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保目录提前到25年9月!丙类药目录明确,为商业险确定药品保障范围!

职场   2025-01-17 20:10   山东  

24年追回医保资金242.3亿元,国家医保局部署25年8大重点工作!

欢迎进入全国医保交流群,

交流群添加微信号:17866617251进入


2025年1月17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

因为内容量实在太大,分几篇文章学习。


写在前面

7年来【国家医保局18年成立】,医保药品目录已累计新增了835种新药好药

去年新增的“全球新”创新药达到了38种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份完成

拟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就是对4月初申报开始时尚未获批,但预计今年5月底前能够获批的新药,企业可进行预申报,只要在5月底正式批准,就能够参加后续的专家评审环节。

丙类目录建立优势

1.为商业健康保险确定药品保障范围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2.有利于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有利于满足患者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疾病治疗经济负担。

丙类目录建立的4点考虑

一是药品范围上,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

二是使用范围上,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三是工作安排上,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工作程序拟参照医保目录调整程序,但会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充分参与。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措施。

四是支持落地应用上,国家医保局将探索优化调整支付管理政策,对于丙类目录药品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具体工作方案将在完善后争取尽快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提出宝贵意见。


原文

财新传媒记者:

今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了38种创新药,创历年新高,这给予中国创新药企极大的鼓舞。我们还关注到,国家医保局将探索形成丙类目录,能否详细介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支持创新和建立丙类目录的有关考虑?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

感谢您的提问。国家医保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强化医保战略购买,在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7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已累计新增了835种新药好药,去年新增的“全球新”创新药达到了38种,创历年新高,医保部门“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导向进一步彰显。

我们也看到,今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提出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讨论很热烈,许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积极建言献策,为我们完善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也反映出无论是医药产业、保险行业还是医生、患者都对建立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拓展创新药支付渠道有很高期待。

在基本医保现有的甲乙类目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目录是完善我国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体系的一次重大尝试,有利于发挥医保部门政策优势、专家优势和管理服务经验,为商业健康保险确定药品保障范围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满足患者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疾病治疗经济负担。

对这项工作我们目前有几点考虑:一是药品范围上,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二是使用范围上,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三是工作安排上,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工作程序拟参照医保目录调整程序,但会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充分参与。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措施。四是支持落地应用上,国家医保局将探索优化调整支付管理政策,对于丙类目录药品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具体工作方案将在完善后争取尽快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提出宝贵意见。

此外,由于丙类目录要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对接,必需留有一定的产品设计、精算、落地的时间,因此从今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份完成。为尽量减少对行业的影响,经过反复研究,今年我们拟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就是对4月初申报开始时尚未获批,但预计今年5月底前能够获批的新药,企业可进行预申报,只要在5月底正式批准,就能够参加后续的专家评审环节。


25年还未开始,您感觉会怎样?


加入知识星球

我会第一时间更新很多内部的资料

比如政策、行业动态、医保合规材料数据等

超乎你的想象

医保支付避规总结:医保药品耗材项目规则(2024版)

含有药品、项目、耗材6000+条,需要的加我微信或者扫码进入知识星球获取。

注意:需要付费

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具体以相关政策文件内容要求为准。

图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其他商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17866617251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免费咨询医保问题!

数看三医
搜集、整理、分析、总结、赋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