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天堂之歌(贝蒂尼)

文摘   2024-10-12 13:00   江苏  

作品简况

Gustav Mahler

古斯塔夫·马勒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G大调第四交响曲

Song of heaven

天堂之歌

1899年─1901年

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

贝蒂尼指挥

G大调第四交响曲 天堂之歌

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贝蒂尼指挥

马勒第四交响曲 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马勒第四交响曲  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


马勒第四交响曲  捷基耶夫指挥世界和平管弦乐团 2010 BBC 


马勒第四交响曲  拉特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于柏林音乐厅(2011.02.18)


马勒第四交响曲  伊万·费舍尔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马四)告诉世人:人必须返璞归真才能受到天上的祝福,因为“像孩子那样的纯真,才能进入天国”


马勒第四交响曲是1900年创作的,在完成第一和第二乐章后,他突然丧失写作灵感,纠结一段时间才恢复,事后马勒非常钟情自己的第四交响曲,他说:整部作品的基调是“天空中纯洁的蓝色,那是永恒的天蓝色在发光的天堂景象”


马四的第四乐章“天堂的生活”,是取之于《少年魔号》,而非圣经。结束时女高音先停下来,再由弦乐和竖琴以和平的乐声慢慢结束全曲。马勒特别提示女高音必须唱的像孩子那么单纯,表情平静而没有嘲讽意味。


1900年夏天马勒短暂失去创作灵感。心理分析家分析:在马勒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完成第四号,就为自己建了一栋豪宅,内心有罪恶感;马勒担心他创作力也与他担心性无能有关。后来事实说明,马勒刚率领维也纳爱乐参加完世博会演出,旅途劳累经过一段时间就恢复了。


通常推荐马勒入门者先听马一和马四。马勒第四交响曲俗称“天堂之歌”,乐曲性格愉悦明快。


第一乐章 G大调 缓慢

1.G大调,奏鸣曲式,指示为“缓慢地”。有一段以铃声与长笛构成短短的B小调序奏。转为G大调后,呈示带感伤味的第一主题,圆号的伴奏使音乐的气氛活跃起来。在回转联动之后,大提琴再以D大调呈示第二主题,其它乐器反复。第二主题后半段由双簧管和低音单簧管陈述。小提琴接下第一主题后(G大调),突然减慢速度,双黄管轻快地奏出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开头B小调,与序奏一样以铃声与长笛起舞,小提琴独奏以呈示部相同的调性奏第一主题,更富对位发展,乐曲经过频繁转调(f小调-g小调)后,小号奏出了新的主题(C大调),之后以圆号、小号与双簧管出现刚才的C大调主题(此次为G大调)而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小提琴、大提琴奏第二主题(铜管乐器陪衬),凉意渐渐袭来。第一乐章在小提琴极高音区的演奏下渐渐消失。


第二乐章 C小调 轻松

2.C小调,指示为“以轻松的动态”,有两个中段,类似于谐谑曲。马勒注明“友人海因在此演奏”,海因是死神的别名,所以这个乐章有“死亡之舞”之称。独奏小提琴指定要像古提琴,以提高一个全音或半音来调弦和按普通调弦的两种方式来演奏。这个乐章的独奏小提琴起先的表现有兰德勒舞曲风格,管乐出现序奏音型,变为F大调后进人第一中段,木管有优美的旋律。又一次出现序奏旋律后,转为F小调,独奏小提琴发展后,转到D大调第二中段。第二中段使用第一中段的材料,最后平静地结束。


第三乐章 G大调 安详

3.G大调,指示“充满安详”,变奏曲式。先以大提琴呈示优美的第一主题,小提琴以对位旋律加入后,由双簧管展开与第一主题成对比的第二主题,小提琴表现悲叹的歌调。平静之后,开始对位性的第一变奏。单簧管与大提琴纠缠着向前进行,升C小调强调第二主题后,转入行板第二变奏。大提琴以舞曲风格优美地开始后,突转为稍快的快板,接着是第二主题的变奏。然后是稍慢的第三变奏,从第四变奏形成高潮(E大调)。木管暗示下一乐章的材料后,减慢速度,营造出神秘的气氛而结束。


第四乐章 G大调 温和

4.G大调,指示“极为温和地”,整个乐章由4部分构成,第一段以单簧营与其它木管为主体,营造出一种天籁的氛围,衬托女高音独唱。第二段以第一乐章开始的铃声动机铺垫独唱,第三、四段都借用第一乐章的开头,显示出神秘性。这个乐章的《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的歌词开头是:“天国的欢欣属于我们,尘世的欢乐何以足道,任凭那人间争斗倾轧,都不能把我们的天国生活破坏,我们在这里生括无比恬美安宁,我们过的是天使的生活,却能尽情寻欢作乐,我们又蹦又跳,载歌载舞,圣彼得在天国观看我们。”结尾是:“世上没有音乐,能与我们的音乐相媲美,那成千上万名贞女,竟翩翩起舞,如痴如醉,圣厄尔秀拉在一旁观看,顿开笑颜,西西利亚,她的至爱亲朋,演奏得像一个皇家乐队,天使的合唱,使我们兴致勃勃,到达天国欢悦的顶峰。”



贝蒂尼的马勒全集


贝蒂尼的马勒全集(第1-9交响曲,第10交响曲《柔板》,《大地之歌》),恐怕对大多数乐迷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只是那低廉的价格 —— 11CD只要大概三张正价片的价钱。对于这位指挥家,可能不少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贝蒂尼从未在国际大牌乐团任职,在大唱片公司留下的录音也很少,这套在EMI录制的马勒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套了,可又长时间绝版,所以此君的知名度也就有限。提起出色的马勒演绎者,从瓦尔特、伯恩斯坦、邓斯泰特到今天的阿巴多、拉特尔等等,一个个都是比贝蒂尼响亮得多的名字。有必要纯粹为了价钱便宜而多收一套吗?


  实际上,贝蒂尼的马勒在圈内享有盛名,被认为是上世纪末期最出色的马勒演绎者之一。只是由于上述原因未能获得更广泛的知名度。这套录音,笔者个人认为成就极高,甚至是目前我最喜爱的一套马勒全集了。当然,这涉及对马勒演绎风格的 “ 个人口味 ”   问题,下文祥述。


  贝蒂尼1927年出生于前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年青时移居以色列。在以色列和米兰求学后,来到巴黎师从奥涅格、梅西安等大师。此后,他经常指挥世界一流乐团演出,包括柏林爱乐、以色列爱乐、纽约、费城、维也纳、慕尼黑等。1965年创办了以色列室内乐团并任职至1975年。此后其职业历程如下:1978-1986年耶路撒冷交响乐团,1983-1991年科隆广播乐团,1987-1990年法兰克福歌剧院,1997年起东京都交响乐团。2005年去世时任意大利拿波里的圣卡洛歌剧院音乐总监。


  贝蒂尼的健康状况长期不佳,对其事业造成了一定影响。科隆广播乐团算是他所任职过的乐团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是水平最高的。在此期间录下的这套马勒全集也是贝蒂尼留下的唯一较为完整的录音系列。这套录音开始是由Harmonia Mundi公司启动的,后来由EMI公司接手(并把之前HM公司录下的几首的版权也买过来了)。其中第1、8、9和《大地之歌》更是在东京三多利音乐厅的现场录音 —— 贝蒂尼与科隆广播乐团90年代初期在日本演出了全部的马勒交响曲和大地之歌,这在日本音乐界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件。


  这套马勒全集当年初版陆续以单张正价发行,也获得了一些极高的评价。但不知是否因为贝蒂尼的知名度不高导致销量不佳,这批录音在EMI的发行目录上没多长时间就消失了,而且也一直没有转到中价或廉价系列中发行,长期以来成了绝版录音。直到2005年贝蒂尼去世,EMI才把这套压在仓底多年的优秀录音拿出来重新制作发行,作为对贝蒂尼的纪念。


  贝蒂尼的马勒,最突出的特点是理智、简洁与清晰透明。与那些歇斯底里、神经质式的马勒截然相反,贝蒂尼的感情表达比较理智、含蓄,绝没有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场面。而他的理智与那种以布列兹为代表的“冷马勒”不同,并不给人冰冷无情的感觉,听者不难感受到一份热切与真诚。节奏感、律动感、歌唱性这些元素贝蒂尼都能表现得十分到位甚至 “ 可爱 ”(听听第2交响曲的第2乐章)。在音乐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上,贝蒂尼都用清晰、简明的风格一洗马勒音乐常给人的过于繁杂臃肿的印象。乐队的音响具有一种清澈透明的美感,在某些段落能营造出旷阔空灵的意境。


  笔者并不想就每一首作品作具体的评述,简要而言,我最欣赏的是第2、6、9三首乐曲。这几部内容比较 “ 复杂 ” 的作品,贝蒂尼用最简约的手法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某些时候(包括《大地之歌》末乐章的乐队部分)甚至有超脱出世之感。相对而言,第1、4两首比较 “ 简单 ” 的作品,贝蒂尼的处理反而不觉突出。不过在第4的终章,著名女高音波普和贝蒂尼的乐队共同为我们带来了最美妙的天国之音。较冷门的第3、7感觉也十分出色(尤其是第7的两个 “ 夜曲 ” 乐章,处理得很有味道),不过此两曲笔者所听版本不多,不便置评。第8 “ 千人 ” 交响曲作为一个现场演出能达到这样的完成度,实在难得。


  虽然这套录音时间跨度有七年之久,录音地点和制作人员各有不同,但录音效果都相当出色,庞大的空间感和清晰分明的层次感是其共同的优点。

叶志超 原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乐声涟漪
世界音乐经典曲目推荐,通过本号“服务”目录栏您能随时找到想听的古典、通俗的经典音乐节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