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C大调第1大提琴协奏曲(鲁丁)

文摘   2024-10-18 13:43   江苏  

作品简况

Franz Joseph Haydn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C大调第1大提琴协奏曲

(1961年首次发现乐谱)

Alexander Rudin

亚历山大·鲁丁

立陶宛室内乐团

萨夫利乌斯·索德基斯

C大调第1大提琴协奏曲

亚历山大·鲁丁

立陶宛室内乐团

萨夫利乌斯·索德基斯

小泽征尔指挥 

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

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罗斯特罗波维奇

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Hob.VIIb-1(C大调)麦斯基演奏并指挥


海頓  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海顿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大提琴 朱莉娅·哈根Julia Hagen


海顿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戈蒂埃·卡普康演奏



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Hob.Ⅶb No.1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最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是与舒曼、德沃夏克的合称为“三大大提琴协奏曲的《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不过,自从1961年从布拉格国立图书馆的贵族藏书中发现了本曲的手抄谱,且确认是海顿的作品并且于1962年5月19日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重新上演以来,本曲就跟D大调一起被认为是大提琴协奏曲的杰作而广泛流传。本曲是为埃斯特哈奇宫廷乐团的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约瑟夫-怀格尔(1740-1820)所作。估计作于1761年到1765年之间(也有认为作于1765-1769年之间的)。乐曲运用了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第一乐章中速,C大调,4/4拍。采用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

开头的管弦乐呈示部(第一呈示部)先后呈示第一、第二主题,并以乐队全奏的小结尾告一段落。

第二主题在独奏呈示部(第二呈示部),独奏大提琴大显身手,由大提琴重奏的两个主题得到程度不同的展开。乐曲按奏鸣曲式的框架进行,不过乐队全奏的多次运用以及与独奏段落的频繁交替,说明它与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典型曲式回归曲式( ritornello,又译为利都奈罗曲式)是藕断丝连的关系。


第二乐章柔板,F大调,2/4拍,三部曲式。本乐章只用独奏大提琴与弦乐队演奏。主题旋律优美,由弦乐合奏呈示。

这两个主题的调性调式变换对形成整个乐章的中段起主要作用,中段就是从主要主题在属调上出现开始,后来还转到小调。到第三部分,主要主题返回原调。短小的华彩段落后静静地结束。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C大调,4/4拍。结构跟第一乐章相似,属奏鸣曲式,但是也带有巴洛克回归曲式(利都奈罗曲式)的成份。第一主题主宰整个乐章。乐队全奏段落主题都以简明的形态再现,独奏大提琴作为主要角色登场就大显身手。

演奏时间约25分钟。也有例如杜普蕾跟巴伦博伊姆指挥英国室内管弦乐团(1967年录制)的CD是26分01秒。



海顿的《第一号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早期作于1765-1767年之间,与他的《第六、七、八号交响曲》同时,并比他的《第二号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早了大约二十年,当时海顿正值三十多岁的多产壮年,并任尼古拉亲王(Prince Nicolaus)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Esterházy Orchestra)的乐长。


此曲已经展现海顿是一位伟大的器乐写手。他为长期的好友约瑟夫·弗兰茨·魏格尔(Joseph Franz Weigl)当时是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的大提琴首席写了这首性格灿烂明亮、独奏技巧不俗,带有壮年海顿的明快、优雅、幽默与自信,艺术上也较成熟的,巴罗克与古典初期曲风的融合体。由于同时期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没有写过大提琴协奏曲,此曲堪称当时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而大提琴家魏格尔的演奏技巧,再当时也绝对堪称一绝。


这首协奏曲不仅反映当时巴罗克流行的形式,同时结合快板奏鸣曲式的结构,就像巴罗克的大协奏曲一样,乐团合奏的部分规模相当小,除了弦乐群、另加两把双簧管、两把法国号。而且,当时魏格尔可能是艾斯特哈吉宫廷乐队中唯一的大提琴手,因为乐谱上只有一个大提琴的声部,不过当然也有可能其他的大提琴手演奏的是数字低音,或者是海顿自己用大键琴或是其他低音弦乐手拉奏数字低音。

 

不过造化弄人,这样的杰作却被埋没长达200年之久,直到50年前才重新被世人所发掘。1961年才由捷克音乐学者蒲尔克特(Old·ich Pulkert)从布拉格国立博物馆(Prague National Museum)中发现乐谱的手抄拷贝版。之后,科隆的海顿研究所学术主任费达透过乐谱纸上的浮水印判断,这的确是可信度极高的手抄谱,并进一步确认就是海顿所写。1962年5月19号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进行了这首作品重新发现后的首演,由大提琴家米洛斯山多(Milo· Sádlo)主奏,马克拉斯(Sir Charles Mackerras)指挥捷克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协奏,造成极大轰动,后续各地大提琴家争相演出这首杰作。



海顿的《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其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是奏鸣曲写成的,不像他的《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在第二、三乐章采用轮旋曲式。


第一乐章 中板(Moderato),C大调,3/4拍子。这个乐章为协奏型的奏鸣曲形式,不过乐团与主奏形成尖锐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巴罗克复协奏形式的痕迹,从单调的伴奏中可以感觉到巴罗克的余韵。

 

乐团简短的展现之后,独奏家在大提琴进入之后就以第一主题展现华丽展技,充满张力的和弦以及四弦并进的拉奏,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主题可以说贯穿整个乐章,尽管主题蕴含了许多不同的动机,但在往后却各自发展开来。整个乐章节奏舒缓,旋律柔美,大提琴表现出低沉、宽广的个性,与作品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乐章结束前的大提琴独奏展技也相当绝妙。

 

第二乐章 慢板(Adagio),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是由主奏大提琴与絃樂器呈示的静谧而抒情的乐章,在原谱上并没有运用到木管乐器。

 

乐曲中充满了优雅旋律,尤其是大提琴戏剧化的长乐句,不仅展现大提琴的歌唱性,更显示海顿在编写旋律上的独到功力。这个乐章就像第一乐章一样,用大提琴展技直到终点,充满抒情的第二乐章显示了莫札特与海顿两人在音乐上的密切性。

 

第三乐章 甚快板(Allegro molto),C大调,4/4拍子。这个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形式,保留跟第一乐章几乎相同的结构以及巴罗克风。乐团总奏简洁地呈示主题后,主奏大提琴出现必须马上发挥演奏者的技巧,由于乐章的速度非常的快,对演奏功力是一大考验。

 

此乐章也再度显示海顿能够将单一主题,幻化成一系列的短动机,以及多样且快速变化的情绪。在这个乐章大提琴独奏家有绝对展技的空间,当音群快速地从低音域到高音域时,海顿巧妙的安排,听起来就像是两把乐器之间的对位对话。如果加上那些惊人的弓法使用,整个乐章就像是专为独奏家写的展技曲。


海顿的《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的确是这样一首「古典主义」代表,到了二十一世纪听来历久弥新,许多大提琴家也都在技巧最顶尖的时期录音诠释它,包括像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马友友(Yo-Yo Ma)、莫克(Truls M·rk)、凯戈尔(Maria Kliegel)、罗斯托波维契(Mstislav Rostropovich)等人。


摘自:小提琴作坊


亚历山大·鲁丁


亚历山大·鲁丁(AlexanderRudin)是国际知名的大提琴家、指挥家、钢琴家、大键琴演奏家、莫斯科音乐学院(Moscow Conservatoroire)教授、早期乐谱研究者、管弦乐版本室内乐作品的作者以及独特主题系列的幕后策划者。这位音乐家的曲目包括四个世纪的大提琴音乐——既有非常著名的作品,也有以前从未演奏过的作品。由于鲁丁对音乐史上被遗忘的片段的关注,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第一次听到了许多新作品。其中包括米哈伊尔·维耶尔戈斯基的大提琴和管弦乐队主题曲和变奏曲,安东宁·卡夫、让·巴尔塔扎尔·特里彻、约翰·海因里希·法科斯和罗伯特·沃克曼的大提琴协奏曲,德沃扎克的第一首大提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大提琴和管弦乐队作品的原版——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和贝佐·随想曲。鲁丁的许多曲目都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包括瓦伦汀·西尔维斯特洛夫、维亚切斯拉夫·阿托莫夫、爱迪生·杰尼索夫和安德烈·戈洛文。


亚历山大·鲁丁(AlexanderRudin)接受了传统的学术教育,对早期音乐的真实表演产生了兴趣,并最终自然地合成了飞蛾的动作。他目前将现代大提琴和中提琴的演奏结合在一起,演奏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以及巴洛克时代和早期古典主义的作品。鲁丁作为钢琴家和指挥家的活动也在以类似的方式发展。


自1988年以来,这位音乐家一直担任莫斯科室内乐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在莫斯科,他与乐团一起推出了独特的音乐会节目,其中许多是在特列季亚科夫家的订阅系列杰作和首映式以及音乐聚会、莫斯科国际音乐之家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的订阅系列以及奉献节期间举行的。


这位指挥家以出色地诠释歌剧乐谱以及康塔塔和清唱剧流派的主要作品而闻名。在莫斯科,他主持了维瓦尔第(Vivaldi)的清唱剧《犹太教胜利》(oratorio Juditha Victorians)在俄罗斯的首映式,以及德格蒂亚列夫(Degtyarev)的清唱剧《米宁和波扎尔斯基》(oratorio Minin and Pozharsky)的原版,即《莫斯科的解放》(the Releasion of Moscow)。有海顿的清唱剧《创造与季节》、门德尔松的第二交响曲(赞美诗)和莫扎特的歌剧《伊多梅内奥》和韦伯的歌剧《奥伯伦》的音乐会版本。


作为客座指挥,亚历山大·鲁丁(AlexanderRudin)与许多著名的管弦乐队合作,包括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俄罗斯荣誉乐团)学术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学术斯维特拉诺夫交响乐团以及挪威、芬兰和土耳其的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


亚历山大·鲁丁经常出现在巡回演出中。作为独奏家和指挥家,他参加了国际钢琴节(法国)和《法国、西班牙、日本》等。鲁丁在德国、芬兰、荷兰、加拿大、英国、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土耳其等国举行独奏会。


这位音乐家作为教师的活动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在那里教授室内乐合奏班)和土耳其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伊兹密尔雅尔大学(Yaşar University)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位表演者在世界各地开设大师班,并作为指挥家与青年管弦乐队合作。


亚历山大·鲁丁(AlexanderRudin)的唱片包括在领先的俄罗斯和国际唱片公司(纳克索斯(Naxos)、奥林匹亚(Olympia)、都铎(Tudor)、梅洛迪亚(Melodiya)、大提琴经典、俄罗斯季、俄罗斯唱片、刚果民盟(RCD))发行的三十多张唱片。特别受欢迎的是他录制的巴赫(Naxos)的六首组曲、德里克(Rickler)的大提琴协奏曲、米亚斯科夫斯基(Myaskovsky)的大提琴协奏曲、格里格(Grieg)专辑、亚历山大·阿尔亚比耶夫(AlexanderAlyabiev)和亚历山大·谢雷平(AlexanderCherepnin)的作品,以及音乐厅(Great Hall of the Conservatoroire)的音乐会现场录音(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和卡夫的大提琴协奏曲)。


1983年,亚历山大·鲁丁毕业于国家格涅辛音乐教育学院(Lev Yevgrafov的大提琴班和Yuri Ponizovkin的钢琴班)。1989年,他在莫斯科国家音乐学院(Dmitri Kitaenko指挥班)完成学业。他还是一名学生时,曾在莱比锡著名的巴赫音乐比赛(1976)、佛罗伦萨的卡萨多音乐比赛(1979)和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1978、1982)中获奖。

亚历山大·鲁丁是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国家奖获得者和莫斯科市政府奖获得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乐声涟漪
世界音乐经典曲目推荐,通过本号“服务”目录栏您能随时找到想听的古典、通俗的经典音乐节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