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刚刚北交所发布公告:从严打击违规减持行为。随着近期股价上涨,发布减持公告的公司也在明显增加,挑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能否和投资者做到利益一致、同心同德、共同进退是比较重要的,我们推荐嘉禾的这篇文章,供读者朋友参考。
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本文原载于《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从早期的黄河流域发展到今天广袤的国土,中华民族是一个擅长军事谋略和斗争的古老民族。要说起中国的军事理论,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数“孙吴兵法”。这前一位“孙”,许多人都知道是战国的军事家孙子。而后一位“吴”所指的吴起,今天就不为人们所熟知了。
其实,单从改变战国时代的天下军事格局来说,吴起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孙子。与孙子只是用吴国击破楚国、对中原列强没有威胁不同,吴起至少有两次机会,差点让战国最终的赢家易主:一次是帮助魏国谋取秦国,第二次是帮助楚国进行军事崛起。
吴起虽然在历史上的潜在重要性远大于孙子,但是有两点原因,让他在中国文化中的名望排在孙子之后。一是吴起本人品行不好,历史上评价他是“杀妻以求将,残忍薄行,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二是吴起在魏、楚两国的事业,都是虎头蛇尾,虽然在天下影响力很大,但是终究没有成功,最后自己也因为楚国贵族的反叛而被杀戮。
因此,虽然吴起在战国当时的作用远高于孙子,但是在中国文化的千秋评议中,仍然把他放在孙子之后。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仁义道德、善始善终,终究比恢弘的功业更加重要。
不过,吴起毕竟是中华民族首屈一指的兵家,他的军事理论值得我们学习揣摩。在吴起的军事理论中,他非常强调上下一心,按今天的话说,就是非常强调军队的“主观能动性”,要培养一支想打仗、愿意打仗、乐意打仗、甚至是渴望打仗的军队。
在《吴起兵法》中记载:“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也就是说,吴起治军三年,秦军来犯,魏军的出击军令还没下达,自己冲到前线干仗的将士就有上万人。可以说,上下一心是吴起兵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时光悠悠过去两千多年,在今天的资本市场、这个以资本博弈的金钱战场上,博弈的核心技巧和两千多年前的古战场如出一辙。当我们在审视一家上市公司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需要判断,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能否和投资者做到利益一致、同心同德、共同进退。
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么在其它条件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舒服的把钱投资给这家公司,不用担心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掏空公司、坑害投资者。反之,如果上市公司实控人靠不住,需要时时刻刻提防、审视实控人有没有侵害投资者的利益,那么按我的观点,这种公司最好别买。
那么,如何判断实控人和投资者利益是否一致?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思考方向。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支持实控人和投资者利益一致。比如说,如果实控人是中央级国有企业、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国有资本,就可以视为一个加分项;实控人如果在上市公司持有股票的比例比较高,比如达到70%、甚至80%,那么实控人坑害上市公司的动力就会减弱。
反之,当实控人的持股比例在30%甚至更少时,在中国市场的环境下,是最不理想的一种持股结构。30%左右的持股比例既能保证实控人对上市公司有足够的控制力,又无法让实控人分享足够的上市公司利益。因此,对于不少商业品德不佳的实控人,30%左右、甚至更少的持股比例,经常会伴随实控人对上市公司的侵害:毕竟把利益拿走自己可以赚100%,留在上市公司只能赚30%甚至更少,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其次,我们要留意实控人对企业的上市地位是否看重。在香港股票市场,偶尔会出现一些实控人持股比例很高,对上市公司也不错,但是在市场价格走低时私有化退市的情况,结果导致投资者不能长久分享上市公司增长带来的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是实控人对公司的上市地位不看重,轻易为了一些利益就退市,导致实控人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并没有做到一致。
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实控人在历史上的行动,看看他在历史上有没有做过对不起上市公司、对不起投资者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低价定向增发股票(尤其是给自己的关联方低价增发股票)、高价向上市公司注入低效资产、在上市公司领取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高薪酬、剥离上市公司优质资产、用上市公司的资本进行自己不敢做的风险很大的投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等。
如果实控人有过类似的行动,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定,实控人和投资者的利益并不一致。要知道,犯过一次错误的人更容易犯第二次错,曾经吸过毒的人复吸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对一些关键的问题,我们没有原谅,只有选择。
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实控人,在历史上、尤其是比较长时间的历史上,比如过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没有过坑害上市公司的行为,兢兢业业把上市公司一步步做大,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未来实控人坑害上市公司的概率也很低,他的利益和投资者是一致的。
“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这一段诤言,可以为今天的投资者所戒。在投资股票时,上市公司实控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是一切投资的基础。
只有这个基础足够牢固,我们才值得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业务情况、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财务数据、股票估值等因素。否则,如果上市公司实控人和投资者利益不一致,有了利益只想自己拿走、根本不想把上市公司做好,那么这样的股票就如无根之树、无油之灯、无水之鱼,想要靠它赚钱也就难比登天。
编辑:李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