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人文经济意蕴

文摘   2024-09-25 09:01   江苏  
点击上方“东吴智库” 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苏州日报》2024年09月24日B03版刊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的文章《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人文经济意蕴》。文章给予经济与人文紧密关联的重要性,阐述新质生产力与人文经济主要内涵、主要特征及价值实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观点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人文经济意蕴

- 方世南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指出要“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决定》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利于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经济与人文紧密关联的重要性,为我们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人文经济意蕴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人文经济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与人文经济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文因素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价值。对于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充分说明,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的先进性,就在于它是与新型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是与人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紧密结合的,是体现出人文经济本质要求的先进生产力。

人文经济是一种注重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和价值旨归的经济,是一种高度重视在经济和人文紧密结合中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人文经济高度注重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性价值、生命安全以及自由而全面发展,聚焦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各种权益保障,重视协调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物质富有与精神充实、经济增长与生态优化的关系,奉行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代内与代际、本土与全球的和谐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实现人的建立在高品质生活基础上的自由、幸福和尊严的发展目的。

人文经济的运行模式和基本要求与新质生产力是内在契合的。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为引领,以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和人文精神为精神文化支撑,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在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激励下形成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要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等任务,必须以民主政治理念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必须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也才能充分体现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文性、价值性和目的性。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没有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从来都没有将经济和人文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而是始终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经济和人文紧密结合起来阐述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的。马克思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革命和生产关系的革命是同时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既要见物和见生产力,更要见人和见精神文化;既要注重生产力变革,又要注重生产关系变革,注重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的作用以及全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应该透过生产力这一物质尺度看到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因素,将生产力的物质尺度同生产关系以及精神文化的人文尺度有机统一起来,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人文力的紧密结合中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人文经济的主要特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突出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推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人文经济倡导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并进的特征、经济人文化与人文经济化双向互动的特征、先进生产力与丰厚人文力交融共生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人文经济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并进的特征。从物质和技术层面看,新质生产力主要是由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形成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而从精神文明层面看,新质生产力包括了由作为生产力主体的生产者的精神文化素质、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知识、信息、数据等在新技术和新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受新质生产力所决定的新型生产关系的能动反作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只有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紧密协调起来,推动形成一种总体性合力,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人文经济的经济人文化与人文经济化双向互动的特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着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人的创新精神包括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劳模和工匠的创新精神、全社会大众的创新精神,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结果。以先进文化为标志的人文力,既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又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充分说明,文化很发达的地区,往往经济也会走在前面。因为只有文化发达了,作为最首要生产力因素的劳动者的人文素质才能得到极大提升,科技发明创造才会不断地涌现,生产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结合才能更加合理、更加密切。因此,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实现经济人文化和人文经济化的双向互动,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举措。

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人文经济的先进生产力与丰厚人文力交融共生的特征。人文经济作为文化和经济交融共生的经济,是一种高智能、高文化、高影响力的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新质生产力带动的这种群体性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与丰厚人文力交融共生。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意义深远的绿色革命,推动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形成,促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广泛的智能革命,推动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数智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智能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智能生产力。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群体性技术革命引发的泛在革命,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在人与物的信息交换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推动信息网络生产力的发展,使新质生产力凸显信息网络生产力的特征。这些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变革必然会引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等领域产生意义深远的生产关系变革。

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人文经济的价值实现

新质生产力和人文经济都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色彩,都显示出十分鲜明的人文价值诉求和人文价值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

新质生产力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展示了人文经济的人民情怀和人民性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秉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科技创新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都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价值导向,充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形成国家动力活力与社会动力活力相互交流、政府动力活力与市场动力活力相互促进、国有企业动力活力与民营企业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以人文性彰显新质生产力之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新质生产力突出创新引领发展,充分表现了人文经济强调的先进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的理念。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与发展先进文化相一致。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他多次要求,做经济工作时必须时刻注重“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的本质联系和内涵要求,揭示了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成就,不断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新质生产力突出生产力变革必须与生产关系变革相适应,充分表现了人文经济强调的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文经济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坚持在生产力变革中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将调动人的积极性、弘扬创新精神、优化人际关系、促进共同富裕等人文因素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使之成为推动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创优的力量源泉,也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专家咨询团专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布情况

本文刊登在《苏州日报》2024年09月24日B03版,以下为报刊发布情况一览:

/往期推荐

//

NOCITCE

观点 | 用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观点 | 细化实化改革举措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观点 |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构建研究

对话 | 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谈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蘇小文团队·出品


素材来源:《苏州日报》

责任编辑:袁忆如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东吴智库

东吴智库
苏州东吴智库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