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语文桃花源”关注我!
语文有道,但我觉得,这个道,是不可言说的道。《道德经》里的“道”,通常意义来讲,就是一种规律、真理,而规律和真理是需要人探索、追寻的,且从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发展的角度来谈,“道”是个变量。所以,语文之道,不是一条人人可追寻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从语文教学角度讲,即言说语文教学之道,没有一个可以万试皆灵的道。魏书生有魏书生的教学之道,余映潮有余映潮的教学之道,李镇西有李镇西的教学之道,王君有王君的教学之道,肖培东有肖培东的教学之道,这些道,我们教育者可以参考借鉴,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关键的,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悟出自己的教学之道。如照抄照搬,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个变量,同样,“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字盛行,“大语文”“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简直是无“大”不语文,这这写所谓的“大”之名,以前有吗?没有。这只不过是某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巧借教改之风,实怀有各种私人目的,琢磨出来的名词术语骗骗人罢了,最终对语文教学有多大的作用,还得经过时间的验证。我觉得,就如《道德经》所说,“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语文来源于生活,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开始,语言文字成了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出现后,经过时代的更迭,在岁月的淘沥中,文字历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转变,日臻完善,日渐成熟,一直演变到现在的语文学科。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人,他是山东省鱼台县初中语文教研员,名字叫李明哲,这个人,在语文的江湖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教研员,本可以坐在台前,指导一个个语文老师这样那样的上语文课,这样,多清闲!多自在!可他不这样,他因为热爱语文,于是,甘心沉潜于语文,乐此不疲地研究语文。他创造机会,多次在苏鲁闽浙赣等地上公开课,还在《语文教学通讯》《教师月刊》等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并且,出版了著作《敲开语文的果壳》《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等专著,他不出名,在世俗人的眼中,他还算不得名师,可他这样既能上课又能教研的老师,在语文上360度无死角,谁敢轻视他?实际上,他的语文综合素养,比那些所谓的名师要高得多了。他为何能够在语文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热爱语文,没有功利性,于是,能够静下心来,去研究语文,因为他能经常保持清净无欲的心态,“宁静致远”,才能发现语文的奥秘,从而,探寻到语文的真谛。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喧嚣而又浮躁的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老师为了出名,想尽了歪门邪道,以便取得“名师”之名,去捞取名利之实,可是,这样的人,欲望太强了,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研究语文,最终,只能看到语文的表面,且令人愤慨的是,他们以他们所知的皮毛为幌子,四处招摇撞骗,愚弄众生,祸害语文。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语言文字从生活中产生,而又能准确形象地概括生活,把生活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探寻他们的奥秘,是语文学习之法,而怎样去做呢?现在,谁都能说出一点什么,可是,谁又不能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语文的奥秘,还得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去探寻。
1.故乡的长堤
5.非连续性文本参战,它是否会成为长春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宠儿?——长春市2024年秋集体备课随想(1)
6.2024年长春市中考命题作文《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下水文两篇与批注
12.行行好!别再鱼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