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马泽尔)

文摘   2024-09-29 14:31   江苏  

曲目简况

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六交响曲 作品74

维也纳爱乐乐团

洛林·马泽尔

b小调第六交响曲 作品74

维也纳爱乐乐团/洛林·马泽尔


柴可夫斯基 第六交响曲 -悲怆

2010年琉森音乐节 阿巴多指挥


柴可夫斯基 第六交响曲悲怆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柴可夫斯基 第六交响曲 悲怆   小泽征尔  指挥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伯恩斯坦, 纽约爱乐乐团, 1974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

指挥曼弗雷德.霍内克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费多谢耶夫 

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 1991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索尔蒂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西本智实&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马里斯·杨松斯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朱里尼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


第六交响曲又称《悲怆交响曲》是在第一次出版总谱时定下来的。此时柴可夫斯基已经离开人世,估计是他弟弟给他做主定下的名字。他弟弟在传记里说,初演时柴可夫斯基曾经找他商量,倘若加标题应该是什么?

他弟弟提到了“悲剧性”,但是遭到柴可夫斯基的反对,当他提到用“悲怆”时,柴可夫斯基拍案叫绝,说很合适。众所周知的这段故事的真实性如何?很难说。因为,柴可夫斯基曾经给出版商尤根生的信中,只是不要赋予任何标题。不过,从乐曲内容的角度来看,这个柴可夫斯基去世后添加上去的标题,还是选得比较合适的。


这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于1893年8月底或9月完稿,在同年10月28日,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初演。这年的11月6日柴可夫斯基逝世,人们演奏本曲为他送葬。

柴可夫斯基的七部交响曲,第四、五、六,尤其是《第六“悲怆》交响曲》,早已成为世界交响曲史上屈指可数的名曲中的名曲。



第一乐章  序奏,柔板,B小调,4/4拍,呻吟声后呈示的序奏主题深沉。
主部转入快板,出现由序奏主题演变而成的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在第一主题稍许展开后,放慢速度,唱出如歌的行板主题。气息宽广的第二主题是对人生的赞美。它的出现是充满矛盾斗争的第一主题给人留下的印象相形见弱。

第二乐章  优美雅致的快板,5/4拍,D大调,三部曲式。
用五拍子的圆舞曲谱写了整个乐章,是第一乐章行板主题的延展,表现对生活的恋恋不舍。

第三乐章 活泼的快板,由诙谐曲与进行曲合成的本乐章,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所表现的内容的进一步展开。
用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谱写的乐章开头的诙谐曲主题(12/8拍),向4/4拍的进行曲渐渐过度。

第四乐章  交响曲一般都以快速的终乐章结束,本曲却采用哀痛的柔板,B小调,整个乐章充满悲痛情绪。
开头的主题如在叹息不止。稍许加快速度变为行板以后,呈示另一抒情主题。转入关系大调的终乐章这个行板主题跟第一乐章的行板主题一脉相承,但是已经演变为表现悲怆的主题。在如受命运打击般的休止后,再次响起这个主题悲痛欲绝,它深深地打动了一百多年来的广大听众。


《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绝唱,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而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就交响曲形式而言,老柴也做了一些革新,如将通常第二乐章的柔板改为圆舞曲等,最著名的就是以柔板为结束乐章——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最壮丽的乐章……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英国音乐学批评家布朗将“悲怆”誉为“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后七十年间最具原创性的交响乐。”



洛林·马泽尔


洛林·马泽尔(1930年3月6日-2014年7月13日),法裔美籍指挥家,人称“指挥神童”,也是现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指挥大师之一。曾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72-1982),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1982-1984),匹兹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88-1996),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1993-2002)以及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2002-2009)。从2012年起出任“百年老店”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马泽尔为中国广大乐迷所知主要是由于其指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4年7月14日,84岁的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在美国弗吉尼亚因肺炎并发症去世,享年84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乐声涟漪
世界音乐经典曲目推荐,通过本号“服务”目录栏您能随时找到想听的古典、通俗的经典音乐节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