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技术,探索未来趋势 | 2024年北京口腔医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健康   2024-12-25 17:08   北京  


12月21-22日,由北京口腔医学会、北京医学会口腔医学分会、北京医师协会口腔科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北京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自2011年设立以来,北京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年,学术会议的规模日益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广受口腔医生的青睐,现已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口腔医学会副会长赵继志教授主持,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郭传瑸教授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北京口腔医学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团结凝聚北京口腔人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北京地区口腔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口腔医学会会长白玉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学科需求与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大会各专场邀请了各专业一线专家授课,内容紧贴当下热点话题,为全国各地的口腔同仁搭建一个高质量学术平台。随后,中华口腔医学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林教授对即将在2025年召开的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动员。


在开幕式结束后的特别演讲环节,大会邀请到了全国心理卫生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杨凤池教授,分享了关于口腔医生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减压相关内容。

本文导读:
① 北京口腔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② 牙体牙髓专场
③ 预防专场
④ 镇静镇痛专场
⑤ 口腔正畸专场
⑥ 口腔全科专场
⑦ 口腔急诊专场
⑧ 颞下颌关节专场
⑨ 社区口腔专场


北京口腔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12月21日上午,北京口腔医学会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重要工作事项并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白玉兴教授为北京口腔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厉松教授为常务副会长,王左敏教授王霄教授牛光良教授李鸿波教授周永胜教授赵继志教授柯杰教授黄晓峰教授为副会长,张宁教授为秘书长;张方明教授为北京口腔医学会第六届监事会监事长。



在前两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关于2024年度市级社会组织评估结果的公告》中,北京口腔医学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温育梁在大会现场北京口腔医学会授牌,并颁发了5A级证书,她对北京口腔医学会再次获评5A级社会组织表示祝贺,同时对社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期望。(CMT小米)



牙体牙髓疾病诊疗新策略




侯本祥教授总结发言


牙体牙髓会场主要以青年医师与专家为组合,以主题探讨的形式展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林斐副主任医师王雨涵医师共同探讨了关于牙隐裂诊治的经验总结与思考,牙隐裂的多学科诊疗思想仍然是值得重视的一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孙静华副主任医刘莽南医师则就牙髓病治疗并发皮下气肿的成因和诊疗做了较为深刻的探讨,虽然皮下气肿通常是非致命性和自限性疾病,但在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口腔医师应提高警惕,明确皮下气肿形成的原因和临床表现,避免医源性皮下气肿的发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程茜教授李应龙医师在本次会议中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成人全麻下进行牙科治疗的研究与实践,虽然麻醉下进行牙科治疗在儿科患者中常见,但是对于成人患者的应用较少,全麻技术应用于口腔诊疗时,既可以减少患者牙科恐惧症的发生,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治疗的质量也大大提升;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王成龙主任医师董溪溪医师针对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疗问题发表了观点,牙源性上颌窦炎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可见鼻塞、嗅觉减退等鼻部症状,同时可存在牙痛、上颌疼痛或肿胀、口臭等口腔症状,而疾病的治疗我们可以从口腔方向和上颌窦方向着手,一方面进行基础的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和拔除病原牙等,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恢复上颌窦的引流通畅。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侯本祥教授则为本场会议进行总结,他表示,北京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牙体牙髓专场已举办多次,极大地推动着京津冀地区牙体牙髓治疗的发展,希望未来口腔医师们可以更加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将自己的临床技术提升到更高一级的台阶。(CMT橙橙)

我国口腔预防工作成果与思考




王春晓主任

在口腔预防分会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口腔健康室主任王春晓分享了我国近年口腔预防工作的成果、问题与思考。其中有四个重大政策突破:① 口腔工作首次在全国最高机构发文中有所体现;② 首次明确将口腔疾病预防控制纳入国家慢性病规划;③ 首次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口腔卫生专项行动方案;④ 将口腔健康纳入“三减三健”行动。口腔调查/监测工作正在逐步发展完善,且将在2026年进行下一次重点人群口腔健康状况监测;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也正在向高质量迈进,项目内容逐步丰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蓬勃开展,其中的“9.20全国爱牙日”和“3.20世界口腔健康日”相关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民人群中,近年的口腔健康知晓率、早晚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等均有上升,成年人牙周状况好转,老年人存留牙数增加,这些数据都是值得欣慰的。但是,儿童龋病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最关注的口腔健康问题,我国近年的儿童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必须要引起关注和工作思考。(CMT佳境)

舒适化治疗与儿童口腔镇静技术





在镇静镇痛与儿童口腔专场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万阔教授分享了通过舒适化治疗把患者留住的5条“密钥”,包括:① 如何让患者觉得“一点都不疼”从而建立患者信任,需要掌握高效可靠的局部麻醉技术;② 对于牙周患者的无痛治疗,需要掌握牙周专用的表面麻醉技术,通过悬浮式支点与“点洁”减少牙齿酸痛,有条件时还可引进笑气镇静下洁牙,此外还要做好个性化口腔卫生宣教;③ 对于中老年患者,无痛治疗和麻醉监测下治疗是两个重要方面;④ 对于孕期患者,首先要符合一般诊疗规范,且要注意安全最大化原则和即时性原则,无痛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⑤ 对于儿童患者的舒适化口腔治疗,无痛是基础,全麻是“兜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开展口服药物、笑气和静脉镇静技术,提供差异化服务。

刘云主治医师讲解了鼻喷药物在儿童口腔镇静中的应用。儿童对口腔治疗不配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统称为牙科行为管理问题。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的目标是:① 消除患儿的焦虑和恐惧;② 解除疼痛;③ 消除治疗中的不良记忆;④ 减少唾液分泌:常用方法有口服镇静、笑气镇静、深度镇静以及全身麻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鼻喷镇静是指经由鼻腔给药,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镇静作用,具有无创无痛、起效迅速、操作方便、安全省时等诸多优点。儿童口腔治疗中鼻喷镇静的常用药物有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及其他(如芬太尼等)。(CMT佳境)  


正畸疑难病例多角度探讨





口腔正畸专场中主要进行了病例汇报与专家点评,有6位中青年医师代表分享了具有学习意义和借鉴价值的优秀病例,包括骨性III类伴发上颌第二前磨牙埋伏阻生的双期矫治、骨性II类高角患者的正畸拔牙掩饰治疗等,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王红梅主任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王秀婧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李巍然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口腔科主任赵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主任黄晓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谢贤聚主任医师6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不仅对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还就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解决方案。(CMT佳境)


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





本次口腔全科专场的主题是“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郭玉兴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抗骨吸收药物用药史人群患牙‘拔与‘留的治疗策略“,郭玉兴副主任医师从“为什么要用抗骨吸收药物?抗骨吸收药物有什么危害?药物相关颌骨骨坏死如何定义?病史采集和风险评估有哪些注意事项?患者的临床检查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估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如何减少药物相关颌骨骨坏死发生率?化疗过程中,如可拔牙且避免药物相关颌骨骨坏死?”这8个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自身及其团队在药物相关颌骨骨坏死上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经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海宁主任医师围绕“内分泌专家视角下的糖尿病”进行演讲,王海宁主任医师从内分泌医师的视角向口腔科医生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内分泌医师看到的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表现,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于这两种疾病的重视,为患者提供多学科联合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风湿病是以皮肤、关节、血管及多系统损害为主或伴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穆荣教授介绍了“风湿免疫疾病与口腔疾病”相关内容。穆荣教授表示,风湿病患者的口腔问题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未来希望两学科之间能够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对风湿免疫疾病与口腔疾病关联性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崔念晖教授重点分享了“口服抗栓药物患者门诊拔牙围手术期管理”相关内容。崔念晖教授总结指出,门诊进行的拔牙手术(≤3颗,同区,伤口创面小)被认为是出血低风险(证据多)或中低风险(证据少)的手术,由于停用抗血栓药物导致的血栓风险后果严重,而不停药术后出血风险低且可控,目前术前不停药已成为共识。目前研究数据提示出血风险:VKA类抗凝药(华法林为代表)>NOACs类>抗血小板类。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5岁)、炎症(牙周炎和患牙局部炎症/感染史),拔牙创伤大(数目>4,复杂牙拔除,翻瓣),伴发疾病(肿瘤患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是华法林、降血压药、降血脂药、抗心律不齐药抗真菌药、抗生素等会增加其抗凝效果而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止痛药(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CMT小米)   


口腔门诊急救处理:不可忽视的一环





万阔教授通过分享几例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而进行急救的病例,让我们意识到了口腔门诊急救的特殊性。在口腔日常诊疗中,高血压、中风、过敏、晕厥、癫痫等症状都有可能发生,医师应掌握各种突发情况的具体抢救措施,另外,万教授也强调了口腔门诊的舒适化对于减少孕产妇、幼儿的诊疗并发症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林江教授则分享了自己关于牙周出血的全身因素考量,牙周出血不可忽视,有时可能是因为患者生活习惯所导致,有时却是严重的系统性疾病的首发信号,例如白血病和肝脏疾病。当口腔医师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的牙周出血时,一定要提醒患者进行全身的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徐涛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口腔种植及相关手术术后出血的急症处置的策略,术后出血极有可能使患者出现危重情况,口腔手术术后出血的急症处理一般以局部压迫和缝合为主,危重患者应优先关注气道管理。不过,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后续的治疗,医师们应未雨绸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徐珺副主任医师指出,急性牙痛的临床诊断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因和整体健康状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急性牙痛的治疗要点在于有效的局部处理,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并且要根据病程发展和患者反应来及时调整药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吴煜医师从几个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典型病例出发,表示面部间隙感染需要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重度感染,可以提前利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而对于面部感染反复的患者,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可放过每一个异常的指标。(CMT橙橙)


颞下颌关节病与𬌗学





解放军总医院刘洪臣教授分享了“TMD与咬合病诊疗特点解析”相关内容,刘洪臣教授分享了自身及团队多年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咬合病相关的研究探索,以下这12种病因:咬合创伤、咬合干扰、咬合紊乱、牙磨耗、磨牙症、紧咬牙、牙折、隐裂、楔状缺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牙周病以及食物嵌塞均属于咬合病的范畴。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傅开元教授围绕“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治疗适应证及科学依据”主题展开演讲,傅开元教授提到:TMD主要表现为口颌面/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杂音)开口受限等症状体征,一部分严重影响口颌功能,且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会影响睡眠、工作和社会活动等,是一种具有明显“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特点的心身疾病。TMD治疗更应该考虑其症状体征的严重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下列几种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彩响更大,治疗决策时应充分给予关注,包括:① 疼痛类TMD或关节类合并疼痛性TMD;② TMD症状数量多、存在疼痛症状、伴有心理问题;③ 广泛性咀嚼肌疼痛等。

理想咬合的特点为稳定、均匀、相互保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江青松教授针对“前导的临床设计与实现”展开分享,前导是指上前牙对下颌运动的限制和引导,影响前导的主要因素包括:① 上前牙切端的位置和形态;② 上前牙舌面形态;③ 覆𬌗、覆盖情况。江青松教授表示:前导是口颌系统功能重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前牙美学修复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CMT小米)


“拔”与“留”的全方位考量




社区口腔分会会场邀请了6位专家共同探讨关于牙齿的拔除与保留问题的考量与决策。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中宁副主任医师表示,修复方法应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宜的修复类型才能做到精准微创。例如治疗牙体缺损,是进行树脂修复还是瓷贴面修复?此时我们应考量两种治疗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树脂具有微创、可修补和可塑性强等特点,但是如果遇到缺损过大、形态颜色和牙齿排列严重异常的牙列修复效果不佳,并且还存在容易老化等局限性;瓷贴面的材料多种多样,具有优异的颜色特征和通透效果,可以有效改善牙齿形态,不过微创方面略逊色于树脂修复,遮色的能力也较局限。对比来看,并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宜的修复方法。我们需要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能照本宣科。

根管治疗后疾病是指根管治疗后患牙根尖周病变未愈合或出现新病变,患病率为16%~65%,微生物感染、医源性因素和根尖外真性囊肿等是发病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孙静华副主任医师指出,根尖过度预备或严重吸收、感染硬组织碎屑进入根尖周组织、窦道经久不愈的难治性病例,非手术性根管治疗无法解决的真性囊肿及异物反应等,应首先考虑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进行根尖手术再治疗,第一步是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病变存在咬合痛、根管超填、遗漏根管钙化、根尖过度预备等情况时,可考虑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手术后患牙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保留。若出现难以磨除的牙根纵裂或非牙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则建议拔除患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董坚主任医师分享了关于覆盖义齿的基牙保留策略以及有效维护的方法。覆盖义齿是指义齿的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天然牙冠或牙根(或种植体)上的一种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覆盖义齿应尽量延长天然牙的寿命,可以达到防止骨吸收、改善冠根比、提高义齿的固位力等目的。据研究显示,如果患者可以保持更好的口腔卫生,那么可以大大降低覆盖义齿的失败率,减少牙龈退缩、根面龋和牙周病等生物并发症以及基牙黏膜损伤、附着体损伤和义齿基托折裂等技术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覆盖义齿和基牙的使用寿命的具体操作包括:① 选择合适的附着体,规范的牙体预备与粘接;② 基牙处义齿基托边缘的规范化设计;③ 增加可以加强义齿基托结构的设计;④ 选择合适的附着体安装时机;⑤ 调整全牙列的咬合分布。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秘书长荣文笙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基金会对于全面口腔健康管理和预防常见病所作出的努力。荣文笙教授从儿童患龋风险评估、预防性洁治、全面口腔清洁护理、局部用氟和窝沟封闭5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如何进行口腔健康管理与预防疾病的方法。对于患龋风险高的患儿,乳磨牙新萌出后窝沟较深者,建议做窝沟封闭。由于低龄儿童配合度较差,可选用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进行操作。任何年龄段的患儿,一旦发现龋齿就要纳入管理,控制龋损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郑树国教授则分享了氟化物防龋应用的最新进展。氟化物的防龋机制主要有:① 对致龋微生物的抑制;② 加速牙釉质、牙本质再矿化;③ 增加牙齿对酸的抵抗力;④ 改变口腔微生态环境;⑤ 促进牙齿矿物质溶解和再矿化的动态平衡。含氟牙膏的有效氟离子浓度是防龋的关键,氟化物的类型则是其次,建议所有年龄段的龋病高危人群都使用适当的含氟牙膏每天刷牙两次,3~6岁的儿童刷牙时牙膏用量大约为黄豆粒大小即可,3岁以下儿童刷牙时牙膏用量则建议仅一粒米大小,另外,不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漱口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刘敏主任医师则展示了促进北京地区老年群体口腔健康的工作成果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口腔疾病老年患者群体的挑战主要在于患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常常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有时还伴有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所以老年口腔特色诊疗服务的开展十分必要,既可以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也可以让老年患者的就医更加便捷。口腔医师在诊治老年患者时,要对全牙列的软硬组织健康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近年来,为了提升老年口腔健康服务水平,北京市的各个相关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口腔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CMT橙橙)





除了以上提到的专场外,本次会议还举办了下颌阻生智齿牙冠切除术基础培训班、牙周病学专场、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场、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颌面影像学专场等共26个学术专场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得以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共同探讨解决临床难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也使参会者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洞察未来趋势,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从而催生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亦看到年轻一代口腔医学人才在大会上崭露头角,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热情为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坚信,在北京口腔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引领下,以及北京市口腔医学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北京口腔医学会将一如既往地团结和激励广大口腔医学工作者,共同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满怀信心、稳步前行,为推动口腔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CMT小米

助理编辑:CMT橙橙

监制:CMT飘飘

商务合作:刘先生 13521808316


『口腔科普小今 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面向大众开设的口腔健康教育平台。在这里有一位靠谱的“小今医生”,希望用说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传播普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提供权威、准确、实用的口腔健康信息。点击关注我们,有眼光!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出版发行,为国内首个正式出版发行且具有国家刊号的口腔领域专业报纸。传播口腔医学专业信息,成为口腔医师的贴身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