段性暂停,未来竞争策略或切换为技术下沉。预计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24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5.4%,环比增长6.1%,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28.0万,渗透率约53.3%。

     预计,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240.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15.4%。

      10月市场回顾。10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5,3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8%,增速较上月提升了1.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消费额为4,452亿元,同比增长4%,显示出在国庆节期间以及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双政策的推动下,“银十”车市的旺季特征十分明显。

     此外,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为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7.3%,这一成绩高于之前的预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0月,比亚迪销量达到502,657辆,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大关,这不仅创下了中国车企的月销记录,同时也刷新了全球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月销记录。

     燃油车全月零售106.6万辆,同比下滑16.1%, 燃油车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下有所恢复,同比降幅开始收窄。新能源市场零售119.6万辆,渗透率52.8%,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1月市场展望11月份,车市仍继续维持自10月以来的高景气度,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持续发挥效用,为车市提供了稳定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各大车企积极利用“双十一”促销活动及月中举办的广州车展,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关注与兴趣。在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11月份的车市热度将会进一步升温。截至11月1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10.6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30%,较上月同期增长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94.2万辆,同比增长5%;11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27.1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37%,较上月同期增长2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244.7万辆,同比增长6%。乘联分会指出,本月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1%,与上月基本持平,终端优惠及促销政策力度未见明显变化。头部厂商的零售目标环比增幅约6.5%,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240.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15.4%,环比上月增长6.1%。新能源车零售预计可达128.0万,渗透率约53.3%。

     新能源车价格竞争初步缓解,主要得益于:1)行业渠道实现部分出清,二线及以下的合资/豪华品牌产能、渠道收缩明显;2)国内报废补贴、地方性补贴陆续出台,销售政策加码边际效用稀释。客户更加关注同等价格带下的产品力和使用感,车机、智驾、长续航、快充等可感功能模块进入技术下沉快车道。

     新能源车价格战缓解,将有助于扭转锂电材料价格向下的预期,电池和材料端存在价格和加工费边际进一步企稳可期,事实上动力电池、隔膜等环节今年Q1大幅降价后,Q2/Q3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主要体现为季度间正常小幅降价)。

      固态电池的未来展望。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外,固态电池还将在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电池厂商将在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超过300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固态电池市场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固态电池将成为未来能源存储和动力供应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中和”、“绿色出行”等全球共识的推动下,固态锂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东莞红木棉电子不仅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更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无限可能,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风险提示:

     光伏、风电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行影响光伏、风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光伏、风电新增装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突发爆炸等事件的风险等。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弘酬投资认为可靠的公开可获得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弘酬投资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弘酬投资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或出版,否则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就本报告内容及其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疏忽、误解或其他不确定之处,弘酬投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END-----------------

展恒基金网
本公众号提供有趣的基金资讯,精辟的基金投资技巧和精准的基金推荐,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基金类相关文章,文章一旦被录用后我们将标明作者和出处,也欢迎其他平台与我们合作相互转发,投稿邮箱:cliang@myfp.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