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命案为何令日本人如此不安?
民生
情感
2024-07-01 20:31
中国
作者:贾思迈
前新闻人,现旅居日本,为日本某大学研究员
昨天,国内各大互联网平台均发出“处置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账号”的相关通知。苏州胡友平女士遇害一案,给近年来非理性极端反日热潮略为降温。据国内媒体报道,这起案件地方政府已经定性的孤立的、无差别的袭击。互联网平台相继公告
在中日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的当下,这一事件在日本也引起高度重视。日本外务省为其他国家的普通国民降半旗,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对事件的定性是不同的,视之为一起与日本海外公民安全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
“国宝”惊动了外相
苏州案件事发于6月24日,在日本媒体上,有许多评论认为日本政府在苏州案件中的态度非常低调,因为几乎没有官方表态。但这位见义勇为的胡友平女士伤重不治去世后,日本方面迅速反应,6月28日上午十点,日本驻华大使馆即降半旗悼念,并发出微博。6月28日,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向胡友平致哀。图源新华视觉当天内阁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在记者会上对胡友平女士表示哀悼,且明确指出,胡友平女士是为保护校巴上的日本学童而伤重去世的。也就是说,日方根据媒体和相关信息渠道,确认了犯罪嫌疑人是针对日本学童而来。尽管外相表示,会和中方一起合作,切实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但这样的官方表态,其实令日本人非常不安。因为袭击学童在日本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最近二十年的生育率直线下降,日本政府和立法机关通过了各种鼓励生育的法案,甚至还在2007年设立了“内阁少子化对策特命担当大臣”,负责与儿童及生育、抚养的相关职能。2023年4月,日本政府正式在内阁设立“儿童家庭厅”,隶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当年的首任少子化对策担当大臣就是如今的外务大臣上川阳子。上川阳子当然明白,幼儿对日本未来的重要性。因此外务省这次的超常规反应,可谓其来有自。2019年5月15日发生在千叶县的一起车祸中,肇事货车失控冲进路边的公园,当时两位女性保育员在照护5位儿童玩耍,其中一位保育员奋力推开即将被撞到的孩子,而自己却身负重伤,严重骨折。同样在千叶县,2021年6月28日,一辆失控货车冲进小学生队伍中,造成两名学生死亡,三名学生受伤。事后三天,文部科学省自民党议员成立“公立小学引入校车研究小组”,提交了《紧急决议》,呼吁在公立小学系统引入校车。时任首相的菅义伟也做出表态。后来被确认系酒驾的司机被判入狱14年,司机的母亲已经八十高龄,面对镜头向观众深深忏悔。就在三天前,国营公共电视台NHK还播出了“千叶628车祸”三周年的纪念新闻节目。在这个纪念报道中,记者通过采访告诉国民,在这起车祸之后,截至2023年12月,全国有97%的学校周边地方(共计3913处),新设人行横道或者改设了学生的行走路线。
在上学放学的时候,通常在人行横道上有学校人员或者社区义工拿着红色的警示棍,保护学童、学生过马路,学生的路权是最高的。儿童才是在日本社会最有“特权”的人。笔者驾车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这些可爱的孩子在过马路之后还会向汽车司机鞠躬。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当温暖的画面。因此,当他们突然得知,有人要持刀袭击孩子们乘坐的校车,可想而知,这种心理震撼有多大?
很“小白兔”的普通日本人
日本在二战后的和平宪法塑造了几代人看待历史的心态,“平和主义”(日语“平和”即中文的“和平”)是很多普通人的意识形态,在人与人之间如此,面对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仍然如此。因此,日本普通人对苏州事件的看法是:救人是第一位的,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得知袭击事件后,一位叫早川绫子的女性在社交媒体上说:希望外务省和大使馆立即对保护学童的女性表示感谢,承担她的全部治疗费用并支付慰问金。但她也自我反思说,应该找到对普通中国民众有效的沟通方式,不要再坚持日本那种硬掰道理的思维模式。持续关注日本儿童问题的著名企业家西村博之,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向日本政府请求立即表彰暨已经去世的胡友平女士,并表示自己可以私人出资,交给胡女士的家人。这类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是最多的。笔者接触的一般日本人,脑子里基本没有“中日对立”、“极端民族主义高涨”这样的概念。杀人当然不对,杀孩子当然更不对,不论是哪一国的孩子。毫无疑问,他们“希望”这是一个偶发的、孤立事件,而不是专门针对日本孩子的。我的一个日本朋友说:“如果一个人、一个儿童,因为他出生在日本、他是日本人就要被杀掉,这不就是严重的种族主义吗?我只能希望不是这样的。”这已经是笔者听到的普通日本人,关于这个案件最重的评价。日本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秉持新闻的完整性要求,也说明了犯罪嫌疑人是针对日本校车而去的。总体而言,日本人不希望身为日本人要被他人如此对待,一个人出生在哪个国家是很偶然的事情,身为日本人,一出生就要负担一些沉甸甸的包袱,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事。也有人主张,应该反思的是日本。一位日本左翼学者就说:日本人应该反思对中国人、韩国人有没有极端主张?这一说法在日本社交媒体上也引来许多质疑。一些市民还在东京为胡友平女士举办了追思会,到场的日本人也很少提及意识形态问题,只提及了见义勇为牺牲的这一行为。其实日本人平时很少有国家之间的对立观念。前两年,有一位中国媒体圈的小网红,在富士山顶展示了一面中国国旗,日本网友的反应是,啊,好厉害,这个中国人爬到了山顶。但是,我们假设一下,有日本人会在中国的公共场合展示日本国旗吗?
尴尬的在日华人
许多人认为胡友平女士的奋力一拦,没有造成日本儿童的死亡,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真的发生了日本儿童被中国人刺杀的这种悲剧,这些在日华人何以面对自己的同事,邻居,好友?对于大量的在日华人而言,在一个社会生活,就要认同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一位朋友说:“普通日本人不明白、不理解中国的极端反日思潮,无法理解这件事,我们中国人还不明白吗?我们太知道是为什么了!”这些年以来,由于中日关系的前景不明朗,以及很多极端反日者做的不合时宜的事情,让许多在日华人感受到这种气氛带来的种种衍生问题。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潮,受害者不仅仅是外国人,其实也是住在外国的中国人。2024年6月28日晚,苏州市,“6·24”持刀伤人案事发地,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旁的树下摆放着花束。图片来自财新 邱嘉秋所幸这起事件也引起中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苏州本来是在华日企最多的地方,这些日企为地方经济、就业、消费做了相当大的贡献。早年,邓小平同志在日本多次请求日本企业到中国投资,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成果,日本企业贡献良多。一个基本常识是:应该坦诚大方地尊重他们的贡献。“敌人不会带来财富,朋友才会。”这才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国民应有的基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