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 朱利叶斯·卡钦
伦敦爱乐乐团
阿道夫·阿根塔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朱利叶斯·卡钦
伦敦爱乐乐团/阿道夫·阿根塔
阿格里奇《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2017年维也纳爱乐
马里斯·扬松斯与叶甫根尼·基辛
弗朗茨·李斯特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巴伦博伊姆(钢琴) 布列兹(指挥)2011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刘诗昆1992年在澳门演奏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王羽佳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克莱本1989年在莫斯科演奏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 Ferencz Liszt,1811-1886)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现在经常演出的有两部。一部是这首《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另一部是《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从性格上来说,第一部华丽、辉煌,第二部抒情而带有叙事性特点。
在李斯特1830年的乐谱草稿中已能找到《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几个主要主题。到1839年,李斯特根据这些主题再次着手写钢琴协奏曲,但是在翌年就搁置下来,因为李斯特把主要时间都用到演奏上面去了。李斯特在魏玛附近定居下来后,总算正式开始花大力气来完成这部协奏曲,1849年7月,大功告成。一说《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配器或至少有一部分配器是由拉夫完成的。德国作曲家拉夫最知名的作品是小提曲《卡瓦蒂那》。拉夫在二十多岁时,与李斯特相识,之后有一段时期作为李斯特的得力助手,曾为李斯特的一些作品作过编曲或配器等工作。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于1852年2月17日在魏玛宫廷演奏会上首次演出,当时由柏辽兹指挥,李斯特本人担任钢琴独奏。
《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钢琴部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演奏效果,从容不迫地与管弦乐部分平分秋色。管弦乐部分有时声势浩大,有时运用长笛等独奏乐器表露出室内乐曲那样细腻的表情。整部协奏曲的情绪起伏很大,色彩变换丰富而富有戏剧性效果,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仿佛是一部没有标题的生动的交响诗。
《第一钢琴协奏曲》由四个乐章构成,不停顿地连续演奏。各乐章的主题具有紧密的联系。
性格刚毅的主题音调在全曲中贯穿发展,起着如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一开头“命运动机”般的主导作用。它具有宣叙调的特征,同时在一呼一应的过程中,显示了号召性的表情意义。钢琴独奏一开始就与管弦乐部分分庭抗礼而势均力敌。后来,先由钢琴唱出优美的第二主题。由木管独奏接唱这一主题之后,两把小提琴与钢琴在安详的气氛中仍用第二主题的主要音调呼应交谈,但是乐曲很快转回不安定的气氛中,用第一主题的音乐素材展开;然后在主调上再现第一主题,在比较平静的情绪中告一段落。
第二乐章:近乎慢板,B大调,12/8拍与4/4拍。主要主题由钢琴呈示之前,先由低音弦乐器加上弱音器徐徐奏出主要主题的音调,造成暮色苍茫的背景。随后,钢琴在较高的音区歌唱。具有夜曲体裁特点的主要主题犹如是一支恬静而略带愁丝的夜歌。唱不多久后,突然出现形成强烈对比的宣叙调性质的段落,暂时打断了抒情场面的意境。后来乐曲恢复平静,由长笛奏出优美的新主题。这时钢琴在高音区奏出持续不断的颤音,小提琴也用活跃的音型进行衬托。这段轻柔的乐声使第三乐章油然而生。
第三乐章:迅急的快板速度,降E大调,3/4拍,乐曲具有鲜明的诙谐曲体裁特征。在这一乐章中,三角铁叮当作响,与钢琴最高音区的音色有相通之处的三角铁的声响,加强了这一乐章轻巧的性格。由于突出三角铁音色的作法对于协奏曲来说别具一格,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为此本曲首次演出时有人称此为“三角铁协奏曲”。当初使用这个词带有贬义,但是现在只是突出说明本曲构思上的一个特点而已。
性格轻巧的这一乐章开始具有舞曲特点。主题先由钢琴奏出。但是在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再现前后气氛突然变得严肃而充满戏剧性。接着再现第二乐章新主题,再用第一乐章的主题收尾。
第四乐章:富于激情的进行曲快板乐章。降E大调,4/4拍。主要主题由木管组奏出。从第二乐章“夜曲主题”演变而成的进行曲主题坚定有力。在主题的呈示、巩固之后,管乐器奏出第二乐章中出现过的插句,使乐曲的戏剧性效果格外突出。这一音调显然源于第一乐章优美的第二主题,但是性格已完全不同。
接着运用第二乐章主题展开。进行曲主题再现后乐曲走向高潮,这时第三乐章的主题音调也由钢琴用作发展的素材。最后运用乐曲开头的第一主题的音调构成最高潮,在炽烈的气氛中结束。
朱利叶斯卡钦
朱利叶斯卡钦(1926-1969)美国钢琴家。1926年8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一个俄裔家庭,他的母亲来自音乐世家。
卡钦幼年即显露出母系的音乐基因,于是他的外祖母就开始教他弹琴。11岁时,他在全国广播公司演奏舒曼作品崭露头角,随后费城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相继邀请他举行协奏曲演奏会,使他名噪一时。1941年,他进入哈特福德学院,攻读哲学与英国文学。父母为了使他专心练琴,在学习期间不让他继续演奏。
卡钦是位学者型的钢琴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在二战后大批演奏家移居美国时,他却认为新大陆的文化环境不如旧大陆,因而从美国移居欧洲,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他的演奏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擅长室内乐,特别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他与苏克、斯塔克组成的三重奏组被称为“专家三重 奏”,录制的勃拉姆斯作品被公认为最符合作曲家的气质。1926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的长堤,1969年在巴黎逝世。卡钦由祖母启蒙学习钢琴,后来跟随萨佩顿继续学习。卡钦十一岁在对全美的广播中首次公开演出,并与费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合作演出协奏曲。为了让在学校学习哲学与英国文学的卡钦专心念书,父母在1945年后才让卡钦继续公开演出,次年在巴黎于十一天内举办七场音乐会而引起轰动,欧洲各地都争相邀请卡钦前往演出,包括与苏克、史塔克在普拉德的卡萨尔斯音乐节中合作。卡钦的唱片数量极多,包括布拉姆斯所有钢琴作品,但是他在1968年因疾病被迫离开舞台,在广泛的演奏曲目里,卡钦兼长各个时期的作品,惊人的弹奏技巧与艺术天赋奠定他在二十世纪钢琴家里的地位。(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