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六节:病理科的奖金不应该低

文摘   2025-01-02 06:02   湖北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016年6月19日日记



由于国家物价的制定主要是依据仪器和耗材,很少把人力成本考虑进去,因此基本上靠体力手工制作切片,用脑力来做病理诊断的病理科定价都非常低,导致病理科奖金很低。

国家物价无法短时间改变,但是一个病理人应该向院领导说透这个情况,让管理者来做调整,完善国家某些政策的不合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很感谢我遇到的领导都非常开明,他们接受了我的观点:病理科的价值在于它提高了医院的诊断水平,从而促进了临床到诊疗水平。



还没有取得住院医师资格的静虽然被医院红头文件任命为科室负责人,但工作性质没有变,仍然是原来主任安排的一些工勤员类工作:收标本、发报告、整蜡块、切片、记账、领取物品等等。

但工作环境变了,大家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没有资历、科室年龄最小的人当自己的领导,技术员切完切片就离开科室回家,医生发完报告也不再做事,或者也离开科室。

于是更多琐细的事情落在静身上,静变得更加忙碌。

忙碌做事的静一直在寻找一个管理突破口,她发现大家对病理科奖金是全院最低非常不满意,于是静希望通过提高奖金来赢得大家工作上的支持。

静首先去找医院了解奖金的核算方式,杨科长非常耐心、细致地告诉了静奖金的核算方式:原来科室奖金的提成比率是按分数来的,70分以下(为丙等科室),总收入减去支出的5%提成;70到90分之间(为乙等科室)为10%提成;大于90分(甲等科室)就是15%提成。每个科室的基础分是60分。加分项目有发表科普文章(最高5分),发表论文(每篇1分,中华牌5分),有课题鉴定(每鉴定一个20分),减分项目有医院检查出问题,出现纠纷,差错。

并且每个月还有10%的浮动,如果科室有发现隐患并被消除可以提高10%,如果没有发现隐患而出现问题降低10%,既没有发现隐患,也没有问题就不增减。

而病理科的分数每月都在65分左右。医院绝大部分科室是丙等,少数乙等,没有甲等科室。

这是一个目的良好、但执行起来效果不大好的分配方式。

原来的贾主任每次向医院汇报时是没有隐患,也没有问题,因此没有浮动奖金,静知道医院奖金原则后就每个月上报隐患和隐患消除情况(只要你认真管理,绝对会发现很多问题,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静当科室负责人后,每月奖金立马上浮10%。

并且静开始每周末写科普文章,每月都有科普文章发表(前后一共发表了70多篇),刚好静的硕士期间论文陆续发表,半年后病理科奖金就从原来的5%的提成比率升高为11%,增加了一倍多。

一年后,静的一项课题进行鉴定,病理科成为医院唯一的甲等科室,病理科的奖金提成比率全院最高,为16.5%,病理科的人均奖金也成为全院第一。

但这个制度有不完美的地方,制度只对科室进行评分,没有对个人进行考核,所有的加分项目是由静一个人努力获得,但奖金是全科室人共享,而静本人无论是写科普文章、发表论文,还是鉴定课题都没有个人奖励,这样的奖励方式对个人的鼓励是不高的,这也是原来科室员工不愿意写科普文章、论文的原因之一。

一个好的政策是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奖金提高之后,反对静的力量有所削弱,所以奖金应该成为一个科主任的管理武器。

病理科奖金提高3年之后,医院来了新院长,新院长找了一批医院青年骨干了解医院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静在其中。

静提出奖金的分配制度应该与工作量密切挂钩,随时动态地反映“多劳多得”的奖励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科普文章加分、论文加分、科研奖励加分应该给个人,以此来调动全院写科普、写论文、做科研的积极性,科室员工没有遵守医院制度的扣钱也应该到个人,不应该让全科室人承担个人错误。

静提出的原因是有一次发现一个乙等科室的一个员工吸烟被医院扣一分,科室刚好是70分变成69分,科室被降为丙等,全科室每个人都奖金下降一半,那个吸烟的人也只下降一半奖金。

还有一个外科医生说他们科室的工作量比上个月增加20%,奖金好像变化不大,但增加20%很辛苦,因此大家没有什么干劲。

新院长采纳了静的意见,临床奖金分配简单到收入减去支出乘以一个高系数,医技科室奖金系数是一个低系数。

这样多做奖金就会升高得很明显,但病理科奖金迅速从全院第一降到全院倒数第一,因为病理科的各项收费是残忍的低廉。

一个蜡块50元收费要11人参与,做三天才能出来,平均每个蜡块累计的人工时间至少是30分钟。但是检验科一管肿瘤标记物的血机器做几分钟就可以收取800多元,B超是几分钟就200元,CT是几分钟几百元,PETCT是几分钟几千元。

于是静反复和院长谈病理科的风险度和病理报告的重要性:肿瘤标记物升高了,经过检查不是癌,没关系。B超、CT、PET-CT诊断占位性病变,或考虑为恶性,最后是良性,没有问题,临床不会根据这个结果下药治疗。

临床是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来确定手术范围,来用药的。所以虽然一个病理诊断报告只能最多收220元,但是它是金标准,它代表着这个医院的诊断水平和正确治疗的水平。

开明的、管理能力很强的新院长听取了静的意见,给了病理科风险系数奖励,病理科的奖金再次大幅度提高。当然院长给予病理科特殊的风险系数奖励的前提是静管理的病理科工作受到临床一致好评:病理诊断准确,及时快速,并且配合临床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作为病理科主任的静,一直把如何提高病理科奖金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内容,她要求每个员工认真做事,不要出错,每个员工都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给临床最准确、最及时的报告,服务好临床,服务好患者。这是获得高奖金的前提条件。

于是,科室良好地发展,奖金不断地升高,员工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美丽的循环。

活成我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故事

第一章第一节:18岁那年我高考失败,选择专业错误

第一章第二节:感谢考研!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一章第四节:如何在面试中不受考题限制来表现自己?

第一章第五节:如果不能逃避,那么必须热爱

第一章第六节:三年时间,你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第七节: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

第一章第八节:37岁的妈妈考上博士啦

第一章第九节: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第一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一章第十一节:20年前的青春

第一章第十二节:阳光般的鼓励和不变的感恩

第一章第十三节:第一次当大学老师

第一章第十四节:只是因为我喜欢

第一章第十五节:最后一次当青年与圆梦

第一章第十六节:我只是坚信努力!

第一章第十七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第十八节:活成自己的阳光

第一章第十九节:诚实,让我获得了美好的工作

第一章第二十节:第一次当老师

第一章第二十一节: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第一章第二十二节:人生需要有翻篇的能力

第一章第二十三节:我的文学梦

第一章第二十四节:热爱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第一章第二十五节:一次性通过的英语考试

第一章第二十六节:我也是老师了,真幸运

第一章第二十七节:我的粉丝终于超过1万人了

第一章第二十八节:徐老师的鼓励,让我爱上了写作

第一章第二十九节:再次穿上20年前的衣服

励志故事

第二章第一节:观念一变,月薪1千变6千

第二章第二节: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二章第三节: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叫本事!

第二章第四节:努力做到不求人

第二章第五节:青春不努力,怎么会美丽?

第二章第六节: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

第二章第七节: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章第八节:学会爱自己

第二章第九节:下班后3个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第二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二章第十一节:为什么你拼死努力人生还不能开挂?

第二章第十二节:你相信1万小时定律吗?

第二章第十三节:为什么优秀的人一天是48个小时

第二章第十四节:优秀的人有时间锻炼吗?

第二章第十五节: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人可以压倒你

第二章第十六节:当你身边的人比你优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二章第十七节: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第十八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二章第十九节:一个临时员工的卓越努力

第二章第二十节:努力是为了多一种选择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以明确目标、正确方法为导向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章第二十二节: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第二章第二十三节:服务品牌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第二十四节:那个一定会幸福美满的女孩

病理科的故事

第三章第一节:一个病理科的10年巨变

第三章第二节:上班第一天:我们科室有点破

第三章第三节:病理科是医院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第四节:病理科是临床最不满意的科室

第三章第五节:临危受命,谁的人生不委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公众号开更啦~

欢迎大家关注~




我走了一条曲折的路。

从高考失败只能读专科,到最后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

从普通护士到病理专家。

从小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的科主任。

一路上很艰辛,但又获得了很多收获。

听过很多冷言冷语,也获得了温暖鼓励。

所以,只要是你足够努力,很多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而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努力,记录生活的美好,同时希望这是文学梦想实现的开始。    




袁静萍  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有趣的静萍医生
从小医院护士,到大医院博导,我用了30年的坚持努力,所以我相信:人生不设限,努力无止境,永不言败,勇攀高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