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该要穿秋裤了吧

文摘   2024-10-26 11:25   湖南  

从明天开始,要密集在湖南、江苏、重庆三地讲课。重庆讲完,还要马不停蹄赶去北京参加一个活动。


朋友们在上海(去江苏途径上海)和北京已经安排好了两个酒局,“酒斟满、杯莫停”,大概会是未来一周的常态,想想就兴奋。

这些年,读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喝酒一个月也只不过三两场,抽烟断断续续,有时候一天可以抽一包有时候几天不抽。一年三百五十天几乎不曾间断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喝茶二是写作。


大家都看到了, 这几年我的微信公号几乎每天都在更新。从找选题到收集信息、核实筛选求证信息、写稿、排版编辑推送,全都是我一个人在做。从体力和脑力的付出来讲,真的是一个人相当于一个团队。


如今这世道,现实比影视剧精彩,我关注的领域并不缺写作的素材。但要确定一个现实可操作的选题要兼顾很多因素,比如有一定社会关注度和传播价值,有时候还要考虑是否涉及公共利益,还得评估写作的风险,各方面计算完还能写的,其实并不多。


所以,每日看似轻松的一千多字,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


偶尔有人问,是不是喝点酒了写作更有灵感。


稍微看过我几篇文章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在搞文学创作,写的不是小说,都是真刀真枪的现实生活,稍有差池,就可能惹来大麻烦。所以,我酒后极少写东西,偶尔写也是闲篇,绝不写正经的事情。


确定了选题之后如何核实、筛选信息,也是一件十分耗费心力的事情。


大家也看到了,这几年跟过去一样,基本没有失手。这与经验有关,但经验经常会让人跌倒在阴沟里,所以除了经验外还必须勤奋与谨慎。多查查资料,多找人问问,多翻翻书,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不冒进,不功利。


勤奋与谨慎,经常比经验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网络时代,信息很多,更多时候不是缺信息,而是如何利用好信息。重大独家信息,是最好的信息;与媒体同题操作,独家难,则要找第二落点,尽量以角度取胜。


这些,都是做新闻的基本技巧。要做到这些,除了技巧,也还都需要勤奋与谨慎。


然后,就是写作了。


我关注的领域,不同于别的领域,笔下都是各种官,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中都有各自的能量,写他们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是一二是二,有就有,没有不能说成有。春秋笔法偶尔有,但文字总归是讲究一个精准和干净。


这也注定了文章不要引经据典,也几乎不必引用什么诗词歌赋,能引用的只有与关注的事件相关的法律条文、事件当事人的供词、证人的证词、司法文书等。


常有不太懂文字门道的人说我文笔好,我都暗自摇头笑,哪有什么文笔,只有见红的直来直去。


每天,大概要花三个多小时做确定选题、核实信息、写作这些事,当然,选题往往是早就在脑子里了,坐到书桌前基本就是求证与写作,写完后上传到微信公号推送。写作时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孤军作战,没有小伙伴,连个校对都没有,经常会有错别字。


欣慰的是,错别字常有,但文章写错的情况极少出现。


遇到好的选题,会兴奋,与当记者的时候一样。几个小时弄下来,丝毫不觉得累。推送完,泡上茶点上烟,疲惫感才如潮水般袭来。


日复一日如此,一年一晃就结束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疲惫感。偶尔觉得累了,会去找自己对得上眼的文章申请一个转载,让自己喘口气。


除了疲惫,写作空间越来越逼仄引发的无力感也日盛一日,常常让人有找个僻静处躲几日的念头。


出门讲课,似乎有了正事做就可以说服自己不必每日都要写点什么才行。当然,也难保不会有突发情况会让人忍不住要写几句说点什么。


说起来,有四年没有去过北京了,很多故人数年不见,少不得要去拜访几位。若公号里没有见到我,诸君不必担忧,多半在与故人喝茶饮酒忆旧。


北京,应该要穿秋裤了吧。


2024年10月26日

衣者褚
重新定义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