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迷部落】汪泰|冬雪雪冬小大寒

文摘   2024-11-29 00:00   江苏  
冬雪雪冬小大寒

汪泰

冬,来了。

场头上的几个草堆已经竖起,队里的几条耕牛,有了过冬的食粮和温暖的避风港。多余的场,又将翻耕耙平,人们趁着乍到的西北风,栽上油菜秧,浇一遍保暖的透水。不要看这些刚栽下的菜秧,在北风的肆虐下低眉耷眼的,不要几天,它们就会昂起头,抖擞着精神,张扬着生命的不屈不挠。来春,这里又将蝶舞蜂忙。

草堆间有几米宽的巷道,那是牛儿温馨的家。和暖的太阳升上来,六爷王文高从牛屋把他看护过夜的几条水牛牵来了,拴在草堆边的牛桩上。牛儿晒着和煦的阳光,有的眯着眼,张开嘴,舌头撩起稻草,卷进嘴里咬住,头往旁一偏,草就从草堆上扯下了,然后不紧不慢地嚼着,鼻孔中喷出的热气,把肥厚的黑鼻头弄得湿漉漉的,嚼过的草屑簌簌往下落;有的卧在稻草上认真而庄重地咀嚼着反刍上来的草料,任白沫儿挂在嘴角,对蹦到面前嘁嘁喳喳的小麻雀们不屑一顾。孩子们在草堆的脚下,使劲儿往外拔草,弄成个一人多深的草洞捉迷藏。

冬,来了。

凌晨来傍晚走吼吼叫的西北风,把大地吹得一派萧瑟。冬闲不闲,人们开河挖渠,兴修水利。生产队里的一批青壮男劳力,参加县里的大型水利建设;家里的男女劳力,参加公社为主的中小型水利建设。说是水利建设,就是加固河堤、大坝,或新开一些较大的河渠,引水、运输、灌溉。田块方整如棋盘,新河渠笔管条直成了网。大大小小的水利建设,靠的是手挖肩挑。我曾挑过东平河、前进河。妇女头上扎起大红大绿的三角巾,男人则用围巾把头连耳朵裏起来,抵御那刀子似的西北风,把百多斤的泥担子,从河底挑上河堤。十天半月过去,河床成型,每个单位的工地上,光溜溜的,只剩下一个个直径半尺瘦高高的土墩儿竖着,土墩儿顶端是原来的地面,上面插着小彩旗,远望,一溜的彩旗飘动。土墩儿脚下是挖出来的河床底,这土墩是留下来测算土方用的,土方算毕,它们又被铲去挑走,河或渠就算建成了。

冬天,最苦的活儿就是罱泥。天寒地冻,人们把沉在河底的一层淤泥捞上来,给冬小麦追肥。女人撑船,男人罱泥,北风凛冽,滴水成冰。人们一下下重复着费力的劳作,企望这河泥在几个月后会变成金黄的麦子。一段时间,我们几个知青做了戽泥工,把农民由船舱戽在泥兜里的河泥戽进麦田边的泥塘。我们8点钟到田里,农民已完成了一船任务。这该多早就出工了啊。做了几年农民,方知农民之苦累。

冬,来了。

若是一场大雪落下,盖实了大地,农民会发出来自心底的高兴,瑞雪兆丰年啊。老人和孩子,掰着指头期盼着:要过年了。于是男人和女人定下心来忙过年。三垛街上是要去一趟的,买年货,扯布料做新衣;家里的事情也不少,打扫除,蒸糕馒。小鸽子的老婆兆英子的哥哥老潘,每到腊月二十左右,总要来到这里,为他的妹妹兆英子和她家的亲戚朋友四邻做糕点蒸馒头。我在兆英子家见过老潘,他是县扬剧团总务,做面点是拿手好戏。他胖胖的身材,坐在案板前,揉面团,包包子,红红的脸上沁着微汗,忙得不亦乐乎。旁边围满了学手艺看热闹的四邻。兆英子夫妇人缘好,不停招呼着来往的人们,得意之情溢于面庞。忙年的人们充满了欢乐。

我们刚下乡的那年大年初一,说是要响应公社提出的“开门红”,队长吹着哨子,喊着:给大家拜年啦!请大家带把锹,到麦田铲墒。半天,不见人动。队长又吹哨子:下田绕下子,做个样子,满工。于是有人扛着彩旗拖着锹,把彩旗插在田头,老大不情愿地在田里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工分再高,也难以吸引沉浸在新年气氛中的人们。

过了年,忙种田。正月半后,人们少了赖在家里的理由,彩旗飘飘,歌声阵阵,真正“开门红”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干什么?挑河泥!麦田边泥塘里的河泥,过了一个小冬,外表都干了,人们把它们挑到麦田,给返青的麦苗追肥。孩子们用小锹把倒在麦田的团团河泥匀开,分到麦苗的四面。返青的麦苗,经过人们有意的践踏,会更加有力地茁壮生长。电杆上,喇叭里的歌声很及时,唱的是江南民歌《挑河泥》:社员挑河泥/心里真欢喜……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冬去春又来。春天到了,大地又将喧闹起来。



汪迷部落工作室

热销图书


《风物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风雨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永远的父亲母亲》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文学家的秘境》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定价86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汪迷部落工作室竭诚欢迎广大汪迷朋友、文学爱好者、基层写作者联系洽谈著作出版、版权合作、代理经营、文学交流等事宜!!!

联系电话:13092061117 陈玉华

【汪迷部落】重磅消息|“第二届汪迷文学奖”征文评选启事
【汪迷部落】汪泰 | 从“三写《异秉》”探秘汪先生创作心路的变化
【汪迷部落】汪泰|我们那个年代的初中
【汪迷部落】汪泰|应县木塔和平遥双林寺
【汪迷部落】汪泰|汪先生,我们来看您
【汪迷部落】汪泰|版纳的三角梅
【汪迷部落】汪泰|雨夜借宿
【汪迷部落】汪泰∣听孙展老人讲故事

【汪迷部落】汪泰|母亲的笑容

【汪迷部落】汪泰|去看大红袍

【汪迷部落】汪泰 | 鼓浪屿

【汪迷部落】汪泰|适逢其时的汪曾祺

【汪迷部落】汪泰 | 我知道的金老师

【汪迷部落】汪泰|《戴车匠》的烟火氛围


【投稿注意事项】为让更多外地汪迷朋友文章及时安排推送,高邮本地作者如果在高邮本地其他公众号已经推送的文章原则上不再重复推送,以保证尽可能多地安排推送阅读研究汪曾祺作品的读后感、随笔、评论、论文等,更多地安排推送实践汪曾祺文学主张“小温大爱”、“人间烟火”、“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作品。作者投送稿件如果10天内未能推送,可自行投送其他平台。

投稿邮箱:385987962@qq.com。

敬请广大汪迷理解支持、相互转告!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

敬请作者联系微信君加注

汪迷部落
汪曾祺老,祖籍高邮,文学新声,人文人性,惠泽当代,影响久远。爱汪老、读汪文,爱人生、写人生,组建“汪迷部落”,供大家交流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