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视界丨李东教授:中医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优势和治疗策略

健康   2024-11-17 17:30   北京  

编者按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生育危机及其带来的人口健康挑战。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人口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趋势不仅威胁到我国的人口结构平衡,还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优势和治疗策略备受关注。本期焦点视界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东教授分享了中医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优势和治疗策略,助力育龄期女性提高生育力。


一、辅助生殖领域需求分析


生殖健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殖挑战,提高女性生育力是提高人口生育力的基础。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IVF-ET妊娠率偏低,小于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50%~60%,大于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40%左右。其中,排卵障碍性不孕、反复着床失败、复发性流产等,是导致妊娠率偏低的主要因素。

那么,如何发挥传统医学治疗优势增加妊娠率?

中医治疗核心理论:
整体治疗、辨证论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优势作用:
  • 提高卵子质量、改善卵巢储备功能;
  • 减少促排卵用药不良反应;
  • 减轻OHSS的并发症;
  • 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 减少妊娠丢失率。

二、中医药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



传统中医不孕诊治以整体观为核心,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多系统、发挥综合效应。中西借鉴、沟通融合,在临床诊疗中提供优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理论支撑——培土育种法


育种:补先天肾、滋阴养血
培土:养后天脾、养血活血


培土育种法是指通过“补肾健脾调血法”改善妊娠结局。促排前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改善卵巢储备,调节整体状态;促排期补肾滋阴养血,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细胞质量;排卵期温肾活血,促进卵泡成熟排出;植入期补肾固冲安胎,维持黄体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对于促排前卵巢功能低下、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薄、子宫腺肌病,促排阶段卵巢低反应,取卵后过度刺激,胚胎移植后反复着床失败、复发流产等,中医药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都能发挥较好的疗效。

三、中医药&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指由于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功能不足,引起生育能力下降,同时伴有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降低、窦卵泡数(AFC)减少、基础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升高。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少、闭经、不孕等症状。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高龄女性中,或许可视作岁月流转的自然规律,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压力强度大、饮食与作息习惯不良,年轻女性中卵巢功能减退比例不断上升。

在中医病因中,“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是核心观念之一。DOR患者普遍为卵母细胞质量差,在中医中归为肾精亏虚、天癸匮乏。治疗时,可通过肾精滋养(补肾为主、调血为辅)的治疗策略滋养肾精,促进天癸的生成和充盈,从而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

肾虚为本

在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20-2-40912)随机对照试验中提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3个月应用补肾调血中药序贯治疗,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高AMH水平,增加获卵数,从而提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IVF-ET成功率。


中华中医药学会求实项目(2023-QNQS-14)的临床试验,全面评价了补肾调血方在卵巢低反应患者IVF-ET中应用的有效性。


四、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中医药全程介入辅助生殖,中西医融合创新。

1、提升中医药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
促进高质量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提升中医药在辅助生殖全流程运用,“中西医结合”为生殖医学做出贡献。

2、构建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基础研究平台
通过建立高水平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交叉研究团队,攻关中医干预的作用机制,用现代科学阐释中医药原理。

3、促进成果转化,提升中医药科技含量
打造医院中医大数据生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优化中医干预手段。








李东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科室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副主任。

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北京市优秀名中医,首都中医榜样人物,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荣获2024年“首都杏林健康卫士·传承育人榜样人物”。

现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务。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各类课题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声明:以上图片均来自于李东教授课件,文章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妇产科在线】和专家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