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季汉的,是旧势力的恶意

文化   2024-11-21 21:25   山西  

杀死季汉,或者说杀死关羽的,是【旧势力的恶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孙权忽然要发癫,但这其实是孙权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必然行为】。

刘备也好关羽也罢,他们其实并没有在大方向上做错什么,他们最大的“错误”是“生得太早”,没有足够的历史经验教给他们要警惕旧势力。以至于他们低估了【旧势力反扑时的下作程度】和【不要脸的程度】

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刘备、孙权、曹操在当时所代表的各自定位,虽然目前来看他们都是封建皇帝,但在当时,他们是有微妙的区别的:

刘备是典型的草根出身,有皇叔的名头,但没啥用,更没有生产资料。

曹操地位在三个人里最高,但曹操实际上是【中产阶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曹操【身处权力的中心】,他对于【核心权力是什么】是有明确的感知的。他知道,虽然自己是曹丞相,但他没有四世三公的出身,很多人不服他,包括现在都有很多人嘲讽他四世三公公——他看似掌握了大量的权势,但他并没有真正服众的权力,他是那个处于中间位置、随时恐惧自己阶层滑落的中产阶级。

孙权则是非常典型的【旧贵族】,他的行事风格也是旧贵族做派。是,他也没有什么世代的家底,可是在【长期远离权力中心】的江东,他其实并不完全明白四世三公之类的核心特权阶层的权势多么可怕。孙家某种意义上,在江东就是个【土世家】,而把持了权力的孙权,和【土皇帝】没啥区别。

士族豪强为代表的旧贵族的那种傲慢,和对底层的不屑冷漠,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比如说,孙权评价魏延杨仪的时候:

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 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他如何定义这些人不行呢?地位低贱。

这事儿别说发生在刘备身上了,哪怕是曹老板,如果不是气急了,一般也是很少用出身攻击他人的——他跪舔豪强归跪舔,但不妨碍他没那么厌恶底层。

咱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士族豪强牢牢把握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世代为官,权势滔天。这些世代把持权势的人,他们对特权的理所当然早就深入骨髓,他们并不会像项羽那样,渴望权力又脸皮很薄地想要装一下不稀罕权力,那是中产阶级才会做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自己被优待、自己可以得到别人没有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骨子里不会考虑下层人士的死活,他们距离寒门生活太远了。

而在乱世,这种傲慢,会转化成一种极度扭曲的心态——一方面,他们瞧不起那些拿命争功劳的底层人士;另一方面,他们也畏惧这些人真的会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道起飞。所以他们会在下层人士当【棋子】的时候,用一点点好处利用他们,可是在寒门想要翻身当【棋手】的时候,团结一致弄死他们。

豪强面对努力的底层人士,是不屑一顾。

那当他们分割权力的时候,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说这句话的人不可考,有人说是晚清的官员,有人说是慈禧太后。总之,他们面对戊戌变法,态度非常激烈,并说出了这样的话——

“大学士刚毅尝语人曰:‘改革者,汉人之利,而满人之害也!我有产业,吾宁赠之于朋友,而必不使奴隶分其润也!’” 

我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一开始的态度那么傲慢。后来我明白了——反正吃亏的是汉人,汉人的死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表面上是清政府软弱无能,实际上是满清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根本不会共情殖民地汉人的处境。

对孙权来说,曹操的地位比他高,他不思进取,可以接受大魏吴王。但他不管嘴上怎么客气,他骨子里对刘备这个织席贩履起家的寒门,就是看不起,就是觉得他是个家奴。

实际上在孙夫人这件事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同样是美人计,换成曹操这种中产阶级,装一下体面一点是肯定的,但孙权他哪管那么多?我管你刘备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装都不屑于装。最终搞得原本该被迷惑的刘备怕孙夫人怕得要死,连诸葛亮都忍不住写文吐槽。

这种心态下,他如何容忍他看不起的草鞋奴才上位称王?又如何能接受一个毫无任何背景的将军名震华夏,对着他不卑不亢甚至不屑一顾?

所以某种意义上,孙权的背刺是必然的。在刘备志得意满的一瞬间,这种恶意就埋下了。与其说刘备夺取西川、关羽拒绝联姻激怒了孙权,倒不如说,刘备称王汉中,名震天下,才是真正萨拉热窝的火药桶。在孙权意识到自己或许再无群雄逐鹿的机会后,旧势力的恶意,让他临死也要拉上刘备给自己垫背。

刘备是真的倒霉,如果江东掌权的人是曹操,都未必干得出这种事儿。他虽然地位更高,但长期位于权力中心,知道和四世三公比起来,自己的地位没那么稳固,所以曹操更多的是中产心态,缺点是拧巴,优点是做事习惯于留一线。

但这是刘备的错吗?我不认为,因为这个事情在过去也确实并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事实上曹操都没意识到旧势力的反扑如此来势汹汹,只不过他运气更好,死得比较早,没有看到九品中正制全面复辟的画面。

这个其实在类似时期的外国也能看到,很典型的就是凯撒遇刺。旧势力利用你的时候或许会表现出温情,但他们复辟的瞬间,快速、没有下限、冷血无情,甚至恐怖残忍。

也正是这些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让教员意识到,地主阶级买办阶级,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来源,只能革命掉——不要和旧贵族比拼下限,他们根本没有下限。

夷陵之战其实没啥可说的,这场战役是必须打的一场战争。

道德,是跨越阶级的本钱,也是束缚自身的枷锁。刘备的政权建立在忠诚、理想、人性上,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发疯为关羽报仇,臣子们即使嘴上认可,也必然心寒。就不说刘备有一群荆州老兄弟,二爷这么情深义重的功臣这般冤死,皇帝再搞徐徐图之,虚伪的名头一旦披上,离心离德就很难避免了。

这也就是为啥大家嘴上说着反对,实际上准备得可快了。因为刘备发疯报仇,臣子代入自己是真的痛快——这老大,能处!

所以看到有人问,刘备能不能成功,我思来想去,越来越觉得,刘备似乎是被天命强行推向失败——以教员的理论来看,刘备的每一条路,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理念走的,而且思路非常正确,他也有超出时代的优秀的组织群众的能力。但在那个时代,他每一条成功的路都被堵死了,再加上应对旧势力的经验不足(当时所有人都这样),他最终只能成为后人反思的经验包。

最后,很多人说刘备太仁德,错过了很多机会。

但在我看来,刘备缓慢上升的【仁义路线】,抛开刘备个人优秀的品德和理想,只从现实层面来看,也是在当时最适合寒门子弟快速爬升的路线。因为道德,在阶级固化的时代,是唯一可以超越阶级的东西。

刘邦那种,底层人士行事不拘一格、果决狠辣,无所谓脸面、偶尔不讲武德、不看感情,甚至干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黑吃黑的事情还能成功,这是【在特定时代下】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快速发展、社会新共识尚未建立的转折期,或者阶层还没有真正固化的变化期。

别说古代了,放在咱们现代,做事不太有底线的聪明人,你们是会真心追随呢?还是会一边用一边防着呢?

要知道,那些士族门阀标榜的、和大老粗不同的地方之一,就是自幼修习孔孟圣贤之道,举孝廉能成为选拔官员的“正途”,也和儒学兴盛有关。

一个出身卑微,靠命赚地位的寒门子弟,大多并没什么才学(比如刘备本身就不是很爱看书,虽然他有才),武将居多。而他们为了提升地位,往往会选择亲近、讨好士族(比如张飞讨好刘巴)。这类人或许会因为优越的工具属性暂时被贵族接纳,可是并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

对于士族来说,他们就是一件称心的工具罢了,工具没有,换掉就好,没有尊重的必要。

而刘备,在展现出了良好的工具属性的同时(他前期是一个很优秀也很受欢迎的雇佣兵、天选打工人),并没有真正因为自己的出身自卑,反而坚持理想,和仁义。没有太多小心思(有野心很正常),让士族豪强前期不会过分忌惮打压他(除了慧眼识珠的曹老板),给他积累政治资本的时间和机会;而诉诸于实践的仁义和品行,也让他吸引了一批氏族豪强里人品好、有理想的人,还不用担心利益太少养不活他们

很多人吐槽刘备携民渡江不够聪明,但这恰恰是曹操做得最失败、刘备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没人会尊重工具,可是没人不敢不尊重有德行的人,尤其是有品德的同时还有能力、有成就,那哪怕是再心高气傲的士族,都不得不对他低头。

刘备本来在大家眼里,是一个有点血性,能力不错,干活勤恳,没什么政治本钱的寒门皇叔。他自己都快饿死了,可是还要带着百姓逃跑,带着百姓逃跑被追上了,人还没被搞死,没被搞死就算了,后面还联合孙权把曹操杀得裤衩子都遮不住腚……

Emm

感谢曹老板,亲手送给了刘备足以用到蜀汉灭亡的政治威望和无形资产:我们是真正的仁义之师,我们有理想,有行动,我们不仅活得下来,还能打赢敌人。加入我们吧,我们是先进的军队。

经此一役,后期会有多少人慕着刘备的名望去找他帮他?即使是看不惯他的士族,也不得不为他的名望低头,勤勤恳恳地干活。刘巴肯定不是怕死的人,为什么他一边吐槽刘备一边还那么卖力干活?看不上你这个人,但你理想主义的名望在那,除非你是装的,否则不服也得服。

教员对刘备的评价这方面很对:他确实非常擅长团结群众。

也难怪后期曹操那么破防,我要是曹老板,我恨不得醒来都给自己一个耳光子(捂脸)

包括关羽其实也是,让关羽名震华夏、到现在都被人怀念的,能力其实是最其次的,他不卑不亢、傲上不辱下的气节,才是他让众多名将豪族服气的原因所在。


非癯仙
文学/音乐/美术,分享各种好玩的idea,有趣的讨论
 最新文章