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
不知在忙什么?这会才坐在电脑前。
芷涵发信息给我,去石首做头发了。我告诉妈妈,妈妈说,还要去石首做头发呀?这在她心里是不可思议的事。
年轻人,结婚了,长大了,想换种发型,很正常。
阴天,有风,有点凉。很安静。
上午热闹,几个孩子,教他们读英语,写日记。日记的主题我前几天就想好了,秋天到了,写桂花,写秋天的云,还有个孩子,老师交代写有关国庆节的一些。
先洗头发的时候,想自己今天教他们的一些,就想,幸好我会写,也做了功课,否则,这几篇日记在短时间内完成也没那么容易。
平时呆在家也有事做。关注了某个数学老师的视频号,有空会点进去听题,觉得自己还是学到了不少。今天给邓玉辉讲数学题,年龄差,用听来的方法给她讲解,简单,易懂。六年级的分数应用题的量率对应,涉及到很多,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昨晚给安安说自己今年学数学比去年懂得多,又说可能是一直在练习的缘故。安安听了微微笑。最近很少听安安和我说她学习上的事,她不说,我也记不起问,孩子已经够累了,希望她在我面前是放松的。
芷涵昨晚在APP上给安安点了一杯奶茶,我给她买了一个煎饼果子。安安喜欢吃面条,但我想到奶茶是汤汤水水,就买了煎饼果子,搭配着吃。今早上楼给她收拾房间,发觉煎饼果子只吃了一半。
至少有大半年没吃煎饼果子了,可能是真的不喜欢吃。
不喜欢就不喜欢吧,勉强不来。很多事情,顺其自然没什么不好。
听雨
据说听雨是十大雅事之一。
我对十大雅事并不太清楚,百度,原来是:酌酒、听雨、寻幽、拾花、焚香、侯月、赏画、品茗、对弈、抚琴。
为什么想到听雨,是因为今天刷到树枝视频号发的有关雨的视频,点点滴滴,那雨顺着草木倾斜、摇摆,真是迷人。
已经很久没有下一场痛快的雨,更别提听雨了。
这会听刀郎的《花妖》“若遇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不免在心里勾画那雨珠拍打遮雨棚“噼噼啪啪”的声音,又想到妈妈遮雨棚的钢管里躲进去避雨的小麻雀——它们真是聪明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算壮年吧。没有客舟,也没有雨,但江阔、云低、西风这些意象在秋天真是寻常的。
我读“听雨”那年是十五岁吧。下学了,买了一本“大学语文”在家里看,读到这阙词,惊了一下。那个阶段真是接触到不少好词,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赋”也是那时读到的。
那时看见这些文举甚好的词是会背诵的,没有人逼我,就是喜欢。
老年听雨是什么感觉呢?“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么?
其实,老与不老,雨爱下就下,想落就落,而不是“而今听雨僧庐下”。嗯,到哪里去找僧庐呢?就在家吧,坐在屋檐下,站在窗前,抑或躺在床上,哪里不是归处?
“僧庐”,有些刻意了。
此刻,风很大,风里,几茎的残荷摇晃着。黛玉说她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我不是黛玉,却与她一样,很是喜欢这句的。那种寂寥,那种凋残的美,略一凝神,就生动起来。
十雅事中,侯月、听雨于我似乎是易得的,又想,天公不作美,也是空。
十月的雨,可敲残荷,其声悠悠,其声漫漫,那是经历了生命繁华后的宁静、淡然……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