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全国医保交流群,
交流群添加微信号:17866617251进入
一、反腐
24年4月,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组长章明被调查。
25年1月18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医保局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以下来自各文章评论区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吧
二、关于医保集采政策
集采是个好政策,正常来说,集采只是增加了议价权,减少了中间成本,即使厂家有单位药品让利,但是集采量大,总利润应该不会下降。如果不是厂家没操守,恶意竞标,以次充好,就是动了中间环节的利益。
以后报销直接去医保局,不用医保资金拨付医院,岂不是更加深入民心?集采政策那么好,为何不在各个民生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也可以采取国家集采嘛,既能支持低碳清洁,绿色环保,又让广大群众受益,岂不更好?民心所向,建议相关部门考虑一下。
医保没钱是集采药越走越远最大的靠山。
政策的目标很好,但不要违背事物的本质才能执行。药品是特殊商品,既然脱离不了商品的本质,就要考虑商品固有的性质。一瓶矿泉水都能收费2元对比一下药品?
有时候也不太明白集采的时候按什么标准来谈价格🤔如果一味的追求低价,就算企业承诺保质,那会不会降低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会不会减少了研发原创新药的资金和动力?
不是不信仿制药,而是不信没有质量保障的仿制药,请国家医保局主动承担对药品质量监管的责任,不能光压价,不保证质量!
三、关于药监药品质量问题
一次性评价终于有人关注了
一致性评价是体内的,但是价格压成这样,为了中标,药企就需要将原料辅料包材换成最便宜的,这个叫做变更,是体外的。实际上做临床的那个药跟中集采的已有很大差别了,故称为一次性评价
最后一句说得很好。请对所有国产药品上线匿名提交副作用的评估,把副作用超过平均水平的药品踢出集采。
四、关于一些用药人的故事
今天刚被群众骂药太便宜,报销起付线达不到自费太多
吃二甲双瓜降血糖,一直是早晨吃一粒,维持血糖稳定。吃集采药三个月后,血糖过10了。换成进口原研药,血糖回到6
精神科的安眠药,有些吃了两个小时才入睡,有些睡了三个小时就醒了
集采的替罗非班 集采之前280一瓶 一个病人用5瓶也就1000块 但是效果的确不错 小动脉型脑梗死基本用上之后很少会进展,现在18块一瓶的 用了3个病人都加重了 咱也不知道是病人运气差还是啥
五、关于专家
为上海专家们点赞,敢说实话,为民发声
专家也有父母兄弟姐妹
这才是专家该做的事,敢于吹哨并不是坏事,都是为了人民的健康负责,点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日前国家医保局积极回应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二十位政协委员对医保集采的提案。个人感受,与其说是国家医保局积极回应,实则是国家医保局用专家们最擅长的临床科研思维用科学方法对专家们毫无科学性的主观直觉提案给予毫不留情的批驳。这次专家们完败。
六、关于人和选择权问题
领导干部应该起带头作用!
有钱人愿意吃原研药,医保不报销就是了。关键医院得有呀,别说有钱人,总要给老百姓自由选择权吧。
原研药应敞开供应,自费即可。医疗和普通消费不同的主导者是医生而不是“消费者”本人,而医生是有可能受其它因素影响给不同的用药方案的。
六、关于中药西药
医保没钱跟原研药有啥关系,中成药中药才是大头
为了保持中药的纯正,建议大力严查某些中药里面悄悄加了西药成分,需要严厉打击,中西颠倒,西药成分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医学国粹的声誉。
我在公立医院取药口常见景象就是:老先生老婆婆们拿巨大的马甲带装无数的中成药口服液或冲剂。
七、个人思考
1.药监局被推到风口浪尖
2.国家医保局,算是正面回应此事件,我相信以他们历来的作风,集采药的矛盾、问题在今后会有一个结果
3.改革到了深水区,25年我觉得戏不会少
4.事情已经高度上升了,且摆在了台面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我开通知识星球啦
运营2月来,已更新近400份医保、医疗、医药行业政策、动态、报告等。
已有120多名小伙伴加入。
星球后续还会根据需求持续更新,并提供资料代寻找服务。
星球初创,199元/年
199/365=0.54元
平均每天0.54元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财富
欢迎加入,共同进步!
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具体以相关政策文件内容要求为准。
图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其他商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17866617251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免费咨询医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