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况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35
亨利克·谢林
波士顿交响乐团
查尔斯·蒙奇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35
亨利克·谢林
波士顿交响乐团/查尔斯·蒙奇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亚沙.海菲兹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中文字幕)茱莉雅·费舍尔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安塔爾 佐洛伊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 1968年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亨利克·谢林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穆特 柏林爱乐乐团(2015)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尼古拉·兹奈德&杰基耶夫耶夫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35
瓦莱里·索科洛夫 指挥:David Zinman
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独奏尼古拉.齐奈
奥曼迪.帕尔曼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979年
第一主题展开之后,在属调A大调上呈示的第二主题带插部主题性质。它跟第一主题的音调都源于民间舞蹈音乐,具有朴素的斯拉夫色彩,有着浓烈的泥土气息。主要以它们的展开织成的整个乐章载歌载舞、充满活力。最后的结尾依靠第一主题的节奏,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创作背景与作品特点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是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78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小提琴家勃罗茨基,并与1881年12月4日在维也纳首演。《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饱含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舞蹈性、歌唱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8年,柴可夫斯基刚度过婚姻问题引起的精神危机,梅克夫人给予了他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住在瑞士的一处疗养地,心情不错。《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很顺利,全部作品完成只用了20多天 。
柴可夫斯基首先将乐谱交给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利奥波得·奥尔,然而奥尔在看过乐谱之后反应冷淡,只给出了”无法演奏“的技术性鉴定。后来,以为在维也纳的俄国小提琴家布罗兹基拿到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1881年12月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首演了这部作品,但首演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也遭到了维也纳音乐界的指责与攻击,言辞最激烈的是维也纳批评家汉斯立克,他认为这部作品中有过多的民间色彩,而且过于热烈的节奏也不合维也纳音乐传统的规范 。
音乐家布罗兹并没有因为批评而停止演出这部作品,仍在各地坚持演出,最终使这部作品获得成功。为了表示感谢,柴可夫斯基把这部作品献给了勃罗茨基 。
从结构上讲,柴可夫斯基突破了协奏曲通常采用的双呈示部的结构,充分利用独奏小提琴的歌唱性特征,将主题的重任交予独奏声部。在它之前的协奏曲中,其他作曲家更加注重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交替发展的手法。但是,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中,柴可夫斯基却采用不同做法——提升独奏声部小提琴的地位,可以说大多数的旋律都是由独奏乐器奏出的。这一点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歌唱性特征及其演奏技术。另外,这部作品中的某些主题片段又有着双重作用。例如,第三乐章的再现部主题,它一方面充当了呈示部中的第二次主题再现,又充当了再现部的开端 。
从和声上讲,这部作品的每个段落中,调性有着鲜明开端及持续发展,但往往结束在不明确之中。例如,第一乐章的副部结束在终止四六和弦上,从材料特征上进入结束部。这在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中也出现过。它的作用由于其他部分的省略而变得模糊不清。此外,作曲家在第三乐章的再现部中,并没有使用副部调性回归,而是使其从其他调性进入,慢慢“绕回”到主调之上,并在尾声中再次呈示主部材料,对调性和主题加以巩固。另外,在第一和第三乐章中,作曲家采用了诸多同主齐大小调替换的和声,使得音乐的情绪得到了瞬间的鲜明对比。大小调和弦的替换经常向前在独奏小提琴的音阶走句中,小调中的大三和弦显得明朗,而大调中的小三和弦使得音乐更加富有“垂感” 。
这部作品在结构上的精简特性、富有俄罗斯特征的绵绵不绝的感人旋律以及和声上的扩展都成为了这部作品流传于世、成为19世纪重要协奏曲作品的原因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它不仅拥有优美的旋律(尤其是第二乐章的旋律)、强烈动感的节奏(如第三乐章的小提琴断奏)、完美匀称的乐队交响性音响,更具有浅显易懂的音乐语汇以及丰富的俄罗斯民间元素、堪称杰作。(摘自百度)
亨里克·谢林
亨里克·谢林,当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出生于波兰Zelazowa Wola,墨西哥籍波兰人。五岁学钢琴,后迷上了小提琴。幼年的演奏给著名小提琴家勃·胡贝尔曼留下难忘的印象,遵照他的提议,被送往柏林随名师学琴。
1933年至1939年,在巴黎师从娜迪亚·波朗瑞(Nadia Boulanger)学习音乐作曲。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通七种语言的他作为译员服务于波兰流亡政府,并在世界各地为盟军部队举办演奏会。在一次墨西哥城演奏会后,他接受了墨西哥大学的邀请,主持该大学的弦乐系。1946年加入墨西哥国籍。
从此他热衷于教学,直到1954年才重开演奏会。1954年,他在纽约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此后他在世界各地频繁演出。为了表彰他对墨西哥的贡献,该国政府特别授予他外交官身份。1988年,他在德国卡塞尔旅行演出期间逝世。
他的演奏以成熟、简朴、忠于原作闻名。他曾与另两位大师皮埃尔·富尼埃和阿图尔·鲁宾斯坦组成三重奏组。
1.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