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底捞与特海国际同时披露重大人事变动消息。有“最牛服务员”美誉的杨利娟,辞去海底捞CEO一职,将于7月1日出任特海国际执行董事CEO。
在海底捞内部,杨利娟以铁腕著称,给市场留下“善打硬仗,开疆拓土”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特海国际专注海外业务。正因如此,杨利娟此番岗位调整,或许透露出海外扩张将成为海底捞下一步的战略重点。
日前,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杨利娟辞任公司CEO,将于7月1日出任海外业务公司特海国际执行董事兼CEO。海底捞副总经理兼投资业务负责人苟轶群出任海底捞CEO。
这意味着,当上海底捞CEO两年多之后,杨利娟又换岗位了。这不是杨利娟入职海底捞之后第一次调岗。自1995年以服务员身份入职,她在海底捞已经工作29年。这位被张勇挖过来的员工,19岁时成为海底捞第一家店的经理,21岁开始助力海底捞到西安、郑州等地开拓疆土。
不得不说,张勇看人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随着海底捞的成功,杨利娟成为猎头的目标。面对高薪,杨利娟不为所动。她认为,“海底捞是我家,没有海底捞就没有我,离开了海底捞,我什么都不是。”
2021年8月,43岁的杨利娟临危受命。当年,因为逆势扩张,海底捞出现罕见的年度亏损。为扭转危局,海底捞进行人事换防血,共同创立者舒萍和施永宏辞职,多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上前台。
杨利娟正是在这轮人事调整中走上高位,不仅升任执行董事,还被委任为副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她再度升职当上CEO,成为海底捞这艘火锅航母的领舵者。
29年如一日的坚持,杨利娟不仅成为海底捞和创始人张勇最倚重的人,也收获了巨大的回报。2023年,她的年薪接近1500万元。目前,其持有海底捞股份数量为1.8亿股,市值接近25亿元。
杨利娟接任CEO之际,恰逢海底捞出现罕见的年度业绩亏损。数据显示,2021年,海底捞净利润亏损41.63亿元。
面对史无前例的亏损,海底捞断臂求生,启动“啄木鸟计划”。杨利娟恰是该计划的负责人。一方面,她开始收缩战线,关闭经营不佳的门店,不再追求门店扩张;另一方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升追求翻台率。
善打硬仗的杨利娟在CEO位置上力挽狂澜。2022年,海底捞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3.74亿元。度过危机之后,杨利娟重开部分关闭餐厅,带领海底捞再度进入扩张轨道。2023年,她带领海底捞创下营收和净利润历史新高。
扭亏为盈背后,杨利娟做对了什么?
一个是降本提升利润率。杨利娟接任CEO之后,通过降低人力、租金及原材料等成本,实现利润率提升。2022年,海底捞单店员工数量同比减少30人,带动人工成本占比下降至33%。此外,通过提升供应链采购能力,海底捞不断压缩原材料成本。2023年上半年,该项成本占比下降到40.7%。这一切努力在财务报表上也有所体现。2023年,海底捞净利润率达到10.63%,远超上一年度的4.42%。
一个是激发组织活力扩大营收。“啄木鸟计划”实施后,海底捞改变了利益驱动机制,一方面,鼓励多劳多得;一方面给底层放权。这进一步释放了员工的能动性。据悉,2023年,海底捞累计推出300余款新品,大都是区域限定口味。深圳火锅生蚝、青岛海鲜工坊等特色新品,有效提升了海底捞在当地的获客能力。一个明显的数据变化就是翻台率得到提升。2023年上半年,翻台率提升至3.3次/天,逐步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杨利娟即将履新的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拆分出的海外业务经营主体。该公司于2022年底登陆港交所,是张勇在颐海国际和海底捞之后,斩获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对张勇和他的“火锅王国”来说,海底捞目前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走出经营困境,还在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及数字化考核等方面,步入正轨。不过,主打海外市场的特海国际,增速远远不够。
当前,不少中餐企业纷纷加大出海开拓市场的力度。据悉,农耕记、新荣记、外婆家等纷纷出海。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海外中式餐饮营收为261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98亿美元。
海外市场看起来前景诱人,但也是块“硬骨头”。对杨利娟来说,接手特海国际后有两大问题待解:其一是扩张,其二是盈利。
虽然早在2012年海底捞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但这几年扩张步伐明显变慢。数据显示,2022年,特海国际海外市场门店已超100家,但截至今年3月,总数量仅有119家。除此之外,特海国际一直未摆脱亏损的困境。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446万美元。2019年到2023年,特海国际仅有2023年盈利2565万美元,其余4年皆为亏损状态。
杨利娟能否啃下这块“硬骨头”?特海国际董事会认为,她能够带领集团更好地扩大国际市场的顾客基础,更加深入地开拓新市场和新赛道。善打硬仗的杨利娟,能否带领这家火锅实现从出海到全球化的转变?市场显然充满期待。
海底捞能打开海外市场吗?
图片来自网络
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