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临雅 | 这一年,读了几本书

民生   2025-01-08 07:30   四川  
翻读书笔记,2024年,读了41本书。没法一本本细评,将印象最深的一并概说,算是一个总结。

川端康成的哀情美与渡边淳一的性学研究  


年初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千纸鹤》《雪国》《睡美人》。这是一个系列,去年读了两本(《伊豆的舞女》《古都》)。日本作家读得不多,算是补个课。


作为首位获诺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特点很突出,语言幽雅细腻、空灵剔透,擅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悲伤和郁结的情感,作品弥漫着一种哀情之美。那种情调,总觉得他写的都是夜晚,或者是雨天。


他的小说故事性不强,颇似在很美很抒情的长篇散文中,在对环境、景色的描写里隐藏着人和故事。情节隐蔽、微弱,断断续续的,要费劲去寻找、连缀,不太好复述。而人物大多是孤独、寂寞、敏感、忧郁的。大量的心理过程、议论插在其中,有些还用括号括起来,最长的括号内容有一页多,读完括号还得重新看看前面是在说什么。


川端康成73岁时自杀。他说过“自杀而不留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他让自己的离世,也是一种凄美。


读完川端康成,遇朋友推荐渡边淳一的《天上红莲》。喜欢文友推荐书的方式,也读过渡边的代表作《失乐园》。于是读了这本,还读了《红城堡》《女神》。题材统一,写男女之情,写性。读的过程一直在想,作者为什么喜欢写这样的题材?读完的结论,这是一个研究者,研究男女、性、爱情、婚姻……他曾经是一个医生,同时有较高的文学才能,把他的研究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此而已。


作者把男女之间在情与性方面的和谐、协调或者对立、抵触、反感等等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由实际生活中的人来表现,在平凡、世俗的日常背景中凸显情与性的美好或丑恶。在看似写性的过程中也在探讨复杂的人性。渡边淳一被称为日本的著名文学大师、国民作家。不知道他获奖的《光与影》《遥远的落日》是不是也是这种题材?


如果说川端康成是在爱的精神层面逡巡,渡边淳一则是写透了性感觉、性心理。

李娟的平凡与灵动


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之前,只读过李娟的一两篇文章,感觉很有生活气息,随性,有趣。看了电视剧,读了《我的阿勒泰》原著,然后读《阿勒泰的角落》,然后买了她所有的书,按出版顺序,从《九天雪》到《遥远的向日葵地》,包括诗集,一共11本,近150万字。通读一遍。


读完之后,强烈感觉,由于经历、生存环境……李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她是可以学习的,学习她的生活态度,不哭穷,不卖惨,面对任何环境、事情,坦然接受,直接面对,没有对苦难的哀怨。她的叙述总是调侃的,有趣的,甚至是浪漫的,乐观,幽默,豁达。如她所说“还好我们擅于发现乐趣,擅于欢乐”“我们早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这种生活还要一点一点过下去……”学习她对写作的执着,保持对人和事物强烈的感受力,极为细腻的观察、体验力。从平凡中发现美好,挖掘意义,从简单事情生发出深入的思考。学习她不受拘束、漫无边际的联想和想象力,还有别具一格的描写、形容、比喻,善于把小事写得趣味盎然。


所有的写作教科书都教育我们“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李娟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写自己的生活,写周围的人和事。一个那么偏远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在那个鸡尾巴上,靠近边境线),一些那么卑微的人,一种离大多数人极其陌生的生活,就因为她的文章,凸显在世界面前,让人们了解,熟识,向往。可以说她表述了她所看到的所有东西,将每一个细部都放大成为特写,详细地描述出来。


李娟的文字很特别,朴实,清新,有一种超脱于一般化的,不落俗套的表达,有美感,有内涵,有分量,极有辨识度。


她和大自然对话,把一切都看作有生命的东西。生活范围有限,想象力却无边无际。她写了那么多次的天空、草地、山坡、河流、雨、雪、风……每一次都写得不一样。有些人的散文中风景描写会让人不耐烦看,但她必须看,怕漏掉她独特的写法。


网上一些年轻人说读李娟很治愈,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读完了,理解了。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有焦虑,有坎,但是对比李娟,有比她遇到的困难更大的吗?她们一家几代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背景,一直在为生存而努力。她们的困难是极致的困难,是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的问题。比起她,这些人遇到的算什么?从这个意义上,的确读她的书是一种“治愈”。


而对于想写文章的人而言,李娟的意义就是,只要对生活有感受力,有文学的表达,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就看你怎样写,写得好不好。


读了李娟,顺便把她的“伯乐”——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读了。说起都不好意思,很多年前就买了这本书,现在才读。不过倒是有很多感受,可以单独写个读后感。

陈冲的艺术感受力     


疫情期间读过陈冲的几篇文章,感叹她的文笔。严歌苓的文章中说和陈冲是好友,提到她们共同喜欢的书,感觉陈冲是个有文化的演员。所以看到宣传她的自传《猫鱼》,毫不犹豫买了一本。

这本书讲述了从她的祖辈开始的几代知识分子(也是几代留学生)的故事,折射了时代的大背景,看到了“书香门第”对一个人的熏陶,还有她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文字简洁明丽,形象生动。有思想,不乏哲理性的妙语。分析自己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写出了内心成长史,精神世界发展史。精神层面的东西很丰富,充满了心灵感悟和艺术感受,可读性极强。感叹她的坦诚,真实,率性,细腻,一些属于隐私的事情都没有避讳。


她除了是演员,还是编剧、导演,谈到她参演、导演、编导的作品时,具体细致地分析剧情、人物、场景、人物关系、情节设置,对于读者认识和理解那些作品很有帮助。喜欢文学艺术,热衷写作的人,则能从她谈及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索中受到启发,学到东西。


书中有很多基于主观角度,有内涵,有感情观照,寓情于景的场景、风光的描述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景的再现,都有电影一样的画面感。


读完《猫鱼》,还看了她自己写剧本、导演的《天浴》《英格力士》。


《天浴》是严歌苓的小说,写一个成都的小知青,为了回城,被自称能帮助她的n个男人糟蹋,以致堕落,最后被枪打死……无论是读原著还是看影片,都觉得心很痛,滴血的那种痛。陈冲第一次当导演,选择这样的作品,有艺术家准确的感受力和起码的良心。


电影获得了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7项大奖,被《时代周刊》杂志选入1999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但是,“该电影因非法拍摄、非法到外地参展”,陈冲被禁三年不准拍戏,也被禁止在中国内地上映。幸亏严歌苓的书还在,电影还能在网上找到。


《英格力士》写的是那十年期间,乌鲁木齐一所工厂子弟校的故事,以一个孩子的眼睛看大人的世界,展示了被扭曲的知识分子群像。“英格力士”是“English”的音译。书中,英语、英语教师……都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代表的是文明、进步,甚至就是一种“正常”,正常的社会、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教育、正常的人际关系……孩子们对一本词典的向往,就是对知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看似轻松、谐谑、嘲讽、嬉笑怒骂、开玩笑似的笔调,含蕴了深刻的东西在其中。


读了原著,找不到电影。其实电影2017年就完成了,说是正在审查。不过不少人都觉得,极有可能永远都通不过,除非……

《四棵杨》的泥土气息


在网上看到对《四棵杨》的评价,不止一次。


长篇乡土小说,共三卷本。作者寒川子(原名王月瑞),写河南一个名为“四棵杨”的村庄,近百户人家从1949到1976近三十年跌宕起伏的“编年史”,让读者看到尚未远去的历史现场中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到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作为个体的人、家庭所感受、承受的东西。看到中国老百姓,中国农民,是怎样被某些宏大叙事折腾着艰难度日。一个村庄,就是一个缩影。


这部著作,用“接地气”来评价已经太不够了,农民和土地,是捆绑在一起的,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无论多么荒唐、疯狂、不可理喻的时候,他们即使养不活自己,也得养活整个社会。中国农民看似远离政治、远离庙堂,其实与时代变化的关系最密切,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所有动荡、变革、反复带来的结果最终都会压在他们头上,由他们来承受。任何有关土地的归宿、分配、使用的一丝一缕的变化,都会牵动他们的生存状况。

印象最深的内容:


“革命者”在进行他们那些所谓的革命活动时,全然不认为对方也是“人”。


地主的儿子,曾经的洋学生,几十年装疯卖傻(以英语和儿子对话,被视为“疯话”),得以苟活。地主的孙子说“我爹是地主,是疯子,不是人。我是小地主崽子,也不是人。”


从浮夸到大炼到食堂到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到粮仓渐渐见底,到明明属于集体的提留粮却拒绝发放,到走投无路清楚地看到“只能饿死俺们这些种庄稼的了”……那种无助、绝望的过程让人胆战心惊,唏嘘不已。最底层的人,其实不乏“正常的人”,有起码的常识,明白最基本的道理。最普通的农民都知道“这样的大饥荒,不是天作孽,是自作孽,天这是在行罚啊。”“天无绝人之路,只有人自己绝自己”……


《四棵杨》,读得欲哭无泪,欲言又止。


能够真实、具体、形象、深刻写中国乡村的佳作不多,除了《白鹿原》,我推荐《四棵杨》。窃以为,这样的书还能出版,实属幸运。

葛亮的老道沉稳


早就有人推荐葛亮的书,买了一本《朱雀》。放了一年多才读,读后感叹早该读。


翻开《朱雀》第一页,就放不下了。一个来自苏格兰的华裔男孩和一个南京女孩的故事,引出一家三代女性的人生经历,叙述中徐徐展开南京的历史,兼有人文地理和灵魂拷问。好看!感受到他的文字的魅力,极简,如同诗词一样的凝练、韵味。所有情节、细节、场景、对话,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这是作者从25岁到30岁,写了五年的长篇小说。那样年轻,却那样成熟。


读完《朱雀》,欲罢不能,接着读《北鸢》,以作者的家史铺陈演绎的故事,遣词用句和对人情世故的剖析,比《朱雀》更老道,更深沉。以日常生活细节娓娓道来,有隐隐的《红楼梦》笔调。作者以人物的命运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取向,做人的道德底线,怎样在旧传统向新时代过渡期间维系着文化的传承,所谓“民国的文化性格”,民心所向的力量所在。被称写出了“半部民国史”。


然后是短篇集《问米》《七声》《飞发》《风球》《瓦猫》……写移居香港的大陆人,写各个门类的手艺人,写悬疑小说……可谓多才多艺,各种体裁都得心应手。


再读最新长篇《灵隐》,看到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各色人等。脑海中浮现着作者这位香港大学的教授走街串巷观察这个城市,收集众生故事的形象。


葛亮说张爱玲的文字“老辣简省”,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他的老成到了什么程度,文章落款的日期,不是19XX或20XX年,而是“丁丑年冬”“戊子秋”“庚子年”……然而,虽然他的“少年成熟令人惊叹”(作家韩少功语),但他的作品却同时具有现代感,是在写现在的故事,以现代人的眼光关照过去的场景。


1978年出生于南京的葛亮,祖父、外祖父一辈就是有名的文化人,可谓家学渊源,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成长环境、教育、阅读史、经历和阅历,天赋禀异且早熟,加之个人的勤奋好学,造就了他的底蕴和风格。


我还不能准确地评价葛亮,且看看那些知名作家们再怎么说的:

莫言:葛亮是具有超人禀赋和良好训练的青年才俊。他非常娴熟地使用一种很雅致的叙事语言,包括小说结构,对我而言都是阅读的享受。


阎连科:阅读葛亮,令人汗颜。他对日常的洞穿和语言叙述的那种别致古韵,正是对我们简单粗粝的反抗和嘲笑。没有谁可以真正像他那样在写作中富有不同文化的牵扯力和涵盖力。


台湾文学教授、资深文学评论家张瑞芬:葛亮的故事里没有历史的笨重感,也没有走火入魔的实验手法,以一条清亮嗓音,另辟蹊径,重新回归说故事的趣味。他的语言,干净洗练,节奏迅疾……


日本汉学家和翻译家:葛亮小说中的“葛亮味”,从中国的南京发出来,我们在日本的东京闻到了。


哈佛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王德威:葛亮经营既古典又现代的叙事风格。小说美学以及历史情怀独树一帜。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


年纪轻轻,著作丰厚,已是鲁奖、《亚洲周刊》十大好书奖、“中国好书”奖、“十月文学奖”等文学大奖得主,实至名归。


喜欢文学的人,如果还没读过葛亮,是一种错过。


看到书架上还有他的文化随笔、散文集、与电影有关的故事,他的第一本小说《谜鸦》正在快递的路上……就像好吃嘴看到眼前还有一堆美食,满心喜悦。


照顾病人,不能出门,幸亏还有互联网,还有书,能够安心宅家,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读书。有人说过,你读过的每一本书,如同你吃过的每一口饭,都会成为辅助你成长的养分。感谢2024年读过的好书。

20241210202513

- 关于我们 -

行脚成都所刊发文章,署名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投稿行脚成都,默认原创首发。未有署名者,系行脚成都编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红书 @行脚成都

今日头条@行脚成都

百家号@行脚成都


天府文化  成都记忆
  赐稿邮箱 20801640@qq.com

行脚成都
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