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塑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苏州新能源”品牌

文摘   2024-10-11 09:00   江苏  
点击上方“东吴智库” 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引力播》“思想+”版块2024年9月24日发布东吴智库研究员张斌教授等的文章《塑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苏州新能源”品牌》。文章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苏州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来塑造苏州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观点

塑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苏州新能源”品牌

- 张斌 吴富强 -

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高地。近年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的重要论述,通过一系列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抢抓了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不仅在内部市场消费规模上占有优势,也在技术开发和产业规模上显示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新时代中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苏州需要站在推动新能源转型和技术革新的前沿。为此,苏州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突破为根本动力,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拓展全球市场为攻坚战略,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基础支撑,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保障机制,更好更快地构建多维度、综合性和国际化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新支撑。

一、以“技术创新引领”建立国际竞争优势

得益于近几年对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大规模扩张延伸,苏州新能源产业的部分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在2024苏州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上,苏州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聚钠1号电池产品采用全球独创的硫酸铁钠电池体系,实现了完全无废排放的绿色制造。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吉瓦级双面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可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苏州在新型能源技术、智慧能源建设和储能系统配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技术创新一直是驱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核心动力。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技术的性能和效率,还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对自主核心技术要求高,必须抓住技术变革的风口,切实推动产品技术和应用场景创新。苏州要积极采取国际合作、技术引进,甚至控股或买断外国企业的方式,保持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快速补齐技术短板。应该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上的投入,实行全方面和针对性的技术战略评估,特别是在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提供点对点的支持,保证本土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同时应该加强政企合作,努力共建更加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团队,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二、以“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国际产业链高地

苏州在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度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2023年,苏州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突破750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达430家。在《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苏州位列全国第三。近日,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的《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区,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力争突破10000亿元。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产业链高地,苏州应该着重解决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龙头企业培育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打造竞争力强、链条完备和生态完善的产业集群,夯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根基。产业链方面,苏州应该重点培育可以形成产业闭环的产业领域,引导资金投向该领域的关键环节,确保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生产和再生利用各环节的技术和产能协同发展,鼓励与国际新能源企业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关系,共同探索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模式和转型策略,同时推动苏州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龙头方面,苏州应该积极优化激励措施,支持企业通过合并、收购及战略合作扩大规模和技术实力,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重点培养本土具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同时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旗舰型项目落户苏州,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优化。品牌效应方面,苏州应该设立品牌发展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苏州新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提升品牌价值,支持企业在国内外重要展会和市场中提升曝光率,增强品牌认知度。同时提供政策指导和金融支持帮助优质企业“出海”,建立海外营销服务体系,降低“走出去”企业的运营风险和市场准入门槛。

三、以“全球市场拓展”加速国际化进程

苏州新能源产业的产品和技术正逐步打入海外市场,今年一季度,苏州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激增,出口额达19亿元,增速明显。虽然出口增速可观,但相较于其他地区优秀企业还有差距,要进一步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和海外投资策略增强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影响力。苏州应该建立与国际知名新能源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技术先进、市场潜力大的新能源项目,如联合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关键市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并快速响应当地市场需求;通过海外并购策略,购买具有竞争优势的外国新能源企业或技术,迅速提升苏州在国际市场中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其次,苏州应该设立专业可行的国际合作区域品牌推广计划。针对如东南亚、日本等潜在高增长市场,可以推出一系列市场入侵策略,支持企业在目标国家和地区进行品牌推广,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国际展览会、路演、技术交流会和试驾活动。牵头与目标国家明星车企建立品牌合作框架,实现双边全方位品牌深度合作,形成品牌效应,通过提供购车补贴等激励措施打入海外市场,共同推动苏州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政策推广和市场接纳。

四、以“人才国际化战略”加强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具备高端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显著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有助于苏州在新能源技术如电池技术、智能电网、光伏和风能等关键领域进行原创性研发和技术优化,国际化的人才结构可以带来全球视野和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为苏州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扩展提供战略支撑。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是苏州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策略。苏州应该持续引进和培养人才。进一步优化薪酬结构、经费预算、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提供多元化和有竞争力的人才吸引策略,重点引进在电池技术、智能电网、光伏技术等新能源关键领域有深厚研究背景的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才。锚定一些在新能源专业领域具备突出能力的人才种子和新鲜血液,如与高校能源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签订战略性工作协议,加快产学研成果的转化。苏州也应该注重人才国际交流。重点关注本土高校、研究所和知名企业的国际平台交流,如设立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国际交流班、新能源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和国际创新合作实验室等,拓展与全球多个知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定期派遣本地人才出国深造和交流,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苏州进行短期讲学和技术指导,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

五、以“政策和标准先行”导向国际合作与合规

在全球新能源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苏州的新能源产业在追求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的同时,也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通过政策引导和标准先行来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同时,苏州应该在国际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标准下优化其战略和操作模式,以确保可持续性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优势。苏州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部分取决于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苏州应当组建一个由政府、行业协会和领先企业代表组成的标准化工作组,负责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定期评估和预测国际标准变动对本地产业的影响。与国际标准组织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技术委员会的活动,提出标准提案,确保苏州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技术能够被国际市场认可。定期投资在标准化和国际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以增强苏州代表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专业性和影响力。面对国际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要求,苏州应该利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投资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物回收技术的研发,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足迹。建立环保认证和审查严格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所有供应商都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推动企业遵守国际环保法规,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要求,根据目标市场的特定需求和标准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不断塑造和提升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领导地位。


(作者张斌系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作者吴富强系苏州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布情况

本文2024年09月24日发表于”引力播“平台,以下为平台发布情况一览:

/往期推荐

//

NOCITCE

对话 | 东吴智库研究员张斌教授谈苏州产业发展

对话 | 东吴智库研究员张斌教授谈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的开通

观点|关于完善苏州公共空间标识系统的对策建议

要闻 | “产业经济学的前生后世——兼评区块链对产业组织的重构”第十一期东吴智库思享汇举行


蘇小文团队·出品


素材来源:引力播

责任编辑:袁忆如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东吴智库


东吴智库
苏州东吴智库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