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G大调第13弦乐小夜曲(斯图加特学院)

文摘   2024-09-24 15:00   广东  

作品简介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Serenade No.13 in G MajorK.525 

G大调第13号弦乐小夜曲 K.525

斯图加特学院

费迪南德·莱特纳

G大调第13号弦乐小夜曲 K.525

斯图加特学院/费迪南德·莱特纳

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 kv525卡尔·伯姆 维也纳爱乐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乔治·塞尔指挥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V525 莱比锡布商大厦四重奏组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安德鲁·曼兹指挥 2020萨尔茨堡音乐节“莫扎特之夜”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四手联弹

  


弦乐小夜曲 Eine Kleine Nachtmusik 也称《G大调第十三小夜曲》。莫扎特作于1787年8月。原为弦乐合奏。

后改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其中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为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莫扎特所作组曲型小夜曲有多种演奏形式,其中六首采用管弦乐合奏,三首采用管乐合奏,惟本曲采用弦乐合奏。据作者本人的作品目录记载,本曲由快板、小步舞曲与三声中部、浪漫曲、小步舞曲与三声中部、终乐章等五个乐章组成。后第二乐章因故亡失,遂成四乐章. 乐曲与交响套曲、室内乐重奏曲的形式结构相近。四乐章。


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G大调,快板,4/4拍。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呈示出主部主题。这一主题前四小节的号角性音调,采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形式写成,在低音区主音衬托下的后四小节轻巧明快。整个主题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充满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接着,乐曲呈现轻盈的舞步般的旋律。

随后音乐向高音区发展,引出采用D大调的副部主题,轻快精巧,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在呈示部的结尾又出现以颤音音调为特征的新的主题旋律。这一旋律由带有颤音的主部主题后半部和副部主题演化而成,并保持了轻巧欢快的特点。这个小结尾部主题反复一遍之后,用五小节生动的乐句结束了呈示部。

乐曲的展开部仅二十小节,简短明快。在再现部之后,乐曲呈现用主部主题开头部分的素材组成的短小精悍的结尾部,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为浪漫曲。采用复三部曲式,C大调,行板,2/2拍。乐曲一开始呈示如歌的浪漫曲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的情思。这一主题先后两次再现,其间插入两个不同的音乐素材,使整个第一部分形成 abaca的回旋曲式。

乐曲的中间部转为同名小调(C小调),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内声部奏出微波般的声响,烘托了轻松宁静的气氛,第一小提琴和低音弦乐器相互呼应,柔和缠绵。随后,乐曲进入第三部分,再现开始的浪漫曲主题。在这一乐章的结尾处,乐曲奏出与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开始部分极其相似的音调。接着引用开头的主题素材,在温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采用复三部曲式,G大调,小快板,3/4拍。乐曲朴实明快。一开始呈示的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中间部主题舒展亲切,带有较强的歌唱性,连绵流畅的旋律,蕴含着无限的欢欣。最后,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为回旋曲。采用回旋奏鸣曲式,G大调,快板,4/4拍。共有两个主题。一开始出现的回旋曲主题具有快步舞曲的特点,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这一主题在乐章中多次再现,使整个乐章统一在明朗欢快的情绪中。第二主题同样具有舞曲特点,但更为轻快,强弱有致的处理,使乐曲具有灵巧柔美的色彩。

这一乐章结尾部用回旋曲主题及其展开构成。最后,在欢乐的情绪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18分钟。



G大调第十三号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著名的通俗名曲,只要提到"小夜曲"时,人们就自然会想到此曲,因此,它也称得上是器乐小夜曲的代表作。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小夜曲这种体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以G大调第十三号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最为著名;以D大调第9号小夜曲,"邮号"(作品K.320)最具特色。 


奠扎特的这首G大调小夜曲,曲式井然有序,内容相当扎实,具有“序曲”的味道。它的原谱是用弦乐五重奏呈现的,可是每一支弦乐器又都可以随意增加,于是后人便经常把这部作品改成弦乐合奏的形态演奏。而这首小夜曲也充分展现出弦乐合奏的乐趣与美感。由弦乐队演奏这首小夜曲时,欣赏者可以充分享受弦乐器优美的音响,晶莹剔透,对此,人们也都习惯将其称为是《弦乐小夜曲》。上述虽然说原曲是弦乐五重奏,其实声部只分成四个,亦即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各一个声部,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同一声部。

 G大调小夜曲是莫扎特在1787年8月10日创作完成的,这时作曲家才31岁,但四年后他就与世长辞。莫扎特在此曲之前所创作的小夜曲,大多都是受人委托才作曲,但此曲的作曲动机却不明。如果将G大调小夜曲和同一时期写成的歌剧《唐横》比较,此曲便显得更为清纯,这或许是由于创作此曲时,莫扎特内心的阴霜气氛已经一扫而空。

 

在莫扎特亲笔所列的作品目录中,此曲的标题为“Eine kleine Nachtmusik”,这个德语标题是“一首小小的小夜曲”之意。正如乐圣贝多芬到晚年时曾屡次将音乐术语改用德语书写一般,莫扎特不使用意大利语的“serenata”,而改用德语的标题,也是耐人寻味的。若根据这个目录,此曲应有五个乐章,也就是在目前的快板第一乐章和浪漫曲之间,应该还有一个小步舞曲乐章,可是在1827年前后的首版乐谱中,它却不翼而飞。

 由于莫扎特的小夜曲中,不曾出现只有一个小步舞曲的作品,所以它的失踪是何人所为,则不得而知。此曲成为罕见的四乐章小夜曲,而显得更为简洁利落,难怪有人形容说:此曲像是一首序曲,也和正统的室内乐结构一样。 


G大调小夜曲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结色彩,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荡漾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在旅行回到萨尔茨堡之后,莫扎特开始对他的大主教老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从1779年初到隔年夏天的一年半岁月里,他依然以宫廷音乐家的身份在大主教的官邸里任职。这段时间,他将旅行途中得来的灵感化为作品,杰作包括K.318、K.319和K.338三首交响曲, 而管弦乐作品更是丰富,D大调第9号小夜曲就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之一。  

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正像今天的公共汽车一样,行驶于各村庄和都市之间,载送客人、货物和邮件。每当马车快到一个驿站时,车夫就吹响号角作为信号,告知居民们即将送来货物、客人或邮包。这种马车的号角声,给予经常旅行的音乐家们深刻的印象,因此,时常被取用在各种音乐作品中。 


莫扎特的这首小夜曲,因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的中段里,采用邮号模仿邮递马车华丽的号角声,因此有着“邮号”小夜曲的别称。这首小夜曲完成于1779年8月3日,是莫扎特为其所嫌恶的萨尔茨堡大主教科洛雷多的命名日而写作的。乐曲美妙地表现出他在巴黎所见识到的华丽多彩的优美样式,以及在曼海姆时学得的奇妙器乐法。

 全曲由罕见的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器为中心的"交响复协奏曲"(symphonie Concertant)。这是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期的杰作之一。所以,此曲在莫扎特的小夜曲中也非常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朝来寒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乐声涟漪
世界音乐经典曲目推荐,通过本号“服务”目录栏您能随时找到想听的古典、通俗的经典音乐节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