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虫妈
我常想,真正的教育也许不是别的,而是一种通达的人生智慧。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尽可能让我们成为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能够沿着自身天赋的最小阻力线慢慢前行的自己。或者至少要让我们有能力去警惕,是否成为了真实的自己。
我最近头脑里时常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叫“教育”的火坑在谷底熊熊燃烧,很多人不惜重金、前赴后继地往下跳。这个火坑,就是直奔规则和结果的教育。或者说,为了某些规则和所谓成功的结果而全力以赴,甚或赴汤蹈火的教育,这样做往往十分危险。
平衡木旁。
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当下的教育规则,包括招生条件、比赛制度等都是人为制定的,它们多半不会超过百年;现代奥运会制度从首届(1896年)雅典奥运会算起,也不过128年。相对于教育自身,它们很大程度上是不完善的。加之,教育规则制定的目的,多半是为了招揽合适的人才,这主要是为管理和用人提供便利的,它们并不是教育自身。我们当然可以对标这些规则条件努力奋斗,并在此中脱颖而出,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十分清醒,在这些特定规则模子里成长出来的你,不一定是真实的你。道理很简单,换一个规则条件,对你的评价结果就全然不同了。而天赋是先验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只能是通往自身天赋的教育,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就真实的自己。教育规则是一张无形的网,控制着当下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清醒和警惕,我们仍然有可能在规则之内获得真正的教育。
地板上的平衡木练习。
最近看到视频号@青山落影中两个比较相似的视频,令我颇有感触,我认为这是典型的为规则和结果奋不顾身的火坑式教育。两个都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妈妈,早早地、前置性地为两个尚在幼-小阶段的女儿规划了未来的道路,并都显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一个是学小提琴,为了能让孩子能考上只有7个招生名额的某音乐学院附小,辞职在家专门陪伴孩子每天练习7-8小时,并不惜花费重金请专家上课,可专家还是觉得孩子的技术有不少问题。焦虑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好在最终如愿考上了,这位妈妈和孩子终于松了一口气,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虫姐。
另一个是学花样滑冰,那位美国华人妈妈想要培养一个奥运会花滑冠军。她同样辞职在家每天接送并陪伴孩子训练,花费重金聘请冠军教练团队,可孩子在第一次花滑比赛中只取得了最后一名的成绩,这样的结果令这位妈妈十分失望,她指责孩子不够努力。经过再次精心准备,第二次比赛尽管在最后阶段仍有严重失误,但最终还是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孩子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孩子的妈妈深感欣慰。
我对好的教育的基本判断是,努力,但内心要相对松弛。两个视频中的妈妈和孩子努力的样子,确实让人感觉到了焦虑和窒息。尤其在音乐和体育等艺体领域,初级阶段是可以靠努力做到暂时成功的;但越往后,天赋的重要性会越发凸显。若在初阶就用力过猛,未来的焦虑和痛苦是可以预见的。音乐和体育这类专业的培养和训练,真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所谓规划是难以做到的。
虫姐。
我们对虫虫的教育向来比较松弛,确实没有什么可焦虑的。我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学校学习阶段时竞争力很强,争当先进、永不言败。可到了她们有了孩子,或者孩子到了幼-小阶段,她们自己就会退回家庭相夫教子。那么,如果预先知道我们孩子的未来也会走这样的道路,我们还会在她们幼-小阶段教育时,不顾天赋喜好和为了达到某个远大目标,而努力到焦虑窒息吗?上面的现象其实已经说明了,如果把教育放在人生这条大坐标上看,幼-小阶段,甚或中小学阶段的成功与否,跟未来的幸福其实没有很大的关联。但若因过早接受严苛不适的教育而受到的伤害,却是需要一生来治愈的。所以,放松点,我们对孩子施以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用力过猛;折痕过深,往往难以抚平。
田径场上。
世界的规则是人定的,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天定的。人定的规则是善变的,我们不能跟随善变的规则,毫无定力地今天往东,明天往西。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固定的,就潜在他们的天赋里。好好沿着孩子的天赋之路前行吧,也许我们的孩子是玫瑰、是茉莉、是牡丹,也许是百花园里最不起眼的那朵小花,但她仍然是鲜艳而与众不同的。这才是真实的她们啊!
昨天虫虫的跳高视频。尝试跳板,跳过了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