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日好读书:好书分享《命悬一线 我不放手——ICU生死录》

文摘   2024-06-05 11:30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是根据刘红老师2024年5月23日在陆宝读书会现场分享实况内容整理而成。

容易被误会的书名

初看书名,这本书比较容易被读者“故意”视而不见,正如成语里说的“讳疾忌医”、“谈虎色变”,人性里天然会对死亡和重病产生回避。如果自己或家人曾经进过ICU的,自然祈求这辈子别再进去;若未曾进过ICU的,更是希望此生别踏入或无需跟ICU科室打交道,人的本能一定是希望健康安然无恙的,谁会主动去“触霉头”呢?

另外,这次的读书会海报发出后,有朋友留言问这本书是否属于心灵鸡汤?这个误会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因为本书是北医三院的ICU主任给读者讲述的19个真实病例故事,本意是(病人)命悬一线,(医生)我不放手。或许这位朋友根据书名脑补成了:(我)命悬一线,(我)不放手的意思,这实在是大大的误会。

尽管书名不够“讨喜”,这本新书却是我今年读过的最为大呼过瘾的好书。而且读完后反复想,还能有更好的书名吗?这么好的书如果能让更多读者去了解该有多好啊!可惜似乎还真没有想到更合适更贴切的书名。

作者履历背景和本书目录章节

作者薄世宁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在危重医学科一线工作22年,有成功救治大量危重病例的丰富经验,在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2015年广西柳州连环爆炸、江苏盐城龙卷风等国家突发事件中,均担任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指导专家,除了本书外,他还著作的《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是优秀的医学科普作品,他还是得到APP课程“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的主理人。

本书的特点是将医学知识融入于真实的医生病人故事之中,既有对疾病、诊疗的理性分析,也蕴含着医患之间的情感,散发着医学的温度。全书有19个由薄医生精心挑选的故事,由四个章节构成,分别为:理性的往返、人性的明暗、希望的沉浮、关怀的分合。

书中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薄医生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滥情,没有人文的科学就是傲慢”,这段话读来真的是特别有共鸣和感触。我们以前读到一些鸡汤,只喊口号的,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是会让人讨厌的,就是纯滥情;但反过来想,若完全没有人文的科学,它又会让人感到傲慢和冷冰冰的。我们自己就医过程中,可能也曾遇到过有些医生带给的傲慢,就是“你不懂、你必须听我的,我不想跟你多说多解释,忙着呢”的不容置否,但书里让人特别触动的是:薄医生有非常多的反思是关于他曾经作为年轻医生时偶尔表现出的些许傲慢,博医生真是谦谦君子,已经如此优秀了还坚持三省吾身常思己过。我们陆宝的同仁,作为投资界的专业人士,是否也该加强反思?唯有卸下我执和傲慢,我们才能学习到薄医生的胸怀和格局。见天地,知敬畏;见众生,懂怜悯;见自己,明归途。

关于专业——“救活大王”基大夫的故事

P:213《我为什么忘不了那一千颗星星》,这个故事超级精彩!讲的是一个得了不明重症的小女孩,她爸爸为了哄女儿,说只要折满一千颗小星星她的病就会好了,小女孩每天拼命折,希望早日攒够一千颗就能康复出院。而其实这个女孩尽管已经住院了一个多月,依然没有查出病因,多轮专家会诊后都无法确诊,薄医生急得团团转,主任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去请救兵了!当时全北京只有两位急救大王可能揭开这个谜底,其中一位已经作古了,另一位就是即将闪亮登场的70多岁基大夫。

薄医生去接基大夫的路上,早有心理准备的他依然被基大夫的刁钻问题难倒了:“请问你知道甘露醇的分子量是多少吗?”……再然后,当基大夫对小姑娘进行耐心细致地会诊后,面对一圈围着他等待宣布结果的医生们,镇定地说出:请大家打开《实用内科学》第***页”,这个女孩得的病是:腹膜后纤维化,大家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一对症状,完全吻合!基大夫不仅精准确诊了这个疑难杂症,还提前预判了这个女孩后期可能并发的症状以及相关治疗预案。事后验证,完全正确。基大夫的功底之深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这个故事不仅爽,也让我感慨万分。关于专业,当医生的,每个基本功知识点都可能关乎病人的性命,如果都能像基大夫这样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那医生的整体医疗水平一定会大上一个台阶。同时,医生这个行业必然依靠传承,每个老医生都愿意倾囊相授,希望年轻的医生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毕竟老医生生病时也很需要他的学生们来帮助一起救治。书中有一段特别有意思,基大夫80多岁时得了重症需要抽腹水,他的徒弟的徒弟来给他抽,基大夫一边被抽腹水,一边继续考徒孙:“你知道腹水是怎么形成的吗?”……这是何等宝贵的师者风范啊!

关于正直——“手术天才”王大夫的故事

P:121《你能活着来,我一定让你活着走》,这是一位43岁男性肝硬化患者,突发了继发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危急案例,因为整个腹腔一碰就是血,医生表示当地实在治不了。危在旦夕之际,病人家属联系到了薄医生所在医院的TIPS手术领域“手术天才”王大夫。王大夫与病人家属素不相识,但在强烈的正直感和责任心驱使下,王大夫果断说出了“只要你能活着来医院,我就一定让病人活着离开”的豪言壮语,更令人佩服的是,这位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的女主人,仅仅凭着这句话和“这个医生一听声音就是个好医生”的敏锐直觉,就毅然借了几十万钱包下一架医疗飞机,争分夺秒把病危的丈夫送到了医院。这个决定对于这个靠打零工的家庭来说无疑是艰难且巨大的。所幸,医患双方彼此肝胆相照的信任果然带来了惊喜,经过王大夫的精湛手术和医院团队的紧密配合,患者最后真的活着离开了医院,一家人感激不已!

薄医生为了写这本书,曾回访王大夫当时为何敢如此大胆?难道不怕医患纠纷吗?王大夫回答他:如果他的术前沟通表述是强调风险、撇清责任的,家属可能就不敢来了,病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才43岁啊,一条人命啊!他太想从死神手里拉一把了。风险无处不在,但是有机会的时候,该拼就得拼一下。

TIPS手术是被医生们称为介入手术中的“天花板”,需要凭意念凭经验直觉搭个新桥路,王大夫有这份自信,是因为他在这个以手感操作为主的手术里,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和案例,甚至达到了卓越的水准。如同打油翁,唯手熟尔,这个行业不可能有横空出世的高手。最令我倾佩的是,王大夫除了有精湛的医术外,他更可贵的是那份正直,该有所担当的时候,没有因为所谓的风险而躲避,医术与医德皆一流,牛人啊!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信任的释义:相信而敢于托付。在医学上,信任并不能削减医学的不确定性,但可以大大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猜忌和焦虑。很多时候想要创造奇迹,单一方有绝世的技艺是不够的,还需要双方精诚合作,生死相托的信任,技艺与信任缺一不可。

医患关系和资管信托关系,是有着底层共通之处的。我们一定要向这些优秀的医生们学习,相信科学和体系;我们陆宝的客户,也是因为相信才把钱托付给我们,我们投资上决定要不要上仓位、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什么都不做肯定也就不会错,但也不会有超额收益。医生这个职业,难就难在,不仅要洞悉他人(患者)的处境和本能,也要与自己的本能斗争,只有克服不适应的本能,才能救人,从这个角度讲,基金经理的职业何尝不是如此呢?

关于理性——肺癌晚期唐山女士和作者薄医生的故事

P:103《癌症幸存者:我的抗癌“秘方”是什么》P:141《当医生成为患者》,这里有一组让我们颇为惊叹意外和唏嘘不已的对照故事。薄医生同科室的梁大夫,得了一种叫烟雾病的罕见病,早在多年前就已确诊了,按照医学体系,最好做手术介入提前化解危机。可惜梁大夫本身就是ICU的专业医生,但在自己身患隐疾的时候,用个人经验替代了循证医学思维和利弊权衡决策思维,抱着侥幸心理一拖再拖,最后竟然成为至今仍躺在康复床上的植物人,实在令人遗憾啊!医院至今仍为梁大夫保留工位、这也成为薄医生和他同事们心中无法拔去的芒刺和悲痛,成为一个悲伤的故事。

而书中这位身患肺癌晚期的病人故事则又充满了幸运色彩。这位来自唐山的肺癌IV期女患者,初步诊断生存期仅仅不到7个月了,在被N多医生宣判连手术都不用做了的她,却奇迹般地已经活了8年多了。她的确是非常幸运的,做两次穿刺都找到了与她相吻合的基因突变靶向药,甚至第二次还碰上了免费做临床测试的创新药入组,这个运气毫无疑问是被老天眷顾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位女患者自身有非常强烈的求生欲和乐观主义精神,女儿才读高一,她太想看到女儿顺利考上大学这一幕了,这种动机带给生命的修复一定很强烈;二是薄医生给总结的:幸运可能会涉及偶然因素,但幸运背后一定隐藏着必然的基础,那么王女士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理性决策,真正的医学是通过循证医学,用严谨设计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做出来的、有迹可循的大概率对的方法论,王女士坚定选择了靶向药治疗这个手段,她从一开始就相信医学科学,没有去尝试亲朋好友推荐给她的各种民间偏方神药,内心从未没有摇摆过,能在相对绝望时仍然选择相信科学,这点很让我感慨动容。

理性,再多一点理性。与君共勉!

感谢薄医生,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奉献了一本如此好的书!19个动人的真实故事里,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触动。希望我的推荐你也喜欢!


我们会精选6名留言者,陆宝赠本书一本。



陆宝好文推荐:





捉“妖”记:如何提前识破披着私募外衣的“狼”


红姐随笔七句(3)


红姐随笔七句(2)


消失的“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陆宝投资
欢迎关注陆宝投资,在这里可以第一时间获得陆宝投资相关资讯,同时也可以更多了解陆宝产品和业务。欢迎访问陆宝投资官方网站:www.lubao6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