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皮层,你需要掌握的神经解剖知识(上)

学术   2024-07-02 17:14   江苏  

中枢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脑与脊髓:


脑又进一步被分为多个区域,包括延髓、脑桥、中脑、间脑、端脑(大脑)、小脑:

换成更真实一些的图片,脊髓上方是延髓,中间是脑桥,后面是小脑,蓝色的很大的部分是端脑,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脑。


现在我们做一个侧切:


然后从这个角度看大脑。我们看到下图,也就是“大脑冠状切面”。


这里是脑桥和中脑,它们是脑干的一部分,往上是间脑。我们现在看到的剩余部分,就是端脑(大脑)。

当我们观察大脑时,很直观地发现它有两个半球,右半球和左半球。

这两个半球内,又可细分为两部分:大脑皮层与皮层下。

大脑皮层就是两半大脑的最外层,其内满含细胞体,还包括皮质下,由有髓纤维组成的白质。

皮层下,则包含了我们所说的基底节。也就是深埋于端脑内部的白质。

大脑皮层将是我们这里重点介绍的内容。我们首先讲解大脑皮层的功能,然后观察皮层的表面和裂隙,与此同时,我们会介绍硬脑膜隔(因为它们位于裂隙内),接下来我们会介绍大脑中5个叶中的脑沟和脑回。


1.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高度折叠的几层富含神经元的结构,其厚度在1.5-5mm左右——这取决于我们在何处测量。那么,为什么大脑皮层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厚度呢?我们取下一片大脑皮层,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最外面一层是分子层,其次是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然后是内锥体细胞层,最后是多形细胞层。

不同区域的大脑皮层厚度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区域功能不同,上述6层的厚度也就不同。

比如:在感觉区,它从躯体接收感觉信息——初级躯体感觉皮层,负责接收躯体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以及本体感觉;

初级视觉皮层,从视神经接收视觉输入;

还有初级听觉皮层,从耳蜗神经收取听觉信号。


一般来说,通过MRI,可以看到,感觉皮层区域平均较薄,而运动皮层区域,尤其是初级运动皮层,通常较厚。这是因为它们的内锥体细胞层有着更加密集的锥体细胞,这些锥体细胞向下发出运动锥体束(比如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在大脑的所有“初级”区域之间,有着“联络区”,负责解释和翻译来自初级感觉区的信息基于解释的结果,我们才能做出反应、相互交流。所以说,所有经过大脑皮层处理的东西,都是“有意识”的,而一切不经皮质的东西,都是下意识的。


2.大脑表面与裂隙

每侧大脑半球,都有3个面,首先是两侧半球相对的“内侧面”;“下面”,面对着小脑;“上外侧面”,在两侧半球的占地面积最大。

这些就是大脑的表面。

但除此之外,还有大的裂隙,最上方的是大脑纵裂,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的是大脑横裂,这些裂缝被双层硬脑膜——“硬脑膜隔”填充。


以上就是大脑的表面和裂隙。


3.大脑分叶

接下来我们进行侧视图,以便观察大脑的分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和颞叶之间有一个深沟(称为外侧沟/薛氏沟),如果打开这个沟,就能发现藏得最深的一个叶——岛叶。

大脑的这些叶被脑沟分隔。

第一个是外侧沟,它将额叶与颞叶分开,同时也将顶叶与颞叶分开。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脑沟,是中央沟(也称为“罗兰多沟”),它将额叶与顶叶分开。下一个是顶枕沟,它将顶叶与枕叶分隔。

(1)额叶

现在,我们来看额叶上的脑沟和脑回。

额叶有一个中央前沟,位于中央沟的前方,走行也与之平行,再前方是额上沟,以及额下沟。

这些脑沟将大脑分为诸多脑回,所谓脑回,就是我们图中看到的大脑表面一条条鼓起的部分。

首先看到中央前回,走行于中央前沟与中央沟之间,它就是我们所说的初级运动皮质。

该脑回的不同节段,负责控制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基于此原理,人们将部位与脑区对号入座,进行了绘画。可以看到中央前回的一部分,负责下肢的运动,而其他部分则负责躯干、上肢、面部的运动等。

越大的部分,支配其运动所需要的脑部区域就越大,比如说,相对躯干,手所占的体积要大得多,说明中央前回中,支配手部要比支配躯干运动的区域占比大。

这些神经束发源于皮质的哪一层呢?它们来自内锥体细胞层中的锥体细胞,这些神经束就是我们所说的“锥体束”,支配自主运动,具体来说就是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这就是中央前回。

在额上沟的上方,是额上回,而在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是额中回,在额中回的下方,是额下回。

这三个脑回被统称为前额皮质,其中还有联络区域,参与构成我们的个性。

在额下回,存在一个被称为“Broca区”的部分,它是运动性语言中枢,它和语言、言语、理解有关。这就是额叶的所有脑沟脑回的侧面观。


在本文中,我们暂时介绍到额叶,其他分叶部分,我们将在《关于大脑皮层,你需要掌握的神经解剖知识(下)》中展开。

伟思康复
伟思康复,神经康复品牌,长期致力于技术的创新,利用我们成熟的技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临床团队,为您提供经颅磁刺激,生物刺激反馈及表面肌电技术的临床应用科普、文献解读、会议资讯及产品内容等。欢迎咨询,客服电话400 696 493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