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由机械、物理、化学及非寄生性生物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非寄生性疾病。
上述这些病因中有的单独引起水产动物发病,有的是多个因素互相依赖、相互制约地共同刺激水产生物有机体,当这些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引起水产生物发病,造成养殖业的巨大损失。
此外,还有一些危害很大、至今尚未完全查明病因的疾病也在此进行简单介绍,有利于尽快查明病因,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机械性损伤
当水产生物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即可大量死亡。有时虽损伤得并不厉害,但因损伤后继发微生物或寄生虫病,也可引起大批死亡。
机械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压伤
当压力长时期地加在水产生物某一局部时,导致该部分组织萎缩、坏死。
如在寒冷地区,越冬池中的鲤鱼常在胸鳍基部,有时也在腹鳍基部形成溃疡,这是由于越冬的鲤鱼用胸鳍和腹鳍的基部作支点靠在池底,长期受体重压迫,使该部分皮肤坏死,严重时肌肉也出现坏死。
这种现象常出现在消瘦或生长在底质坚硬的池塘中的水产生物。
2.碰伤或擦伤
在捕捞、运输和饲养过程中,常因使用的工具不合适,或操作不慎而给水产生物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
除了碰掉鳞片,折断鳍条、附肢,擦伤皮肤、外骨骼、贝壳以外,还可以引起肌肉深处的创伤。
3.强烈的震动
炸弹在水中爆炸时的震动,运输时强烈和长期的摆动,都会破坏水产生物神经系统的活动,使水产生物呈麻痹状态,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而仰卧或侧游在水面。
如果刺激不很严重,则在刺激解除后,水产生物仍可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一般大个体对震动的反应较幼小的个体为强,因此在运输时以苗种为宜。
【防治方法】
水产生物受伤后不能像人或家畜那样敷药后用纱布包扎,以免病原体侵入等,因此水产生物受伤后的治疗较困难,更需要以预防为主。
主要方法有改进渔具和容器,尽量减少捕捞和搬运,在必须捕捞和运输时应小心对待,并选择适当的时间;多用VC抗应激提升免疫力。
越冬池的底质不宜过硬,在越冬前应加强肥育。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因注射或操作不慎引起的损伤,可在损伤处碘消毒剂,受伤较严重的须肌内注射链霉素。
二、水质不良引起的病害
1.弯体病(畸形病)
【病因】 这种病大多发生于新鱼塘中的鱼苗和鱼种。
其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1)由于池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所致。
土壤中的重金属盐类含量虽然微小,但很普遍,久经养鱼的鱼塘,其金属盐类大部分已溶解,含量极微,一般不会引起弯体病。
2)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钙和维生素C等而产生畸形。有时因寄生虫寄生(如黏孢子虫等)也会得本病。
3)胚胎发育时孵化条件不良或鱼苗阶段受机械损伤,都会促使鱼体弯曲变形。
【流行情况】 弯体病在江苏、浙江、湖北、山东、福建等地区新建的养鱼场都曾有出现,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
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都可以发生本病。
【症状】 病鱼身体弯曲,呈“S”形,有时身体弯曲成2~3个屈曲,有时只是尾部弯曲,鳃盖凹陷或上下颌和鳍条等都出现畸形。病鱼发育缓慢、消瘦,严重时引起死亡。
【诊断】 诊断本病时先确定是否有复口吸虫及黏孢子虫寄生于眼球及脑部。如排除以上两个因素再分析鱼池水质情况及饲料情况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
1)新开鱼塘,最好先养1~2龄成鱼,以后再放养鱼苗或鱼种,因为成鱼一般不患本病。
2)发病的鱼塘要经常换水,改良水质;同时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2.窒息(泛池)
【病因】 窒息又名泛池。养殖生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氧气,且不同种类、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对氧的要求都各不相同。
当水中含氧量较低时,会引起养殖生物到水面呼吸,被称为“浮头”;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养殖生物窒息死亡。
草、青、鲢、鳙等鱼,通常在水中含氧量为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含氧量低于0.4~0.6毫克/升时,就窒息死亡;
鲤鱼、鲫鱼的窒息点为0.1~0.4毫克/升。鲫鱼的窒息点比鲤鱼要稍低些;鳊鱼的窒息点为0.4~0.5毫克/升。
在冬季,北方越冬池内一般因鱼较密集,水表面又结有一层厚冰,池水与空气隔绝,已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消耗而减少,这样很易引起窒息;
且因池底缺氧,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沼气、硫化氢、氨等)也不易从水中放出,这些有毒气体的毒害,加速了养殖生物的死亡。
在夏季,窒息现象也常发生,尤其在久打雷而不下雨时,因下雷雨前的气压很低,水中溶氧量减少而引起窒息;
如仅下短暂的雷雨,池水的温度表层低、底层高,引起水对流,使池底的腐殖质翻起,加速分解而消耗大量氧气,使养殖生物大批窒息死亡。
在夏季黎明之前也常发生泛池,尤其在水中腐殖质积聚过多和藻类繁殖过多的情况下。
一方面腐殖质分解时要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另一方面藻类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动物一样也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在黎明之前,水中溶氧量为一天中溶氧量最低的时候,一天内水中溶氧量可相差数十倍。
【症状】 由于水中缺氧,出现鱼浮水面呼吸。若发现鱼在池中狂游乱窜、横卧水中的现象,说明池水严重缺氧。
一般泛池时的鱼类“浮头”、狂游的先后顺序是鲢鱼、草鱼、鳙鱼、鲮鱼、鲤鱼和鲫鱼;死鱼以鲢鱼和草鱼最为严重。
【诊断】 清晨巡塘时,发现鱼浮于水面,用口呼吸空气,说明池中溶氧量已不足;
若太阳出现后,鱼仍不下沉,说明池中严重缺氧。这时最好用水质测试盒对池水进行检测。
【防治方法】
1)在冬季干塘时,应除去塘底过多淤泥。
2)采用施肥养殖时,应施发酵过的有机肥,且应根据气候、水质等情况,掌握施肥量,不使水质过肥,同时在夏季一般以施无机肥为好。
3)投饲应掌握“四定”原则,残饲应及时捞除。
4)掌握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
5)越冬池及时扫除积雪,当水面结有一层厚冰时,可在冰上打几个洞。
6)在闷热的夏天,应减少投饲量,并加注清水,在中午开动增氧机,还掉水中的氧债,必要时晚上也要开动增氧机,加强巡塘工作。
7)发现有“浮头”现象,应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或送气。
8)日本用脒基硫脲作为鱼类窒息的防止剂,每千克鱼注射50~100毫克,或向鱼体表喷洒和向鱼的口、鳃内喷入50~200克/米3的溶液,或水温22℃时将鱼放在1/10000的溶液中药浴2.5小时,或添加脒基硫脲于饲料中喂鱼,均可增强鱼的抗窒息能力。
3.气泡病
【病因】 水中某些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鱼类气泡病,主要危害幼苗。鱼的肠道出现较多气泡或体表、鳃上附着许多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失去平衡,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气泡病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发生,如水温31℃时,水中溶氧量达14.4克/立方米(饱和度为192%),体长0.9~1.0厘米的鱼苗易发生气泡病;
而体长1.4~1.5厘米的鱼苗,水中含氧量达24.4克/立方米(饱和度为325%)时,才发生气泡病。引起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
1)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水温高,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可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
2)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放出很多小的甲烷、硫化氢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浮游生物而吞入,引起气泡病,这种危害比氧过饱和大,因这些气体有毒,同时水产生物体内的氧又可被逐渐消耗。
3)有些地下水含氮过饱和,或地下有沼气,也可引起气泡病,这些比氧过饱和的危害更大。
4)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或抽水机的进水管有破损时,吸入了空气;或水流经过拦水坝成为瀑布,落入深水潭中,将空气卷入,均可使水成为气体过饱和。
5)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就变成过饱和而引发气泡病。
如1973年4月9日,美国马萨诸塞的一个发电厂排出废水,使下游的水量上升,引起气体过饱和,大量鲱鱼患气泡病而死。
在工厂的热排水中,有时本身也气体过饱和,即当水源溶解气体饱和或接近饱和时,经过工厂的冷却系统后,再升温就变为饱和或过饱和。
6)在北方冰封期间,水库的水浅、水清瘦、水草丛生,而水草在冰下营光合作用,可引起氧气过饱和,引起几十千克重的大鱼患气泡病而死,这在大连、辽宁均有发生。
【流行情况】 夏秋季是本病的流行季节,鱼苗最易患本病,随着鱼苗的长大,发病率逐渐减少。鳊鱼对氧气饱和度最敏感,草鱼次之,鲢、鳙、鲤、鲫等鱼敏感性低。
【症状】 发病鱼苗浮于水面,随着水泡的增多而失去自由游动的能力,身体失去平衡,尾部向上,头部朝下,时而做挣扎状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最终因体力的耗尽而死亡。
【诊断】 当发现鱼苗浮于水面做不正常地游动时,取几尾病鱼解剖,取出肠道,可见肠内充满气泡。镜检鳃、鳍及内脏血管时,也可看到血管内有大量的气泡。
【防治方法】 发现气泡病,每亩水深1米用4~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或直接冲入新水,同时排除部分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