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抵达艺术家预告
2024
2024年10月,将有11位创作者分别抵达5处驻地:江西景德镇 | 陶溪川川上行、陕西留坝|隐居乡里·楼房沟、陕西汉中|隐居乡里·汉水谣、重庆 | 大乐之野·四面山、云南腾冲 |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每个月都会有创作者开始他们的驻留,直至年底。
「大地之书·艺术驻留计划」旨在鼓励艺术家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创造、去体验、去感悟。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世界,创建出具有自我意识的新体验。为在地提供一个支点、一个引发可能性和想象力的时刻。
让我们一同期待这场艺术的突围之旅,共同在不断探索中,抵达全新的创作之境。
抵达艺术家
名单
miaoz
张冰洁
张回
01 miaoz
公共/自然艺术创作者
影像、声音、行为、装置为主要媒介。旅居纽约期间参加如伊丽莎白艺术基金会“Anonymous Others”、Gallery Sensei个展、总督岛艺术节等展览与活动。
2023-24入选拉古纳国际艺术奖。近年miaoz于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P8星球丹巴艺术驻留、青年艺术100糖舍驻留等地开展公共/自然艺术项目。
不避入世,荒腔走板;
寒冬荒野,支离游之。
翏,声音装置,湖北黄梅,2022
喁,声音装置,湖北黄梅,2022
雨笙园,声音装置,湖北黄梅,2022
琴墙,声音装置,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汕展区,2022
合作:建筑师张冰洁
02 张冰洁
建筑师、艺术家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近年走访村庄,与当地匠人合作共创,探索原生智慧在建筑、艺术上的可能性。或许万物生灵共栖的自然之法与本土智慧已经日趋边缘化、消逝式微,但其原质的颗感粒却能重新唤醒我们的知觉。我在游历共创的过程中,呈现边缘人文的诗意。
石二三声,声音装置,寄·雾里村,2023
琴墙,声音装置,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汕展区,2022
草肚子,展览空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汕展区,2022
土豆工坊,表演空间,湖北黄梅草堆部落艺术季,2022
03 张回
艺术家
张回是一名综合媒介艺术家。他关注周遭及旅途中的地方志以及不被注意的声景,以声音装置、新媒体戏剧和雕塑等形式探讨声音的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兴、新都市主义等议题。
曾获得台湾新竹智邦艺术基金(2023)、英国文化协会中英文化连线基金(2020/2022)、招商蛇口首届深圳蛇口戏剧节孵化计划(2022)、APENFT/TRON 新媒体艺术基金(2021)等。他的作品曾在雅昌艺术中心、沪申画廊、Saltspace Glasgow等空间展出。
《箱 #3》,声音雕塑,2021
《箱 #4》,声音装置,2023
《海·无竟》,AR戏剧,2022
《Suite #3》,声音交互装置,2024
《Suite #4》,声音交互装置,2024
《声月台》,声音可视化,2024
抵达艺术家
名单
单晓明
01 单晓明
符号艺术家
1991年出生,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他的创作涵盖服装、绘画、装置、雕塑和空间等多种媒介
曾荣获伦敦中央圣马丁Press Show特别创意大奖,并被意大利版《Vogue》评为年度十佳设计师之一。其独特的视觉和艺术表现形式赢得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直以来,他都关注于简单的事物。在他看来,返璞归真是最原始而又纯真的表达方式。他认为,人,依“本”诞生,向“体”而变,本是初始的象征,体是人与本的结合。而“点,线,面”中,点即为本,点线面组合起来就是体。从2016年开始,他就此展开了探索,由线条出发,用最简单的组合方式,诞生了最具代表的能量图形系列作品,通过抽象的形态,表达着特有的世界观。
《独唱》符号家具作品,2024
《大合唱》符号装置作品,2024
《修复》作品主题与细节,2022
抵达艺术家
名单
李昢冉
01 李昢冉
艺术家
出生于 1985 年,毕业于东京农工大学大学院物质循环环境科学专业,目前生活于上海,是一位以植物素材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
他的装置作品融合了花道技艺,通过静态装置、影像和声音等多种素材的碰撞结合,把在特定环境空间的幻想与感受紧密连接,既有自然特性和生命力,又充满张力和突破性。
《山影》作品场景及细节
《山中幻听》作品场景及细节
抵达艺术家
名单
陈坚
单晓明
01 陈坚
尘垦建筑创始人
陈坚/ Ken Chen,尘垦建筑/ Atelier Ashitecture设计负责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外聘教师。
尘垦,同飞尘一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的之间,认真开垦每一寸可以停留的土地。Ashitecture,是行走的养料,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材料、与不同的伙伴、灌溉开出不同的精彩。
花管/ Pretty Pipe,2024年4月27日,深圳南头古城
回收废弃的塑料瓶,结合日常盆景,美化城中村水管场景的同时,优化复杂的社区空间导视,助新手外卖员、访客等定位。
尘尖/ Tipsy Tip,2024年7月23日,蓝田玉川酒庄
利用闲置多年的乡建余料,在葡萄园的尽头打造一处供农民、游客的栖息角落,将秦岭下的农田、树木、葡萄园等景色装入其中。
杆房/ Pole Hall,2017年10月31日,蓝田玉川酒庄
保留因基础设施更新而退休的停车场电线杆,在其上建立了占地最小的田园观景台,也成为了村中的活动地标。
土酷/ Too Cool,2022年2月1日,深汕明热炉堂
回顾在深汕乡村生活走过的每个脚步,用鱼线将手机拍摄的日子串联,晾干回忆的同时,许多创造思考在此发酵。
02 单晓明
符号艺术家
1991年出生,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他的创作涵盖服装、绘画、装置、雕塑和空间等多种媒介
曾荣获伦敦中央圣马丁Press Show特别创意大奖,并被意大利版《Vogue》评为年度十佳设计师之一。其独特的视觉和艺术表现形式赢得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直以来,他都关注于简单的事物。在他看来,返璞归真是最原始而又纯真的表达方式。他认为,人,依“本”诞生,向“体”而变,本是初始的象征,体是人与本的结合。而“点,线,面”中,点即为本,点线面组合起来就是体。从2016年开始,他就此展开了探索,由线条出发,用最简单的组合方式,诞生了最具代表的能量图形系列作品,通过抽象的形态,表达着特有的世界观。
《独唱》符号家具作品,2024
《大合唱》符号装置作品,2024
《修复》作品主题与细节,2022
抵达艺术家
名单
韩倩
杨悉尼
李季纹
张潇月
01 韩倩
(特别单元·方志小说「在地发想实验」)
艺术家,写作者 (b.1993)
2016年获得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艺术版画学士学位,2021年获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高等艺术造型本硕双学位。
韩倩的创作结合了录像、装置、行为、版画与写作等多种媒介,透过对多重时空和历史线索的重组,关注其间隐匿的微妙感知和身份记忆。她将创作作为不断往返于过去与现在的旅程,未被言说的记忆和离散的身份的寻找始终牵引她的书写。
近年来,她的工作围绕着个人家庭与工业迁移的线索展开,关注数代人的迁徙与定居,以及伴随于此的特定历史和诸物变迁,并对其中不断改变的地景、身份政治和地缘认同展开重新想象及感知。
《阿拉伯婆婆纳》4K高清单频录像,彩色立体声,15分38秒,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北京歌德学院
《听到,隐隐约约地听到》同步双频4k有声影像,彩色立体声,13分47秒,2023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上海多伦美术馆
《消失的路线》同步双频高清有声录像,彩色有声,14分19秒,202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剩余空间
《房间的来信》装置,文本,图像,高清有声单频录像,黑白,3小时45分钟,2020,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剩余空间
《海潮间歇的寂静里》4k单频录像,彩色,立体声,36分38秒,202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阿那亚艺术中心
02 杨悉尼
(特别单元·方志小说「在地发想实验」)
自由创作者
00年生于浙江,现为自由创作者。2019年创建工作室@它们的盒子。
202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电影动画系;目前就读于法国卡昂瑟堡高等媒体图像艺术学院。
个展及群展:
2024.9深圳燕晗高地群展“心绪将至”
2024.6深圳南头古城南头派art个展“知知”
2024.4厦门山上艺术空间 个展“嗡嗡”
2024.1厦门鼓浪屿鹭潮美院群展“岛屿梦场”
2023.11 limit gallery 城市徒步四川成都
2023.07成都天府美术馆成都双年展
2023.07 北京成当代艺术中心
2023.02 成都一介巷子里 个展“从地平线醒来”
2022.10 重庆浅美术馆群展“肆意流淌”
2022.10 厦门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海洋学”项目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海洋学计划,2022
叶螨与株樱花,15×21cm,2022
航标 18×24cm,2022
漏水的房间 纸本综合材料,成都双年展, 26×34cm12,2023
山上艺术空间,嗡嗡wēngwēng,杨悉尼个展,2024
03 李季纹
(特别单元·方志小说「在地发想实验」)
艺术家
现生活工作于苏州。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6年毕业于法国阿维尼翁⾼等美术学院;2019年毕业于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李季纹,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及法国,是一位时常迁徙的好奇人类,热爱徒步、写作和绘画等。
她经常以在地研究作为艺术实践的方式,其中包括对例如文化差异、⻛土人情、生态环境的考察和思考。她的作品因此由不同层面组成,基于多种媒介,探索生命实体如何存在于普遍叙述外的潜在图景中。
201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年获得法国布尔日国立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她活跃于国际展览和项目,例如新华艺术服务、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东栅当代艺术中心、 南锡国立美术与设计学院、法国国家历史建筑中心、Poteaux d’Angles 画廊、Mode d’Emploi 艺 术中心、Eternel Network机构、欧洲遗产文化日、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地区当代艺术基金 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她是歌德学院奖学金和四川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奖的获得者。
《我们无处可去,唯有自然》(展览现场)
《我们无处可去,唯有自然》织物,线,装置,影像,114×92cm,2021(展出于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之驻首期驻留展览)
《梦现实》系列摄影之《回旋》,铅笔,银盐摄影,纸本,80×70cm,2013
《梦现实》系列摄影之《上坡》,铅笔,银盐摄影,纸本,80×70cm,2013
《梦现实》系列摄影之《交错》,铅笔,银盐摄影,纸本,80×70cm(系列展出于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展览)
04 张潇月
(特别单元·方志小说「在地发想实验」)
艺术家
1990年⽣于陕⻄,现⽣活⼯作于德国柏林。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学位。于2019年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美院取得⼤师⽣学位。
张潇⽉⼀直致⼒于研究映射⽣活的⾏为和雕塑作品,她将⾃⼰定义为⼀名艺术翻译者,并不⼀定是⼀位艺术家。这种态度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法,创作材料并不局限属于⼀个或多个媒介。她⽤媒介作为艺术表达语⾔,根据概念落地变化,将整个空间赋予美学意义。
她是2019年德国hogan lovells艺术奖第⼀名的获得者。其作品在k21美术馆(2020,杜塞尔多夫,德国);达卡艺术现场(2019,达卡,孟加拉国);伊萨卡(2018,蒙特普奇亚诺,意⼤利);壳(2018,BigCi,悉尼,澳⼤利亚);⽂化之夜(2018,⻔兴格拉德巴赫,德国)等地展出。
《壳》,硅胶、针,装置,行为,2024
《念》,玉泥,装置,行为,2023
《长河》,纸浆,历史书,装置,2022
左右滑动查看17个艺术驻留地
申请成为「驻留艺术家」
加入「艺文创作者集群」
请发送以下信息至邮箱 official@ac-ing.com
1.姓名
2.个人微信、联系电话
3.个人或团队履历word
4.作品集pdf
申请成为
「驻留目的地」
可添加驻留项目小助手微信
并发送以下信息
1.地点名称
2.地点相关资料介绍
3.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
申请成为
「特别单元」合作机构/品牌
可添加驻留项目负责人微信
进行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