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冬至到,
南汤圆,北水饺,
暖暖和和吃一碗,
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暖暖和和睡一觉,
期待明天会更好。
“冬至”节气即将到来,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传统节气的了解,我园举行了“知传统 迎冬至”主题升旗仪式。
升旗礼
国旗下献礼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漫长的一天,随着冬至的到来,寒冷也一步步靠近我们。在这个寒意阵阵的冬日里,让我们共同感受大五班孩子们带来的舞蹈《冬天来了》。
冬至节气习俗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我国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诗词】
冬至这一天,
我们包饺子、画梅花,
我们说最想说的话,
做最想做的事,
一起穿越寒冷,
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
白昼极短,快乐绵长,
寒夜虽长,陪伴很暖!
排版|胡桂英
编辑|胡桂英
初审|何 玟
终审|胡庆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