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按:如果你曾经有过焦虑抑郁的情绪,就该知道为此所困的人生是多么痛苦和易碎。这是一篇袒露抑郁真实心迹的推文,写作者和受访者都是我的学生,他们都刚成年不久。感谢两位孩子的坦诚和勇敢,让我们真切而具象地看到了抑郁情绪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治愈的过程。我希望每个人读过之后,都能从中受益。为方便阅读,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
我出生在一个还不错的家庭,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位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我由母亲照顾。我的生活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从小到大我的物质方面也没有被亏欠过。
“必须优秀”似乎是每一个教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魔咒,我身边几乎每一个教师子女都是这种情况:才入学龄期就被寄托了很大的期望。我的母亲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培养过很优秀的学生。那么作为她女儿的我,自然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小学的时候我各科成绩都算优秀,唯独数学方面每次只能考80多分。这在我妈妈眼里是不能理解的。
“你其他科成绩都这么好,怎么偏偏这数学就是提不上去,我看了看你这次考的卷子,也不难,你又不笨,考不好一定是因为在这上面没有花心思,没有努力。”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观点往往意味着绝对正确,再加上我从小到大都是听话的孩子,在面对这样的观点,我下意识就接纳了。我也由衷地认为我只是不够努力,只要我更加努力,就能解决掉所有问题。
所以在此后回忆起小学的记忆时,我发现我很少外出,我的节假日大都是在刷题和各种课外辅导班当中度过的。童年的乐趣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我总想着我要更努力一点,我想要妈妈开心。不过可惜,哪怕家里面耗费了如此多的精力,整个小学阶段,我的数学成绩也只是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不算好,也不算坏。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被送去参加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的入学考试,为了这场考试家里面前前后后准备了很久,六年级刚入学时,那所学校的校名就被作为我的目标,在餐桌上被母亲反复提及。我陷入了很长时间段的超负荷学习,开始睡不着觉。但不知道为什么,出考场回家后,家里面对于我最后的结果远没有那时的我来得焦虑,而是胸有成竹。母亲甚至会少有的主动让我休息,问我这个假期想要去哪里玩。
校考成绩出来得很快。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从出考场时起就挥之不去的悲观现实被落实。结果很不好,向来不算优异的数学在那次考试狠狠拉了我后腿,我离录取线差了很远。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家里面好像早有预料,对这种结果不慌不忙,劝我放宽心。
“上次你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就和你们班主任好好聊过了,这个结果很正常,妈妈认识那个……”
成绩单上加粗的数字在我的眼前旋转,旋进了母亲的话语,在字词间中爆出墨雾,模糊掉了之后的谈话内容。
不是说只要肯努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我明明已经足够努力了啊……
我拒绝掉了母亲的旅行提议,报了一整个暑假的小升初衔接班。
与众不同。
开学时,我顺利地进了那所最好的中学,也是最好的班。
坐在新的教室里面,身边新同学之间的交谈让只是通过走后门才能坐在这里的我感到怯懦。
脑海里一直漂浮着小学时母亲灌输给我的观点:
“你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你只要肯努力,一定就能办到你想要办到的任何事情。”
对,我只是不够努力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望着桌上崭新的课本,我脑中只有一个概念:“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证明自己。”
初一纳入考核成绩的有七门学科。我的神经每天处于紧绷的状态,大脑也只愿意为这六门学科运转,我必须听进去老师上课讲的每一个字,必须在回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必须利用好等车的时间背语文和英语。明明不是很复杂的数学计算,却被我写满了好几页草稿纸。不同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在其中轮番上演,我不停划去计算过程,本子上已是一片狼藉。我时常会感到胸闷,书本上的字符让我生理性反胃。每晚睡下,我的脑子里面除了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就是一声声质疑:
“你凭什么进来,你根本不优秀。”
“你只是靠着家里面关系罢了。”
“你真的努力了吗?怎么才考这么点?”
……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在第一次校考中考了年级第七。
其实现在来看,我的天赋更多展现在文字方面,初一开始的学科都更重视文字理论和背诵理解。但不管怎么说,我的焦虑情绪在那一次考试之后不治而愈。与此同时,最初那个“努力就可以办到任何事情”的观念在我的脑中被进一步烙印,它近乎成为了我理解的真理。
凭着对这条真理的践行,我在此后的考试中无往不利,我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并小心维护着它。这种骄傲在初二加入物理后被动摇,初三加入化学后被彻底打破。就算我挑灯阅读到凌晨两三点,就算我时常因为记背公式定理到忘记吃饭,就算资料书上的重点被我画了一个又一个圈,我的成绩还是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去掉初中阶段偏文的地理生物后,很多之前班上不声不响的同学开始在成绩单上占据高位。之前不如自己的同学正一个个超过自己,我好像能从这种变迁中看见父母藏在背后失望的眼睛。
焦虑症被确诊在中考前一个月,但那时我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我自己的情绪了,我满脑子都是证明自己,我的努力不能白费。
凭着我发疯一样压榨自己,我在中考时有惊无险直升本部高中。我根本来不及放松。高中的学科对理科思维的要求更高,别人听一遍就懂的问题我需要听三遍。老师一点就通的部分我必须要反复揣摩。课间的嘈杂打闹声中,我凝视着眼前的题目,手脚发凉。我的同桌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大家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做完的测验,她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搞定。每当看见她轻描淡写解除困扰大家的难题,坐在她旁边的我都会极度的嫉妒愤怒,我不肯承认天赋的作用,只是愤慨于她的轻描淡写。我将我的愤慨投身到刷题中,可是一个个符号定理好像是一张大网,又在下一瞬组成迷宫,我被困其中不得要领。
初中的毛病在高中反复犯起。
那段时间我最喜欢的时间是每天下晚自习和来接我的妈妈聊天。其实经过这么多年,我妈妈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严格,她明白了我是个上进自律的孩子。
班上的八卦,老师活跃氛围的笑话,谁谁谁上课犯了蠢,谁谁谁天天睡觉还考得很好……我们什么都聊,除了我的痛苦。
玻璃碎了。
直到那天,快要到家时,我终于哭了出来,嚎啕大哭。我抽搐到说不出连贯的话,只是不断重复不想上学。其实这次崩溃不只是学习的原因,一直只专注在成绩上的我,平时所有的事情都被家里面包揽,我缺少交友的经验,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来处理好我身边的人际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我也只能抱着妈妈哭。在苍白的路灯下,母亲的身影被眼泪分割成不同的碎片,看不真切却又无处不在。
第二天我就被带去看心理医生,确诊了焦虑和抑郁。其实自中考前被确诊焦虑之后,我断断续续来过几次,但很显然,这次的情况比之前都要严重得多,我抗拒起回到学校,恐惧那堆满书本试卷的课桌。面对我的恐惧,母亲也没再坚持,带着我开始了此后一年半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期间我自己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籍,开始尝试分析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了解到北大徐凯文老师提出的“空心人”概念,第一次知道了缺乏边界感造就的亲子共生倾向,明白了幼小时埋下的种子在成长中到底会结出怎样的恶果。这些都让我明白我抑郁的原因:错误的观念被我奉为真理,一直被安排的人生让我没能找到并接纳真正的自己,我深陷在儿时的囹圄中一直没能真正往前思考自己到底是怎么想。
在治疗我身上疾病的过程中,我真正喜欢阅读上各类文学作品。我不需要再像在学校那样将里面的字字句句探索个遍,也不再需要将一篇文章肢解出核心观点来做阅读。我的大脑在阅读中处于安静的混沌状态,我只是体会其中纯粹的快乐。我依靠这种混沌状态对抗压力,我的文学天赋也在这种对抗中被从内而外激发出来。我慢慢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那糟糕的理科类天赋,也一点一滴建立起自信,拿起自己此前不闻不问的文字。
在对抗和接纳当中,我开始了好转。彼时距离高考只有半年,我选择继续待在家里面自己备考。这是个很疯狂的决定,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翻开过课本。出乎意料的是,我的母亲这次选择了支持。这是我从小到大为数不多自己做的决定,也是少有地感到震撼,我以为她在知道我的好转后一定会急切将我送进培训学校去进行最后的冲刺。毕竟我曾多次从亲戚打给她的电话中听到对我高考成绩的担忧。
“这孩子从小到大都让人省心,本来成绩也那么好,好好的怎么就出了这种事,这样耽误一年好不划算啊。你们家里面是打算送她复读吗?”
做出选择前我已经做好了和母亲对抗的准备,直到她脱离了其他人的议论,选择理解我,站在了我的身边。
纪伯伦说自己曾七次鄙夷自己的灵魂,那么我应该正在第七次原谅我的灵魂。
前面六次都是为了原谅她对自己的质疑,为痛苦添加的砝码,直到第七次坚定自己内心想法时被站在身边,那个倔强的女孩才真正愿意原谅自己,拥抱自己。
时隔一年再次翻开课本,再次注视演算纸上的狼藉我的心态却已经天翻地覆了,我像是在进行一次和过去的对话。
“原来这个知识点也不是那么难嘛。”
“原来这道题就不应该偏激,本来就有难度,反而急不得。”
“原来……”
……
半年的时间比我想象中过得要快得多,几乎只是一瞬间我就已经离开了此前多次认为走不进的高考考场。考场外是等候着我的母亲,她自然地为我打伞,我接了过去为她撑着。我们这次对成绩都不再执着,聊着后面该到哪里去补全小学时没去的旅行。她对我笑着说:“高中升大学可不好找衔接班了,这次好好玩吧。”
成绩出来后我成绩只高特控线几分,不过我们都已经很满足了。我很清楚我患病后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比起我之前的同学要少得多,这没什么可嫉妒的。
大学刚好就在本地,学着喜欢的专业,也算得上圆满。前段时间写作课老师发了条朋友圈,内容是自己孩子为班上的好朋友制作“粑粑刀”,还靠着它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报酬。老师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会喜欢“粑粑”这个元素,就像当年母亲不理解为什么很简单的数学题我却考不及格一样。
什么是粑粑刀?
我笑着在底下评论:“粑粑是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抵抗生活压力的乐观且混乱的精神状态……”
老师在评论区对我的观点表现得很惊奇。这很正常,站在大人的逻辑上去了解孩子的思维本身就是件困难的事情。不过幸运的是老师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的不是制止或者传输自己的观念,而是支持和鼓励。
不是被告知该怎么做,而是被鼓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个孩子一定不会经历我所经历过的苦楚。而此后和老师的交谈也让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她说自己担心未来为此焦虑时,自家女儿告诉她不必焦虑,事情总会变好,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第一步就是确立对自己的认知,只有建立起真正的自己才能明白该要怎样生活、怎样爱自己。
在理解自己,学会爱自己之前我走了很长一段曲折的道路,不过还好,我已经能拥抱到过去那个小孩了,一切都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