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新锐教师
项目第5次学习活动在温州华外举行
活动前言:
10月11日,温州市新锐教师“教学攀峰”项目第5次学习活动在温州华和外国语学校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于科学思维的培养,旨在通过课例展示、评课交流和观点汇报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们的教学成长和专业发展。
精彩课例展示①
01
VR课堂
姚其桦老师带来五年级课例《地球的表面》。姚老师借助VR技术,带学生走进神舟十八的火箭发射现场,并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挑战性任务:“为神舟十八号返回舱选择合适的地形作为着陆地”。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感受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并通过五种典型地貌的特征归纳和形成原因猜测,猜测出一些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典型因素,感受到地球的表面在各种不同因素的促发下所发生的变化。为后续进一步通过具体模拟实验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02
专题讲座
03
《从具象到抽象:科学论证支架设计》
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师
瓯海区南白象鹅湖小学校长 虞芒老师
在虞芒老师的讲座《从具象到抽象:科学论证支架设计》中,虞老师以其独到的见解,引导我们理解科学论证的内在机制,并展示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为学生构建有效的语言支架。虞老师运用了清晰、丰富的图表和实例,生动地讲解了科学论证的流程和关键要素。他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具体的观察和实验中,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理论,虞老师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在座的老师学习到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互动
交流
与会老师就精彩课例和专题讲座展开互动交流
精彩课例展示②
在充满智慧与探索的小学科学“教学攀峰”项目集训中,下午场的课程同样精彩纷呈,为与会教师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实用的教学策略。
01
胡晓旭老师带来的《机械摆钟》课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教师们展示了如何将复杂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对机械摆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详细讲解,胡老师不仅让教师们对这一科学装置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时间计量和机械运动的兴趣。
02
叶静老师的《制定健康生活计划》课程,聚焦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叶老师通过互动讨论和交流分享,引导教师们思考如何将非实验类课程上得有趣又有科学味。课程中,叶老师设计的卡片贴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专题讲座
03
《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
温州市教坛新秀、
蒲鞋市小学教务处主任 郑舟舟老师
郑舟舟老师的讲座《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则是对下午场课程的一次深度拓展。郑老师围绕如何构建思维型的科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强调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和课堂实例,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活动总结 专家引领
温州市小学科学师训员 周琼莉老师
在一天的集训接近尾声时,温州市小学科学师训员周琼莉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的总结。周老师回顾了全天的课程亮点,并对参与教师们的积极投入和热情参与表示赞赏。她强调了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科学“教学攀峰”项目集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通过这一天的学习和交流,参与的教师们无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新的教学灵感,回归到各自的课堂,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和生动的科学盛宴。我们期待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引领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探索未知的世界。
图片 可乐 | 文字 小学科学组 | 编辑 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