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定镛 | 懒与勤

民生   2025-01-14 08:30   四川  

又逢腊八节,峨眉山报国寺、乌尤寺、大佛禅院均有施粥仪式活动,居士、香客众多,亦兮乃无神论者,不想去赶斋,虽然历史上有吕蒙正听晨钟赶斋一说,也不想去凑这个闹热。这也许与勤上香、勤拜佛的虔诚佛教信徒相比,是一种“懒”吧。据说佛教寺庙施粥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感恩牧羊女救命之恩,故每逢腊八节,开展庙会活动,向善男信女施粥,热气腾腾的粥,滋润香甜可口,传承佛教文化的慈悲精神。
清晨,在树荫康养餐厅,用了一碗餐厅为腊八节专门熬制的八宝粥,滋润香甜可口,饱了口福,应了腊八节,迎祥增福。回到客房,面对窗外重重叠叠,灰雾蒙蒙的山峦,开始了一天的晨读。

再捧起梁实秋先生的《我独爱自在的人生》,翻到一篇《懒》,梁先生讲:“人没有不懒的”。白香山(白居易)大概就是一个睡懒觉的人,讳言:“日高睡足犹慵,小阁重衾不怕寒”。白香山活了七十五岁,可是写了两千七百九十首诗,早晨睡睡懒觉,我们还有什么说的?


按现代养生之道,冬日睡睡懒觉,正好。


诗人白居易在那个年代,活了七十五岁,应该算是高寿了。且给后人留下两千七百九十首诗歌佳作,其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流传至今,实在令人敬仰。


梁实秋先生讲:“苏东坡好像也够邋遢的”,他有“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之句,懒到身上蒙垢的时候才做沐浴之想。蜀人诗神苏东坡,活了64岁,写了四千多首诗,应该比白居易勤快些,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千古绝句,可亦兮更喜其不朽的经典名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无风雨,也无晴。

亦兮自认为勤奋不算懒人,坚持数十年清晨惊蛰而起,一笔用终生,年逾八十,也算著作等身了。但比起大亦兮一轮的文友、科普科幻大师刘兴诗教授,就相形见绌了。让人无法想象,他至今已出书五百多部,其作品《我的朋友小海豚》获意大利总统银质奖章、《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44次奖,年逾九十三乃笔耕不辍,近日又出了一本诗集《东苑集》,兴诗兄几乎每日一首诗,咏之让人惊叹。亦兮不知他那智慧的大脑里,到底储存了多少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相比亦兮有些愧疚了,也太懒了,至今仅出作品数百万字,退休后,仅出版几部书:《行走欧洲》《智慧的光芒---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传奇故事》《巴蜀武林英豪》《成都文化人散记---我与成都文化名人的零距离接触》《岁月融融---何定镛作品选》等,仅获奖74次,其中《智慧的光芒》获世界华人科普图书佳作奖,入选“中国农家书屋”,获“四川省科普科幻终生成就奖”,不及兴诗兄一半,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树荫康养,亦兮已四体不勤,一日三餐,饭来张口,卫生也不做,生活有人侍候,懒人一个,面对青山绿水,老来享清福。看来,亦兮笔耕应更勤奋一些,勤动脑,勤动笔,勤观察,勤思考,俗话讲:勤能补拙。梁实秋先生讲:“懒不是不可医,但须下手早,而且须从小处着手”。


清代画家石溪和尚讲:“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可放闲过”。一个出家人,一个和尚尚且也有这番心得,亦兮乃现代作家、书香人家,自然不可懒怠了,切记、切记。于是乎,勤读书,每日必读,勤观察,世间人和事,勤着墨,有感而发,与人分享,让老年生活更有价值。


人乃高级惰性动物,懒惰乃人性本质,于是乎,要想成功,要想进步,要想有所奉献,须日日自勉,强迫自己勤奋,自强不息,终有所得,终有收获,报效祖国。


梁实秋先生讲得好:


“看一朵云,赏一盆花,读一本书,喝一杯茶,听一场雨,放下一切烦恼,忘掉一切压力,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惬意,人生可以如此快乐。”


正是:

本是峨眉客,

栖身树荫下,

腊八一碗粥,

清晨读书琅,

慵懒动之勤,

一笔终生用,

消磨几斗墨。


- 关于我们 -

行脚成都所刊发文章,署名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投稿行脚成都,默认原创首发。未有署名者,系行脚成都编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红书 @行脚成都

今日头条@行脚成都

百家号@行脚成都


天府文化  成都记忆
  赐稿邮箱 20801640@qq.com

行脚成都
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