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路在脚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这就为项目式学习”的进一步探索、尝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预见,探索“项目式学习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备课活动研究的重点内容,期望一线教师积极、主动、认真地参与其中,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为项目式学习贡献出自己的教育智慧。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项目式学习是围绕着一定挑战性和真实性的项目主题展开,依托着某一学科的理论,并在活动中体现多学科交叉的思想;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阐述自己习得的知识,最终以产品形式呈现,师生、生生间多角度评价,对学习者习得的量以及程度给予评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建构知识网、掌握必备技能、实现综合发展的模式。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
二、项目式学习要素1、具有挑战性的问题;2、持续探究;3、真实性;4、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5、反思;6、评价与修改;7、成果公众展示
三:项目式学习特征:1、涵盖多学科知识。2、强调学生主体作用。3、公开展示成果。4、重视评价与回顾。5、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项目学习四个特征:项目是真实的、有意义的;与多学科内容深度交融;支持多 主体互动;用过程性评价改进教学。
四、项目式学习比传统教学优势:1、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参与度更高、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效果更佳。2、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项目式学习有助于锻炼高阶思维能力。项目式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生在构思方案、自主探究、做出决策以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决策、创造、系统推理分析等高阶思维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4、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当下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调整其具体实践形式,以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房涛学习与分享)
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