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韶华遇见您
厦门市同安区柑岭小学
首届班主任宣传月
师如暖阳照心田,
春风化雨润心间,
礼赞班主任,
致敬引路人,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个人简介
陈维红,本科学历,2016年参加工作。2016年起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8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在班主任任期内获得校级、区级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习惯好,目标明,成绩优。自从教以来,她始终践行“守住教育初心,倾听孩子心声;重视孩子能量,陪伴共同成长”这一教育理念,向美而行,共赴未来。
班主任感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引出并扶持孩子内心的真善美,做最好的自己!
以爱沟通,用心育人
担任班主任已历六载春秋,我深切体悟到这一角色的繁琐与挑战,以及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不懈探索班级建设的道路上,我愈发认识到,家访——这一历久弥新的工作方式,实则是联结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坚固桥梁。因此,我倍加珍视每一次家访的机会,每次皆做足功课,力求让每一次家访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
顽童难教师心忧
在我现任教的班级中,我已陪伴了四年时光,见证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足迹。然而,在这群孩子中,有一名男生特别让我感到头疼。他身材微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两颗大门牙格外引人注目。平日里,他总是显得无精打采,上课时坐姿不端,对学习似乎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在班级里,其他孩子频繁向我反映:他下课后总爱在别人位置旁捣乱,影响他人休息;做操时也不认真,因讲话而被扣分……渐渐地,他给我以及所有科任老师都留下了“坏学生”的印象。每当其他科任老师提起他,总是摇头叹息,似乎对他失去了信心。作为班主任,我也曾深感绝望,觉得这个孩子似乎无法挽救。我曾尝试私下与他沟通,给予他鼓励和表扬,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我甚至选择了冷处理,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最后,我只得通过私信告知他的妈妈,希望她能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家校沟通遇瓶颈
小杰是家中的独子,孩子的主要教育是由妈妈负责的。饮食起居则由孩子的奶奶负责,爸爸较少参与其中。妈妈是一名儿童福利院的护士,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着自己一套的教育理念。在前面的三年中,我仅与妈妈通过电话,微信沟通过孩子的情况,而孩子的情况却依然没有改观,三天两头都能惹麻烦。后来,我抗拒了与孩子妈妈的沟通,甚至觉得妈妈的教育理念在自家孩子身上就是行不通的,就是太宠孩子,没必要再沟通了。
红领巾事泪满眶
在11月10日这一天,我终究没忍住。因为孩子前一天因为使用拉链式的红领巾,佩戴得不整齐,并且一条红领巾搞得破破烂烂的,断掉了还打了个结,被我批评了。结果,这一天,我发现他虽然戴了红领巾,但是却没有系上,直接散开飘在胸前。我又叫住了他,又是教育了一番,但他杵在原地,什么话也不回应,我干脆叫住了一名女生帮他系上。并且轻声细语告诉他:不会系红领巾,现在看看怎么系。我原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哪知到了下一节课大课间,他脖子上干干净净的,红领巾早被他取下扔在抽屉里了。那刻,我积压在心里对他所有的不满情绪都控制不住了,血压上升,气不打一处来,完全拿他没辙。我回到办公室,掉了眼泪,发了微信让妈妈过来学校一趟,告知妈妈:我被气哭了。
家校面谈心结解
孩子妈妈当天刚好没有上班,她不到十分钟就过来了。她带了一把黑笔,一本笔记本,非常冷静的坐在我身旁。这是我第一次与她面对面交谈。我知道我会控制不住情绪,想让自己先冷静下,就让妈妈去偷偷看下孩子的上课状态,之后才把情况和妈妈细说一番。果然不出预想,妈妈又向我灌输她的那套教育理念。此时的我,完全认为孩子妈妈的教育理念就是错的,不可取。但我还是想让孩子妈妈认清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让她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想不到在与妈妈接下来谈话中,让我知道:我错了。
妈妈先是安慰:你太着急了,你急了才会这样。是啊,我反思了自己,我就是太着急了,看到孩子没有一点改变,我着急了;看到孩子一点不好的地方,我又急着想要改变孩子;看到孩子学习不上心,急着要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急着急着,我看不到孩子的一点好。我无形中给孩子贴了标签。
陈主任任教我班的书法课程,他也想与妈妈说明孩子的情况。我们在教导处坐下来了,与孩子与家长与老师,就这样面对面交谈。妈妈开始向我们说明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曾不止一次在妈妈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笨?所以,孩子认为,就因为他笨,所以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于是,渐渐习惯了老师对他的批评指责了,渐渐习惯了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他自卑了,甚至破罐子破摔了,此时,他的内心是心灰意冷了,对学习甚至厌倦了。听完妈妈的诉说,我心中甚是愧疚。我一直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给这个孩子贴各种标签,尤其是像这样学习成绩不好,行为表现也不好的学生。妈妈也语重心长的和我们诉说她自身在职场的经历,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妈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错,只是我误解了妈妈,只是我带着个人的情绪在对待这个孩子。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错误,并提议孩子向老师道歉,给老师一个拥抱。与陈主任击掌约定:接下来会好好上课,表现好,能当老师的小助手。
与妈妈的谈话,我深深的意识到:沟通很重要,要多与孩子沟通,耐下性子多听听孩子的内心,多肯定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此次家访,带给我许多思考,我明白身为班主任的我,有时也会迷茫困惑,有时也会固执偏见,甚至有时也会犯错。
家访沟通促转变
家访之后,我发现,孩子确实变了个人。在课堂上,他不再趴在那里,也不再无精打采了,坐得笔直笔直的。红领巾也佩戴得整齐了,下课不再乱跑,排队也讲秩序了。一切都变了,变得让我惊喜。
经过第一周的努力,我欣喜地发现他在行为和学习态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改变。我立即将这一进步反馈给他的妈妈,并鼓励她继续监督孩子,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在妈妈的积极配合下,他的听写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每一点进步我都会用积分来奖励,激励他继续努力。我对他的态度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严厉,更多地是给予鼓励和肯定。因此,他回去后高兴地告诉妈妈:“陈老师又喜欢我了。”在我的语文课上,他变得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学生。
到了第二周,他的变化更加明显。课下,他会主动找我背诵古诗、默写词语,并认真订正错误。看到他如此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我再次给予他积分奖励。在班级的积分榜上,他的积分不断攀升,显然,他对学习充满了动力。有一天课后延时服务结束后,我根据他近期的优秀表现,让他担任领队并举起队伍牌子。他当天回家后,妈妈通过微信向我表达了孩子的自豪之情,并感谢我对小杰的认可。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特意向各科老师了解小杰的表现。老师们纷纷反馈,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我向科任老师们说明了情况,并希望他们能够一起配合,多加鼓励和认可孩子。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会越来越好。
发掘优点促成才
妈妈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豁然开朗:当孩子体验到身为好学生的成就感时,便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愈发向好。的确,对于那些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冷落,被视为品行有偏差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否正是因为缺少了那份“成为好学生”的成就感?由于常常被贴上负面标签,受到偏见的影响,他们被认为一无是处,久而久之,便自我放弃,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当努力去发掘这些闪光点,放大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认可和肯定。相信我,这样做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文:陈维红
初审:德育科
复审:副校长室
终审:校长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